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籍裡面說烏龍茶第一泡應該是1-2分鐘,可是現實中感覺1分鐘太久,個人感覺5秒出水都可以


你知道知乎里的很朵客人最容易犯的錯誤是什麼嗎?就是所謂過於相信書本內容,而不在意矯正所知,通過實踐、體悟、操作來給書本作內容細化。說得不好聽點,書獃子太多,機器人太多,有情感、有情緒、有主觀意識的人太少。所以,才會過於相信書本,而不結合實際。

事實上泡茶這個事是要主觀來控制時間、速度的,你見哪個茶藝師是掐秒錶萊泡茶的?所以看茶泡茶,才是你要做的事。而不是一塵不變的機械操作,由此,機器是泡不好茶的,除非哪天機器能主動思考擁有情緒,不然1-0的邏輯永遠都讀不懂自然美學。

關於你的問題,我只告訴你幾點,只是按粗線條來看:第一,看超泡茶。很顯然,焙火重的茶必然要出湯快,不然太濃,自己都接受不了,焙火輕的茶可以適當放慢速度。第二,所有茶的沖泡都是開始濃,越到後面越淡,所以在泡茶時,你要把握出湯節奏,開始速度快,以後漸漸減慢,一直到坐杯……第三,具體多少時間,我不建議你看書,我覺得這個是實踐問題,你自己測試咯,看看怎麼泡口感最好,然後總結得出結論,這遠比你看書有效果。盡信書不如無書,切記!切記!


一杯茶泡出來到底好不好喝,一般是有三個要素(當然,茶葉本身、水的選擇、泡茶器具的選擇也會也是影響茶湯口感的必要因素),在這些硬體條件都擇好的標準之下,同樣的茶通過泡茶技術也能泡出不同的口感來:

第一是茶葉用量,第二是泡茶水溫,第三是沖泡時間。

  • 茶葉用量就是每杯或每壺中放適當分量的茶葉;
  • 泡茶水溫就是用適當溫度的開水沖泡茶葉;
  • 沖泡時間包含有兩層意思,一是泡茶時泡到適當的濃度後倒出開始飲用,二是指有些茶葉要衝泡數次,每次需要泡多少時間。

當然一杯茶到底泡多久合適,其實取決於個人口感。

覺得味濃的話,可以茶葉少放一些量,出湯速度加快一些;味道不夠的話,坐杯時間拉長,投茶量放大。都可以,不斷嘗試,直到符合自己的口感。

武夷岩茶的品種眾多,從大眾口感上來講,一般是前三四泡即沖即倒,後面慢慢加長坐杯時間,口感相對來說會比較適合大眾的口感。

發佈於 2020-10-24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筱悠筱悠TB:百味茶集。口糧茶友會 VX:baiweichaji

雖然這是一個超級簡單的問題,簡單到一句話就可以說明白。但我相信一定有大量新入門的茶友會來看相關的答覆,其實之所以你會有疑惑,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喝岩茶比較少甚至剛剛開始喝,另外一方面可能是自己對少對茶的理解,甚至會被人「帶跑偏」,所以希望看完我的回答可以讓你更「自信」一些。

提問中的關鍵詞:岩茶、每一泡、合適。

我們先來說「合適」。

我發現很多茶友開始喝岩茶時都特別希望找到一個大家公認的「標準」,找來找去,看了無數的回答,甚至看了很多有說服力的書籍,卻依然得不出自認為合理的答案。其實這不算奇怪,岩茶本就是一個「富有變化」的茶類,不同茶友的不同喜好也會與不同風格的岩茶自由匹配,這種匹配在一定程度上也自然區分了喜歡不同岩茶類型的人群,當然也決定了不同風格岩茶的「市場生存空間」。

如果你是新手入門,我建議你先不要去看所謂的「標準」,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認真喝」。喝不懂、喝到懵圈是一定的,但必須要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所在,就是說岩茶中最合適你口感的那一類,而不是一味去聽從所謂「什麼風格才是傳統、正統」一說,一些試用是不錯的選擇,話說回來,如果一家店不敢讓你買試用,那就要考慮值不值得試了。當然這裡的所謂「合適」並不只是指茶本身,還與你個人的沖泡習慣、用水品質、容器都有關係,總之先不用管太多,找到自認為合理的入門方法最重要。

