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刻板印象了!高智商而不快乐、高智商而不成功,这两者都是普通人喜闻乐见的,所以媒体啥的只会告诉你这两种事例,让普通人树立一下优越感而已。其实不少高智商的人既成功又快乐,只是许多人不肯承认:「不行他们肯定有不如我们的地方!!」


题主这个问题还是蛮有趣的。

这里至少有三个前提:

1,高智商人一定比普通人更不快乐。

2,高智商人不代表成功混的好。

3,(隐藏)只有混的好或者快乐才有意义。

可以从题目上推断,2的「不代表」被悄悄的替换成了「一定不」,那这里就按照「一定不」来判断。

还是按照知乎传统,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1,高智商人一定比普通人更不快乐吗?

不一定

总所周知,知识都有一个「达克效应」。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初始),以为自己知道(愚昧山峰),知道自己不知道(绝望之谷),知道自己知道(逐渐熟练),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师)。

一个小孩子他什么都不懂(初始),后来学了一点点东西就非常自信(愚昧山峰),直到感受到了学习的艰难(绝望之谷),通过刷题逐渐熟练,最后将这些知识烂熟于心,放入潜意识中(大师),如果是十以内加减法,那此时他就是十以内加减的大师。

高智商人亦是如此,他们大多能够轻松翻越愚昧山峰,但是落入绝望之谷时,他们就是痛苦的。

但是你只看到了他的痛苦,却没有看到他变成大师时的快乐,在这时你只会觉得「他智商这么高,那做这些肯定轻轻松松」。

2,高智商人一定不成功混的不好?

其实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奇怪的矛盾,一个是觉得成功人士一定智商很高,另一个是觉得高智商人士不适应人群混的不好。

当这二者结合时,结果就呼之欲出了,就是在潜意识中,「成功人士」都是我们这样普通人可以当上的,这也是成功学能够泛滥的原因。

所谓高智商人士不适应人群,那只不过是他们有自己的选择,我们这种普通人就算不适应,也得硬适应,因为不适应就饿死了,谁敢呢?但是他们自然有他们的办法,他们不需要高强度依赖群体,因而个性可以更加明显,可以更不需要在乎别人的看法,而显得更加格格不入。

这里又潜藏了题主的一个观点,就是想要成功,那必须要拉拢人心,团结才是力量,只有在大量人手的情况下,才能打出一片天地。但是题主忘了,时代变了,现在的技术就足以让一个人可以顶上几百甚至几千人了,同样是卖票,买票的人很多,也许题主会选择拉拢一大批人一起卖,但是只需要一个程序员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3,混的好或者快乐才有意义吗?

那一定不是的。

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享乐主义,认为活在世上一定要快乐,但是这种思维方式的盲区就在于难以去体验深层次的感情,而是不断用肉欲或者浅显的快乐麻痹自己。

其实可以用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来难住享乐主义——假如,也许不是假如,你已经可以养家糊口了,父母呢,也老了,干不了活了,他们没办法理解你新兴的世界观,他们也没办法可以给你带来任何价值和快乐,那么请问,此时你父母的存在还有意义吗?你会选择抛弃他们吗?

我愿意相信题主的回答是「不」。

而这,就是这种思想的盲区,我相信大家都能明白。


高智商的人并不需要在社会丛林法则下生存的好,这是一种非高智商人群看待高智商人群的视角。

高智商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当然是为社会带来进步!甚至是重新定义属于自己的丛林法则!

如果你对社会的现状很满意,在社会中混的如鱼得水,很快乐,请问你希望社会发生改变吗?当然不,无论是社会进步还是倒退对你来说都不好,维持现状最符合你的利益诉求。

如果大家都很开心,社会就缺乏进步的动力,也就意味著原地踏步甚至退步。

高智商人群是完美的社会推动者。

首先,高智商人群在社会中混的不好,这正好激发了他们想要改变社会的欲望,想要塑造一个更完美社会的冲动。正是因为过的不好,心里不开心,所以才有推动世界发展的动力。所谓的成功和失败都是虚假的概念,对于世俗成败的信仰完全是一种宗教迷信式的,沉迷于此的人是典型的非高智商。高智商人群所谓的不在乎金钱,其本质就是不希望自己的价值观被资本所扭曲。

