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在附近有博物馆正在免费开放,你有钱有时间有完全的自主性可以决定进去参观,你也选择了不进去,这个心理障碍是什么?

为什么有过一次不好的经历,就会不愿意再去另一个博物馆中尝试?(像看电影,看过烂片,你下次还会买票进电影院;看过不好的展览,下次就算免费也不去看了?)在考虑利益所得之外,为什么不会因为好奇、寻找感动等内心需求而进入博物馆?是没有这种需求,还是这种需求不能被博物馆满足?不去博物馆是不是出于一种划分去博物馆的他人和自己的心理?如果是的话,在划分什么?为什么?博物馆参观有没有可能形成一种全民的文化习惯?博物馆到底是让人融合在一起,还是加剧了阶层的分化?


观众意欲进入博物馆,必须要和博物馆环境发生关系,而博物馆环境基本是由博物馆物构成的,它是非文本的,这种非文本性及其衍生的规则,在博物馆建筑的隔绝下形成了一个异托邦(异托邦这一概念来源于福柯,限于篇幅不详述,可以看做是一种扭曲规则了的社会空间),其环境和规则异于其他社会空间。如果能够认同这种差异并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当然现在博物馆也会尽可能的帮助观众适应这一差异,例如我国文博界的「三贴近」等等),就可以和博物馆环境发生关系,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爱去博物馆」,反之,就是「不爱去博物馆」。
难得碰到和专业有些相关的问题。怒答。

一、博物馆的现状与功用

博物馆是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过文物行政部门审核、相关行政部门批准许可取得法人资格,向社会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1]

「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国际博协2007年定义)

我国目前有大小(截止到2012年)有3866家博物馆备案的博物馆。其中有综合性的博物馆,如国家博物馆、浙江博物馆;也有专业性的博物馆,如电影博物馆、自然博物馆;有国家性的博物馆,也有颇具地方特色的博物馆。更有流动科技馆等以其尖端性与可活动性,为固定地点的博物馆展示的补充和外拓提供可能。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城市的发展轨迹和文化历史在博物馆中展呈,城市的地域特色和个性在博物馆中体现,城市的丰富而宝贵的文物在博物馆中典藏」。[2]

总体而言,博物馆具有满足人们了解历史文化的需要,启发游客的兴趣,可供旅游休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作用。目前,我国多数博物馆自身属于行政文化管理体系下的具有文化事业性质的文化组织,但其作为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的功用,很多时候得不到正确的实施。一些博物馆仅靠政府财政支持建设,经费不足、人员空缺,而博物馆的事业和"产业"的双重属性容易造成管理的职能交叉与缺失的并存,使得它应有的效用得不到合理的发挥。不少博物馆由于管理经营不到位,门可罗雀。

当前,综合或地域型博物馆往往由各级政府出资建立,带有地方特色和综合性。但有不少博物馆疏于管理与开发,不能恰当地利用文化资源。且在此类博物馆的管理中,博物馆工作人员多注重保护,而忽视了必要的开发和宣传工作,使得博物馆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够。这里,我们要注意到,博物馆一类的文化事业组织具有社会服务性,非营业性,非政府性,但「文化事业组织所承担的具体行政行为允许进行有偿服务」。

而出于博物馆的公益性,前期的投入大,民间的私人博物馆的规模和影响力较为不足。虽说,宁海的「十里红妆」博物馆算是其中翘楚。从目前资料看,馆长何晓道也算是个研究和经营的能手。(这个如果赞的多,有机会再谈。估计没机会了= =)

二、为什么博物馆吸引不了人?

博物馆目的和功能定位。

欧美国家认为,现代博物馆的宗旨是3E:educate,entertain,enrich。(根据评论补充,也有说4E的。)但我们参观很多中国的博物馆时,并没有体会到博物馆作用的发挥。反而要在前面加个self,自学,自嗨和自我充电。国内博物馆多定位于教育,收藏和研究,尤重收藏。比如我们虽然是专业相关,但在大学期间从来没被安排去过当地的博物馆。更别说普通民众。

但正如巫鸿在《美术史十议》所倡议的,研究者应该去亲自参观、寻访真品,因为这是复制品和图片所不能替代的全方位的体验。很可惜, 有些时候,我们去博物馆参观到的也不过是复制品,并非真迹,实在遗憾。

普通民众的消极心理

总体来说,便是相对应的无心,无趣,无力。或者说,没想到,没意思,没办法。

无心,指的是在普通民众在意识中,并未将博物馆作为日常休闲的去处之选。无趣是指一些博物馆的展览对民众的需求无法满足。而无力则是,民众知识水平和财力不足以去成更好的博物馆,或者去了得不到精神上的满足的缘故。

交互的不足。为什么说,我要在前面国内博物馆的功能前加个self,成自学,自嗨和自我充电呢?