五合一岩茶試飲裝(奇蘭/大紅袍/金觀音/春桃香/雪梨)8g*3泡*5種-淘寶網?

item.taobao.com圖標三合一岩茶試飲裝(花香肉桂、武夷水仙、春蘭)8g*2泡*3種共48g-淘寶網?

item.taobao.com圖標五合一岩茶小品種試用【雪梨、金觀音、春桃香、雀舌、金牡丹】*3-淘寶網?

item.taobao.com圖標

從我喝岩茶這些年的經驗來看,岩茶里一定會有你喜歡的類型,但是自己在喝岩茶的進階過程中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也總會有一個契機讓你與喜歡的口感「不期而遇」,這也就是為「合適」。這個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喝了許久依然不合適,那麼也許是你對茶的理解還沒有到「合適喝岩茶」的時候,也許你需要等下一個契機。所以不用聽別人的所謂意見,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找一個合適的茶來喝,從這個茶開始入門,最好不過。

再來說「岩茶」。

武夷岩茶雖然只是烏龍茶的分類之一,但在幾百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有自己獨特的「商業生態」,岩茶的「內涵」足夠深厚,想完全搞明白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在無數前人總結的基礎上,形成了武夷岩茶之所謂「傳統」,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花香岩骨」,但花香易得,岩骨難懂,於是乎有了對茶湯滋味和回味的多維度描述,也伴隨了多重對「工藝」的理解。所以如果你聽到「火工」、「品種名」、「順滑」、「醇厚」等等吧,這些詞而感到懵圈,那麼一定要「淡定」,說明你喝的不夠多,缺少對比和總結,其實當你達到那個段位時「一點就透」,否則參悟半天也不會有所進步。

「每一泡」,喝岩茶的人都聽過「層次」一說,沒錯,好的岩茶一定有不同的層次感受。但不論是什麼茶,大致都是經歷著「從濃到淡」的過程,而沖泡多久、喝到第幾泡換茶,其實都是決定於自己能接受的口感範圍,而在這個範圍變化的過程中,你選擇喝幾泡是你的自由,換句話說:「喜歡濃茶就多泡會,少喝幾泡,想喝得「經濟點」那就淡點喝,多充幾泡」。所以從來沒有人規定「岩茶應該沖幾泡」,大家也只是按照自己的口感習慣來劃分沖泡的次數差異。

所以記住了,沒有對錯~

好茶之所以是好茶,是因為其「容錯率」更高,讓你感覺到他「過人之處」的概率更高。

——————————

以下是我的個人習慣,僅供參考。

武夷岩茶有太多分類,不同的品種、不同的焙火、包括產區和原料的等級,這些都會導致茶的品質不同,自然在「自認為合適的沖泡習慣」下,所表現出來的檔次也不同:

對於一般產區的茶,這其中涵蓋了我大部分口糧茶,我更習慣前四泡「快出湯,不坐杯」,我也不是搞評審的,沒必要跟自己的口糧茶過不去,還是以「經濟划算」的方式來喝,第五泡起開始逐漸增加坐杯時間3~5秒,一直喝到第8泡左右。

對於好一點的產區,我會適當增加坐杯時間1~2秒,主要是因為要把好茶的「好」喝出來,否則也是浪費,通常這樣的茶能喝到8~10泡左右,大概率回味會不錯。

在我們茶友會中,經常會碰到茶友「一意孤行」,雖然最後往往發現自己走了彎路,但畢竟在岩茶圈裡,有一些東西還是要自己親自去觸碰後才能有所領悟,否則茶友們說再多你也會認為不對。長此以往,有些話「省略一半」。比如今年茶友會特供的岩茶「略半」,一個花香大紅袍,喜歡or不喜歡,自己判斷,事實上,每年都會有大批茶友來囤這個口糧,畢竟這個品質的半岩,一定是零差評。

【買二送二】限時限量「略半」花香大紅袍口糧岩茶(120g泡袋裝)-淘寶網?

item.taobao.com圖標

但如果你想從岩茶的路上進步更快一點,那其實我我比較建議多喝一些純種茶,這樣可以非常快速建立自己的味型,比如我今年最喜歡的小品種:

「百味茶集」【武夷春蘭】甘香醇厚稀有岩茶小品種(120g泡袋裝)-淘寶網?

item.taobao.com圖標「百味茶集」【岩茶雀舌】二代大紅袍清香型小品種(120g泡袋裝)-淘寶網?

