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分两种。

一种好奇源于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令我们产生不快,为了解决这种不愉快而去寻求它的根源,或者解决的办法。

另一种狭义上的好奇则是具有动机奖赏性质的,即我们从「好奇—好奇心得到满足」这一过程中获得了奖励。

那么好奇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会好奇?

(一)

我们都知道,一般情况下,年轻人更喜欢冒险,愿意尝试新鲜事物;而老年人趋于保守,更不愿意冒风险。这一现象不仅是人类中存在,在动物上其实也一样[1]

有非常多的研究表明,婴儿更喜欢新颖性。

  • 例子1:在1964年的Science上的一项经典研究中,一名心理学家表明,年龄在2个月至6个月之间的婴儿,对特定的复杂视觉刺激看得越多,就越没兴趣[2]。例子2:1983年,develop对稍大一点的孩子(分别为8个月和12个月大)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一旦婴儿习惯了熟悉的玩具,他们就会偏爱新玩具[3]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说明了,我们天生就喜新厌旧,喜欢新鲜事物。

科学家对此的解释是,婴儿都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习大量信息,而好奇心是人类和动物完成这项庞大任务的工具之一

所以好奇心的第一个生物学意义体现在生命早期,是生存和学习提高适应性。我们要在这个可能是相对最安全的时间里(有父母的保护),以最小的风险去试错——去学会规避有害刺激(不要碰尖锐物体),趋近有利的东西(食物、亲近)。

好奇心强的孩子试错更多,能够获得更多的外部刺激和反馈,因而获得更高的认知发展水平

  • 例如,1991年美国的一项研究对113名5个月和7个月大的婴儿进行了视觉新颖性偏好测试,然后分别在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对这些婴儿进行智力和认知能力测试。结果发现,新颖偏爱程度性与24个月和36个月时的智力测验中得分显著正相关[4]。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5][6]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常说小时候调皮的孩子往往比较聪明(但不一定学习好)。

(二)

好奇的第二个生物学意义在进化上,是获得更多生存的可能性,对于动物来说,每一次好奇都是风险和收获的博弈,如果风险评估在合理范围内,好奇有可能会增加生存几率(比如获得更多食物和交配权)。

从进化的角度说,好奇是某一个族群获得新的生态位的关键。

正是好奇决定了我们的祖先是几百万年前从非洲的树上走下来的那一批,而不是留在树上变成了黑猩猩。

因此,与其说是我们进化出了好奇,不如说是好奇造就了我们。

好奇的第三个意义也是和生存相关,也是我回答中提到的第一点,是消除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

  • 例如,当我们逃离了捕食者的追捕后,我们会确认捕食者是否已经远离,是否周围没有危险了。当环境中出现了新异物体时,我们会感到紧张不安,直到确认它没有威胁了才会放心下来。
  • 又比如,工作中的知识盲区干扰了你的工作进度和表现,令你产生了焦虑感,因此为了消除焦虑我们要下班后主动去学习它。

因此,身为人类的我们,追求知识的目的,既有为了获得奖赏的成分,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消除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事实上,消除负面刺激本身也是一种奖赏)。

(三)

当然,好奇也并非没有坏处,一方面,好奇增加了风险,过于作死还是会死的,例如「外国人少」视频系列;

另一方面,对于人类来说,现代社会给我们提供了太多诱惑,轻易就可以提供远超自然程度的快乐,容易让人沉迷。

例如,很多成瘾研究中就发现,「新异偏爱」(novelty preference)这个特质较高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上瘾,这与脑内的多巴胺系统密切相关[7]这意味著好奇确实是一项奖赏驱动的行为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好奇本质上是对意外获得奖赏的追求。这里我们可以引入一个科学概念,叫做「奖赏预期偏差」(reward predictive error),即当你所预期的奖赏和你实际获得的奖赏有出入时,多巴胺的反应会出现适应性地变化。

具体可看:Mon1st:【唱唱反调】多巴胺=快乐?没那么简单!

