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读缘起法的时候读到了 缘取故有。请问要如何理解这三者的关系?


五蕴的意思就是五种聚集。这五种聚集统称为世间。

五取蕴是对五蕴的执取,把五蕴当成我,当成我的,具体而言就是佛教烦恼心所中的萨迦耶见。佛教认为,五蕴是客观存在,但却是不断生灭的,所以它们不是我,不是我的。

取支是烦恼心所的统称,取缘有,就是说一个人有烦恼,就会造业。


五蕴 就是五取蕴 就是 色 受 想 行 识。

缘取故有 无明缘行 行缘识 识缘名色 名色缘六入 六入缘触 触缘受 受缘爱 爱缘取 取缘有

是这么个过程,就是因爱而取 因取而有。

总结:五蕴就是这么爱、取来的。


五蕴/五阴?色受想行识蕴。

五取蕴/五受阴?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

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受阴。复次。彼色是无常.苦.变易之法。

云何受受阴。谓六受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受阴。

云何想受阴。谓六想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想。乃至意触生想。是名想受阴。

云何行受阴。谓六思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思。乃至意触生思。是名行受阴。

云何识受阴。谓六识身。何等为六。谓眼识身。乃至意识身。是名识受阴。

复次。彼色,受,想,行,识受阴是无常.苦.变易之法。乃至灭尽.涅盘。。。。。。。

缘起法的【取】

五取蕴在杂阿含是五受阴,以下受等于取

若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总说色阴。随诸所有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彼一切总说受.想.行.识阴。是名为阴。

云何为受阴。若色是有漏.是取。若彼色过去.未来.现在。生贪欲.嗔恚.愚痴及余种种上烦恼心法。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受阴

非五阴即受。亦非五阴异受。能于彼有欲贪者。是五受阴。

这五法称为upādānakkhandha(取蕴),因为它们组成了执取的目标。佛陀说:「无论是那一类与漏有关及会被执取的色,是过去、未来、现在等,这一切都称为色取蕴。」再次,对于其他四取蕴的定义也是如此。在此,一切能被四取(即:欲取、邪见取、戒禁取、我论取)所执取的五蕴成分皆名为取蕴。这包括了所有色蕴及属于世间的四名蕴。


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十二因缘中的「名色」的「色」,就是色蕴;

十二因缘中的「名色」的「名」,就是受、想、行、识蕴;

五蕴因「取」而增长炽盛,因不「取」而熄灭,所以可称作「五取蕴」。因为是「取」来的。

五蕴,也称「五阴」「五受阴」。你自己观察思惟一下吧


蒙邀……

五蕴,就是单独单纯从缺少因缘缘起连接的时空现象果法角度的五种聚蕴,具体不解释;

五取蕴,有两种含义:第一,在轮回十二缘起现象法因缘缘起链条 的三世流转五蕴,因为由取缘成,是五蕴的轮回缘起连接角度,强调取因的时空现象果法,即强调五蕴的取起生有造作(即你题中的缘取故有),比较接近五蕴,但比五蕴更为幽深细微,通常混用。第二,随顺依靠取著色等五蕴,而生的一切五蕴烦恼,与五蕴略别。

取,就是取著,取著,抓取,是前因贪欲贪求的动作结果。

五蕴——取(十二缘起)——五取蕴,是佛陀依据弟子的心性根器,由低到高,由钝到利,由粗浅到细深,依次开示的越来越接近轮回无明烦恼实相的次第演进,同样顺为还灭门,逆为轮回门。

————————

附:

(梵文与巴利语:Upādāna),又译为所取可取近取取著执受摄受执著,音译为阿波陀那,佛教与印度教术语。

字源

取(梵文与巴利语:Upādāna)的字面意思为攀爬、抓取。

概述

佛教认为,取为十二因缘之一。爱产生取[1],取产生执著[2],引起有[3][4],导致苦的产生,使人无法解脱,而不能进入涅槃。

大乘佛教《大般涅槃经》中对于所著的事不能放舍就是执著[5],执著可分我执与我所执,皆因无明烦恼所引。

印度教认为,婆罗门对于物质的喜欢称为执著。

出处

取五取蕴[6]是心的功能之一,载于《杂阿含经·四三经》等[7]:

「佛告比丘,云何取故生著?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异我、相在。见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变、若异,心亦随转。……于受、想、行、识,见我、异我、相在,见识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识,若变、若异,彼心随转。心随转故,则生取著,摄受心住。住已,则生恐怖、障碍、心乱。以取著故,是名取著。」

在缘起法中,「爱缘取」,所取者为十二处[8],于名色等心攀缘驰求,而烦恼生[9],「取缘有」,轮回于三界。

分类

取统摄一切烦恼[10],即九十八随眠加十缠[11],分为四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12]。

参考文献

  1. ^ 玄奘译《阿毘达磨法蕴足论》卷12:「云何爱缘取?谓彼初生,说名为爱。爱增盛位,转名为取。」

    《大毗婆沙论》:「何故此经说爱缘取?答:初生爱位,以爱声说,增广爱位,以取声说。复次、下品名爱,上品名取,故无有失。」「问:爱即摄在欲取等中,何故乃说爱为取缘?答:即贪随眠,初起名爱,后增名取,故不相违。复次、即贪随眠,下品名爱,中上名取,故不相违。」

    《大毘婆沙论》:「云何爱?谓虽已起食爱、淫爱及资具爱,而未为此四方追求,不辞劳倦,是爱位。云何取?谓由三爱,四方追求,虽涉多危崄,而不辞劳倦,然未为后有,起善、恶业,是取位。云何有?谓追求时,亦为后有,起善、恶业,是有位。」《俱舍论》:「贪妙资具,淫爱现行,未广追求,此位名爱。为得种种上妙境界,周遍驰求,此位名取。因驰求故,积集能牵当有果业,此位名有。」普光《俱舍论记》:「已至三和至总名为触者:出胎已去,三两岁来。……已了三受至此位名受者:四岁五岁已去,十四十五已来。……贪妙资具至此位名爱者:十六十七已去。……为得种种至此位名取者:年渐长大,为得种种上妙境界,周遍驰求,不辞劳倦,然能未为后有起善、恶业。此中间位,所有五蕴,总名为取。此位取胜故,别标名。故《婆沙》二十三引《施设足论》云:『云何取?谓由三爱,四方追求,虽涉多危崄,而不辞劳倦,然未为后有起善、恶业,是取位。』……爱、取别者:『初起名爱,相续炽盛,立以取名。』」法宝《俱舍论疏》:「已至三和至总名为触:……出胎已后,随性聪昧,至未了已前,名之为触,不可定其年岁,即是《婆沙》云,触火食毒位也,大分五岁六岁已上。……已了三受至此位名受:……大分即在十岁已还。……贪妙资具至此位名爱:……此位初能爱于资财,及淫境故。……为得种种至此位名取:……准《婆沙》云:『五支(无明、识、爱、取、生)时,心、心所法染污,余是染、不染者。』故知起染时,名为取支,余位非也,爱亦如是,初能驰求资财,及淫境故,名为取。」
  2. ^ 《杂阿含经》卷2〈43经〉:「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取故生著,不取则不著。』」
  3. ^ 玄奘译《阿毘达磨法蕴足论》卷12:「云何取缘有?谓取为缘,施设多有。谓:佛或说三界五蕴名有,或说能感后有业名有,或说生分五蕴名有。
    • 云何说三界五蕴名有?如说三有,谓欲有、色有、无色有。
    • 云何说能感后有业名有?如世尊告阿难陀言:『若业能感后有,名有。』
    • 云何说生分五蕴名有?如世尊告颇勒窭那:『识为食故,后有生起。』」
  1. 玄奘译《大毘婆沙论》:「
    • 如说:『颇勒惧那!当知识食,能令后有生起。』彼说:结生心及眷属,名有。
    • 如说:『阿罗陀!当知若业能令后有相续,是名有者。』彼说:能引后有思,名有。
    • 如说:『取缘有』,阿毘达磨诸论师言,彼说:时分五蕴,名有;尊者妙音作如是说,彼说:能引后有诸业,名有。……
    • 如说:『云何欲有?谓诸业,欲界系为缘,能趣后生,乃至广说。』彼说:业及异熟,名有,不说取缘。」
  1. 浮陀跋摩译《阿毘昙毘婆沙论》:「
    • 如说:『沛仇!当知有生时,以识为食。』此中说:生相续时心眷属,名有。
    • 如说:『佛告阿难,若业能令后生相续,是有是亦名有。』此中说:造未来有思,名有。
    • 如说:『取缘有』,阿毘昙者作如是说,此中说:时五阴,名有;尊者瞿沙作如是说,造未来有业,名有。……
    • 如说:『云何欲有?欲界系缘,能生未来有业。』此中说:业、业报,不说取缘。」