item.taobao.com圖標

希望這篇文字可以讓你更「自信」。

以上,個人觀點,供參考。

略半
略半
略半


雖然這是一個超級簡單的問題,簡單到一句話就可以說明白。但我相信一定有大量新入門的茶友會來看相關的答覆,其實之所以你會有疑惑,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喝岩茶比較少甚至剛剛開始喝,另外一方面可能是自己對少對茶的理解,甚至會被人「帶跑偏」,所以希望看完我的回答可以讓你更「自信」一些。

提問中的關鍵詞:岩茶、每一泡、合適。

我們先來說「合適」。

我發現很多茶友開始喝岩茶時都特別希望找到一個大家公認的「標準」,找來找去,看了無數的回答,甚至看了很多有說服力的書籍,卻依然得不出自認為合理的答案。其實這不算奇怪,岩茶本就是一個「富有變化」的茶類,不同茶友的不同喜好也會與不同風格的岩茶自由匹配,這種匹配在一定程度上也自然區分了喜歡不同岩茶類型的人群,當然也決定了不同風格岩茶的「市場生存空間」。

如果你是新手入門,我建議你先不要去看所謂的「標準」,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認真喝」。喝不懂、喝到懵圈是一定的,但必須要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所在,就是說岩茶中最合適你口感的那一類,而不是一味去聽從所謂「什麼風格才是傳統、正統」一說,一些試用是不錯的選擇,話說回來,如果一家店不敢讓你買試用,那就要考慮值不值得試了。當然這裡的所謂「合適」並不只是指茶本身,還與你個人的沖泡習慣、用水品質、容器都有關係,總之先不用管太多,找到自認為合理的入門方法最重要。

五合一岩茶試飲裝(奇蘭/大紅袍/金觀音/春桃香/雪梨)8g*3泡*5種-淘寶網?

item.taobao.com圖標三合一岩茶試飲裝(花香肉桂、武夷水仙、春蘭)8g*2泡*3種共48g-淘寶網?

item.taobao.com圖標五合一岩茶小品種試用【雪梨、金觀音、春桃香、雀舌、金牡丹】*3-淘寶網?

item.taobao.com圖標

從我喝岩茶這些年的經驗來看,岩茶里一定會有你喜歡的類型,但是自己在喝岩茶的進階過程中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也總會有一個契機讓你與喜歡的口感「不期而遇」,這也就是為「合適」。這個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喝了許久依然不合適,那麼也許是你對茶的理解還沒有到「合適喝岩茶」的時候,也許你需要等下一個契機。所以不用聽別人的所謂意見,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找一個合適的茶來喝,從這個茶開始入門,最好不過。

再來說「岩茶」。

武夷岩茶雖然只是烏龍茶的分類之一,但在幾百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有自己獨特的「商業生態」,岩茶的「內涵」足夠深厚,想完全搞明白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在無數前人總結的基礎上,形成了武夷岩茶之所謂「傳統」,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花香岩骨」,但花香易得,岩骨難懂,於是乎有了對茶湯滋味和回味的多維度描述,也伴隨了多重對「工藝」的理解。所以如果你聽到「火工」、「品種名」、「順滑」、「醇厚」等等吧,這些詞而感到懵圈,那麼一定要「淡定」,說明你喝的不夠多,缺少對比和總結,其實當你達到那個段位時「一點就透」,否則參悟半天也不會有所進步。

「每一泡」,喝岩茶的人都聽過「層次」一說,沒錯,好的岩茶一定有不同的層次感受。但不論是什麼茶,大致都是經歷著「從濃到淡」的過程,而沖泡多久、喝到第幾泡換茶,其實都是決定於自己能接受的口感範圍,而在這個範圍變化的過程中,你選擇喝幾泡是你的自由,換句話說:「喜歡濃茶就多泡會,少喝幾泡,想喝得「經濟點」那就淡點喝,多充幾泡」。所以從來沒有人規定「岩茶應該沖幾泡」,大家也只是按照自己的口感習慣來劃分沖泡的次數差異。

所以記住了,沒有對錯~

好茶之所以是好茶,是因為其「容錯率」更高,讓你感覺到他「過人之處」的概率更高。

——————————

以下是我的個人習慣,僅供參考。

武夷岩茶有太多分類,不同的品種、不同的焙火、包括產區和原料的等級,這些都會導致茶的品質不同,自然在「自認為合適的沖泡習慣」下,所表現出來的檔次也不同:

