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诗很有名,诗人也很优秀,但是我读诗的时候却体会不到其中的美妙,总感觉其语句不通还很浮夸,这是我的问题吗?


伊格尔顿说:「大多数人之所以不理睬大多数诗,是因为大多数诗不理睬大多数人。」

推荐两本书入门,诗需要精细地读。

胡戈·弗里德里希《现代诗歌的结构》

哈罗德·布鲁姆《读诗的艺术》


谢谢邀请。

本人对国外诗歌的关注不多,这里既然有此一问,谈一点肤浅的体会,聊供参考。

举例来说吧:

又一个梦

[美] W·S·默温(1927——)

我踏上山中那树叶缤纷的路

我渐渐难以看清,于是我完全消逝

群峰之上正是夏天

(董继平 译)

我见到过还有一种译本是:

同一个梦

我走在山中那条落叶缤纷的小路上

渐渐地我看不清了,最后我彻底消失

群峰之上正是夏天

两种译文差不多。那么,如何来理解这首诗呢?

整体上看,这首诗似乎有三个层次,或者说三个画面。

第一个层次,即第一个画面,便是「我踏上山中那树叶缤纷的路」,此时的我正向山中走去,我走在那条山路上,我看到了满路的落叶,落叶色彩斑斓。这个时候,我是我,山是山,路是路,落叶是落叶。我的主体意识很强,我意识到我在走,我也分明看到了一切。

第二个层次,即第二个画面,便是「我渐渐难以看清,于是我完全消逝」。当我越来越向山的深处走去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一种无形的魔力正满山遍野地弥漫开来,我被一种无所不在的气息包围著、涤荡著,渐渐地,我几乎分不清我是我,山是山,路是路,落叶是落叶,恍恍惚惚间,我像是被「蒸腾」一般,消融了,我化作了大自然的一部分。

第三个层次,即第三个画面,便是「群峰之上正是夏天」。夏天高远而又炽热的气息不所不在,铺天盖地,浑然一体。自然,只有自然。唯自然得以超然,唯自然得以永恒。

也就是说,诗歌似乎想要告诉我们,当我们走向自然、走进自然的时候,我们会被一种无形的,却又是无所不在的气息消融、提升,直致天人合一,物我两忘。那种生命的高峰体验,或许便是永恒,便是无限,便是大自在。这或许也是我们人类的同一个梦。

当然,假如有一天看书时,你读到我国古代禅宗所说的悟禅三境界,即「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你自然会发现这「三境界」与默温的这首诗完完全全相契合,也许也会因此猜想这个美国诗人是不是读过中国的有关禅宗的书。


欣赏不了就欣赏不了呗,不用勉强。色盲欣赏不了颜色的美妙,该咋活咋活。

生活里没有诗,还有远方啊!


文学欣赏本身就是一种个人体验,所以这种情况不是很正常吗?

我上学的时候,有的老师讲诗歌,一首诗能讲两节课,能分析出各种艺术特色,思想内涵,文化意蕴等等。

等我给学生讲诗歌,就是读一遍,讲讲文化背景,然后告诉他自己理解。因为这东西本身就不能强求所有人理解都一样。

回过头来说,诗歌作为一种基本上是个人情感投射的东西,作者写的时候可能压根就没想让人去读,我们读不懂或者不喜欢不也是很正常的么。


读不懂是正常的。以前诗人创作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叫现实主义,要抒情也会直抒胸臆,基本能够看出来。由于时代的前进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以及某些历史的原因,诗人不满足那种直接描写客观事物的方式,转而将重心放在了人的身上,国外更是由于弗洛伊德等人对意识潜意识的研究,加速了将重心放在「自我反应」的这一进程,创作思路也更加多变,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创作方法相继出现。

由于是对自己的反应、意识、潜意识、梦境等内容的探索和书写,因而导致有些诗歌的内容非常的晦涩,意义不是十分明确,充满了不同的解读空间,所以读起来会吃力一些,因为很多内容本身它没有确指,读这类诗歌需要一定的阅读基础积累一些鉴赏能力才能很好的理解其中的思想和实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