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新已婚,却躲不过被催生环节,被迫备孕。

工作上领导对我挺看重,工资也理想,由于工作岗位也只有我一个人,如果休产假,那公司肯定要另外招人顶替我的工作,怕到时工作不保,也怕生育后工作难找,机会少。

现在我因为怀孕和工作两者心力交瘁。

第一次提问,求勿喷..真心求开导!!


如果把我们的一生拉长看,从毕业到退休,女性的一生大致经历五个角色阶段:工作前、工作后、组建家庭后、做妈妈后、退休后。

每个阶段我们的角色都不同:

工作前:学生、女儿

工作后:女儿、工作者

组建家庭后:女儿、工作者、妻子

做妈妈后:女儿、工作者、妻子、母亲

退休后:妻子、母亲

我们可以看到角色最多的,就是成家后和做妈妈后,尤其是做妈后的阶段——人的角色变多了,责任和义务就会变多,压力就变得很大。

这时候上班要当好员工、在家要要做贤妻良母、还要当好女儿,尤其是二胎政策出台,可能你还希望生个二胎。

于是,养育幼儿、照顾老人、参加工作的多元角色之间产生的冲突令我们承受了极大的家庭和社会压力。

好员工、好妻子、好妈妈、好女儿、好领导——谁一下子演这么多角色都头大,可惜我们也不是影后,面对这么多角色冲突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手忙脚乱一地鸡毛。

「角色堵车」的阶段,是每个做妈妈的必经的阶段。就好像我们五一、国庆的时候自驾出游,在高速公路上经常会遇到堵车,每辆车都拚命的往前挤,都觉得挤过这一段了就能比别人早点到目的地,结果大家越挤越堵,甚至还车祸频发。

堵车是城市里经常发生的事情,但当有救护车、消防车、抢险车需要过路的时候,其他的车都需要让道,规则就是让重要的车先行

同样的道理,在我们人生角色堵车的阶段,也需要让重要的角色先行。

当我们纠结和无法选择的时候,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当下的主要角色有哪些?

哪些角色是非你不可的?

哪些角色是你现在特别看重的?

哪些角色是你现在不演,未来也有机会的?

请注意:不是按照别人认为你重要不重要,而是你认为这个事情对你有多重要。

比如说职业,你如果认为自己很重要,部门同事也都觉得离开你就运转不下去。

但是真正的思考角度应该是——

我人生中间放缓2年职业当个好妈妈,还是职业发展冲一把,哪件事对我更重要?

把角色按照「最重要,不太重要、次要」等方式排列出来。

让重要的角色先行。

所以,你现在阶段到底是聚焦工作提升,还是要备孕生娃,这个需要你问自己内心的诉求。

具体方法看我最新文章《职场女性什么时候生孩子是最佳时机》

也可以在当当上面买我的书《活出精彩 妈妈的职业规划应该这样做》,提前规划。


你娇纵和偏向自己多一点儿,就不好平衡

谢谢邀请!

人生在一些关键路口,你会陷入两难。比方题主这个就是。

有的人经过一番鱼熊掌、熊掌鱼的权衡,各自选了喜好取一舍一,悲欢自知;

有的人在鱼和熊掌间徘徊,在举棋不定间蹉跎,或沉或浮。

但还是有一些人选择了直面,却并非想像中的勇敢,反而是迫于无奈下的不得不。

民国张幼仪,刚生下次子几天就被丈夫徐志摩追迫离婚。此后,她一个人带著两个孩子,国外读书,回国做银行副总裁,做服装公司总经理,其间经历了次子夭折和战乱时的各种风雨,最后成为众人尊敬的成功人士……当初,她有过职场与家庭的冲突/矛盾吗,还用说?

