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现在是一名学习播音主持的学生,老师交给我们的是胸腹联合呼吸法:牙关打开,两肋扩张,腹壁站定(紧绷)等。平常的一些训练方法也是播音专业的:比如膈肌弹发、「啊」音练习、螺旋音等。有人说「播表不分家」,我很好奇这种发声方式和训练方法在表演中也同样适用吗?如果不同,那请问表演中台词发声(呼吸方式、发声技巧)是怎样的?谢谢!


「牙关打开,两肋扩张,腹壁站定(紧绷)等。平常的一些训练方法也是播音专业的:比如膈肌弹发、「啊」音练习、螺旋音等。」

题主描述的以上训练方法都是练气发声的,同样适用于表演。

—————————— 原文 ———————————

学了4年表演了,在中戏的艺术演出中心上过两个月课。

台词老师是中戏的段春启老师,教我们的是腹式呼吸,后口腔打开到最大,自然往前说话(带气息,学会用气)就行了,这是话剧舞台的发声方式,影视方面更追求贴近生活,所以发声略带气息,后口腔打开程度一般也不用像话剧舞台上的那样,会更自然一些。当然,具体的发声尺度(表演尺度也一样)视情境和角色而定,所以一个演员也需要具备很好的感受力,感受情境和角色从而调整你的发声与表演的尺度。

另有:

1.共鸣腔体方面:目前的表演教育中有些老师是要求的,有些是不要求的,我属于后者,所以没啥研究希望别的答主能够帮楼主解惑。

2.发声位置方面:每个人声音条件不同,因人而异,先天发声位置就音色好听有亮音的,调整的幅度就小,反之调整的幅度就大。

3.话剧舞台上声音好听的标准:参考人艺演员和中戏科班出身的演员,亲身去看,去体验话剧,它会是你最好的老师。


泻药 不是学播音的 不太清楚 但是知道播音好像是胸腹式联合呼吸 唱歌有什么颅腔共鸣 哎呀呀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 请专业人士回答吧


不了解具体播音专业的细节,主要以表演系学生角度出发。就台词本身基本功而言,两个专业是相通的。除了基本的气息、共鸣、咬字、语篇训练以外(这些训练往往半个学期就教完了),表演系的学生会开始进行独白、对白、角色风格语言创作等训练。

在实践中,字正腔圆的发声并不是演员在舞台上所追求的核心,演员的台词风格更需要需贴合角色、剧情和导演要求的艺术风格。试想如果饰演的一个醉酒的角色,自然要让自己的发声模仿醉酒的样子。

近两年,表演高校陆续引入了更多国外的发声课程,如林克莱特体系,该体系强调声音和自我的连接关系,主张演员的发声应当「要听到人物,而不只是人声」,必须通过周期漫长而严格的训练,方能实现情感和思想的自由交流。这样的训练中,演员的台词训练就远不止呼吸方式、发声技巧那么简单,而要做到真正的「声心合一」。


是一样的!

播音表演都是一家的。学播音是为了更好的说话,更好的说好更多话,不论是我们在练习新闻,还是稿件,还有演戏都很重要!有时候演员需要在舞台上用气息说话,类似于在生活中说悄悄话,为了让观众都可以听见,我们需要用气息说话,有力度,而且让观众感觉这个演员在说悄悄话。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的练声积累,什么绕口令,口部操什么的。


不一样,播音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而表演是腹式呼吸,

话剧演员在舞台上需要把每个字都说清楚,所以像B P 等等发音时会爆破

而播音面对的是话筒,如果B P 爆破的话会传出去杂音。

播音一般是胸腔共鸣

表演需要的共鸣方式更多。


发声方式是一样的,气息、声音、咬字这些都是基本功,需要坚持练习。然后…你们播音主持的学生不用上表演课的吗?


播表不分家指的是播音主持和表演当中有相似的东西,你可以在主持中用得到表演的技巧,你也可以在表演中用到播音的技巧。

发音其实是差不多的。

但是我的表演老师特别讨厌我们用播音腔来表演,说这已经失去了台词本来的味道。但是发音的方法是一样,这样保护嗓子然后声音也好听。


谢邀。

四个字回答你:是一样的。

播音不止是电台广播和电视播音,也是台词功底的一种,所谓字正腔圆,很多时候例如话剧和舞台剧表演都需要用到播音的发声方式,可以让声音更有感染力更洪亮更有穿透力。

而如果是这两种和现实当中的发声方式相比的话,就是截然不同的了。

你很难在现实中听到:「哦,我的天呐,我美丽的公主,不,不要~」的译制腔,而在古早的外语片当中这种台词形式比比皆是。固然有一些情绪上的差别,但是你用这种译制腔来说:「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们又迎来了伟大祖国母亲新的生日~」你会不会发现,发声方式上是没有区别的。唯一的区别是播音很注重最后一个字的重音,因为这表示一句话的结束。而表演不需要。

是的,演员(尤其是话剧)在念台词时讲究用丹田气发音,配合唇、齿、喉、舌、牙,让台词听起来具有爆发力。


谢邀,同播持专业,我觉得应该是不一样的吧,播音说话应该会比较端一点,而表演应该相对会比较随意一些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