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看尼采能有点想法但看到了其他的哲学家的书就很懵,不知所云,这是为什么?


尼采的身份四舍五入相当于中文系教授。这不是说他就不哲学,而是说他写的东西你觉得你能看懂是有道理的。

问题是「觉得自己能看懂」和「实际上看懂了」之间还隔著一个很深很深的沟壑:知道自己没看懂。

以数学证明为例,第一次觉得自己看懂了之后,还有一个可能是根本没法合上课本后再复述出定义、定理的内容、证明框架。而第二次觉得自己看懂了之后,依旧有可能没有办法复述出证明的细节。当然我不是说到此为止就算懂了,我是说,「觉得自己懂了」这件事情可以反复发生很多次。——当说这些的时候我甚至还没考虑遗忘的情况。

数学证明的本质是论证,一般哲学著作的目的也是论证。非严格的证明比严格证明困难的地方在于没有明确的定义,你可能分不出来具体的主张,也不知道到底哪些部分是例子,哪些是证明(数学教材有时候也不会干巴巴地给你一个定理,而会在前面和后面附上一些例子,告诉你这个结论是从哪些现象中抽象出来的)从证明的角度说,例子没有任何严格的说服力,证明才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很多人口中的懂尼采可能是上述情况的混合:记住了一些例子,认为自己看懂了例子。实际上要说的东西是什么其实是没懂的。总不能一个人上来说「这个杯子和甜甜圈是一回事」就算是懂拓扑了吧。

当然这只是一种基于局部、具体论述的情况。考虑到发展和「洪流」,「哲学史和哲学是统一的」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新人

不要读尼采!不要读尼采!不要读尼采!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为什么能看懂一点儿尼采?

因为尼采的文学功底太好了,写哲学跟特么写诗似的,他很懂得如何「抓住」读者。更懂得如何说服你,这就是尼采受到吃瓜群众推崇的原因。

哲学功底不够深厚的话很容易被他的文学技巧绕进去。从而忽略了逻辑推理和思辨。

他战胜读者用的是「技巧」而不是「逻辑」,利用人们的「叛逆心理」使读者喜欢上他,从而支持他,也就是俗称的「洗脑」23333。。。

而像康德这样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的「以理服人」的方式,必然晦涩,读起来没意思。也就会「很懵」23333


学哲学的方式建议像学数学一样。

学数学,首先要学习数学概念,比如什么是集合,什么是函数。

学哲学,首先哲学家也会定义一些哲学概念,翻译过来的书籍有时候会把概念辞汇掩盖住,所以建议读标记概念辞汇的哲学书,或者是原文。

其次,数学还会有一些公理,不证自明的公理。

哲学也会提前提一些公理,这些公理就是大前提。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就比较像数学推理。有命题,就是证明不太详细。

千万不要把哲学书籍当成文学书籍读,因为你不做笔记,不跟著哲学家的思路一步步走是读不进去的。

每个哲学书籍的序言或者最前面的部分一定要读,因为往往哲学家在这一部分引申出概念,给出大前提,不读的话会很没有头绪。

建议看一下我的这个回答,觉得有用希望不吝赐赞哦

怎样自学哲学(新手如何入门哲学)??

www.zhihu.com图标


有人说哲学和科学、数学完全不一样的学科。但是,我觉得哲学、科学和数学有一个最本质的相同点,就是关于「问题」的研究,不断地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不过,也就关于「问题」上,哲学跟数学、科学又有根本的区别,科学和数学所解决的问题都是具体的和客观的,而哲学所解决的问题更为本质和更为普遍些,甚至有些答案是超越经验的,无法用经验来验证。

苏格拉底曾问人:「什么是美?」

那人答曰:「山美、水美、正义美、正义美、道德美」 苏格拉底仍疑惑美是什么?美本身是什么?

哲学的有些问题,甚至被争论了几千年都没有答案,但仍让人趋之若鹜,不断前行。在某个层面上,哲学是有限的人对于无限问题的追问。

所以,只有把握住「问题」,才能明白哲学家在说什么。

  • 就像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实体,是为了回答「什么是存在?」的研究;
  •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为了回答「知识的根据是什么?」;
  • 上面两个哲学范畴都让人很难理解,而柏拉图的理想国,大家却很容易明白讲了什么。理想国讲的是柏拉图如何设计了他心目中的国家。

研究哲学直接从理论结论入手,往往是两眼摸瞎,找不到北。弄清其所研究的问题,就像打开了一扇门,原本枯燥乏味的文字也变得可爱。

为了回答一个问题,哲学家可能需要花费一生的时间来回答。抓住了哲学问题,就提著了这位哲学家一生的思考。透过他的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看待世界、看待人、人和世界。

同时,追问反思这种哲学最核心的研究方式,也成为了最好的学习手段。不断追问和反思,寻找自己问题的答案,这也就是哲学本身。


其次,理解哲学范畴,它们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人们总是吐槽:「不是哲学家不好好说话」,其实这是很有道理的。

