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的有些多。

我听到一种说法,人的自控力是有限的,如果需要自控的事情越来越多,那么自控力是会被消耗完的,人的心态会崩掉。

假设真的如此,那么拥有自控力和能够自律是完全不一样的。我想知道自控和自律的区别,尤其想知道产生机制上的区别。以及,自控有没有可能转化为自律?如果可以,具体动用了哪些心理机能呢?

欢迎对心理学有研究的朋友们回答。


简单说,自控是做-法,自律是做+法。

自控是缓减本能习性冲动引发的即时行为;

自律则是有计划地以持续的行为去实现欲望和目标。

自控有两种,一种是压抑,一种是耐受。

压抑只是暂时阻止即时反应,内部张力在深层意识累积扭曲然后释放。

耐受是把内部张力暂时悬挂在意识层面,然后跟现实结合,形成欲望和目标。


自控是一个动作,自律是一种状态

自律通常是指一个人已经有了良好的习惯,自控是指一个人用意志力逼迫自己

二者的转变其实是短期习惯向长期的转变,

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降低难度很重要,外界环境也很重要,但即使难度很低有良好的环境,也有时候不能坚持,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没有从行动中获得良好的结果,

结果指导人的行为,换一句话说就是反馈, 如果不能获得即时正面反馈的行为通常很难坚持,各种成瘾症的原因也是这里,

知乎上有个问题说人年轻的时候不应该接触什么?有一个最高赞回答说,任何在短期内获得巨大反馈的事物,因为这会造成人的认知偏差,以至于导致人沉迷于短期的巨大反馈,而从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来说,很多具有长期价值的事物都很少具有短期的巨大反馈,在这样的认知偏差下指导生活,结果不言而喻

回到刚才的话题,自控与自律的转变实际上就变成了一个人如何坚持的问题

一个人如何坚持,首先要认识到长期坚持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就像知乎中有个问题,高度自律是一种什么体验,回答者说,可以一定程度上不自律,

这里的意思是,即使高度自律的人也有不自律的时候,自律不需要成为神,而始终承认自己是一个人,

然后我们根据人的心理来谈,即时反馈,根据刻意练习这本书中所说,是保障我们迅速提高的一个诀窍,同时要给予我们正面激励,自控力一书中也提到,人是趋于短期回报的,这是人的生理性特点,关于这一点在成瘾性的相关心理学研究论文中也有所提到。

依据正面激励反馈的原理,当我们达成小目标的时候,要给予自己一定奖励,

不一定是金钱,可以是自己向往已久的旅行,其实这种正面激励反馈在坚持的后期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成就感,成就感本身就是最大的激励,

这一部分教育心理学中也有所论述,不要用物质奖励抹杀了孩子的前进动力,而是用鼓励的态度激发他们的成就感。

养成自律的原理

要从小事情做起,从小事情中积累小的成就感,最终给自己带来良性循环,从而逐步建立自律的信心,

当一个人看到别人的成功能感受到我也行我也可以,这个时候就可以从外部获得心理能量,有了这种心态,人的心态就会转变,这就是成长型心态,《成长型心态vs僵固型心态》

注:持成长型心态认为人的能力是可以培养发展的,而固定型心态则认为人的能力是固有的不变的

有了成长型心态就会激发人的自我改变,

那么自我改变最初的契机是什么呢?其实是觉察,根据《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的时间管理学》《自我导向行为》以及认知心理学的论述,人的主动改变建立在觉察之上,

所以方法是从记录你的行为开始,从小事开始,以跑步为例,从开始记录每天的跑步情况开始

几个自律的实用小技巧

1.早起,人的生理上感觉过了中午就是一天的一半,因此早起能有效延长人的时间感知

2.10点前先完成最重要的三件工作,这是按多数人的生理精力曲线所安排,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工作上,也是一种二八原则的运用

