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

我真的有一個朋友,不是釣魚。選擇匿名為她提問是為了保護我自己和我朋友的個人隱私,她現在精神狀態很不好,沒有精力為自己提問,我出於友情代勞。


背景:

我朋友14歲,重度抑鬱,自殺多次(超過五次),在某地三甲精神專科醫院接受藥物治療和心理諮詢。

她的心理諮詢師是精神專科醫院心理門診的醫師,多次在其表露自殺念頭和透露自殺計劃的時候意欲轉介,但因來訪者反對轉介並且激起強烈的被拋棄感而一直持續諮詢。至今藥物治療和心理諮詢已經持續一年有餘,但最近一次評估顯示情況未見明顯好轉。

從今年2月以來,朋友的病情有反覆的跡象,近日她曾多次計劃自殺。最近一次自殺是一周前,她計劃吞服600片某種非處方藥物(在此不放具體藥名,以防有人模仿)自殺。在實施計劃前她通過微信消息和微信電話試圖聯繫諮詢師,但由於時間是深夜,諮詢師在休息,未果。事後朋友被緊急送去醫院洗胃,目前已經平安出院,但由於此前多次吞葯、長期服用精神科藥物、熬夜、此次吞藥劑量過大等原因,造成不可逆的肝腎損傷,有進展為腎衰竭的可能。

而她的諮詢師即使在得知她已被送醫之後,也未與她微信聯繫,沒有任何安慰或者是共情的表示,只是希望她提供她家人的手機號碼,因為諮詢師之前一直都不清楚她的緊急聯繫人的聯繫方式。在得到她父母的手機號碼後,電話聯繫她的父母,詢問她是否存活。

此事對我朋友造成了嚴重的精神打擊,她現在處於崩潰和再度自殺的邊緣。她在與我的對話中表示:自殺當晚她先後向諮詢師、危機干預熱線、當地警方求助,但均未獲得有效回應。諮詢師置之不理,熱線接線員質疑她「為什麼吞葯了還要去醫院」, 而警方則粗暴地掛掉電話。

經過這件事,她對「現實生活中的人」產生了極大的不信任感和敵對情緒,也對心理工作者產生了極大的憤怒,並且有深刻的無價值感和無意義感。這段時間她被打擊到一直只能躺在床上,或者進行極少的活動,喪失了任何走出家門的精力。

作為她的朋友,我能做的只能是盡量陪伴她,但我對這件事本身保持相對中立和開放性的態度。而我和我朋友還想了解一下,面對她這種危機情況,諮詢師應該怎麼做?她的諮詢師的做法是否合理?

此次提問並非引導知友攻擊事件中任何一方,或出於某種目的釣魚提問。因而在此,請各位理性而真誠地回答問題,盡量暢所欲言,我會將這個問題推給我的朋友,因為我們都希望獲得知友們的高見。感謝您的理解和支持。


「自殺是一種複雜的個人行為,有時候甚至是社會行為,並受到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因素影響,絕不僅僅是所謂的「脆弱」,也不能簡單地認為是心理障礙這樣一些「疾病」導致的。對於每個個體的自殺,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對於某一群人的自殺率則要從公共衛生和社會學層面進行討論」。

——清流(簡單心理認證.心理諮詢師)

文|簡里里

一些 方法 來幫助有自殺念頭的人:

參與過幾年的自殺危機干預工作。從理解自殺的角度,自殺有抑鬱性的,也有精神病性的。細分的部分我們按下不談,我來說一些基本的知識。

有自殺念頭的人,相比被教育或是被告知什麼,更需要的是其他人:

「看見並承認TA的痛苦。」

所以真正和一個有自殺念頭的人相處,有以下幾個需要做的事情:

  • 直接詢問TA的自殺念頭:你是在考慮自殺嗎?

初入行業的人常會擔心:萬一這個人本來沒想自殺,結果我問了TA,TA忽然意識到自己還可以自殺怎麼辦?