  1. ^ 玄奘译《发智论》:「云何无明缘行?云何取缘有?答:无明缘行者,此显示业,先余生中,造作增长,得今有异熟,及已受异熟。取缘有者,此显示业,现在生中,造作增长,得有异熟。无明缘行,取缘有,何差别?答:无明缘行者,广说如前,此业缘,世尊说一烦恼,谓无明。取缘有者,广说如前,此业缘,世尊说一切烦恼,谓诸。是谓差别。」玄奘译《大毘婆沙论》:「若今熟、若已熟者,当知皆在行支分中。现在生中者,显示:此业,唯在此生,众同分中,造作增长,非余生中。得当有异熟者,显示:此业,得未来生,诸果异熟。所有今生,造作增长,善、不善业,彼异熟果,于此生中,果未熟者,当知皆在有支分中。……问:阿罗汉所造业,为名无明缘行?为名取缘有耶?答:不名无明缘行,亦不名取缘有,彼无无明,亦无取故。然彼业已与果者,当知摄在行支分中;未与果者,当知摄在有支分中,是彼类故,然非十二有支所摄。」僧伽提婆译《八犍度论》:「受缘有者,于是现行,于此生所作行,诸行受报,当得未来有,是谓受缘有。……受缘有,于是现行,今生作行,彼行报,当得未来有,彼行缘,说一切结。」浮陀跋摩译《阿毘昙毘婆沙论》:「云何取缘有?若于此作业,亦令增长,彼业报,使未来有相续,诸未来如是等业,当知尽摄在有分中。……取缘有者,若于此作业,乃至广说,彼业缘,世尊说是一切结,所谓诸。……问曰:诸阿罗汉所有业,为是无明缘行?为是取缘有耶?答曰:非是无明缘行,亦非取缘有,所以者何?以不从无明生,亦不从取生。虽然,已与果,报已熟,当知尽摄在行分中;若未与果,报未熟,当知此业摄在有分中,已离有支,不在有支中。」
  2. ^ 大正藏《大般涅槃经》卷35﹕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执著?佛言:『善男子。如是之人若从他闻、若自寻经、若他故教,于所著事不能放舍,是名执著。』」
  3. ^ 《杂阿含经·三四经》:「世尊告余五比丘:……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我所,如实观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见非我,非我所。如是观察,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
  4. ^ 《杂阿含经·四三经》:「佛告比丘,云何取故生著?愚痴无闻凡夫,于色,见是我、异我、相在。见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若变、若异,亦随转。心随转已,亦生取著,摄受心住。摄受心住故,则生恐怖、障碍、心乱。以取著故,愚痴无闻凡夫,于受、想、行、识,见我、异我、相在,见识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若变、若异,彼随转。心随转故,则生取著,摄受心住。住已,则生恐怖、障碍、心乱。以取著故,是名取著。」《杂阿含经·一〇七经》:「尊者舍利弗语长者言,……愚痴无闻凡夫,于色集、色灭、色患、色味、色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爱乐于色,言色是我,是我所,而取摄受。彼,若坏、若异,随转,恼苦生。恼苦生已,恐怖、障阂、顾念、忧苦、结恋。于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身心苦患。云何身苦患、心不苦患?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已,不生爱乐,见色是我,是我所。彼,若变、若异,不随转恼苦生。心不随转恼苦生已,得不恐怖、障碍、顾念、结恋。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身苦患、心不苦患。」
  5. ^ 《杂阿含经·二四〇经》:「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所取法及取法。云何所取法?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名所取法。云何取法?谓欲贪,是名取法。」
  6. ^ 《杂阿含经·二八四经》:「世尊告诸比丘,若于所取法,随生味著、顾念、缚,其心驱驰,追逐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7. ^ 龙树《大智度论》:「烦恼名一切结使,结有九结,使有七,合为九十八结,如《迦旃延子阿毘昙》义中说:十缠九十八结,为百八烦恼。《犊子儿阿毘昙》中,结使亦同,缠有五百。」
  8. ^ 玄奘译《大毘婆沙论》:「问:此四取,以何为自性?答:以百八事,为自性,谓欲取,以欲界三十四事,为自性,即贪五、瞋五、慢五、无明五、疑四、缠十。见取,以三界三十事,为自性,即欲、色、无色界,见各有十。戒禁取,以三界六事,为自性,即欲、色、无色界,戒禁取各二。我语取,以色、无色界三十八事,为自性,即贪十、慢十、无明十、疑八。由此四取,以百八事,为自性。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取?答:以三事故,说名为取,一、执持故,二、收采故,三、选择故。又以二事故,名为取,一、能炽然业,二、行相猛利。能炽然业者,取令五趣有情,业火恒炽然故。行相猛利者,诸取行相,极勇捷故。

