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會覺得諮詢師對我的包容理解讓我感到很滿意,但是似乎這些都是用金錢換來的。我怎麼知道諮詢師只是在盡工作的責任,還是只是想讓我繼續付錢。。。


咨訪關係是越乾淨越好,除了金錢和職責之外最好不要有別的關係。關係越多,對諮詢的污染也越大,對諮詢效果的影響也越大。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雖然站在諮詢師的立場上很容易告訴你說還有職業倫理、發自內心的真誠與關愛等等巴拉巴拉一堆。但是站在來訪者角度看那就是:我掏錢,買你的服務,所謂關係不就是這樣嗎?

要知道諮詢室里最難談的,不是創傷、不是性,而是錢。這正說明咨訪關係的弔詭之處,一方面我們常說咨訪關係是一種特殊的親密關係,但另一方面這種特殊的親密關係又的確是建立在明確的付費基礎上的。

那麼,怎麼看待這一點。

根據諮詢取向的不同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回答,比如對於指導性較強的認知-行為取向的諮詢師。在這樣咨訪關係中諮詢師往往扮演一個專家的角色,針對來訪者的問題提供一套具體的解決方案,還會督促方案的落實與執行。那麼在這樣的咨訪關係中,來訪者付費,購買諮詢師的知識與技能,就好像你花錢去請健身教練一樣(某種意義上還真像一回事),因此這種付費-服務關係看上去也沒什麼不妥。

但指導性再強的諮詢師也依賴咨訪關係,還是用健身教練來打比方。現在你請了一位健身教練,他根據你的具體情況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訓練和飲食方案,但你只覺得他在忽悠你,在這種情況下我相信你不可能真正堅持執行這個方案,也不可能最終成功。

同樣的道理,完全指導性的諮詢師也需要建立一定的咨訪關係,但這種咨訪關係可以是一種簡單的單向的信任關係,它可以建立在諮詢師的專業、口碑,以及來訪者「反正我已經掏了錢了不如試一試」的心態之上。

注意最後一句,來訪者「反正我已經掏了錢了不如試一試」的心態,付費是促成來訪者改變的原因,這一點我們後面還會討論。

可惜並不是所有的心理諮詢師都樂意扮演這種心理教練的角色,許多心理諮詢取向更強調非指導性,尤其還有人本主義這種幾乎完全靠關係工作的諮詢取向,那麼這個問題就顯得更加複雜。

首先來說說精神分析,因為現在的心理諮詢和設置都起源於精神分析。包括固定頻次諮詢、時長和收費等等,雖然也有人質疑弗洛伊德定下的這些設置有許多經濟層面的考量,但這裡我們姑且不表。

早期的精神分析其實是一種指導性很強的諮詢方法,包括釋夢、自由聯想、催眠等技術的應用。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精神分析從病理觀到實際操作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逐漸從對心理問題原因的解釋變成了對客體關係的探討。

其中一個典型就是對「移情」的看法,所謂移情指的就是來訪者將自己過去對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會太多投射到分析者身上,比如最常見的把對自己父親的情感投射到男性諮詢師或者把對母親的情感投射到女性諮詢師身上。早期弗洛伊德討厭移情,認為那是對諮詢的干擾。但從現代客體關係學派的角度來看,移情恰恰是諮詢師工作的基點。因為心理問題的產生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在成長過程中未建立好的客體關係,而來訪者對諮詢師的移情恰恰就是來訪者客體關係的重演。

PS:弗洛伊德後期也改變了對移情的看法,但他對反移情的態度倒是從一而終。

例如來訪者從小未能得到母親的關愛,面對一位年長的女諮詢師時,產生移情將諮詢師看成了自己的母親。那麼,來訪者就會把對母親的諸多負面情緒投射到諮詢師身上,因此開始攻擊諮詢師。

但如果諮詢師能夠承受這種攻擊,並且察覺其中移情的作用,那麼來訪者就有機會通過這段和諮詢師的移情關係,去重新審視自己和母親的客體關係,從而修復曾經的創傷。

所以精神分析取向的諮詢師有句話是說:如果正向移情沒有出現,那說明諮詢沒有開始;如果負向移情沒有出現,那說明諮詢沒有生效。

從這個觀點來看,你覺得諮詢師很溫暖,這是正向移情的部分;而你覺得這種溫暖可能是金錢帶來的「虛假的溫暖」,那麼恭喜你,這說明負向移情已經產生,你的問題從此刻開始呈現。

PS:從諮詢倫理的角度,一個來訪者不適宜同時有兩個諮詢師,所以我和你談上面這個問題已經多少有些「越界」,建議你還是和自己的諮詢師好好談一下這個議題。

那麼,對於強調非指導的人本主義的心理諮詢師又怎麼看這個問題呢?