如果张幼仪的坚持和成功是有强力家族支撑的话,那另一位杰出女士、上海锦江饭店创办人董竹君则不是。出身青楼的她认识了革命党人、辛亥英雄夏之时,后逃出青楼与夏去了日本……夏后来回四川做了督军,但身为督军夫人的她因连生四个女儿不容于督军府内的「贾母」,加以东瀛之旅开阔了视野的她对府中沉闷守旧氛围并不融洽,于是离婚,带著四个女儿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在贫困交加,出入当铺是常态的状况下,始终咬牙坚持……直至创办锦江饭店。

当初她有过职场与家庭的冲突/矛盾吗,有过之无不及吧——最早还几乎谈不上是职场、只在为「活著」而奔命罢了。

也许你可以说那是上世纪的人,虽兵马战乱,也有机缘巧合,时势造英雄嘛。那好,再说一个现当当的。

认识一个白领女士。极贫农村家庭出身,读初中时家中顶梁柱的父亲就因病去世,剩下家中同样因病无力出工的母亲和弟弟,娘仨的日子过得说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都绝对是写实……靠亲戚乡邻东家一把米西家一捧盐的之助读完中学考上大学。她要支撑病、幼的母亲弟弟,还要保证自己一直是学霸,这中间的艰难酸涩和苦辛想都想像的出来。

研究生毕业后分到一个大型国企,贫困人家的孩子知道珍惜和加倍努力,现在是中层部门主管。结婚后,先生在异地。现在老大读小学三年级,老二才一岁多,把公婆接来帮照顾家,公婆也是目不识丁的农村老实人,只能帮做些力气活。老大也是学霸,还报读了乐器兴趣班。我看到那个母亲在送小孩来的时候,就利用这一二个小时的空隙,要么赶紧小憩片刻补充一下瞌睡,要么拿出随带的电脑写方案。每天早上六点左右起床,到晚上安排完两个小孩入睡,少说都是零点钟了。

这样年复一年,但她的工作一样出色!真不知道她是咋安排的那么紧紧凑凑/井井有条的!

写到这里,也想友情提示一下题主,嘿嘿,不是「说教」——我觉得面对类似冲突的时候,从对比中至少可以得出一个道理,就是在出现这种冲突的时候,好处理好的实质是:你是「娇纵」自己一点儿、多偏向自己一点儿呢,还是/哪怕是迫于无奈的不得不,去直面呢?

如果家境殷实,那就轻看一点工作;如果还做不到,甚至这份工作很重要,那,当然……

嘿,主意当然只有自己拿喽!

何况生孩子也并非一定要把「月子」坐足嘛。月子假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可有时在生活,在现实面前,你不得不让步的哟。

这也是,现实人生的酸涩吧。

祝你好运。


看到你的问题,先抱抱你,给你点力量。对于女性来讲,事业家庭二手都要抓,还二手都要硬确实挺难的,所以有位杰出女性曾说过,那有什么平衡,只不过是人生不同阶段的有重点的选择罢了。

你已经结婚了,如果不是有丁克的想法,那大概率也是会要孩子的,只是时间而已。你目前被迫备孕,这点你要引起重点关注,孕育一个孩子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如果变成被迫,你自己不高兴不说,还有可能影响胚胎的质量啊。

关于这点我建议你能选择一个时间,找家人深入的沟通一下,把你的担心、害怕,犹豫等等都表达出来,全家尽量去达成一致,无论最终是以你家人的意愿为准,还是以你自己的意愿为准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双方都能愉快的接受,并且在未来遇到问题的时候,能一起面对。

再来说说关于你工作的事情,你说到领导挺气重你,工资也不错,这证明你的工作能力还不错;你担心害怕如果怀孕工作不保,这种情绪是人之常情,这同时也证明你是个有责任心和有风险意识的人。

不过你有一个限制性信念:因为公司只有一个人,只要我怀孕,工作就不保,而且未来也不好找工作。我得承认你说的这个确实存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例外。

举个我的例子来说吧,我二次生育,在生育前都是做好了准备的。第一次生孩子前,我努力让自己升到了培训中心负责人的位置上,让自己的培训工作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充分向领导证明了一点:没我不行。

第二次生育,我是算好了时间空档,正好公司那段时间业务处于调整期。怀孕期间因为我的状态不错,一直到生前20天左右我才休息,工作在产前没受到任何影响。

而且在快休假前的半年里,我将我休假期间要做的一些工作提前做了规划,找好并培训好了替代我管理部门的同事,并将所有的安排与领导交换了意见,给领导留下了我特别负责的印象。

产后的4个月中,出了月子后,我就会时不时与我的领导发下微信,与他交流最近公司发生的事情,我的想法和建议是什么?在我产假还有1个月快结束时,公司组织架构调整,是这位领导据理力争,告诉公司HRD的位置非我莫属。