其次,高智商人群具备塑造社会的能力,抛开笃信能力与回报相匹配的学生式思维不谈,高智商人群确实是最积极的参与到改善社会的行动当中的,且是贡献最大的一批人,并不是说他们夜以继日的付出,而是说他们的操作总是最关键的,最高效的。

最后,高智商人群的孤僻终老是社会的悲哀,如果特斯拉离开爱迪生的公司后孤僻终老,那受损失的是整个世界,全世界的科学技术将推迟发展很多年,这就意味著你将享受到更落后的科技,这是十分短视的行为。一个高智商人陨落了,本该做出的贡献但没有做出,获得收益的始终只是局部那么几个人,而受损失的永远是全世界的绝大多数人,这绝对是丢了西瓜捡芝麻的行为。如果你见到有人排挤冯诺依曼,你肯定会生气,因为没有他,你将更晚使用到计算机,玩到刺激的游戏。但在现实中,你的做法很可能是完全相反的。所以说很多人悲惨的命运完全是因为自己的无知和短视造成的。


高智商人相比普通人更不快乐

——未必。

高智商也不代表一定能成功混得好

——几乎所有活动都需要在不确定性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推理的能力。

那么高智商人的存在意义是什么?

——活下去。帮助自己,也帮助他人更好地活下去。

那么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

——等死。等到宇宙毁灭的那一天统统死个痛快。


谢邀:

从这个题目中怎么就看到了一点知识无用论的影子呢?但梵谷智商的人,其各种各样的知识储备,应该都比普通人多得多。若是对高智商人的存在意义产生怀疑,是不是也可以说学知识无用?

首先说高智商人比普通人更不快乐的定论,就好像不那么准确,存在著一定的以偏概全嫌疑。另外还存在一个判断标准的设定问题。

通常智商高的人会是个比较繁忙的人,无论是脑力或体力付出都比常人多得多。他们一般很少有时间去享受快乐,但不表明他们没有快乐,或不懂快乐。

相反地这些人时常很会给自己找乐子,只是他们的快乐,常人恐怕很少能理解,也很少能感觉到。老虎有老虎的快乐方式,猴子有猴子的开心办法,岂可以一言蔽之。

不同的人也是如此,有人喜欢读书,有人则以吹拉弹唱为乐,有人从书画之中寻找开心,还有人就是对每天都能人前吹牛皮而乐此不疲,你能说那种叫快乐,哪一种又不是?

还有什么「高智商也不代表一定能成功混得好」的说法,又能表达出什么意思?反过来去看,在成功人士或各种精英群体当中,高智商的比例一定是最高的。

那些所谓靠勤能补拙而获取成功的人,只占少数,况且这种人本来也不是笨蛋。真正的笨蛋级别,大概连勤能补拙也不懂。反而那些很勤快的人,往往智商并不低。

姜太公八十遇文王被后世传为美谈,那不是巧合。而是文王想施展更大的抱负,广开门路招贤纳士,他苦苦求索的的大贤却一直未得。

于是他派侦骑四出,终于在渭水河畔发现了独自垂钓的姜尚姜子牙。还害怕请不到,又故意安排了一出巡游巧遇,相见恨晚的场景,留给后世去八卦。

姜太公何许人也!其智商之高,那是历史所公认的。以八十高龄出山,辅佐文王、武王父子两代。智计百出,帮助文王成功从羑里被囚中脱困,又辅助武王伐纣,大获成功。别嫌人家老,寿至一百二。

周朝初立,被武王封齐地,成为齐国的开国君侯,还拥有武王特许的专权,可以召集其他诸侯讨伐各种不服。其地位相当于大君,高于其他诸侯。这能说高智商的存在没意义吗?

无论是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还是如今的各种科技达人、大国工匠,包括历朝历代的那些名家名士,他们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高智商的群体,代表著中华民族的智慧形象,是大中国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其存在意义非常之大。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错谬难免,请多指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