不會的。

因為對於一個活的很開心的人,TA只會覺得你問他這個問題是你有毛病(而相比你有可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被人誤認為有病是件多麼微不足道的事情!)。

而對於有自殺念頭的人,當TA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意味著:有人(有可能)看見了TA所經受的痛苦。這雖然不足夠,但是有了被理解的可能性。

  • 詢問TA有沒有自殺計劃

成年人衝動自殺的發生率並不高(青少年的衝動自殺率相對更高一些),因為自殺是一件需要體力、智力、周全計劃的一件事情。而很多重度抑鬱症發作的人沒有自殺行動,是因為生病期間體力和能力下降,使得他們無法規劃或是實施自殺的行為。

所以絕多大數有自殺念頭的人,當真的開始有自殺行動之前,一定會詳細地考慮自殺計劃。

當TA告訴你TA的計劃的時候,請認真地聽。有時候因為我們自己太害怕了,或者太焦慮了,我們會急於去告訴他我們在想什麼(e.g.千萬不要自殺啊,想想你的妻兒老小...上吊多疼啊,死得也很難看……etc)。

  • 請認真地聽

因為這個時候,他們看起來是在跟你講他們的計劃,其實在向你表達他們感受到的痛苦是如此之大,他們的絕望是如此之深刻,以至於常人所謂「應該關心」的事情都黯然失色。

而你認真地聽,能夠試圖表達:

我聽到你的痛苦,儘管不一定能夠感同身受,但是我知道你的痛苦已經讓你無法忍受。

  • 絕對不要答應TA保密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在任何情況下,都請不要答應TA替TA保密,請告訴TA你會幫助TA聯繫專業的求助機構(但不會到處八卦!)。

我們在普通狀態下,面對一個痛苦的人的求助:『我去意已絕,請千萬不要告訴其他人,我不想他們擔心 ,似乎很難拒絕。

但是,請一定(不含敵意地)拒絕TA:

我理解你的痛苦,但我很擔心你的安全。我面對這樣的狀況也很緊張。我想我們需要一些專業的幫助。關乎你的生命安全,我會照顧你的隱私,但是我會聯繫你的家人,和專業機構。

你的拒絕,不一定足夠,但是有可能能夠為TA敞開一些求助的希望。

  • 尋求專業機構的幫助

不同的階段的人要尋找不同的專業機構:

只是有自殺念頭的人。(其實很多人都曾經、或者正在有自殺的想法)建議TA尋找專業的心理幫助。可以去醫院的抑鬱門診,也可以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師的幫助(高能插入硬廣:來簡單心理找諮詢師)。

有自殺計劃的人。請務必聯繫學校、工作單位、家人24小時看護。尋找專業的心理幫助,醫院或者專業的心理諮詢師。

已經在自殺邊緣(開始實施計劃)。聯繫家人(家人是最有可能知道線索的人)、聯繫公安局或者醫院。請專門做危機干預的人來做干預。再日後進行轉診和心理幫助。

以上是在面對自殺危機情況下的基本原則。

附:國內危機干預機構的聯繫方式(歡迎補充)

  • 回龍觀醫院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24小時免費心理危機干預服務熱線800-810-1117
  • 北京紅楓婦女熱線:010-64033383,010-64073800(周一至周五9:00-18:00)
  • 中科院心理所諮詢志願者熱線: 010—64851106
  • 青島市危機干預中心熱線 心理危機干預熱線 0532-85659516
  • 南京自殺干預中心救助熱線 16896123 工作時間全天24小時
  • 杭州心理研究與干預中心 救助熱線(0571)85029595,工作時間全天24小時
  • 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危機干預中心救助熱線(027)8584666,工作時間每日晚6點30——9點30
  • 重慶生命求助熱線 危機干預熱線 023-66699199、666992999
  • 重慶心理危機干預熱線 023-65372255
  • 廣州市心理危機干預中心熱線 心理危機干預熱線 020-81899120
  • 深圳市心理危機研究中心熱線電話 24小時心理危機干預熱線 0755-25629459
  • 上海外服心理援助中心自殺干預熱線 021-51699291,工作時間:周一至周日 9:00-21:00