除了我说的这个事情外,你可以去网上搜索一下,一些比较成功女性的传记,她们都有过遇到过类似事情,你可以借鉴一下她们的好方法。

总体说来,要想能安心怀孕生宝宝,还不担心工作被人替代。就是要有出色的工作能力,而出色的工作能力就是要看你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果,这个事情除了你没人有能干。

第二,部在领导的角度思考,如果你休假对他工作的影响有哪些,而这些影响有什么替代方案能解决;

第三,与领导保持高频的真诚沟通,共同协商问题的解决。

这是我的一些小建议,我相信凭你的智慧一定能解决好你目前的问题,期待著你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向我报喜的一天哟。加油。

如果有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我会一一认真回复。说了半天,都没做自我介绍,我是一位有著15年HRD工作经历的生涯规划咨询师Olivia。欢迎关注 @今心 与我交流。


关于何时怀孕这件事,通常会有这样的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28岁之前,趁著身体条件、个人精力、双方父母年龄尚可,完成怀孕、生产、带娃儿的一系列动作。之后重返职场,一路发力。十多年之后,和孩子走在路上,时不时会有过路人投来羡慕的目光。这位妈妈好年轻,和孩子在一起,更像是一位姐姐。当然,另外一方面就是,需要在生娃儿之前,尽快把该考的试,该拿的证书都提前拿到。毕竟等孩子出生了之后,受限于时间和精力的分配,再想去学习提升,难度就增加了很多。

第二种情况:在职场上打拚了十几年之后,职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通常会拥有不错的收入和地位。选择在35岁到40岁之间怀孕生娃儿。精力、体力、陪伴质量方面,较之上面一种情况,缺少了很多的优势。随著自身年龄的增加,需要陪伴双方父母的时间和精力也会逐渐增加。到了孩子青春期的时候,自身的精力、体力、时间分配方面,面临著前所未有的困难。

当然,除此之外,也还会有新的可能性。

从多个维度进行比较,从多个角色进行思考,从多种可能进行筛选,选择也就没有那么难了!


为什么别人逼你,你就要备孕?

想逼人备孕,至少要先拿出两套房来表达诚意吧。

你孩子到了35岁也能生,你做基层工作到了35岁还有人雇你吗?好的职业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得到了还不好好珍惜。

男人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他们不平衡,任何一个男人只要有发展事业的机会都一定会选择发展事业。哪条路是更好的路,不是显而易见吗?


倒也不必过分焦虑,怀孕期间还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对宝宝的发育也会更好。

担心产假后的职位问题也可以理解,毕竟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你25岁正是事业的好年纪,即使产假了几个月,也只是暂时的一个小停滞,产假结束公司也会让你工作过哺乳期,这期间会有各种可能。再不济,过了哺乳期,你再另谋机会,工作经验上已经不是大白,还是有工作机会的。


还未结婚,所以对你们来说我的想法可能比较天真。我看到有些夫妻因为工作事业选择先不要小孩,到年龄发现想要小孩却要不了,各种艰难求子。其实生完小孩再工作,从头再来,不管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岗位,好好努力,还是可以慢慢的到达高度


同为女性,在我们的一生中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角色,在不同角色中的平衡就是我们的阶段议题。

比如你现在的角色就是:女儿、妻子、员工,当你生育以后就要增加母亲的角色,很多女性在这个阶段就会遇到平衡问题: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兼顾个人发展

关于女性的职业发展有两种策略:

早生育晚发展:现在大学毕业就24岁左右,在26-28岁生孩子都属于早生育的范围,在这个年龄段工作时间最多也就3-5年,并不会有太大的专业积累。

选择这个策略就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自我提升,如果有的女性选择做全职妈妈,那在专业方面一定要为自己复出做准备……

晚生育早发展:很多人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会晚生育。

受到生理年龄的限制,大概在33~38岁之间。选择这个策略的关键点在于你之前的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

必然专业上到了一定的段位,或者已经做了管理岗位,到了一定位置上稳定两年之后,你已经扎稳了脚跟,暂时下一个阶段还需要积累,你就可以考虑去生孩子。

关于这两种策略的选择,到底选择哪一种,你应该问问自己的内心,自己想过哪一种生活?自己对这些角色做一些排序,那些重要哪些不重要?

我是职业规划师赵远佳,欢迎咨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