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先说结论:曹昂不死,曹丕没有任何机会

拓展一点来讲,相较于孟德公其他儿子,曹昂有两大无可比拟的优势,即年纪和名分,而这两项就几乎锁定了继承人之位。

先说年纪,曹昂生年不详,但战死于197年,同时曹丕才10岁,曹公42岁,按照曹公的年纪倒推,曹昂少说也有22岁,甚至远远不止,因为曹昂有20岁举孝廉的记载,而他的生母是妾,要说明媒正娶的正妻一般都在及冠以后,古代人尤其是曹公这种权贵家庭十七八岁有孩子实在屡见不鲜。

所以,曹昂的年纪比曹丕至少要大十岁,而这就决定了在曹公打江山的岁月里,曹昂极有可能作为唯一的儿子参与到第一线的工作中,积累大量的经验和资源,不提曹昂的实际能力如果,就凭最后愿意留下来把马让给父亲,断后掩护父亲跑路,体现出的勇敢和孝悌,曹公一定会在曹昂的成长过程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也就不可避免的形成一个嫡长子利益集团,这可能包括婚事,护卫,老师,辅佐的将军和谋士等等;这是其他儿子无法匹敌的。

再说名分,在古代名分是非常有用的一个东西,尤其是在选继承人的问题上。曹昂的生母早逝,由曹公的原配夫人丁夫人养大,曹昂战死以后丁夫人和曹公离异,卞夫人上位,曹丕等人成为嫡子。所以如果曹昂没有战死,曹丕等人全都是庶子,丁夫人无子,作为丁夫人养子的曹昂所拥有的名分也是远超过曹丕等人的。在古代,嫡长子健在的情况,庶子上位的情况实在太少,史书上记载的都很少,庶子要聪明到如曹冲这种妖孽才有可能被记载几笔。而且卞夫人是歌姬出身,娘家不可能给予曹丕任何帮助,甚至会成为拖累;但丁夫人肯定是世家出身,毕竟曹嵩也是当过大官的,长子的媳妇总不会找个小门小户的吧,这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资源。

综上,曹昂不死,曹丕一点机会都没有。


不出幺蛾子的话是没有机会的,大家都知道他是唯一嫡长子,不多赘述。

关键是,曹昂是怎么死的?曹昂是为了救曹操死的,如果宛城一战曹昂活了下来,凭这次壮举,曹丕就算是有天大本事也没法给曹操留下更好的印象了,更何况曹操本来就不是特别喜欢曹丕。

而且如此一来,司马懿他们的投资就不会给曹丕了,大概率支持曹昂。

生死关头儿子不顾自己死活来救自己,换做是谁都不会忘记。


曹昂不死其他人完全没有机会。

  1. 曹昂不死,丁夫人还在,其她女人无法上位。曹昂相当于是唯一嫡子,相比曹操的其他儿子有绝对优势。
  2. 本人能力强,能文能武,和曹操年轻时一样出道就被举孝廉,是标准的曹操继承人,更容易获得军队和士族的支持,包括后来的司马兄弟和丁氏兄弟肯定主动跑到曹昂这边。
  3. 如果经历宛城之战活下来,光凭【宛城救父】这一壮举足以干掉同时代【卧冰求鲤】的王祥,荣登大汉第一孝子。到时名满天下,各地名士竞相仰慕,英雄豪杰望风归降,犹如秦时天下之望扶苏。


不请自来。

曹昂,朱标这二位是形成定论的人物,即:曹昂不死,曹操所有其他儿子一个也别想继承曹操的位置,抢也抢不来,反了也打不过;朱标不死,朱元璋所有其他儿子一个也别想继承皇位,抢也抢不来,雄才大略的朱棣朱老四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在朱标手下造反。

题外话:我很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挺曹冲?小妾环夫人所生,年纪小,庶子,他就算没死,凭啥被立嗣?就凭他死的时候曹操一句「诸曹之幸」?还是曹丕自己谦虚说的「仓舒若在」?聪明是不假,被曹操喜爱也不假,曹操是那种光凭聪明,喜爱就立嗣的人?曹植不一样聪明?曹操不喜欢曹植?曹丕虽差点也差不到哪里去。贾诩那句「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曹操会不明白?


我换个角度说下自己的看法。。。

扶苏,曹昂,朱标早已是各自父亲心里默许的继承人。

比如曹昂,曹操起兵后也一直把曹昂带在身边,所以曹昂在自己叔伯兄弟间威望和资历最高毫无疑问。

比如扶苏,始皇把他放到大部队里锻炼,让心腹蒙恬手把手教导。

比如朱标,老朱立他为太子后,让朱标去基层体会民间百姓疾苦,不要一直享受富贵。而且老朱给了朱标一套豪华班底,宋濂,蓝玉,常遇春等都是朱标这边的人。

扶苏,曹昂,朱标的共同点都是宅心仁厚,谦逊有礼,有谋略,有能力,有资历,得人心,还特么有名分,名正言顺。这不明摆著就是一代明君的样板么。。。可惜他们年轻早逝,不然以后的政治手段如何?我个人觉得不一定比得过他们父亲,但是压住自己的弟弟和众功臣还是稳稳地。

秦始皇,曹老板,老朱无论本身是狠还是多疑还是无情,但是他们又不傻而且本质还是胸怀天下,三观很正的。他们也都喜欢百姓能过得好,天下太平。自然扶苏曹昂朱标无论是人品还是能力,都是自己最满意的继承人,而且也都一直按照继承人来培养的。

曹昂不死,曹丕没机会的,我觉得曹丕也根本不会产生这方面的想法。名不正言不顺,在父亲那边也得不到支持,在众将士,百姓心中也不是正统,估计刚有点造反的心就被大哥按死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