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的三個標準。

1,能感受到香氣衝到了鼻腔上方。類似於吃芥末能衝到的高度。

2,口腔粘膜分泌活性蛋白質的速度要快於多酚凝固的速度。同樣的茶湯澀度,你化的比別人快。這個是要拿審評泡法來練的。

3,要能準確分辨900以下價格的岩韻,中上的半岩 vs 剛夠門檻或者工藝上有瑕疵的正岩。AB對比能喝出來。能區分牛肉馬肉不算太難,因為特徵明顯。在特徵不明顯的情況下,還能準確分辨出岩韻,才算是真的喝明白了。

其實喝不懂是不要緊的。喝懂了也沒咋地,也不會成為享受津貼的專家。

無非是消磨時間的嗜好罷了。


據說岩茶的數量跟洞庭山碧螺春一樣稀少!


岩茶的工藝是所有茶類里最複雜的、所以變化也最大、岩茶的承載也最多、從粗製、到精製很好完成的人、基本就能喝懂岩茶、這樣算來應該很多人都能喝懂岩茶。


喝的懂的標準是什麼呢?私以為如果可以分清不同山場的不同韻味,不同生態管理和岩茶工藝對成品茶帶來的影響,儲存條件對茶的影響,以及主要的岩茶品種特徵。弄清這些已經可以說是非常懂了,寥寥無幾。


看到這個問題想必能喝懂岩茶的應該非常少吧。本人制茶四年,喝茶近十年吧。依舊不敢或者是不能自信滿滿的吹牛皮,什麼岩茶都能喝懂,岩茶可真是變化多端,深不可測啊。

首先我們拋開適口為真這個概念再來談談想要喝懂岩茶喝的是什麼?

1.香氣:首先忽略品種香和特殊香氣,單獨來聊聊,茶香!也就是落水香或者開蓋香;香氣是否純凈,清透,是否有異味雜味,接下來繼續,香氣是否濃郁,是否掛口(口齒留香)香氣是否能伴隨回甘,是否能夠均衡的給每一泡,能做到這幾點應該能踏進好茶的門檻了。

2.滋味:同上,茶湯入口是否有異味雜味,苦澀,茶湯是否濃稠細膩,入口是否清透甘甜,回甘是否悠長或強烈,每一泡是否落差小,品種味是否純正,達到這幾點應該能上及格線了。

3.產地:產地就不細聊了,相比大家也都知道正岩半岩高山外山有別,韻感慢慢體驗吧

單單著幾個點肯定是不夠的只能簡單的談一談個人見解,岩茶關乎 做青 炭焙 存放 產地 環境 溫度 濕度 等等的諸多因素,一泡好茶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

謝謝閱讀。


岩茶的魅力在於

當你覺得很懂它的時候

他又變了


反正我製作了七年,還是有不明白的地方。不斷有新的感悟冒出來 得去不斷試驗才能知道鴨。

姚老說過:活甘清香。就往這個方向去喝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