有一個關於人本主義大師卡爾·羅傑斯的有趣的統計,在與其他流派的心理諮詢大師比較後發現,卡爾·羅傑斯在諮詢中是話最少的一個,遠遠甩出第二名一大截,而且在他為數不多的話裡面還有一大堆諸如「嗯哼」的語氣詞。

這個場面也許會有那麼一絲尷尬,想像來訪者在那邊說個沒完,而人本主義的諮詢師只是偶爾發出幾個「嗯嗯啊啊」,用郭德綱說于謙的話就是:你擱這演毛片呢?

但這正是人本主義的出發點,也是對心理諮詢影響深遠的一點,從無數後現代心理諮詢流派中你都能看到這一點的啟發,那就是:改變的力量,並不來自於諮詢師,而是來自於來訪者本身。

那麼,怎麼激發來訪者改變的動力呢?除了諮詢師的真誠、無條件積極關注、共情以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掏錢。

別笑,還是說那個健身的問題,當你狠下心買了兩年健身卡、一整套健身裝備、以及一口氣40節私教課之後,雖然你未必能百分百減肥成功,但肯定比一雙跑鞋都捨不得買的人幾率大一些吧。

更何況諮詢師做的可不僅僅是收錢,他還提供了一個私密隔音的房間、無限量的紙巾以及一個隨時可以依靠的肩膀。

PS:還是忘掉肩膀那回事吧,我們的諮詢倫理並不鼓勵這些身體接觸

但諮詢師提供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作為一個人的存在。

人本主義相信人身上有自我實現的潛能,但這種潛能時常並不能順利發揮出來。因為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會不斷學習到各種各樣的觀念,這些觀念一方面指導著我們的生活,但另一方面有壓抑著我們的自我。所以人本主義就是要探索來訪者的生活,從而發現他真實的自我。

但只有面對另一個人的時候這件事才可能做到,這個人必須安全、透明、關注並理解著你,只有在這樣一個和自己平等的生命面前,人才可能察覺被他忽視的自我的存在。這個人絕非可有可無,而是不可或缺。

最後,來訪者需要諮詢師,正如諮詢師也需要來訪者,在這個商業社會下這種需要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金錢維繫的。但諮詢室里發生的一切都是真實的,那些溫暖和感動是真實的,那些生命與生命的相遇是真實的,也包括那些收費與付費同樣是真實的。這是一份工作,雖然稱不上偉大,但也請給予對這份工作應有的尊重、以及回報。

當然,這一行也的確存在不守職業倫理坑蒙拐騙的現象,遇到請及時投訴。


諮詢師和你工作的終極目標,是希望你把諮詢室里學的東西應用到現實生活里去。諮詢師本人,你與他的關係,你們聊的內容,你學到的方法,你的領悟,都是達到這個目標的工具。

說白了,心理諮詢師對你的生活來說,就是個讓你變得更好的工具人,在你自己沒有辦法獨自處理心理問題的時候,幫你一把,收取相應的酬勞。

就像你買房子要找中介小哥,他熱情為你辦事,你付給他中介費,房子買好後,你也不會再和小哥有太多交集,頂多覺得他靠譜,把他介紹給其他朋友。

和其他職業一樣,心理諮詢師也要收取酬勞的,不然這個職業要餓死了也沒辦法生存發展,你請了家政阿姨打掃屋子,也不可能因為阿姨熱情開朗和你聊得來就不付費用,對嗎?

