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会觉得咨询师对我的包容理解让我感到很满意,但是似乎这些都是用金钱换来的。我怎么知道咨询师只是在尽工作的责任,还是只是想让我继续付钱。。。


咨访关系是越干净越好,除了金钱和职责之外最好不要有别的关系。关系越多,对咨询的污染也越大,对咨询效果的影响也越大。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虽然站在咨询师的立场上很容易告诉你说还有职业伦理、发自内心的真诚与关爱等等巴拉巴拉一堆。但是站在来访者角度看那就是:我掏钱,买你的服务,所谓关系不就是这样吗?

要知道咨询室里最难谈的,不是创伤、不是性,而是钱。这正说明咨访关系的吊诡之处,一方面我们常说咨访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但另一方面这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又的确是建立在明确的付费基础上的。

那么,怎么看待这一点。

根据咨询取向的不同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回答,比如对于指导性较强的认知-行为取向的咨询师。在这样咨访关系中咨询师往往扮演一个专家的角色,针对来访者的问题提供一套具体的解决方案,还会督促方案的落实与执行。那么在这样的咨访关系中,来访者付费,购买咨询师的知识与技能,就好像你花钱去请健身教练一样(某种意义上还真像一回事),因此这种付费-服务关系看上去也没什么不妥。

但指导性再强的咨询师也依赖咨访关系,还是用健身教练来打比方。现在你请了一位健身教练,他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训练和饮食方案,但你只觉得他在忽悠你,在这种情况下我相信你不可能真正坚持执行这个方案,也不可能最终成功。

同样的道理,完全指导性的咨询师也需要建立一定的咨访关系,但这种咨访关系可以是一种简单的单向的信任关系,它可以建立在咨询师的专业、口碑,以及来访者「反正我已经掏了钱了不如试一试」的心态之上。

注意最后一句,来访者「反正我已经掏了钱了不如试一试」的心态,付费是促成来访者改变的原因,这一点我们后面还会讨论。

可惜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咨询师都乐意扮演这种心理教练的角色,许多心理咨询取向更强调非指导性,尤其还有人本主义这种几乎完全靠关系工作的咨询取向,那么这个问题就显得更加复杂。

首先来说说精神分析,因为现在的心理咨询和设置都起源于精神分析。包括固定频次咨询、时长和收费等等,虽然也有人质疑弗洛伊德定下的这些设置有许多经济层面的考量,但这里我们姑且不表。

早期的精神分析其实是一种指导性很强的咨询方法,包括释梦、自由联想、催眠等技术的应用。不过随著时代的发展,精神分析从病理观到实际操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从对心理问题原因的解释变成了对客体关系的探讨。

其中一个典型就是对「移情」的看法,所谓移情指的就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会太多投射到分析者身上,比如最常见的把对自己父亲的情感投射到男性咨询师或者把对母亲的情感投射到女性咨询师身上。早期弗洛伊德讨厌移情,认为那是对咨询的干扰。但从现代客体关系学派的角度来看,移情恰恰是咨询师工作的基点。因为心理问题的产生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未建立好的客体关系,而来访者对咨询师的移情恰恰就是来访者客体关系的重演。

PS:弗洛伊德后期也改变了对移情的看法,但他对反移情的态度倒是从一而终。

例如来访者从小未能得到母亲的关爱,面对一位年长的女咨询师时,产生移情将咨询师看成了自己的母亲。那么,来访者就会把对母亲的诸多负面情绪投射到咨询师身上,因此开始攻击咨询师。

但如果咨询师能够承受这种攻击,并且察觉其中移情的作用,那么来访者就有机会通过这段和咨询师的移情关系,去重新审视自己和母亲的客体关系,从而修复曾经的创伤。

所以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师有句话是说:如果正向移情没有出现,那说明咨询没有开始;如果负向移情没有出现,那说明咨询没有生效。

从这个观点来看,你觉得咨询师很温暖,这是正向移情的部分;而你觉得这种温暖可能是金钱带来的「虚假的温暖」,那么恭喜你,这说明负向移情已经产生,你的问题从此刻开始呈现。

