知乎上有很多关于诸如「穷人心态」、「富人思维」类的讨论,知乎大神多,想问下各位对这本书提出的「稀缺俘获大脑,导致带宽容量变窄,进而影响思维和决策」的观点怎么看?


这本书讲了四个字「人穷志短」

首先讲了稀缺是上升到心理层面的事情,一但进入稀缺状态,就在潜意识中影响人的所有行为,有好处有坏处。

其次比较啰嗦的阐述了上一条

最后给出了迎合积极的影响,控制消极影响的办法:

第一 养成合理分配注意力的习惯,凑热闹 随大流 瞎操心这三件事情不做;

第二 合理安排deadline 并设置外部监督压力 ;

第三 提起准备好闲余 应对意外事件 ;

另外需要电子书的可以加我的公号:xmwd-666 回复 稀缺 领取;


前阵看完《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和忙碌》这本书,想谈谈在这本书中的所得,也是我认为它值得被推荐的原因。

首先,是帮助理解稀缺的概念。可能大家看到这两个字既不陌生,也不生僻,跟我初次在经济学书里遇到这个词一样的感受。在看这本书之前正好刚读完薛兆丰薛教授的两本的经济学书,其中也反复提到稀缺这个概念,但是并没有理解,读完这本书之后才认为自己开始理解了。稀缺,字面理解这个词,就是「少」的意思。先举个例子,现在的市场商品房数量多不多?毫无疑问,数量多。但对于我来讲,商品房是稀缺的,因为我没有且需要。假设某城市只有10套商品房,商品房的数量少不少?非常少,但是如果你拥有5套,商品房对你来说就不稀缺。经济学中讲,稀缺始终存在。是的,商品房对你来说不稀缺,但是对其他没有但又需要的人来讲就存在稀缺;切换到个人维度,你一个人坐拥五套商品房,你又想在每套商品房里居住、生活(假设包养了五个情夫妇),这时候稀缺的就是你的时间。所以,稀缺并不是指某资源数量上绝对的少,而是在实际场景中的不足。饿了几天没吃东西,食物就是稀缺的;在自助餐厅吃饭(钱已经付过了),这时稀缺的是胃的空间;减肥的时候,稀缺的不是方法而是意志力;上班时想去旅行,稀缺的是时间;到了假期宅家哪也不去,稀缺的不是目的地而是钱。不小心说了很多(扎)真心话,只是希望能帮助理解稀缺找个词而已。

其次,整本书很单一,都只在阐述一个事实——稀缺俘获注意力。这为什么是推荐的原因?可能你在读了十几分钟之后就能知道整本书讲什么,但是为什么还有剩余那么多内容。当时我就是带著这个问题把这本书读完的,然而事实证明确实只阐述了开头讲的一个道理,但是我(你)却依然把书读完了。这个行为恰好就是推荐这本书的原因。其实书中也讲了一些其他的结论和概念,这些都是在那一个道理的基础上的延伸和归纳。听起来似乎很无聊,但文中有大量的贴近生活的实验来进行研究和佐证,还是颇具趣味。

最后,又一次印证了阶级固化,换种说法,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阶级固化。这个概念从多年前就开始流传,直到近年终于被我承认和接纳了。年少轻狂的时候,天真的以为我们能改变世界;长大之后发现,被改变的是我们自己;成熟之后,才明白我们不是来改变世界的,我们就是这个世界(的一分子)。现在少的是英雄迟暮,多的是我这种草根认命。好像有点跑题但并不是。不是想传播负能量,而是希望大家从容地生活。大多数的富(穷)人之所以是富(穷)人,只是以为他出生在那样的家庭。富人出生的小孩,有条件去接受高质量的教育,父母有更多的时间陪伴(相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对小孩性格心智的养成也起到帮助,从小就能视野开阔、知书达理。然而穷人家庭的父母说的最多的就是「爸爸妈妈就算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大学」,自己体会吧。所以,穷人的孩子打拚了多年之后,如果成功晋级,绝对是少数且可喜可贺;如果依旧只能独善其身,也没必要自怨自艾。这一大段好像都是在为贫穷开脱,事实上就是吧。看完这个点,你是感到宽慰了还是更难过了,还是一嘘置之?

