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是來自於精神分析治療理論的龐大的分支中的其中一種假設,沒有證據證明這個觀點是普遍適用,這並不是什麼真理哦。要知道,治療理論有很多流派,精神分析也只是其中一個在西方逐漸式微的流派。

如果單純去討論為什麼人會有受虐的這個現象,倒是有專家對此進行了研究並提出了假設,你或許可以參考下呢。

社會學家喬利斯.拉莫斯(Joris Lammers)與羅蘭.伊霍夫(Roland Imhoff)為了改善這類主題缺乏相關研究的問題,他們找了 14306 名參與者來完成一份關於權力、支配與性喜好的簡短問卷,並提出了:去抑制假說。

人們並不是因為能夠重新體現權力規範而被性虐戀所吸引。反之,受虐讓我們能創造出一種自己能夠刻意打破規則的環境。

當某人對我們施展權力,或是我們對他們施展權力時,就能更輕易的拋開社會規範。 我們被迫關上內心那個對於別人怎麼看我們以及其他人會怎麼想我們這些事情總是會想太多的聲音。當我們做出偏差行為時,我們就能藉此放縱自己,我們能關閉心中世俗的想法,且讓自己愉悅的狂歡。

編輯於 2020-08-21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DamoclesDamocles

得,我先自己答個輪廓吧,跟我這個太偏的回答我也不是太想……

俄狄浦斯情結是指兒童在幼時對母親的佔有慾,和對父親——母親的原配偶可能施加懲罰的恐懼。所以俄狄浦斯情結也成為閹割焦慮。

這種情結在兒童長大成人後會整合在兒童的人格之中,偽裝成對成功的渴望以及對成功後可能遭致懲罰的焦慮。在這裡成功象徵著弒父娶母,而懲罰的焦慮則來源於超我對本我原欲的道德制裁。

根據弗洛伊德本人解釋,受虐正是通過這樣一種接受外在懲罰的方式來緩解超我的譴責,達到滿足俄狄浦斯衝突的目的。

但這種表述畢竟太過抽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有關此類變相滿足的例子?而所謂的受虐狂的人格中又有著怎樣的動力學特徵?


得,我先自己答個輪廓吧,跟我這個太偏的回答我也不是太想……

俄狄浦斯情結是指兒童在幼時對母親的佔有慾,和對父親——母親的原配偶可能施加懲罰的恐懼。所以俄狄浦斯情結也成為閹割焦慮。

這種情結在兒童長大成人後會整合在兒童的人格之中,偽裝成對成功的渴望以及對成功後可能遭致懲罰的焦慮。在這裡成功象徵著弒父娶母,而懲罰的焦慮則來源於超我對本我原欲的道德制裁。

根據弗洛伊德本人解釋,受虐正是通過這樣一種接受外在懲罰的方式來緩解超我的譴責,達到滿足俄狄浦斯衝突的目的。

但這種表述畢竟太過抽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有關此類變相滿足的例子?而所謂的受虐狂的人格中又有著怎樣的動力學特徵?


謝邀

您這個問題範圍有點大,我想我只能大概的通過俄狄浦斯情結來闡述一些關於理論的知識。

弗洛伊德所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結,向來被認為是人類心靈最主要衝突(包括衝動、幻想、焦慮和防禦)的核心,因此也是精神分析工作最核心的主題。

有些人依然誤解克萊茵的臨床概念只專註於嬰兒跟乳房的關係,而不注重父親的角色以及俄狄浦斯情結。事實上,能理解克萊茵著作的人都清楚克萊茵最早期的發現之一是早期超我的形成,以及在性器期之前就出現的俄狄浦斯情結。她發現了俄狄浦斯情結的原始形式(primitive forms),並發現前性器期不能跟前俄狄浦斯期畫上等號。她認為父親—真實的父親以及幻想中的父親—從孩童生命的初始即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她一開始分析孩童時,就非常驚訝地發現,剛滿兩歲的孩童,已呈現出俄狄浦斯幻想以及與之有關的強烈焦慮。孩童由於俄狄浦斯幻想,而對於原始迫害者感到害怕(這原始迫害者可能是母親、父親或者是結合起來的父母親),這害怕造成了孩子恐懼焦慮的核心,例如夢魘與怕黑等。由於嬰兒期性特質和施虐特質的投射,嬰兒將這些幻想中的人物感知為具有口腔、尿道和肛門等施虐特質,並且帶有閹割式的威脅。這些幻想跟孩童的性心理發展階段吻合。克萊茵認為在性愛中結合起來的父母是造成孩童精神病式焦慮的主要因素。此幻想中的人物有一部分來自孩童對於父母性交的否認,導致孩童需要父母結合成一個怪物。這些幻想同時也是孩童對於父母性交的敵意的投射,孩童將此幻想中的人物變成了具威脅性的人物。