對於一般產區的茶,這其中涵蓋了我大部分口糧茶,我更習慣前四泡「快出湯,不坐杯」,我也不是搞評審的,沒必要跟自己的口糧茶過不去,還是以「經濟划算」的方式來喝,第五泡起開始逐漸增加坐杯時間3~5秒,一直喝到第8泡左右。

對於好一點的產區,我會適當增加坐杯時間1~2秒,主要是因為要把好茶的「好」喝出來,否則也是浪費,通常這樣的茶能喝到8~10泡左右,大概率回味會不錯。

在我們茶友會中,經常會碰到茶友「一意孤行」,雖然最後往往發現自己走了彎路,但畢竟在岩茶圈裡,有一些東西還是要自己親自去觸碰後才能有所領悟,否則茶友們說再多你也會認為不對。長此以往,有些話「省略一半」。比如今年茶友會特供的岩茶「略半」,一個花香大紅袍,喜歡or不喜歡,自己判斷,事實上,每年都會有大批茶友來囤這個口糧,畢竟這個品質的半岩,一定是零差評。

【買二送二】限時限量「略半」花香大紅袍口糧岩茶(120g泡袋裝)-淘寶網?

item.taobao.com圖標

但如果你想從岩茶的路上進步更快一點,那其實我我比較建議多喝一些純種茶,這樣可以非常快速建立自己的味型,比如我今年最喜歡的小品種:

「百味茶集」【武夷春蘭】甘香醇厚稀有岩茶小品種(120g泡袋裝)-淘寶網?

item.taobao.com圖標「百味茶集」【岩茶雀舌】二代大紅袍清香型小品種(120g泡袋裝)-淘寶網?

item.taobao.com圖標

希望這篇文字可以讓你更「自信」。

以上,個人觀點,供參考。

略半

略半
略半

1、合不合口,取決於茶湯中各種呈味物質的濃度及含量。

2、茶湯中呈味物質的濃度與含量主要取決於:投茶量、茶水比例、水溫、浸泡時間;除此以外,還有茶具、茶葉的品種、工藝等有關。

3、不談第二條的幾個指標就直接給出沖泡時間,只能說明寫書的外行或不專業。

通常,150ml的蓋碗,投8g岩茶,沸水沖泡,個人習慣:第一泡出湯時間20S比較合適,當然還要根據茶葉的品質及個人的口感偏好進行調整。

4、越往後,茶葉中的水浸出物含量越低,沖泡時間需要適當延長。


這個沒講究,全看個人習慣去。

頭泡茶不建議喝,原因有二,一是醒茶(終止氧化反應),二是洗茶(洗去農產品的藥劑殘留和焙火時的碳灰)。

所以我的習慣是頭泡茶注入開水後颳去茶皂素(浮沫)後即出湯,用來燙洗杯子或者茶寵,這種叫做隨泡,即隨心所欲的泡。

隨後二到四泡注入開水後大約8—15秒後出湯,再泡的話,每一泡的時間多停留30秒到1分鐘。

還有一種喝法是燜喝,俗稱坐杯。

這種適合喜歡喝濃茶且關係很熟的人,因為坐杯太久,茶的滋味非常濃郁,有些霸氣的茶會特別兇猛(苦),在商務應酬中,有些地方苦茶待客不妥,會有驅趕客人的忌諱。

方法是拋去頭泡茶後,每一泡注入開水後停留約3—5分鐘後再出湯,這種茶湯濃郁的不得了,適合小口燜喝,類似喝白酒,一點一點抿著喝。

四五泡後,茶水淺淡,換茶。

除去這種燜喝法後就是審評喝了。

新找的渠道買茶葉,不知道茶好不好,就拿來審評一番。

審評的方法也有幾種,以武夷山為例,一般取克稱,稱5克茶葉,放入蓋碗中,不醒(洗)茶,直接注入開水,依次按照2—3—5分鐘泡三泡(個別耐泡的茶,再來個第四泡,坐杯7分鐘),分別出湯到三個茶碗中審評。

調羹聞香,觀其湯色,嘗其滋味,細細審評。

———————————————————————

推薦一下自己,武夷山茶人一枚,專門做岩茶,對武夷岩茶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聯繫我,聯繫方式在主頁,謝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