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继续念佛不过看了药师佛本愿经就感觉无法全部理解和苟同了,现在我要如何是好呢?师兄?


我有时候认真讲个笑话,结果没人笑。

后来一本正经写点东西,却有人笑了。

每个人的视点都不同,取决于自己的知见。


多念莲花生大士心咒,每天108遍。消除自己的邪见。如果你没有信心,就当我没说。佛陀当年跟阿难说,切莫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世尊的话,多思维。


诸佛说法,一切为众生,非为佛说,一切誓愿,为导众生,若无有愿,如何修行圆满,此中我者,为修行之人也,莫错会意,莫错解义,包括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都是导引众生发无上大愿,若修行之人无有大愿之力,如何能成佛道,所以此中发愿者,即是修行中人,非为外人,心外无佛,心外无众生,心外无佛土,心外无众生土,心外无净土,心外无垢土,同样,心外无愿,心外无发愿者,心外无成就愿者,法藏比丘,于修行中发四十八大愿,以此四十八大愿为菩提心,而圆满无量无边大愿,即本愿,本愿者,即是本有,名为觉性,因无始以来,贪嗔痴等无明所暗,不能显了,所以发愿,度尽众生,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众生者,一切贪嗔痴是也,人若无贪爱之心,又何须发愿,莫错解义,佛法是一,无有二法,若有二法,即非佛法。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所以修行者,应该发愿,应当发愿,若无愿力扶持,修行中即无有力,若无有力,便会退转,所以修行,当勤发愿,法藏比丘因发愿故,成就佛道,药师佛也因修菩萨道时发愿,成就佛道,释迦牟尼佛修菩提道时,因发誓愿,成就佛道,十方一切诸佛,因发誓愿,成就佛道,过去诸佛因发誓愿,成就佛道,现在修行中菩萨,因发愿故,可成就佛道,未来众生,同样要因发誓愿,后成佛道,所以佛说一切经,都是为诱导众生入佛知见,非为佛说,一切誓愿,同样为众生而说,众生修行,依此愿力,引发无边大愿,成就无量无边大愿,何为成就,即开显众生本愿,何为本愿,即本有的觉性,何为觉性,觉知一切诸法,本自清净,无生无灭,自性涅槃,何谓自性涅槃,即自性解脱,所以修行者,应发誓愿,解一切佛语,入佛深义,证入一切法无碍,方为修行要道,


应邀

《药师经》称作补丁经,并不是完整的佛说,一部分内容是多次从其他经文拿出来,补充到里面,凑成了一部完整的经,所以在阅读时难免觉得有些地方不妥,应遵循其经义,文字语句方面不要太较真 。严格的说佛经是不能修补的。


这个是这样,药师经其实结构还是很清晰的。不要用现代的意识形态那个来看。简单理一下,可能诸多疏漏,我既没有悟道,更没有证果。大家也不要太当真。

首先是前三大愿:

前三大愿讲的其实是一个佛境界,也可以说是净土的基本条件,或者叫构建一个完美和谐世界的蓝图: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这个是讲灵性饱满,术语叫智正觉世间圆满,光明炽燃,这个是拟人的手法。因为这里是报身佛,所以其实是教化在起作用。三十二丈夫相,八十随形,讲的其实都是灵性饱满。灵性饱满是什么样子,这个具体可以去看《庄子》。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这个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可能这么说会觉得好像前半段不是讲的这个。前面一半琉璃,明彻,光明,焰网,都是讲各种明亮。这个有一个理论,相有无量好,好有无量光,光有无量明,明,饶益无量无边的众生。后面讲开晓众生,更是深入了这一点。随意所趣,作诸事业呢,讲的就是依靠智慧帮助众生。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这个呢,就是资源物质一切充足,然后土地平整啦,没有污染啦。其实就是现代的自然环保,资源可回收利用。大家都够用。