3.冥想和运动餐饮合理睡眠,人是一个生物体,思维的功能依赖于物质体,良好的身体状态能有力的保障一个人的自律状态,冥想根据脑科学的研究可以提高大脑的思维能力(判断力和反应力,记忆力),而睡眠根据最新的研究显示,是清理大脑脑脊液中细胞废物的必要途径,ted有公开课。

-------- 一个学习爱好者

原本没资格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也比较好奇,想抛砖引玉一下。

首先自控能力必然有限的,如果是一个人什么都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我想大概就是圣人了。

换个方式来说,可以引入意志力来说明,自控能力收到意志的影响。人最重要的是意识,没有意识什么都不是。一个人能够持续做一件事需要意识,然后是意志力。

意志力形容一个人为达成某个目标而坚持去做某事的行为。我们把这种行为看成是一种好的品质,称为毅力。

如果一个人没有毅力,基本上就缺乏自控能力!(自控力与自控能力我理解为同一个意思)。

如果一个人不自律,那也有可能缺乏毅力,更有可能是还有更让他想做的事。

自控与自律的区别。这个我叫定义都不清楚,随便瞎说一下

引用俄国某某斯基的话:如果你想征服全世界,你首先要征服自己。假如征服世界是一种能力,那征服自己应该是一种自律,如果你能征服世界还需要自控能力吗?答案是不需要了,最多就是一种品质叫自律。

所以我认为,自律应该是一种积极的自我约束,值得我们拥有的一种品质。愿你我共有。

自控用得太广泛,能用自律的地方,自控基本上都可以添上去。只是未必可以达到我们真正要的效果。源自中文的包容性。

小测试!

如果一个人缺乏___,那他应该多向他人学习。

如果一个人缺乏___,那他应该寻求帮助。


自控与自律的表现形式都有目标设定与行为控制,但是源发机制不同,直白说就是二者诱惑物不同。

自控的诱惑物:达成目标的阻碍物。设定目标上一般表现为控制自己不要去做……

自律的诱惑物:目标,即相比路途上出现的阻碍物,目标更具有吸引力。设定目标上一般表现是为达成目标要做到……


谢邀,我没有学过心理学,但是我认为,自控是短暂一时的,而自律是持续稳定的。


自控是对单一的事,自律是整体的生活态度


没什么人回答,那我随便答不是也可能被看到啦?开心!

按照热力学的讲法,在无外力的影响下,事物会朝著混乱度增加的方向发展。

如若承认这一点,那我们就可以合理假设,自控/自律是要消耗自我的某种「能量」的,楼上也提到,这种能量我们通常命名为,意志力。

我们假设一个场景,你是一名伟大的革命工作者,不幸落入地方手中,严刑拷问,威逼利诱。。。。

你认为你可能被击穿心理防线,做出有损党国的事情吗?

我们不能否认世界上存在著很多誓死不屈的伟大的英雄。但是你说他们的意志力是无穷的?我看也不见得吧。

现在我们绕回来。自控与自律,都有一个自字,什么意思呢?我的理解是,这个行为的施发者和接收者,都是自己,而且,这其中有自我意识的作用。

我自己有意识的控制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

控,掌控,操控。律,规范,条律。

我个人的理解是自控与自律是非常相像的,区别在于,一个自律的人「已经养成了一系列的好习惯」。

举例来说,我会形容一个人,连著看好几个小时的教科书,中途不玩手机不刷知乎,我会说这样的人有自控力。我会形容另一个每天准时早起被英语单词的人自律。

想成为自律的人?多给自己找点麻烦,定几个「个人行为规范」?

人生如此痛苦,为什么还在为难自己呢?可能的原因是「延迟性享受」,我赌自己如果「吃得苦中苦」后「能为人上人」,于是我发奋读书努力拚搏(然后发现还是拼不过人家带爹上场的,雾)终于取得美好人生,人参淫家。

试著多思考多学习吗?众生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路的,每一步都走在自己的轨道上的人,别人看到了会不会暗暗赞叹一句:

「你看这个人,好自律呀!」

共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