    问:取是何义?答:薪义是取义,如缘薪故,火得炽然,有情亦尔,烦恼为缘,业得炽盛。复次、缠裹义是取义,如蚕作茧,自缠自裹,乃至于中,而自取死,有情亦尔,起诸烦恼,自缠自裹,而于其中,伤失慧命,展转乃至,堕诸恶趣。复次、伤害义是取义,如利毒刺,数刺其身,身便损坏,有情亦尔,烦恼毒刺,数刺法身,法身便坏。」

    浮陀跋摩译《阿毘昙毘婆沙论》:「何故名取?答曰:以三事故名取,一、以属故,二、以搊持故,三、以选择故。复次、以二事故名取,一、能炽然业,二、体性猛利。炽然业者,令五趣众生,诸业常然。体性猛利者,以黠慧故。取是何义?薪义是取义,缠裹义是取义,刺害义是取义。薪义是取义者,如缘薪故,火炽,众生亦尔,因烦恼故,业火燃。缠裹义是取义者,如虫,以茧自裹,即于中死,如是众生,以烦恼自裹,恶趣中死。刺害义是取义者,如利刺入身,而为恼害,取荆刺于法身,亦复如是。故薪义、缠裹义、刺义,是取义。」
  9. ^ 玄奘译《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四取者,一、欲取,二、见取,三、戒禁取,四、我语取。
    • 云何欲取?答:除欲界系诸见,及戒禁取,诸余欲界系,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是名欲取。
    • 云何见取?答:谓四见,一、有身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如是四见,合名见取。
    • 云何戒禁取?答:如有一类,于戒执取,谓:执此戒,能清净,能解脱,能出离,能超苦乐,至超苦乐边;或于禁执取,谓:执此禁,能清净,能解脱,能出离,能超苦乐,至超苦乐边;或于戒、禁俱执取,谓:执此戒、禁俱,能清净,能解脱,能出离,能超苦乐,至超苦乐边,是名戒禁取。
    • 云何我语取?答:除色、无色界系诸见,及戒禁取,诸余色、无色界系,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是名我语取。」

——————

蕴 (佛教)

(巴利语:khandha;梵语:??????,转写:skandha;孟加拉语:??????,转写:skandha),又译为,有积增聚合的意思[1],佛教术语,意指人类存在的基本要素。佛教将蕴分析成五种基本元素,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五者,又称五蕴(梵语:???? ??????,转写:pa?ca-skandha;巴利语:pa?cakkhandhā),旧译五阴五聚五众五受阴;其中,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四者称为四蕴

蕴的释义

《大毘婆沙论》记载「蕴」有六种含义:

问:何故名蕴?蕴是何义?答:聚义,是蕴义;合义,是蕴义;积义,是蕴义;略义,是蕴义;若世施设,即蕴施设;若多增语,即蕴增语。

  1. 聚义,是蕴义者,谓: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广说乃至,若远、若近,如是一切,总为一聚,立为色蕴;乃至识蕴,聚义亦尔。
  2. 合义,是蕴义者,谓: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广说乃至,若远、若近,如是一切,总为一合,立为色蕴;乃至识蕴,合义亦尔。
  3. 积义,是蕴义者,如种种物,总为一积,名杂物蕴;如是诸色,总为一积,立为色蕴;乃至识蕴,积义亦尔。
  4. 略义,是蕴义者,谓: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广说乃至,若远、若近,如是一切,总略一处,立为色蕴;乃至识蕴,略义亦尔。[2]
  5. 若世施设,即蕴施设者,谓:色蕴,可施设有三世,乃至识蕴,亦可施设有三世故。
  6. 若多增语,即蕴增语者,如多财名财蕴,多谷名谷蕴,多军名军蕴,虽多人众,不相叠肩,而同一事故,名为军;如是,俱胝、那庾多等,诸极微色,虽相去远,以相同故,合立色蕴;乃至识蕴,无量刹那,虽相去远,而相同故,合立识蕴。[3]

