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概不是真的,因為宗教總是強調服從,諮詢師如果要了解一個人,必須保持一種開放的態度,不但佛教不能信,自己學派的理論也要能放在一邊,除非自己重新在諮詢里發現了一遍,能用和來訪者一起特有的語言說一遍才行。

不過佛經里很多理念確實和心理諮詢有很多共通的地方。

達摩講「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心理諮詢也是以來訪者的體驗為中心開始工作的。佛本身就不是用來信的,所以《金剛經》說「以色見我,以音身求我,是以人行邪道,不見如來」——這也是他自相矛盾的地方,一聽釋迦牟尼這話,滿滿的逼格,「我是你們求也求不來的」,把自己放在一個無比尊貴的位置,評價別人怎麼做是對的,字面意思又是讓人不要迷信。

而在心理諮詢里,如果諮詢師總是教別人怎麼感受,很多時候只會破壞別人的感受力:

來訪者:「我很崇拜釋迦牟尼」——諮詢師:「其實釋迦牟尼不希望別人把他當信仰,你要學會找到自己的想法」——來訪者「……(你特么)」。

《心經》說「諸法空相……無我相,無壽者相,無眾生相……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也和心理諮詢的目標類似,讓人不再被自己的過去和情結所決定,不再追求不可能的事情。不過怎麼做到《心經》說的很簡單就「行深般若波羅蜜」。而心理諮詢里更多是通過慢慢了解一個人,讓人更能聽懂自己內心的聲音,只有那些問題的重要性被逐漸體會到了,才有更多解決問題的可能。人越是充分地活過,就越不害怕死亡(或者其他生活里的困難)。

在這裡面,其實走到那一步的過程才是更重要的東西。這也是佛或者別的經容易被當成精神暴力的原因,因為裡面提出的很多構想很美好,強行要求自己或者去做只會成為一種精神暴力——我倒覺得這些方面老子說的比佛法透徹「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也不像佛經里把一堆怪力亂神的事情當真(雖然佛經的來源太複雜了)。

雖然事實上,諮詢師里大把的人把身上有佛祖、道祖、耶穌的影子……


先說是不是——身邊認識的諮詢師信佛教的並不多,所以這個說法是不成立的。但是有幾個心理學大佬信佛教,他們講課比較多,出鏡率高,所以可能給人感覺很多諮詢師信佛教的錯覺。

還有一些大佬信易經,解釋很多心理學原理的時候,都會引用一些易經的說法,或者引用一段佛經。經常說文解字,比如「大家看感應的應,繁體為「應」,和心有關,妙吧!!」大佬在驚嘆中國文字之妙,而我聽得雲里霧裡的。

我記得某次課,業內非常知名的大師留著很長的鬍子,像個道士一樣的就出現了。我給朋友發微信吐槽,說「大師騙子傻傻分不清」。

但是,我想說的是但是,我看過他們的書,真的寫得很好,都是有真實的水平的,不是騙子。

那為什麼會這樣呢?他們為什麼會信佛教呢?或者凡事都扯上易經呢?可能大佬們早就功成名就,已經不在乎下面的人是否感興趣,是否能聽懂,只是沉浸在自我陶醉。

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叫「科學的盡頭是宗教」,好多人說這個是謬論,出處已經不可考,有一種更正的說法,「科學的盡頭是信仰」。

也許在某一個行業研究得特別深入的人,會更深刻的體會到一些科學不可解釋的東西,開始轉向宗教。

提問里沒說,但我在聽到佛教的時候,本能的懷疑「難道是騙子?」可能是我們平時看到的假和尚騙財騙色的新聞太多了,直接得出———和尚=佛教=騙子

可能當年破四舊太徹底,我上學的那個小學是個寺廟改的,學校後院垃圾坑放著很多被砍了頭的石頭的「菩薩」,我天天坐在那些「菩薩」的脖子上玩,真的尊敬不起來。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真恨這種感覺),我開始逐漸心生敬畏,對於完全不了解的東西,不再本能的否定,而是覺得「既然那些大佬都相信這些,一定是有道理」的想法。


我們家字型大小叫「照見」,就是取自《心經》中「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啥意思呢?

意思就是,如果你能看到色、受、想、形、識都是空的,那麼就沒啥煩惱了。

換句話說,如果你能理解,你的痛苦並不是來自於現實,而是來自於你的信念,那麼你的痛苦就會大大降低。

這不就是典型的埃利斯理性情緒行為療法么?

所以,你也可以說我信仰佛教(其實我無肉不歡),也可以說我信仰埃利斯。

但實際上我更信仰老佛爺……


另外從人群的角度分,一個喜歡佛學(佛學不等於佛教)的人,大概率和愛好心理諮詢的人,是同一類人。這二者都有哲學性,都關注人的內在,對人的精神世界都有深刻的見解。

從文化的角度看,如果你去過寺廟,那種寧靜的氛圍就會影響你。我們生長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中,對於和佛學有關的東西,自然會帶有好感,對於一個學習佛學甚至信仰佛教的人,會更容易產生一種正移情,這有助於建立諮詢聯盟。

同樣,佛學的內容好傳播,好推廣,讓人覺得高大上,還能給諮詢師起到一些積極的宣傳作用。

況且在心理諮詢進入內地之前,我們有心理問題的時候就是去廟裡面買點安慰劑。

卡巴金也從東方的禪修中找到了正念技術,影響了整個認知行為療法的大走向,也催生了辯證行為、接納承諾這些療法。


不過我仍不認為心理諮詢師很多都信仰佛教,你問問他有沒有居士或出家的證書就好了。

但的確不少諮詢師喜歡佛學,畢竟在理解人性這條路上,佛學走的更久一些。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心理小廚plus


一.這個其實不怎麼普遍。

我們身邊的很多專業心理諮詢師沒有太多信仰,但是會學宗教。比如會學習佛學、道學等,基本是以一種傳統文化哲學知識來研究的。

比如佛學,很多經文就是在講解人的意識規律,心理變化規律,這和心理學很相似,但是佛學的哲學位置更高。諮詢師不僅僅要學習技能和科學,還要懂哲學。每個人的哲學觀不同,但是國內的訪客群體有很多是儒釋道的文化底蘊的,有時候是在前意識層面。

也有很多人在嘗試心理學與佛學對話。這些是基於個人興趣愛好。

二.為什麼心理諮詢師需要哲學支持(比如佛學)

心理諮詢師要做到穩定和接納,也需要很多支持。其中重要的一個就是對世界的解釋學,佛學在解釋生命流轉和世界衍變形成了完整的體系。這對於心理諮詢師是很大的支撐,這可能是題主問到問題的原因。另外,心理諮詢師更多的接觸愛恨情仇、生命的暗面、生死無常的事情更多,在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需要一種廣的知識容器能支撐涵蓋,這也需要諮詢師去學習佛學。

我們洛伽心理諮詢師在遇到一些嚴重的問題困擾,比如出現輕度幻覺、出現癔症和軀體化的時候,諮詢師穩定的很大的來源是有自己的訓練和支持系統。佛學是其中之一。諸行無常、諸法無法、有漏皆苦。用這種變化的心態去看待情緒變化衝擊會獲得更廣的穩定和自在。

關注我們,北京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團隊!

為你分享更多心理諮詢業內專業知識和提供心理諮詢服務!

發佈於 03-01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任慧東任慧東心理諮詢師

瀉藥,不過我信馬克思,分析也得跟黨走。

???!(??????) ?


瀉藥,不過我信馬克思,分析也得跟黨走。

???!(??????) ?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