克萊茵認為俄狄浦斯情結在生命的第一年就已經開始,它基本上受到孩童跟乳房關係的影響。嬰兒在乳房上的受挫(特別是在斷奶時期所經驗到的挫折),使她轉向父親的陰莖,並同時意識到三角情境的存在。

在她早期的著作中,克萊茵提到這個階段是施虐特質最強烈的階段:哺乳經驗的挫折激起了俄狄浦斯情境。克萊茵強調俄狄浦斯情結是在「恨」(而非慾望和愛)的驅使之下產生的。在分析孩童的工作中[參見《兒童精神分析》(The Psychoanalysis of Children,1932)以及許多關於分析兒童與成人的論文]克萊茵持續發展並擴展她對於俄狄浦斯情結的觀點。1928年她寫了一篇與這個主題有關的文章《俄狄浦斯衝突的早期階段》(Earlystages of the Oedipus conflict)。

在提出抑鬱位置這個觀念時,她對於俄狄浦斯情結的一些主要方面已經有了不同的看法。她將俄狄浦斯情結和抑鬱位置做聯結。處在這種位置中的嬰兒漸漸將母親視為一個完整的人,並與之建立關係。母親在嬰兒眼中是一個獨立的人,不再受制於嬰兒,有她自己的生命。認識到母親擁有獨立的生命,意味著承認她與父親的關係,以及該關係隱含的所有感覺,包括被排除在外、嫉羨和忌妒的感覺。

在抑鬱位置中,偏執焦慮降低,嬰兒也比較能整合愛與關懷,同時能夠超越恨。克萊茵漸漸理解到俄狄浦斯情結的起始跟施虐高峰無關,相反地,它卻跟施虐的減弱有關。意識到對於父母的愛恨交織,以及面對父母親彼此之間的關係,使孩童有了防禦,其中包括退化到使用分裂,並且以偏執焦慮作為對抗罪疚感的防禦。然而這也帶來了修復衝動,其目的不只在於重新活化乳房及母親,而且同時活化一對好的父母配偶以及一個好的完整的家庭。

在她1945年的文章《由早期焦慮看俄狄浦斯情結》(我們重新收錄於本書的第一章)中,克萊茵很清楚地解釋其觀點的改變,並清楚地呈現哪些觀點有異於弗洛伊德。這是她對於這個主題所寫的最後一篇文章,縱使她在之後的文章中幾乎都提到了俄狄浦斯情結。例如,她曾經寫道:

嬰兒能同時享受跟父母親的關係(這是嬰兒心智生活中一個很重要的特點,並且和因忌妒和焦慮而想要分開他們的慾望相衝突),有賴於嬰兒能夠將父母親視為兩個不同個體的能力。跟父母親的關係越整合(這與嬰兒滿腦子想隔離父母親,使他們無法有性關係截然不同),意味著嬰兒已經更了解父母親之間的關係,這給嬰兒一個希望,亦即她能愉快地讓父母親手牽手,並且將他們聯結起來。(Klein, 1952)

「抑鬱位置」的啟動,及其連帶在心智結構中所引發的一連串改變及其細節是非常龐大的。它們包含了:發現愛恨是可以並存的、出現失落感和罪疚感、區辨內在與外在現實、形成象徵能力等等。抑鬱位置所帶來的不僅是客體關係本質的改變,而且是整個心智功能的重要轉變。

克萊茵1945年的文章寫於她的重要文章《一些有關分裂機制的筆記》(Notes on some schizoid mechanisms;Klein,1946)之前,在這篇文章中,她詳述了「偏執分裂位置」。她從未完整地說明這項新發現對於完善俄狄浦斯情結理論有何啟示,可她卻一再重複提及這種原始的結構對於俄狄浦斯情境的重要性。例如在《嫉羨與感恩》(Envy and Gratitude)一書中,她強調倘若是嫉羨而非忌妒主導俄狄浦斯情結,則會帶來災難式的後果(Klein, 1957)。


俄狄浦斯指的是戀父或者戀母,小時候父母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回應,孩子會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而受虐和積極關注,共情等可以幫助人們感受到自己。
受虐一詞太空,範圍太廣,以一詞定論有些偏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