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祭出這張圖了,相信以後的結局是:和鵬友一起,懷揣理想,奔向蔚來。

至於寶能系,喊造車這麼久,除了收購長安PSA和觀致(觀致去年還被狠狠坑了一把),剩下的只有規劃的新能源基地長草。

恆大系列勢頭很猛,但總感覺用力過猛,買了一堆破銅爛鐵,自己挖了一大批人以造車名義開始賣房,工廠正常在建,但是按照恆大過去對冰泉,糧油的態度,並不是特別看好。

其他的一些沒啥知名度的,只能呵呵了。


看現在當下的形式,這兩年對新能源汽車上心的車企都死不了。

這個行業才剛剛開始抬頭。補貼本來計劃是今年完全取消的。國家審時度勢又延長了2年。

這2年,可以說是留給車企最後的2年了。等補貼取消,就是要真刀真槍玩兒真格的了。

近幾年在新能源汽車上布局比較積極的車企,無論新舊,未來都能活的很好。

那些磨磨蹭蹭,尾大不掉,不想變革的,不久的將來會死的死,殘的殘。

這不是危言聳聽。

至少目前幾個看起來實力相當了得的傳統車企,未來在BEV市場上必定會毫無建樹,最後只能靠賣PHEV苟延殘喘。

現在政策對燃油車的態度還很和善,一旦新能源汽車成了氣候,燃油車立刻就要面對暴風驟雨般嚴酷的政策。那時候,別的車企都轉型完了,政府可沒那個閑心再照顧那幾個掉隊的,哪怕你家大業大也枉然。


拜騰中國員工已經好幾個月沒發工資了,美國員工從五月份開始也停薪留職。當年發布的48寸車載大屏幕無論多麼的艷麗也抵不過時間的流逝,步入2020年,這個類似的設計已經被很多車企模仿。拜騰即將倒在夢想實現的前夜。


曾經有一個汽車行業的董事長說過一句話,風口之後電動汽車在國內能存活的只有特斯拉和一兩家國內汽車巨頭。真正能靠純電動汽車盈利的其實目前只有特斯拉。這幾天才報道理想今年虧了幾百還是幾千億,不過因為是國家優秀電動車企業,有關部門還是扶了一把。對於小鵬之類的,我只能說汽車企業看的是沉澱,品牌意味著他們的資料庫,他們的實驗參數,這些正是國內車企所欠缺的。電機可以做好,結構可以做好,外形可以做好,可是要將每個零配件合在一起沒有問題,是很難的。


鑒於 @會平 已經禁止我在他的回答下評論…

那麼先把我對他的回應貼在這裡:

新產品可能夭折,但是新的產品方向不會。

舉華為的例子,說的是海思晶元,這個照你的邏輯就是實實在在的「作死」。而這也就是被某國這麼針對華為還活的好好的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成本不是一成不變的,甚至由於規模的擴大以及技術的更新換代,可能在性能更好的下成本更低。前者參考福特,後者…想想當初486多少錢一台?

之後我也不會再回復他了。畢竟對於一個完全不了解的人。你說了他聽不懂,解釋還不肯聽…又不是我女朋友我幹嘛這麼寵著。

以下是針對本問題的回答:

會倒下的新能源企業非常多。甚至超過9成。

在2016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風聲出來的時候,我就已經和朋友說過這樣的話。用句時髦的說法叫「The winter is coming」。之前國家相關的政策相對空子比較多,所以騙補的企業或者說依賴補貼活著的企業站了大頭,這樣的行業現狀是不健康的。後續的補貼退坡就是強行逼著這些需要拐杖輪椅才能好好走路的傢伙自己走。

所以,浪潮退去,那些PPT造車的,以造車為名行圈地之實的,用造車的噱頭玩金融的,或者沒有金剛鑽就去攬瓷器活的,要麼就地暴斃,要麼裸奔退場。

但是不能因為這樣就判斷新能源汽車之前是虛假的繁榮。畢竟在補貼下,人才培養了更多,供應商成長了更多。同時,真正有實力的企業通過國家兜底,已經不斷試錯成長了更多。

會平:蓄電池和油箱對比?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仔細去拜讀了一下這位的高論,確認我還是不要和他討論了,這是個外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