本题中, @螺旋真理 所说,观众进入博物馆需要进行的自我调整,也恰恰指出了当前博物馆存在的问题。至少从目前来看,我对于博物馆的游客体验,是非常糟糕的。

博物馆要吸引人,要注重特色化。比如飞机博物馆(北京)展出退役的飞机能吸引军事迷们的眼球,且比图片展示更有真实感和体验感。又如电影博物馆结合了声光电的艺术化展品表达,既符合展览馆自身的特色,也为博物馆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专业化对于一个专门型的博物馆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博物馆特殊的教育意义所要求的。泛而不精、多而冗杂的展览内容会使一个博物馆的专业性被掩埋。

地域化则是对区域性综合类博物馆的必然要求。比如温州博物馆会集中展现从东瓯国建国到现代温州的漫长历史图景。地域化的博物馆也本应作为城市文化的负载和活动基地。

这三点是博物馆的部分特性,是本应吸引游客的地方,同时也对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但注重游客体验是体现这些要求的必然,也是将博物馆作为休闲旅游场所的必然。

我们需要的是参与感,是对展品更全方位的体验。

一是展品展示方式的多感官参与感。比如地质博物馆展出从远古到现代的地质变化以及各种地质成分的岩石等展品时,全透明玻璃的地板下放著微缩地质模型展品,又比如电影博物馆的声光电综合展示电影制作技术和历史。(特别推荐!)

二是活动带来的参与感。厦门的博饼民俗博物馆并不局限于文字和图像的展示,其特色在于游客全程参与博饼这个非遗保护民俗项目中来,使游客得到新奇的体验;随游戏赠送的小礼品虽然数量不多,也并不贵重,却能让游客玩得更加尽兴。这些都是值得借鉴学习的案例。此外,譬如模拟考古,亲子探险活动等,也有著不同的乐趣。

三是展品本身的魅力体现。博物馆的参观者并非全是专业人士。这时,就需要人工/机器导游的讲解词陪伴左右。但这讲解词一定要足够生动形象有内涵,这也需要更广泛的研究打底。

问题是,现在好多博物馆都冷冰冰地摆在哪儿呢。工作人员也一副要去不去的样子。去了一次就不想再去了,哼昂?


不感兴趣,昏昏欲睡。

一是家里住的偏远,以前去博物馆要好几个小时。

二是小学中学课堂上没有提供类似的机缘,没老师或大人带著讲解,同学也不感兴趣。

三是博物馆太单一,没有我感兴趣的动漫,科幻,女优题材。
没有时间门票又贵仅有的博物馆离家还挺远里边那点东西不值得一看可以说就是联合学校骗小学生家长门票钱的
博物馆参观的全民化有可能。在小学。如果参考自愿性的话,我认为,没可能。就好像网路的全民性化目前都不能达到,(虽然有硬体,教育等客观原因),而博物馆,相对于网路,其必要性似乎没那么强。那么当然全民化在目前很难达到了。至于原因,我以为,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任何事物(除了动物性以外)似乎都不能在自愿的前提下达到全民普及,达到全民普及,绝对有被迫性的一面,比如网路普及,必须承认一部分人使用网路是由于他必须使用网路来获得某些必要信息,比如身份信息联网等。而他从网路中获得的其他有利的事物,比如便捷性,并不是他使用网路呢主要原因。至于博物馆,就更是了。姑且不论是不是真的所有人进博物馆都有收获,即使都有,又有多少人会根本不在乎这些收获呢。所以,我认为,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任何事物(即使是有明显好处的)的全民普及都很难达到。博物馆尤甚。
美食爱好者不是各个都爱逛菜市场的,爱自己做饭吃的也往往不爱下馆子。朋友去不去博物馆,也是这个道理。

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不可能强求所有人都能认同一个价值取向或一个文化观点。

我就是一个不喜欢去博物馆的人,来北京这么久没有去过天安门没有去过故宫没有去过长城,因为我讨厌人多的地方,而且觉得那些地方没有一点意思。

就别问为什么没意思明明XX和XX那么好看那么有趣了,这是世界观的问题,我还觉得这世界上没任何有意义的东西呢,这种事情根本讨论不下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