資料來源於:http://nature2000.blog.163.com/blog/static/104100389201042623456754/

希望你永遠都用不到以上的知識

但希望更多的可以人看到它


@簡單心理Uni 心理諮詢師的終身成長學院。匯聚海內外名師,針對不同階段的心理諮詢學習者,提供音頻、視頻、直播、長程訓練項目等多種培訓課程,專業針對性強,體系化程度高。目前已有30萬+人參與學習。

這裡有100+門課程等你來開啟喲,課程學習戳 →http://jdxinli.cn/q199xq

發佈於 04-23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徐若航徐若航精神分析人本主義取向心理諮詢師,個人執業中

謝邀@三個句號

看了描述讓人覺得沉重,我自己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也出現過很多問題。

這類來訪往往會讓諮詢師產生兩種大方面的感受:

一種是會特別容易同情她——別人看到的是很多她讓人麻煩的地方,諮詢師能在痛苦中看到很多她本人想活下去的部分,在一段時間(或者更長)里好像自己就是這個人唯一能信任的人;一種是會讓人特別容易變得冷漠——工作要求諮詢師要能看到更全面的部分,這種冷靜在高壓下容易變成冷漠,看問題永遠不和來訪者站在一起。

不管是哪種,如果強度太高,諮詢師也容易出現替代性的創傷反應,同時產生很強的無助和絕望感,並做出很多奇怪的事情——有的會在督導里覺得誰也不理解自己,誰也沒辦法理解這個來訪者;有的會覺得自己是來訪者唯一的拯救者,變得更喜歡參與來訪者的生活,從而忽略來訪者自身的願望;有的在生活里遇到諮詢相關的事情也會產生類似或者相反的反應……

這也是諮詢師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給自己和來訪者尋找支持體系。讓自己能在專業的設置下討論自己的感受,同時觀察自己的反應。我在學校的時候,有嚴重自殺風險的來訪會被強制要求陪讀,同時也會為了確保陪同的人(通常的父母)的心理健康,為陪同的人提供家庭治療和個體諮詢,需要服藥的儘早找到醫生,以及對應的心理治療。

諮詢開始的時候,要建立諮詢契約:兩個人的權利和責任,各種緊急情況要怎麼處理之類的(我覺得諮詢和處理危機的最好不是一個人比較好)。主要是為了能和來訪者岌岌可危的活下去的願望達成初步合作——100%確定自己不想活的人不會來諮詢,也因為死亡比活著容易太多,諮詢期間一般諮詢師可以和來訪者談死亡以及相關的感受,但是要禁止人們去實施(這是自殺協議的一部分),也是為了能把那些失控的行動轉化為可以討論和管理的語言和感受。

諮詢關係既不只是商業關係,也不同於親人的關係,它是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存在的——雖然能給人提供一些支持作用,也需要來訪者自己有意願為自己做點什麼。所以,沒有邊界的諮詢(比如讓諮詢師像親人一樣經常出現)對諮詢師來說是危險而且徒勞的。雖然邊界可能會在一些特別的時候被打破,但是它的存在也是諮詢能有效進行的保障。

諮詢期間,還有兩件事比較關鍵:

一是恢復當事人的自主權,諮詢的進程絕大多數由來訪者自己主導,其他人可以提供協助,但是不能替當事人本人做決定。諮詢師也要放下很多自己的預期,跟隨來訪者的節奏。

二是要更加主動,能主動發現兩個人關係里的問題,並想辦法修復;要阻止來訪者主動把自己和別人置於危險之中,或者其他破壞諮詢關係的行為——兩邊都是重建信任的關鍵,前者可能比較好理解,後者主要是為了給關係建立規則,也是日後來訪者重建關係的必要成分。


看了描述讓人覺得沉重,我自己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也出現過很多問題。

這類來訪往往會讓諮詢師產生兩種大方面的感受:

一種是會特別容易同情她——別人看到的是很多她讓人麻煩的地方,諮詢師能在痛苦中看到很多她本人想活下去的部分,在一段時間(或者更長)里好像自己就是這個人唯一能信任的人;一種是會讓人特別容易變得冷漠——工作要求諮詢師要能看到更全面的部分,這種冷靜在高壓下容易變成冷漠,看問題永遠不和來訪者站在一起。