傾聽和共情是心理諮詢師的基本要求,這本身確實會加強來訪者和諮詢師的連接,但傾聽和共情並不是心理諮詢的終點,以我們認知行為諮詢師為例,和來訪者形成工作聯盟,是為了更好地促進來訪者的改變,學會自己做自己的諮詢師。

如果對咨訪關係有了正確的認識,就可以明白,諮詢師建立咨訪關係是為了更好的和你一起工作,當然工作有效你肯定更願意繼續工作,繼續工作自然要付錢,各行各業都是這個道理。

可能與其他行業相比,諮詢師給人的感覺是比周圍人更加理解你,你會把這種關係想像成是來自理想中的朋友,或是理想中的父母的關係,這種移情是正常的,當提到錢的時候,感覺有些挫敗,也是正常的,畢竟朋友和父母不會收費。

有責任心,講倫理的諮詢師都明白這種關係的界限,不會利用這種關係謀取不合理的利益,在你能夠獨自前行時離開你。


傳統的心理諮詢設置(指訪談式諮詢)一般來說是從遠古的精神分析流派的設置發展而來的,後來每個流派的設置都會有所調整,但是其基本形式並未發生大的變化。

這個問題從客體關係的理論背景來解釋似乎是更好理解的:

咨訪關係是一個愛恨交織的關係,不僅來訪者對諮詢師愛恨交織,諮詢師對來訪者也是愛恨交織的。

所謂「愛」,指的是諮詢中的人(來訪者和諮詢師)對其內部好客體的情感指向;「恨」則是對其內部壞客體的情感指向。只有好壞(愛恨)都被意識和經驗到,能夠共同出現的時候,一個人的客體關係才是完整和整合的。

…In such cases the end of the hour, the end of the analysis,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these all come in as important expressions of hate, just as the good interpretations are expressions of love, and symbolical of good food and care.

在諮詢中,時間設置、諮詢的終結以及其他的設置和規則等都是諮詢師的「恨」的體現,諮詢中的抱持、接納、共情等都是諮詢師的「愛」的體現,來訪者在諮詢中同時體驗到諮詢師對自己的愛和恨(就像是體驗到早期客體對自己的愛和恨一樣),這才是一個真實的關係。

PS:然鵝,早期的精神分析師們對諮詢師的恨諱莫如深,這大抵是因為恨(破壞性的部分)相比於愛而言是更難被人接受的。┓( ′?` )┏

PPS:在更早的經典精神分析中,諮詢師被要求不對來訪者有任何的「情感」,而需要做一個沒得情感的工具(很反人性對不對~),以便讓來訪者盡情投射。

然鵝,這就引出來了一個很荒謬的矛盾經典精神分析是會給來訪者詮釋的,這個詮釋一定會(在來訪者心中)使諮詢師這個「工具」不純凈;於是本來諮詢師的存在應該是一個常量,但是因為有療效因子的回應,諮詢師成為了一個變數。

恩,這個邏輯不通~


好了,最後來說一下存在主義視角下的咨訪關係(僅限於我的理解):

諮詢關係是一個存在的(人際)關係,來訪者在諮詢中體驗各種無常,以至於逐漸生長出面對存在之既定的勇氣。

例如,

諮詢師永遠都不能為來訪者負責,凡事只能靠自己;

諮詢總有結束的時候,總會有事情處於未完成的狀態,來訪者終將面對遺憾;

和諮詢師的關係再怎麼親近,諮詢師終究也不能夠完全理解來訪者,總有些時刻,人不得不面對自己孤立無援的境地;

……

所以,一句話總結存在主義諮詢,借用托馬斯·哈代的話:

如果有變得更好的方法,就是徹底看一看最壞的情形。

參考文獻:

【1】Primitive Emotional development,Winnicott

【2】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Irvin Yalom


還有倫理。

問這樣的問題是因為沒搞清楚咨訪關係的屬性。咨訪關係的屬性是成長關係。他跟情感關係最大的區別就是,情感關係裡面,你的困難我無條件幫忙,你可以不需要付出現實代價讓我愛你。當然恨也是一樣的。所以這個屬性的關係裡面,沒有太多的規則可言,最重要的是,能否滿足依戀需要,也就是我們能不能在一起。但成長關係不一樣,成長屬性為主的關係不一樣,因為成長的意義是為了讓對方獲得對生活獨當一面的智慧和能力,所以她的目標是為了讓你離開他。咨訪關係就是這樣的屬性為主。而你的描述看來,好像你在期待多一點情感的味道,只是這個部分好像成為了你的一個難過的秘密,這個秘密似乎也一下子找不到什麼出路,於是被解釋為諮詢師是不是為了繼續收費什麼的,這個解釋正好也側面表達了你在你們咨訪關係裡面缺乏情感體驗的痛苦。所以你應該去跟你的諮詢師談,看看這個感覺跟你的哪一段早年經歷有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