我们应该理解哲学家,在心理上理解这种现象的产生。就像许知远所爱说的一个词—「言语体系」。哲学家也有自己的言语体系,与历史背景、知识水平、言语都会很大关系。

但,更重要的是,哲学所面对的问题都是超越日常生活和常识经验的,而哲学家只能用日常生活使用的言语来描述,也创造了许多哲学范畴。所以,当我们 用日常生活言语的含义,去理解哲学家用日常生活言语对于问题的回答,这个言语的含义就出现了偏差。比如,「善」这个概念,对我们来说是指「善良」,一种人的品德;而对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来说,「善」是世界运行的最高原则,更类似于「道」。这样的理解偏差,还有许多。

所以,我们要谨慎对待哲学家的每个概念,尽量不要尝试用自己的言语体系去理解。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历史状况,我们只能尽可能去理解哲学家的言语体系和他想表达的意思。


关于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哲学家理论的脉络。

理解了某个哲学理论体系的脉络,就算该理论入门了。哲学家关于问题的回答,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环环相扣地推论,这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最明显的就是笛卡尔体系的推论,康德的三大批判等等,近代哲学都力图用简单自明的公理,推导出一个完备的哲学体系大厦,类似于数学中的欧式几何那样。

逻辑正是发源于哲学,哲学家对于问题的一路解决的思路和方式是最宝贵的财富,把这些都梳理出来,也就把握了他们的思想。


伟大的物理学家波普提出了科学知识增长模型「P1 →TT→EE→P2??」。其中,P1表示所提出的问题、TT表示关于问题的假说、EE表示对于假说的检验、P2表示提出新的问题。

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可知,科学始于问题,且紧紧围绕著科学。

始于问题,沿著问题理解,沿著问题探索,发展到新的问题,这同样是哲学所走的道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工科小白,今年自学跨考哲学研究生,初试专业第二,复试第一。

我觉得我的经历很多喜欢哲学的小白都可以参考。干货,手打,请各位大大点赞支持!

首先有一个自己的世界观,不一定要有多哲学多专业,但要系统全面。

比如我从小就看老子,大学喜欢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己断断续续的看,对他们的世界观有一个最初的把握。

很多事情都要有参照物,比如说你说郭敬明矮,我不知道多矮我就不能理解,但你说他到姚明大腿,我就一下知道他多矮。

你最初的世界观就是你学习了解各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把尺子。

带著这把尺子,我开始著手学习哲学。

主要谈谈西哲吧,因为文化背景的原因,我认为西哲比中哲更难理解一些(也可能是我从小看中哲有一点基础的原因,见仁见智吧)

为什么说哲学就是哲学史呢?

因为所有哲学思想都是有传承有发扬的,所以按顺序系统的学习哲学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你学数学一上来还不知道二次方程呢就傅里叶展开,是很逗的。

但是,很多人觉得哲学是文科,就像语文小学生也能学李白,一上来就啃《小逻辑》《哲学笔记》啥玩意的,这是不现实的。我大学时啃过小逻辑,后来变成催眠书了。

哲学是逻辑的演绎,数学是概念的演绎,物理是经验的综合。我个人认为,相比文科,哲学更像一个理科,需要你去打基础,慢慢深入。

所以你想看懂黑格尔、胡塞尔、加缪,你必须先看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巴门尼德。

可怕的是,最原始的古希腊哲学也很不好理解。

我觉得我理解的最慢的部分就是古希腊哲学和德古(德古语言转换要背很大的锅)

而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下面我分古希腊哲学和德古讲一下,怎么理解对我们小白来说特别难的哲学。

在整个哲学史上,古希腊哲学其实是最简单最不抽象的,但是我们小白啥也不会第一个学的就是这个,所以很难入门。

大学的时候看过传说中的入门神书《苏菲的世界》,说实话,我个人不太喜欢,时代和语言的限制吧,真的没法带一个小白入门。。。。。。

要说对我入门真正最有用的书是《三体》《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也是两本绝大多数人都看过的畅销书。

哲学的开端就是泰勒斯、赫拉克利特、阿那克西米尼,运用神一般的想像力做出的对整个世界的抽象的解释。

想像这个世界由水由火由气构成,是不是听上去很难,但是你一旦自己想像出来那种画面,你就会恍然大悟,so逮斯奈

我刚刚说的两本书里有大量对世界的天马行空的抽象解释,作者用细腻的文笔给你描绘出这些抽象是如何具象为世界的。

比如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墨子设计的火中大球模型,简直是精妙!

想像力不能脱离知识的土壤。

书我是看的复旦大学的推荐书目。

教材的好处就是特别系统,逻辑特别清晰,坏处就是太概率了,不管你懂不懂,不管为什么,结论直接甩给你。

所以当时我为了能够深入的真正的理解,搭配阅读了哲学家们的原著。很多哲学家,还是挺想让普通人知道自己再说啥的,不少原著写的还是比较具体的。

当然也有原著也理解不了的,。。。。

那就上慕课啊~

首推武汉大学赵林老师的西方哲学,讲的真棒!我迷惑不懂时就看他的课,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感觉。

学希腊哲学,就是要慢,要啃,要品,要给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有空再更德古理解方法。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