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如下: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

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

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

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你是如何理解這其中提到的,如來無所說的呢?


又舍利子!

如我所說若有是處,無有少法而可見聞亦無可說,如是一切諸法非可得見、非可執取。何以故?

一切諸法皆是一相,所謂無相。


請看《金剛經誤讀梳理》https://zhuanlan.zhihu.com/p/55606789

之前答的被刪了,只好放鏈接。請諒解。


「如來無所說」,意即,《金剛經》非如來所說,乃偽經耳。


佛教中期出現的般若思想,開始探討輪迴和涅槃,迷和悟之間的關係。人到底迷什麼?又悟什麼?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是彼此獨立的嗎?

對此,般若思想給出了一個「反常規」的答案。

打個比方,一個人手握燙手的山芋去看醫生,說疼,請醫生趕緊幫他治治。醫生說,你放下山芋就可以了。

那個人放下山芋,但發現依然很疼,於是覺得跟山芋沒關係,又再次握在手中,苦苦哀求醫生救救他。

醫生想了個辦法,拿出一個冰涼的山芋出來,告訴他這就是解藥,並描述這個解藥的種種好處。讓他放下燙山芋,握這個涼山芋。

雖然這個人的痛苦是燙山芋造成的,但本質上他的迷是對「燙山芋」的執著,不肯放手;而他的悟也只是放下而已,而不是另一個「涼山芋」。

醫生對涼山芋的種種功效描述,就叫「無所說」。

這就是般若思想,稱為「如來密意」。但學佛如果不能深入到般若中,就很容易誤解「涼山芋」才是真正的解藥。


金剛經的緣起,是因為須菩提向佛祖提了一個超綱問題

須菩提當時是羅漢乘,但是他問的卻是:如何成為菩薩、如何行菩薩道的問題。

相當於大學生,問了一個研究生的問題。

不管是須菩提不懂裝懂心向佛,還是明知故問為眾生

總之他是問了一個超綱問題。

佛祖更是借著這個問題,直接把須菩提現炒現賣,用半節課的時間,超綱講課,令須菩提現場畢業,進入菩薩狀態。然後再重新用菩薩乘的立場回答問題。

所以,金剛經在結構上,是一個問題、兩套回答

加上鳩摩羅什為了提高傳播性,對於金剛經的翻譯,故意降低了門檻:用「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代替「菩薩乘」,從而讓人低估金剛經的難度,敢於聞法。

很多人學金剛經,隱隱覺得金剛經是在說菩薩的事兒,好像佛的回答有些答非所問,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當然這個結構本身,也不可避免的搞暈不少人。

兩次提問: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品二、品十七)

回答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品十)

回答二:應生無所住心。(品十四)

而在第十三品的時候,如來官方宣布說,今天講的這個經就叫做《金剛經》。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接著,佛就問須菩提:如來有所說法不

須菩提回答說:如來無所說

這個回答,引發了更多的爭議。

如何理解如來說了等於沒說,須菩提聽了等於沒聽呢?

這就要從第六品的一個比喻說起:

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如來說,我講的佛法,猶如這渡河之舟,是要在渡河之後,就起身舍舟而去的。

?這佛法之舟,我們應該如何乘舟而渡呢?

攏共分三步

【1、本義】:木頭為舟,過洪水之河,度凡夫之

【2、俗諦】:佛法為舟,過慾望之河,度我執之

【3、聖諦】:非法為舟,過法界之河,度菩薩之菩提心

這樣我們就清楚了,如來說法,是為了讓我們像過河一樣覺悟。

我們過河,是利用木筏把肉身轉移到河對岸。

我們聽法,是利用佛法把凡心轉移到欲河對岸。

(這也是西遊記中,唐僧過凌雲渡的暗喻。大家對西遊記真的太低估了。)

當我們利用佛法過到了慾望之河的對岸,那就說明我們的凡心已逝,升起了正等正覺的菩提心,進入了菩薩乘。

這個時候,在菩薩面前還有一條河,法界的萬法之河。

心中有法的人,一旦進入法界之河,便會沉沒。

這就需要「非法之法」這個舟筏。

非法之法,已不是一種法,所以說非法非非法

非法之法已不可說,不可描述,所以須菩提說如來無所說法

這個無所說法,就是【非法之筏】,就是菩薩要乘的筏。

那麼菩薩到底如何才能乘這個非法之筏,在法界之河中,來回布施度人呢?

問題的答案就是金剛經十七品之後的內容。

所以,閱讀金剛經前十六品的時候,應該以一顆求覺悟的心去共鳴;而閱讀金剛經後十六品的時候,則是要帶著一顆利益眾生的心,無住而無不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