PS:从咨询伦理的角度,一个来访者不适宜同时有两个咨询师,所以我和你谈上面这个问题已经多少有些「越界」,建议你还是和自己的咨询师好好谈一下这个议题。

那么,对于强调非指导的人本主义的心理咨询师又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有一个关于人本主义大师卡尔·罗杰斯的有趣的统计,在与其他流派的心理咨询大师比较后发现,卡尔·罗杰斯在咨询中是话最少的一个,远远甩出第二名一大截,而且在他为数不多的话里面还有一大堆诸如「嗯哼」的语气词。

这个场面也许会有那么一丝尴尬,想像来访者在那边说个没完,而人本主义的咨询师只是偶尔发出几个「嗯嗯啊啊」,用郭德纲说于谦的话就是:你搁这演毛片呢?

但这正是人本主义的出发点,也是对心理咨询影响深远的一点,从无数后现代心理咨询流派中你都能看到这一点的启发,那就是:改变的力量,并不来自于咨询师,而是来自于来访者本身。

那么,怎么激发来访者改变的动力呢?除了咨询师的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以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掏钱。

别笑,还是说那个健身的问题,当你狠下心买了两年健身卡、一整套健身装备、以及一口气40节私教课之后,虽然你未必能百分百减肥成功,但肯定比一双跑鞋都舍不得买的人几率大一些吧。

更何况咨询师做的可不仅仅是收钱,他还提供了一个私密隔音的房间、无限量的纸巾以及一个随时可以依靠的肩膀。

PS:还是忘掉肩膀那回事吧,我们的咨询伦理并不鼓励这些身体接触

但咨询师提供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作为一个人的存在。

人本主义相信人身上有自我实现的潜能,但这种潜能时常并不能顺利发挥出来。因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学习到各种各样的观念,这些观念一方面指导著我们的生活,但另一方面有压抑著我们的自我。所以人本主义就是要探索来访者的生活,从而发现他真实的自我。

但只有面对另一个人的时候这件事才可能做到,这个人必须安全、透明、关注并理解著你,只有在这样一个和自己平等的生命面前,人才可能察觉被他忽视的自我的存在。这个人绝非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

最后,来访者需要咨询师,正如咨询师也需要来访者,在这个商业社会下这种需要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金钱维系的。但咨询室里发生的一切都是真实的,那些温暖和感动是真实的,那些生命与生命的相遇是真实的,也包括那些收费与付费同样是真实的。这是一份工作,虽然称不上伟大,但也请给予对这份工作应有的尊重、以及回报。

当然,这一行也的确存在不守职业伦理坑蒙拐骗的现象,遇到请及时投诉。


咨询师和你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希望你把咨询室里学的东西应用到现实生活里去。咨询师本人,你与他的关系,你们聊的内容,你学到的方法,你的领悟,都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工具。

说白了,心理咨询师对你的生活来说,就是个让你变得更好的工具人,在你自己没有办法独自处理心理问题的时候,帮你一把,收取相应的酬劳。

就像你买房子要找中介小哥,他热情为你办事,你付给他中介费,房子买好后,你也不会再和小哥有太多交集,顶多觉得他靠谱,把他介绍给其他朋友。

和其他职业一样,心理咨询师也要收取酬劳的,不然这个职业要饿死了也没办法生存发展,你请了家政阿姨打扫屋子,也不可能因为阿姨热情开朗和你聊得来就不付费用,对吗?