比如,当你没想过获得奖赏时,却突然获得了奖赏时,多巴胺的反应幅度会比在预期情况下要大[8]

我知道你们看不懂,但是为了提升本文时髦值我还是要放。

其实心理学也早就发现,无规律奖赏比规律性奖赏更会激发动机,这也是为什么赌博会上瘾。

回到好奇这个话题,其实每一次好奇都算是一次赌博,你可能从众收获意外之喜,也可能会承受风险,尽管如此,大家仍然点开了这个回答,想要知道「好奇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也许你从本文中收获了知识点,也许是浪费了五分钟生命。

但如果什么都提前确定了,那世界也太过无趣了。

参考

  1. ^Insel N, Ruiz-Luna M L, Permenter M, et al. Aging in rhesus macaques i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novelty preference and altered saccade dynamics[J].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2008, 122(6): 1328.
  2. ^Fantz R L. Visual experience in infants: Decreased attention to familiar patterns relative to novel ones[J]. Science, 1964, 146(3644): 668-670.
  3. ^Hunter M A, Ames E W, Koopman R. Effects of stimulus complexity and familiarization time on infant preferences for novel and familiar stimuli[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3, 19(3): 338.
  4. ^Thompson L A, Fagan J F, Fulker D W. Longitudinal prediction of specific cognitive abilities from infant novelty preference[J]. Child Development, 1991, 62(3): 530-538.
  5. ^Eaves R C, Glen R. Novelty, age, and IQ: A theoretical look at human preference for novelty[J]. Diagnostique, 1996, 22(1): 1-20.
  6. ^Fagan III J F. The relationship of novelty preferences during infancy to later intelligence and later recognition memory[J]. Intelligence, 1984, 8(4): 339-346.
  7. ^Belin D, Berson N, Balado E, et al. High-novelty-preference rats are predisposed to compulsive cocaine self-administration[J].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11, 36(3): 569-579.
  8. ^Mohebi A, Pettibone J R, Hamid A A, et al. Dissociable dopamine dynamics for learning and motivation[J]. Nature, 2019, 570(7759): 65-70.


好奇可以让动物主动地去探索周围的环境,被称为「active sampling」。

在强化学习中有一个概念叫做「exploitation-exploration tradeoff」。当你根据你现在已有的经验,觉得你应该做事情A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某个你没有尝试过的事情B会更好呢?好奇心的作用就是,让你去探索一些你没有做过的事情,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周围环境、找到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

推荐一篇综述: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3-018-0078-0?

www.nature.com


人生的意义在于寻求确定性,为什么目标寻求因人而异。

确定性能显著提升生存。


被动学习所建立起来的处理逻辑映射关系,在实际应用时会主动地修正和完善自身。综合这种现象是构成了好奇的主要抽象来源。生物学上的意义大致是一个神经网路所表达的处理逻辑越来越完善的过程。


这就为什么喵星人比地球人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生物学意义,指的生物学这个学科建立的意义吗?下面就当做这个问题回答啦。

从实用角度看,生物学及其研究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我们的食物,水稻、玉米、小麦等,肉类,等等,这些东西的获得都离不开祖先对于这些物种的驯化。前人对于动植物的驯化基本基于一定的运气以及传统的经验,驯化的效率以及良好种质资源的保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都是对于驯化的内在原理不清楚,也就是对于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不清。古代只能够通过生物的外在特征来进行各种品种的选育杂交,其效率可想而知,而在掌握现在生物学知识的我们能够在了解物种的基因组的基础之上进行更为高效精确的分子育种,能够获得人类所需的各种食物。

动植物不仅仅是食物的来源,也是我们工业生产,医学发展,以及改善人居环境等众多领域的原材料。工业中常用到的橡胶,树脂等,以及木材纤维类等。在医学上,随著对中草药的深入研究,发现了许多良好药材的有效成分,能够更加有效的推进医学的发展。园林植物的多样化是随著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自然追求,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当然是想要有著良好的生活环境,而良好的环境就与植物分不开,在基因编辑和分子育种的加持下,我们更够获得更多的奇花异草来装点世界。

从研究角度看,生物是一类特殊复杂事物代表,该研究对世界认知的关键一环。

地球现在的模样,很大程度上是与生物共同演化的结果,就比如我们脚下的土壤,这并不是地球与生俱来的,倘若地球上没有生命则没有土壤。某种程度上是生命塑造了自己环境。生物这类复杂适应系统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呢,亦或是独特的?可以说地球上的复杂程度远超一般的星系,从人类的求知欲来看,对我们人类本身,生物本身的探究就是绕不开的一环。生命为何存在,为何人类能够思考,意识存在吗?人类的大脑为什么这么复杂,基因组和神经的连接组的研究什么时候能够有更大的突破?这些问题都需要更多的生物学知识来解答。


少交点智商税。更全面认识生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