第四到第六呢,是讲的三种层次的人修行情况,如何去进行调整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这个行邪道和行声闻的都是一样是很高层次的,魔王和佛真的论本事的话,可能差不多,但是魔王就是比佛差一个人品。阿罗汉有点像没有感情的机器人,比如数学家,或者科学怪人比较像阿罗汉。佛是有人性的,魔王是弄错的人性,阿罗汉大概是没有什么人格性。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观念的调整。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这边是中等层次的,就是想修行,但是修的不上道,连戒律都搞不定的。戒律是修行的基础,戒律没有修行别谈。这边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第五大愿第一次出现,闻我名已,闻名就是指的得道药师琉璃光如来的真谛,其实是药师琉璃光的这个架构。然后跟著这个架构去实践。这个架构得去找真修行的出家师父了,看哪个师父怎么教你,那个就是药师佛的架构。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颠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这个就是低层次的,各种条件都有欠缺。这个闻我名已,和上文一样。后文的兑现,看事情的严重程度,不过大多数是已经受报的,而且影响一生的。这个下半段的兑现,就基本上等到下辈子。因为因缘已经兑现,已经受报了,那没有办法。后面也不是骗人的。假如人还行,透过修行,提升自己的品质各方面能力,也能过上一个好日子。身体实在不行,有残缺的,这个世间的法则,大概很难再长全。

七到九三大愿,是拆分的中根器的内容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这个地方是讲的不觉醒的状态,病也好,苦也好,这些都是可以放下的,但是不觉醒就放不下,我之名号,一经其耳,这两句讲的是觉醒,怎么觉醒的这个部分在地藏经里面。所以建议地藏经药师经一起读。觉醒了放下了,知道了自己什么是自己改要的,什么是不该要的,觉醒就会去努力奋斗,但是努力奋斗不违背人性,所以不会去拚命拼多多。该有的都会有。因为觉醒,所以一定会走上菩提大道。这个就是中等层次的情况。

第八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女百恶之所逼恼,极生厌离,愿舍女身;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这个地方讲的是对立,过去用男女表示对立,专业一点就用阴阳,阴阳是道家的说法。这边愿舍女身,表示愿意放下对立,放下对立就是去圆融,去包容,不要老是一堆意见。怎么样同时做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那我鱼砍一半,熊掌砍一半行不行。放下对立就修一半了,另一半随著因缘就能成道了。

第九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罥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最后一个是讲邪见,知见错误,这个地方讲了就是去学习正见。有了正见,八正道慢慢就有了,然后就能去修行。

最后三个是讲下根器的情况,就简单讲

第十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加。缚录鞭挞,系闭牢狱,或当刑戮,及余无量灾难凌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闻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脱一切忧苦。

这个是讲环境问题。所待的环境恶因素比较多。所以犯王法。这个时候其实也要觉醒,觉醒过来,反省过来,哪里有问题。最后如果死刑犯,马上死刑了,还是一样心放下。

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这个是讲的内苦的逼迫,这边是讲的修定功。比如现在人想要钱赚不到钱,很大程度是心浮气躁,然后就瞎搞。所以这边就讲专念受持。

第十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玩,皆令满足。

这个地方是外苦,还是修定。后面种种都是讲修定以后,福德在世间的兑现。比如我们常常说一个人很聪明,其实那个就是定功好的一个体现。

简单来说就是这样吧,细看问题也不少。不知道这样能不能解决题主的疑惑。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喜欢哪部经就读哪部。


那就换个佛经吧,药师经这类的大乘经挺多的,药师经有五个译本你都接受不了,密教经典就更学不了,所以大智度论才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话说回来,别说汉地,你看看你能接受巴利藏的希有未曾有法经么


1药师经里面说:此是诸佛甚深行处,难可解了。

2佛无戏论。若入戏论即非佛教。

3诸经语言词义同源,诸佛皆有愿文,若不能读此愿文,则他经亦然。此缘未到,不可强求。

4转女成男愿不仅此经无量寿经亦然。

5本经为东方药师佛。经云念西方阿弥陀佛者东方药师佛亦导引其道路。

6本经以信愿持名为宗,往生琉璃净土为趣,陀罗尼等持,拔一切障,与往生咒一致效应,与阿弥陀经无量寿经无别。指方立向东西不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