原文在这里,欢迎来留言Mercy:还没读过《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和忙碌》?那正好可以读了!


非常不推荐这本书

1.意义很小,仅仅能够引发你对所拥有事物的关注。

2.自我矛盾。这本书想专业,于是把人尽皆知的一些现象定义成了专业名词(稀缺、管窥、带宽、闲余)。但是呢,他的论证非常不专业,每个观点用的例子各不相同,包括解决方案部分也是。你看完后就觉得,作者的概念是堆砌出来的,前后内容之间只有作者自己描述的关系,而没有现实的关系。

3.内容冗长。全篇都在堆例子。我觉得与其这样,不如把观点做小一些,丛少数的例子入手,会更深刻。

然后,如果想整的改变自己的生活,别看这种经济学的畅销书,这都是概念性的东西,百无是处,没办法操作。改善生活推荐看管理学类的书籍,特别是绩效管理。比如彼得格鲁克的目标管理,操作性强,而且真的能帮助到自己。


我一直在想稀缺到底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他到底想要告诉读者一些什么样的信息,晚上我才明白,其实很多社会心理学的书籍,稀缺作为一本行为心理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结合,最根本的就是探求人类行为的目的性及造成的后果,以及人类应该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上规避这些会导致严重后果发生的错误行为。

稀缺随处可见,贫穷是最大的稀缺,而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稀缺心态是一把双刃剑。资源的稀缺性让我们可以全神贯注致力于当下的工作,给我们带来了专注红利,但同时,也让我们产生了管窥心态,让我们像一只井底之蛙,只能看到自己头顶的一片天,而井外的东西都会被我们忽略,如果我们忽略的东西对我们的生活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就不会在意,更不会因此而引发重大后果,但如果我们忽略的东西关乎到生命的安全,那引发的后果将是我们难以承受的。

每个人的带宽都是有限的,没有人可以24小时连轴转,也没有人真的可以做到事无巨细。只要生存,就会产生带宽。农民会担忧收成好不好,学生会担心成绩好不好,经理会担心业绩好不好。这些在日常生活中让我们在乎的东西就会让我们产生带宽负担。如果我们的带宽足够大,具有很大的包容性,我们可以从容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但是如果我们的带宽负担超过了我们的带宽限度,我们就会陷入难以控制的状态。带宽负担降低了我们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本就处于稀缺状态中的我们,带宽负担对我们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权衡式思维随处可见。当我在买一台电脑的时候,我要比较电脑的性能、价格等多方面因素,只有在我接受的范围内我才会选择购买。但往往,我们会陷入购买力不足或用能承受的购买力换取一台性能不是特别优良的电脑,而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购买力——余闲,我们就可以满足我们自身的需求。余闲可以拯救稀缺状态,但是如果余闲是有限的,那么随便一个突发事件都可以让我们再次陷入稀缺状态。如果我用足够的购买力得到一台性能优良的电脑,并且还留有一点余闲,突然,手机需要维修,维修所需要的钱大于我手中的余闲,那么,我将再次陷入稀缺状态。但是,如果我们有足够的余闲,没有限制的余闲资源,我们就可以承受突发事件带来的后果,并且不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任何重大的影响。因此,稀缺状态的根源就在于没有足够的余闲。

周而复始的交替,让我们的生活陷于疲惫,我们需要的正是改变自己的心态,才可以逃脱出稀缺陷进。「你能放弃多少东西,你就能获得多少的自由。」对于世界上共同的一个难题——贫穷,我们不仅要在拥有余闲时控制自己的行为,避免由于余闲不足引发严重后果,而且还要在带宽上调节自身。只有不被稀缺俘获,才能有更好的执行控制力,有更好的认知能力。相信没有人会愿意始终陷入一种稀缺状态,就像溺水者,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东西,摆脱艰难的处境,全心全力向上游。