不管是哪種,如果強度太高,諮詢師也容易出現替代性的創傷反應,同時產生很強的無助和絕望感,並做出很多奇怪的事情——有的會在督導里覺得誰也不理解自己,誰也沒辦法理解這個來訪者;有的會覺得自己是來訪者唯一的拯救者,變得更喜歡參與來訪者的生活,從而忽略來訪者自身的願望;有的在生活里遇到諮詢相關的事情也會產生類似或者相反的反應……

這也是諮詢師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給自己和來訪者尋找支持體系。讓自己能在專業的設置下討論自己的感受,同時觀察自己的反應。我在學校的時候,有嚴重自殺風險的來訪會被強制要求陪讀,同時也會為了確保陪同的人(通常的父母)的心理健康,為陪同的人提供家庭治療和個體諮詢,需要服藥的儘早找到醫生,以及對應的心理治療。

諮詢開始的時候,要建立諮詢契約:兩個人的權利和責任,各種緊急情況要怎麼處理之類的(我覺得諮詢和處理危機的最好不是一個人比較好)。主要是為了能和來訪者岌岌可危的活下去的願望達成初步合作——100%確定自己不想活的人不會來諮詢,也因為死亡比活著容易太多,諮詢期間一般諮詢師可以和來訪者談死亡以及相關的感受,但是要禁止人們去實施(這是自殺協議的一部分),也是為了能把那些失控的行動轉化為可以討論和管理的語言和感受。

諮詢關係既不只是商業關係,也不同於親人的關係,它是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存在的——雖然能給人提供一些支持作用,也需要來訪者自己有意願為自己做點什麼。所以,沒有邊界的諮詢(比如讓諮詢師像親人一樣經常出現)對諮詢師來說是危險而且徒勞的。雖然邊界可能會在一些特別的時候被打破,但是它的存在也是諮詢能有效進行的保障。

諮詢期間,還有兩件事比較關鍵:

一是恢復當事人的自主權,諮詢的進程絕大多數由來訪者自己主導,其他人可以提供協助,但是不能替當事人本人做決定。諮詢師也要放下很多自己的預期,跟隨來訪者的節奏。

二是要更加主動,能主動發現兩個人關係里的問題,並想辦法修復;要阻止來訪者主動把自己和別人置於危險之中,或者其他破壞諮詢關係的行為——兩邊都是重建信任的關鍵,前者可能比較好理解,後者主要是為了給關係建立規則,也是日後來訪者重建關係的必要成分。


我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是全職從業者。上圖是我的諮詢協議關於保密的條款。也就是,當來訪要自傷或傷人的時候,諮詢師做這些:通知家屬帶來訪去精神科並監護來訪,或報警。


從自卑到自信有一條路,我陪你,活成你想要的樣子!

微信:dmyxinli


讀了您的描述心情沉重,感謝您對朋友的陪伴,對您的朋友非常重要。

其實沒有一個專業的心理諮詢師膽敢冒職業之風險隨便在網上給人盲開「生命的處方」。諮詢有倫理,有邊界。諮詢開始就要簽知情同意書,緊急聯繫人是一開始就須告知的。只能說在來訪有明確自殺意願時,陪伴非常重要。這不是一個諮詢師可以承受之重。建議聯繫當地專業的、資深的諮詢師規律面詢。同時通知其家人。必要時需報警。


1.諮詢師轉介是沒有問題的,如果來訪者一直不願意轉介,且有大量自殺行為的的話,諮詢師可以選擇停止諮詢。因為這個時候,諮詢對來訪者的幫助已經微乎其微,來訪者需要的是住院藥物治療。

2.諮詢師需要預留來訪者的緊急聯繫人號碼,也需要在簽協議時告知來訪者,如果有明確的自殺行為,諮詢師會打破保密原則,通知警察或者醫院,將來訪者送醫。盡最大可能保證來訪者的生命安全,是諮詢的前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