倾听和共情是心理咨询师的基本要求,这本身确实会加强来访者和咨询师的连接,但倾听和共情并不是心理咨询的终点,以我们认知行为咨询师为例,和来访者形成工作联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来访者的改变,学会自己做自己的咨询师。

如果对咨访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就可以明白,咨询师建立咨访关系是为了更好的和你一起工作,当然工作有效你肯定更愿意继续工作,继续工作自然要付钱,各行各业都是这个道理。

可能与其他行业相比,咨询师给人的感觉是比周围人更加理解你,你会把这种关系想像成是来自理想中的朋友,或是理想中的父母的关系,这种移情是正常的,当提到钱的时候,感觉有些挫败,也是正常的,毕竟朋友和父母不会收费。

有责任心,讲伦理的咨询师都明白这种关系的界限,不会利用这种关系谋取不合理的利益,在你能够独自前行时离开你。


传统的心理咨询设置(指访谈式咨询)一般来说是从远古的精神分析流派的设置发展而来的,后来每个流派的设置都会有所调整,但是其基本形式并未发生大的变化。

这个问题从客体关系的理论背景来解释似乎是更好理解的:

咨访关系是一个爱恨交织的关系,不仅来访者对咨询师爱恨交织,咨询师对来访者也是爱恨交织的。

所谓「爱」,指的是咨询中的人(来访者和咨询师)对其内部好客体的情感指向;「恨」则是对其内部坏客体的情感指向。只有好坏(爱恨)都被意识和经验到,能够共同出现的时候,一个人的客体关系才是完整和整合的。

…In such cases the end of the hour, the end of the analysis,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these all come in as important expressions of hate, just as the good interpretations are expressions of love, and symbolical of good food and care.

在咨询中,时间设置、咨询的终结以及其他的设置和规则等都是咨询师的「恨」的体现,咨询中的抱持、接纳、共情等都是咨询师的「爱」的体现,来访者在咨询中同时体验到咨询师对自己的爱和恨(就像是体验到早期客体对自己的爱和恨一样),这才是一个真实的关系。

PS:然鹅,早期的精神分析师们对咨询师的恨讳莫如深,这大抵是因为恨(破坏性的部分)相比于爱而言是更难被人接受的。┓( ′?` )┏

PPS:在更早的经典精神分析中,咨询师被要求不对来访者有任何的「情感」,而需要做一个没得情感的工具(很反人性对不对~),以便让来访者尽情投射。

然鹅,这就引出来了一个很荒谬的矛盾经典精神分析是会给来访者诠释的,这个诠释一定会(在来访者心中)使咨询师这个「工具」不纯净;于是本来咨询师的存在应该是一个常量,但是因为有疗效因子的回应,咨询师成为了一个变数。

恩,这个逻辑不通~


好了,最后来说一下存在主义视角下的咨访关系(仅限于我的理解):

咨询关系是一个存在的(人际)关系,来访者在咨询中体验各种无常,以至于逐渐生长出面对存在之既定的勇气。

例如,

咨询师永远都不能为来访者负责,凡事只能靠自己;

咨询总有结束的时候,总会有事情处于未完成的状态,来访者终将面对遗憾;

和咨询师的关系再怎么亲近,咨询师终究也不能够完全理解来访者,总有些时刻,人不得不面对自己孤立无援的境地;

……

所以,一句话总结存在主义咨询,借用托马斯·哈代的话:

如果有变得更好的方法,就是彻底看一看最坏的情形。

参考文献:

【1】Primitive Emotional development,Winnicott

【2】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Irvin Yalom


还有伦理。

问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没搞清楚咨访关系的属性。咨访关系的属性是成长关系。他跟情感关系最大的区别就是,情感关系里面,你的困难我无条件帮忙,你可以不需要付出现实代价让我爱你。当然恨也是一样的。所以这个属性的关系里面,没有太多的规则可言,最重要的是,能否满足依恋需要,也就是我们能不能在一起。但成长关系不一样,成长属性为主的关系不一样,因为成长的意义是为了让对方获得对生活独当一面的智慧和能力,所以她的目标是为了让你离开他。咨访关系就是这样的属性为主。而你的描述看来,好像你在期待多一点情感的味道,只是这个部分好像成为了你的一个难过的秘密,这个秘密似乎也一下子找不到什么出路,于是被解释为咨询师是不是为了继续收费什么的,这个解释正好也侧面表达了你在你们咨访关系里面缺乏情感体验的痛苦。所以你应该去跟你的咨询师谈,看看这个感觉跟你的哪一段早年经历有关。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