五蕴释义

五蕴之定义如《杂阿含经·六一经》:

  • 云何色受阴?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受阴。……
  • 云何受受阴?谓:六受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是名受受阴。……
  • 云何想受阴?谓:六想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想,乃至意触生想,是名想受阴。……
  • 云何行受阴?谓:六思身,何等为六?谓:眼触生思,乃至意触生思,是名行受阴。……
  • 云何识受阴?谓:六识身,何等为六?谓:眼识身,乃至意识身,是名识受阴。……

五取蕴[4]之定义又如《杂阿含经·四六经》:

  • 若可阂可分,是名色受阴,何所阂?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饥,若蚊、虻、诸毒虫,风、雨触,是名触阂,是故阂是色受阴。……
  • 诸觉相,是受受阴,何所觉?觉苦、觉乐、觉不苦不乐,是故名觉相是受受阴。……
  • 诸想,是想受阴,何所想?少想、多想、无量想,都无所有,作无所有想,是故名想受阴。……
  • 为作相,是行受阴,何所为作?于色为作,于受、想、行、识为作,是故为作相是行受阴。……
  • 别知相,是识受阴,何所识?识色,识声、香、味、触、法,是故名识受阴。……

」五蕴之缘起如《杂阿含经·五八经》:

「世尊!何因何缘?名为色阴,何因何缘?名受、想、行、识阴。佛告比丘:四大因,四大缘,是名色阴,所以者何?诸所有色阴,彼一切悉皆四大缘,四大造故;触因、触缘,生受、想、行,是故名受、想、行阴,所以者何?若所有受、想、行,彼一切触缘故;名色因、名色缘,是故名为识阴,所以者何?若所有识,彼一切名色缘故。」五蕴的体性是:生灭、无常、苦、空、无我。[5]

巴利三藏解说

在《巴利三藏》中,有详细的解释。

  • 色蕴,包括「色」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6]。而其中的「色」包括两类,一类是地、水、火、风四大种[7];另一类则是二十四种四大种所造色[8]。
  • 受蕴,包括「受」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9]。而「受」是感受及体验目标的心所,此感情为对某种体验的感受,而非涉及不同心所而生的复杂感情[10]。[11]
  • 想蕴,包括「想」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12],其中「想」分为六种:色想、声想、香想、味想、所触想、法想[13]。[14]
  • 行蕴,包括「行」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15]。与「想」类似,依据「行」所涉及内容分为六类。论藏中,「行蕴」被进一步分为触、思、一境性等五十心所[16][17]。
  • 识蕴,包括「识」的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18]。与「受」类似,依据「识」所涉及内容分为六类。「识蕴」依据其生之因、与其同时生起的「受」、是否与智见或邪见相应等特点,被细分为悦俱邪见相应无行心、忧俱嗔恚相应无行心、舍俱疑相应心等八十九心[19][20]。

大乘佛经解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开首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这一个「五蕴」。

《楞严经》将「五蕴」译为「五阴」[21],而在经中的卷九及卷十,还特别举例讲述了每蕴修行次第的十种魔相,合为五十阴魔[22]相。《楞严经》所讲述的修行次第,也就是相关于五蕴的次第顺序。《楞严经·卷十》对于五蕴(五阴)的论述,首先强调了:『五阴本因,同是妄想。』,然后阐述了五种妄想─「坚固、虚明、融通、幽隐、颠倒」─而对应了「色、受、想、行、识」五蕴。然后阐述了五蕴的边际与次第关系而说: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浅深。唯色与空,是色边际。唯触及离,是受边际。唯记与妄,是想边际。唯灭与生,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也就阐明了,五蕴妄执的生起次第乃是「识、行、想、受、色」,所以其销破次第也就是反向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其实也就是觉知境界的五层存在次第。五蕴的五种觉知境界存在层次,也就是觉性的五种妄执障碍层次,也就是存在万象的显化层次,所以也就对应了菩萨修行习证的渐进次第。

现代解说

按现代用语来说,五蕴可以指以下五种[23][24]:

  1. 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25]
  2. 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26]
  3. 想蕴,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27]
  4. 行蕴,其他对境关于嗔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28]
  5. 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29]

参考文献

  1. ^ 《大毘婆沙论》:「问:何故名蕴?蕴是何义?答:聚义是蕴义,合义是蕴义,积义是蕴义,略义是蕴义,若世施设即蕴施设,若多增语即蕴增语。」
  2. ^ 《大毘婆沙论》:问:过去、未来、现在诸色,可略聚耶?答:虽不可略聚其体,而可得略聚其名,乃至识蕴应知亦尔。问:若尔,无为亦应立蕴,诸无为名可略聚故。答:诸有为法有作用故,有略聚义,虽体有时不可略聚者,而略聚其名,立色等蕴。诸无为法,无作用故,无略聚义,虽可略聚其名,而不可立为蕴。
  3. ^ 《大毘婆沙论》:问:若多增语是蕴增语者,为有一极微名色蕴不?有作是说:非一极微可立色蕴,若立色蕴,要多极微。复有说者:一一极微,有蕴相故,亦可各别立为色蕴,若一极微无色蕴相,众多聚集,亦应非蕴。阿毘达磨诸论师言:若观假蕴,应作是说:一极微,是一界、一处、一蕴少分;若不观假蕴,应作是说:一极微,是一界、一处、一蕴。如人于谷聚上取一粒谷,他人问言:汝何所取?彼人若观谷聚,应作是答:我于谷聚取一粒谷;若不观谷聚,应作是答:我今聚谷。乃至识蕴,一一刹那,问答亦尔。
  4. ^ 《大毘婆沙论》:「问:何故名取蕴?取蕴是何义?答:此从取生,复能生取,故名取蕴。复次、此从取转,复能转取,故名取蕴。复次、此由取引,复能引取,故名取蕴。复次、此由取长养,复能长养取,故名取蕴。复次、此由取增广,复能增广取,故名取蕴。复次、此由取流派,复能流派取,故名取蕴。复次、此蕴属取,故名取蕴,如臣属王,故名王臣;诸有漏行,都无有我,设有问言:汝属于谁?应正答言:我属于取。复次、诸取于此,应生时生,应住时住,应执时执,故名取蕴。复次、诸取于此,增长广大,故名取蕴。复次、诸取于此,长养摄受,故名取蕴。复次、诸取于此,染著难舍,犹如尘垢,染著衣服,故名取蕴。复次、诸取于此,深生乐著,如鱼鳖等,乐著河池,故名取蕴。复次、此是诸取巢穴、舍宅,故名取蕴,谓:依此故,贪、瞋、痴、慢、见、疑、缠、垢,皆得生长。应知此中,依同分取,立取蕴名,谓:依欲界取,名欲界取蕴;依色界取,名色界取蕴;依无色界取,名无色界取蕴;如依三界同分取,立取蕴名,依九地取,应知亦尔。此于界地,无杂乱故,若于相续,容有杂乱,谓:依自取他蕴,名取蕴,亦依他取自蕴,名取蕴。若于相续,无杂乱者,一切外物,应非取蕴,以外物中,无诸取故;然诸外物,依有情取,立取蕴名,互生长故。」
  5. ^ 《杂阿含经》卷2:「世尊告诸比丘:「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应于色病、苦生,亦不应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以色无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于意云何?色为是常、为无常耶?」比丘白佛:「无常。世尊!」「比丘!若无常者,是苦不?」比丘白佛:「是苦。世尊!」 「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于中宁见有我、异我、相在不?」比丘白佛:「不也,世尊!」「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比丘!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观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非我、非我所,如实观察。如实观察已,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CBETA, T02, no. 99, p. 7, b23-c11)
  6. ^ 《巴利三藏·相应部》(卷22,第48章):「诸比库!所有色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色蕴。」
