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历史有规律,是否说明未来可以预测?


历史没有规律。这个结论不是从历史本身出发得来的,而是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外推的。

都知道万有引力。实际上,所谓地球绕太阳转,只是近似的说法,严格意义上是地球太阳互相绕著转,只是太阳比地球大太多,太阳动的程度和地球差太远,近似可以认为太阳不动。如果是两个质量差不多的太阳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互相绕著转,那么通过计算,是可以预测这两个太阳未来的运动轨迹的。在这个意义上,我定义这叫有规律。可是,可是当三个太阳互相绕那?人类科学家已经晕菜,数学已经算不出来结果了,计算机模拟发现,运行轨迹十分依赖初始条件,而且细微的扰动就会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最著名的作品《三体》,其名字就取自这个令人沮丧的三个太阳互相绕的问题。

另外,很多人也听说过「蝴蝶效应」。说的是加州一只蝴蝶扇了一下翅膀,会在北京引起一场风暴。这个譬喻是一个叫洛仑兹的气象学家给出的。他在研究气象预报的时侯作出的结论是长期天气预报是不可能的。同样是严重依赖初始条件,而微观的扰动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成宏观形态。这就是「蝴蝶效应」的出生。

所以,自然科学家的结论是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偶然性的因素会变得无法忽略,因此宏观预判的雄心缺乏成功的希望。因此咱定义这叫没规律。

历史是什么?是千万个太阳互相绕的复杂系统。微观上你可以总结出许多验之有效的规律,就如万有引力。可是到宏观层面,一切都会变得扑朔迷离。1983年,人类命运在前苏联陆军中校斯坦尼斯拉夫.叶夫格拉福维奇.彼得罗夫的一念之间打了个转,如果他狂热一点,地球上已没有人类咯。

嗯,所以我相信,如果没有鸦片战争,什么资本主义兴起,科学大发展,代议制政治架构都不会在中国自然地发生。历史没规律,进步是假设。总结历史规律的都是套路。


历史规律犹如一个人的命运,当你老了,回过头看自己一生,有一条轨迹,算命的以此为据,认为对未来也可以预测。可是站在今天向未来看,有那么多偶然因素影响你的未来,这些偶然因素如何能测得准?社会也一样,而且影响因素远大于一个人的命运。我以前学过预测学,预测模型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未来的环境与过去没有太大的差异,所以可以用历史数据预测未来,问题是,未来无论如何也不能与过去差异不大,所以所以预测模型没一个准的,我们老师告诉我们,准确率达80%的算是好模型了。这还是针对市场的,要是按照这样的预测规划,会导致多大的浪费。
隋唐和秦汉。像不像?秦,两世而亡,隋,亦如此。其他的自己对比吧。

天朝人喜欢用「卤蛋」打趣台湾同胞。

民国人狠批满洲国开历史的倒车(人人平等好多年了,你他么还皇帝、还复辟呢)。

满清的文人武将嘲笑南明朝廷的争权、内斗。

明朝人杀到捕鱼儿海、只恨没能逮住北元的皇帝、灭了黄金家族这个野蛮制度的根源。

元朝人表示,对南宋的感觉:文弱、迂腐。

宋朝人痛陈唐末五代军阀的杀伐酷戾。

唐朝文人严斥隋朝炀帝:好大喜功、征伐无道。

隋朝史官讽刺南陈的陈书宝除了荒淫就是歌舞(玉树后庭花)。

南朝士族们嘲笑"投鞭断流"的苻坚落荒而逃、风声鹤唳。

北朝的五胡们真心想逐鹿中原,东晋这个「大国」?直接忽略,严重鄙视偏安江南的。

西晋的司马家族说,什么魏蜀吴弱爆了,我们才是人生真赢家,好不好。

唯才是举的曹操高明的手段: 挟天子(汉献帝)以令诸侯。

汉朝人说:暴秦!

秦国人说:除掉李牧,六国即灭!

中国人从结绳记事开始到二十四史的编写,一代代的中国文化知识分子都把历史记录当成传统与传承,因此或者说因为中国人总是习惯于从历史记录中吸取教训,有时矫枉过正,有时繁华鼎盛 ,有时粉身碎骨 。

我们这个民族总是善于忽略天时地利的必然,总是更愿相信人为操纵历史的重演,所以从商鞅到王莽、从诸葛亮到袁世凯,有些成功了,更多失败了。炎黄子孙们一直在战天斗地的批判与自黑中奔向一往无前的未来,也因此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且始终屹立不倒!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事后看事前,可以找出好些规律事前看事后,谁也不能确定哪个规律起作用,又能起多久作用,因为环境的改变,可以改变所谓规律起作用的条件,结果就是,它仍然是合理的,有规律的,但却是无法肯定预测的可以参考阅读卡尔·波普尔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四个字即可形容:周而复始。微信号:wuhuabt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