稀缺状态导致的管窥效应,让我们看不到管子外的世界,而管子外的世界可能有更多的机会,或者有更大的重要性,只不过由于当下的稀缺,我们忽略了这些不那么紧急但同样重要的事情。如果它在管子外面,那就把它拉到管子里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它进入你的视野,让你的大脑感知到事情的重要性,当你有余闲时,你可以优先处理这些不紧急但重要的事情,这样做可以避免以后会发生的严重后果。人为干预可以适当脱离稀缺陷进,但要完全摆脱稀缺状态,我们要节省自己的带宽,有效的利用带宽,能事半功倍的提高我们的效率和成果。


稀缺心态没经过同意俘获大脑(潜意识)饥渴导致过度集中,带宽bandwidth变窄,忽视其他事项!会转移注意力,改变我们思维方式,人在大多是时候都是非理性的潜意识驱动。

人的思想活动像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是意识,水面下较浅的一层是前意识,较深一层是无意识,也叫潜意识。

人平时所感知的是意识,而这一层面如同冰山的尖端,只是一小部分。意识的真正核心还是潜意识,蕴藏著人类心理的基本能源。意识遵循的是法纪原则,前意识作为意识和潜意识中间的一个「桥梁」,遵循的是协调原则。而潜意识这个意识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遵循的是唯乐原则,也叫快乐原则。

稀缺是心理问题而不是资源问题。拥有的比需要的少。

比如之前听一位理财专家讲投资买房,他说,以一平米二万块计算,一套好点的沙发,茶几也就是一万块左右,但是占地面积却要四平米,八万的面积,一万的沙发;而且一天在沙发上坐不了几个小时,我们所拥有远远超过我们需要的,稀缺确实是个心理问题而不是资源问题。


和《自控力》《失控》一起看的,很多观点与概念还得重复使用才能形成观念,不过确实改变了我的认知。

时间和精力的多少也许没有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事件,人和物是载体,事件是输出的boom点,很多时间和精力的使用,很多人和物的耗费,都是为了事件服务。

人是主体,一群人都是主体,其实里面,最核心的是事件,事件在历史长河中被铭记,某个人某个名字是代表,重点在于事,事在人为成败还得看天。

so,其实稀缺的也许不是人和物,也不是时间和精力,而是,那些关键的一些事件。看起来一个人的一生像是一条线性的连接,其实不是的,更像是一些关键点的串联,中间的曲折与否可以要紧,也可以不要紧,重点还是在boom点的时候你怎么去述说这些历程,诠释的内容和方法很多,只有你能到boom点才会有人听你说这些故事,曲折与否,是否有意义是后人评价的。

人的力量可以很大,也可以微不足道。在什么位置只能做到什么样事,以天地来看便是万物为刍狗,以人来看便是征服everything,所以角度是很多的,评价是各种各样的,就像有人说这本书说的都是废话,也有人这本书非常有启发。任何作品都避免不了主观和客观的综合评价,还是因人而异吧,我觉得还是引发到了我认知上的更新的。

物质、时间、空间存在相对性,也许是否稀缺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可能更重要的是事情的输入输出,就像作者写这本书一样,是他本人作品的输出,将他的调研与见解书写出来,解决了自己内心疑惑的同时,告知大家这种现象与背后原因,也希望从一下本质上的根源处原因去解决到社会的一些问题。

五星的话,我能给四星,两颗半给初衷,一颗给内容介绍和分析,半颗给新名词的概念解析。不足的是实践应用方面对我个人的启发或者说是实际性的帮助不大,改变的停留还仅在我认知层面上。

或许以后再刷时评价会有些改变,但是两星半我还是给定的了,个人挺在意初衷的,可能我还是比较重觉知类型的性格吧哈哈,虽然这也是一种自我定义,但是人需要这样认识自己,会让自己生活会有序一些啊哈。


占个坑,作为我书单Top2的书,有必要来分享下

《稀缺》一书告诉我们,各种类型的稀缺(不论是缺钱还是缺时间)都有著相同的元素:管窥、借用、余闲缺乏、带宽负担。如果我们不幸陷入了稀缺陷阱,那么这几个元素就会相互作用,给这个循环增加更多负面效应。想要跳出这个循环,我们要利用余闲,节约带宽,学会关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

更详细的内容可参考关于此书的书评

阅是喵:你为何总是忙且穷?可能是因为稀缺俘获了你的大脑|聊聊《稀缺》?

zhuanlan.zhihu.com图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