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在空性之上,或者說就是空性?


離一切識,離一切念,才能體認到空性,建立的名相越繁複,離空性越遠。你需要在現實中觀察空性,不顛倒,趨近真相實境,然後再回頭看諸多名言教法,就明白了。


你吃的太多,撐著了。

請一心念佛就好。


緣起性空,很簡單,佛學基礎理論,有空才會有萬事萬物。要反向操作,才能回歸自性本空。


辯證法的事物具有普遍聯繫性是不是就是緣起性空?唯識無自性,法界緣起與本自圓滿,唯心極樂是不是都是建立在空性之上,或者說就是空性?

————

緣起,粗略意思是一個事物必須靠外在的緣分條件才能存在。如果無條件也能存在,就是自性有,不是自性的無了。

普遍聯繫,是緣起的一部分表現,但佛教不認可聯繫的客觀性,因為一旦排除了主觀意志,客觀的依靠性就不完整,無法解釋情器世界和業力的關係。這就是馬恩比佛教少的那條腿。

唯識部分,無自性的是三性里的遍計執,唯識認為另外兩性不是空的。

空性=緣起,是終極的。連空性本身這個無為法常法,也是空性的,沒有自性的,因為空性也是有所依的,比如瓶子上的空性,這個空性要依瓶子,瓶子是瓶子的空性的所依。

萬事萬物本自具足的是空性,這個勝義層面角度說,萬事萬物是一樣平等的,不是萬事萬物在如何角度都一樣哦。

極樂世界是三界中的佛化現凈土,也是空性的。

我主要用的中觀見來解釋,說的不好您多包涵,詳細的可以看《緣起贊》,祝好


你可以看看《佛教邏輯》

也許有幫助。


六祖壇經提及到,

一個人的悟性和慧根是高還是低,影響自見本性

低,多學多問,慢慢積累,從量變到質變,能自見本性。

高,一點就明,跨越積累,直接就質變,也能自見本性。

每個人的本性不同,但是能自見本性是每個人的自己的人生意義之一。

本性和空性之間的關係就是像辯證法。

自見本性不一定能識空性,識空性也不一定自見本性。

但是是兩者是有關係的。

本性和空性是可以相互作用的。

下面我就不能用語言來證明了,這用一句常見的話總結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