  7. ^ 《清净道论·第十一品》:「坚硬相的是地界……于此身中,坚性或固性的是地界。」「粘结相的是水界……于此身中,粘结性或流动性的是水界。」「遍熟相的是火界……于此身中,遍熟性或暖热性的是火界」「支持相的是风界……于此身中,支持性或浮动性的是风界」。」
  8. ^ 它们分别是:眼、耳、鼻、舌、身五种净色;色、声、香、味四种境色;女根色、男根色两种性根色;心所依处;命根色;营养;空界;身表、语表两种表色;色轻快性、色柔软性、色适业性三种变化色;色集聚、色相续、色老性、色无常性四种相色。详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六章「色之概要」。
  9. ^ 《巴利三藏·相应部》(卷22,第48章):「诸比库!所有受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受蕴。」
  10. ^ 《巴利三藏·相应部》(卷36,第5章):「诸比库!此等之三者,是受。以何者为三者?乃乐受、苦受、非苦非乐受是。」
  11. ^ 《增壹阿含经》卷28:「彼云何名为痛阴。所谓[18]苦痛.乐痛.不苦不乐痛。是谓名为痛阴。」(CBETA, T02, no. 125, p. 707, b8-9)
  12. ^ 《巴利三藏·相应部》(卷22,第48章):「诸比库!所有想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想蕴。」
  13. ^ 《巴利三藏·相应部》(卷22,第56章):「诸比库! 六想身是。色想、声想、香想、味想、所触想、法想是,此名之为想。」
  14. ^ 《增壹阿含经》卷28:「彼云何名想阴。所谓三世共会。是谓名为想阴。 」(CBETA, T02, no. 125, p. 707, b9-10)
  15. ^ 《巴利三藏·相应部》(卷22,第48章):「诸比库!所有行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行蕴。」
  16. ^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二章「心所之概要」
  17. ^ 《增壹阿含经》卷28:「彼云何名为行阴。所谓身行.口行.意行。此名行阴。」(CBETA, T02, no. 125, p. 707, b10-11)
  18. ^ 《巴利三藏·相应部》(卷22,第48章):「诸比库!所有识之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者,名为识蕴。」
  19. ^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一章「心之概要」
  20. ^ 《增壹阿含经》卷28:「彼云何名为识阴。所谓眼.耳.鼻.口.身.意。此名识阴。」(CBETA, T02, no. 125, p. 707, b11-13)
  21. ^ 根据天台宗《摩诃止观》卷五(上)所谓:「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集。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
  22. ^ 《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 宣化上人
  23. ^ 《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24. ^ 《增壹阿含经》卷28:「五盛阴苦。云何为五。所谓色.痛.想.行.识。」(CBETA, T02, no. 125, p. 707, b5-6)
  25. ^ 《瑜伽师地论》卷25:「谓言色者。即十色处及堕法处所摄众色。是名色蕴。」(CBETA, T30, no. 1579, p. 419, a27-28)
  26. ^ 《瑜伽师地论》卷25:「所言受者。即三种受。是名受蕴。」(CBETA, T30, no. 1579, p. 419, a28-29)
  27. ^ 《增壹阿含经》卷28:「云何名为想。所谓想者。想亦是知。知青.黄.白.黑.知苦乐。故名为知。」(CBETA, T02, no. 125, p. 707, b16-18)
  28. ^ 《增壹阿含经》卷28:「云何名为行。所谓行者。能有所成。故名为行。为成何等。或成恶行。或成善行。故名为行。」(CBETA, T02, no. 125, p. 707, b18-20)
  29. ^ 《增壹阿含经》卷28:「云何名为识。所谓识。识别是非。亦识诸味。此名为识也」(CBETA, T02, no. 125, p. 707, b20-21)。

————

五取蕴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

(术语)谓有漏之五蕴也。取者取著之义。小乘有部,总为烦恼之异名,大乘唯识,为贪爱之别名。取著于贪爱之烦恼事物,故名为取,五蕴以烦恼为因而生,故云取蕴(第一义),五蕴常从属烦恼,故云取蕴(第二义),五蕴能生烦恼,故云取蕴(第三义)。俱舍论一曰:「有漏名取蕴。(中略)烦恼名取,蕴从取生故名取蕴,如草糖火。或蕴属取故名取蕴,如帝王臣。或蕴生取故名取蕴,如花果树。」同光记一本曰:「烦恼名取,能执取故。」唯识述记一末曰:「萨婆多中一切烦恼皆名为取,蕴依取生,或能生取,故名取蕴。今者大乘如对法说,欲贪名取,唯贪为体。」


[佛光大辞典]

梵语 pa?ca upādāna-skandhāh,巴利语 pa?c upādāna-kkhandhā。又作五受阴。即由取(烦恼)而生或能生取之有漏之五蕴。指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大毘婆沙论卷七十五释之,谓若色有漏有取,彼色在过去、未来与现在,或起欲,或起贪、瞋、痴、怖,或复随起一心所随烦恼,称为色取蕴。其余受、想、行、识等亦如是广分别。论中并分别蕴与取蕴之差异,谓蕴通有漏、无漏,取蕴则唯通有漏。

又就取蕴之名义而论,俱舍论卷一谓一切烦恼总称为取,蕴从取生,或蕴属取,或蕴生取,故称取蕴。然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一则特以诸蕴中所有之欲贪称为取,以取合故,称为取蕴。〔杂阿含经卷三、法乘义决定经卷上、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五、成唯识论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末、俱舍论光记卷一〕 p1103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指由烦恼而生,或生烦恼的有漏五蕴。所谓五蕴通于有漏、无漏,囊括有为法的全部。而「取」是烦恼的异名,故由取而生,或生取的五蕴(即五取蕴)不摄无漏有为之法。《杂阿含经》卷三(大正2?16a)︰「有五受阴,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愚痴无闻凡夫无慧无明,于五受阴生我见系著,使心系著而生贪欲。」又如《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五释云(大正27?386a)︰「问︰色取蕴云何﹖答︰若色有漏有取,彼色在过去、未来、现在,或起欲,或起贪,或起瞋,或起痴,或起怖,或复随起一心所随烦恼,是名色取蕴。」受、想、行、识亦如是广作分别。

此外,该论又就蕴与取蕴的不同提出多说,谓蕴通于有漏无漏,取蕴仅属有漏;蕴摄苦集、道三谛,身仅摄苦、集二谛;蕴摄十七界与一界之少分,摄十五界与三界之少分;蕴摄十一处与一处之少分,取蕴摄十处与二处之少分;蕴摄五蕴,取蕴摄五蕴各少分。又于蕴中有流转者受诃责,有还灭者受赞叹;于取蕴中有流转者受诃责,无还灭者受赞叹。

关于取蕴的名义,《俱舍论》卷一云(大正29?2a)︰「烦恼名取,蕴从取生,故名取蕴,如草糠火。或蕴属取故名取蕴,如帝王臣。或蕴生沁名取蕴,如花果树。」即名一切烦恼为取。然《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云(大正31?695b)︰

「以取合故名为取蕴,取者谓诸蕴中所有欲贪。何故欲贪说名为取﹖谓于未来现在诸蕴能引不舍故,希求未来,染著现在欲贪名取。欲者希求相,贪者染著相。由欲希求未来自体为方便故,引取当蕴令起现前。由贪染著现在自体为方便故,执取现蕴令不舍离。是故此二说名为取。」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末)则批评此二说,谓(大正43?621c)︰「欲贪名取者,虽对法文。同,亦十地解取支,云爱增上名取,此随义增,非真实理。据实而言,瑜伽等云一切烦恼名取支。取蕴亦尔。」此盖采婆沙等说。

〔参考资料〕 《杂阿含经》卷二;《法乘义决定经》卷上;《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五;《成唯识论》卷一;《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杂集论述记》卷一;《俱舍论光记》卷一;《百法问答钞》卷一。


[法相辞典(朱芾煌)]

大毗婆沙论七十五卷一页云:五取蕴者:谓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如彼卷一页至五页广释。

二解 集异门论十一卷十三页云:五取蕴者:一、色取蕴。二、受取蕴。三、想取蕴。四、行取蕴。五、识取蕴。云何色取蕴?答:若色、有漏,随顺诸取;于此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欲生时生;或贪,或瞋,或痴,或随一一心所随烦恼。是名色取蕴。云何受取蕴?答:若受、有漏,随顺诸取;于此诸受,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欲生时生;或贪,或瞋,或痴,或随一一心所随烦恼。是名受取蕴。云何想取蕴?答:若想、有漏,随顺诸取;于此诸想,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欲生时生;或贪,或瞋,或痴,或随一一心所随烦恼。是名想取蕴。云何行取蕴?答:若行、有漏,随顺诸取;于此诸行,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欲生时生;或贪,或瞋,或痴,或随一一心所随烦恼。是名行取蕴。云何识取蕴?答:若识、有漏,随顺诸取;于此诸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欲生时生;或贪,或瞋,或痴,或随一一心所随烦恼。是名识取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