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非常感谢各位答主,在我提出了这个问题之后,即使有争论的可能也仍然给出了答案。我很感激各位的诚恳,和付出的努力。

但我也很抱歉,我没有能让这个话题讨论下去。我几乎没办法回复各位。是的即使现在来写这个答案,我也仍然觉得很困难。我试著尽力不冒犯到任何一位答主。

以下是我的看法:

虽然大家都从自己的所学知识,自己的专业角度去阐述了对精神分析的理解,可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仍然深深感受到了交流的鸿沟。我不得不怀疑,不得不困惑于我们是不是在讨论同一个问题,我们有没有在同一套逻辑里,能不能用同一种语言说话?

我没办法去讨论我提出的问题。真的对不起各位。我只能指出,我们在很多更基础的问题上都没有共识,这个可能会被引发的争论其实已经毫无意义。

我们身处的学校,能教给我们正确的知识吗?诸位读到的教科书,对于研究者来说,可以当做圣经一样引用吗?

或者问一个更直接的问题:科学是什么,在大学里被讲明白了吗?

这里有一个和心理学无关的细节。在我看来,任何真正有科学思维的人,都不应该认同中医的。毫无疑问。

另一个细节是,样本量过少,会因为显著性检验而被诟病的心理学研究者们,或许有一部分是并不理解统计的意义的。我知道对这样一门社会科学来说,很多研究几乎完全无法讨论机制或机理,科研仍然停留在相关之中。而更多只需要读文献的应用者们,或许,甚至并未理解「相关」和「因果」的差异。

或许,更多论文的读者们是还根本未掌握正确阅读文献的方式。

我很抱歉在这里泛泛而谈了很多几乎和这个问题无关的事。我内心里只有隐隐的懊悔,我觉得我就不该在论坛里提出这样问题。


精神分析一开始是想走的实证—客观主义的路线的,但是这仅仅是出于弗洛伊德的个人问题——他为了凑钱娶媳妇,在同事对他一致看好的情况下,放弃了对娃娃鱼神经系统的研究。很明显,弗洛伊德在构建精神分析理论的时候,还是希望能弥补自己之前的遗憾。所以,他总是希望精神分析能以实证—客观主义的样子出现。

但是,他写了无数篇论文,基本上都是那种个案—推理的模式。不是论文的数量少,而是走实证路线的少(不知道题主是在哪里看的论文,精神分析的论文出书的都一大堆,只不过有的本来就是小说)。也有像约翰鲍尔比这种,有生物学研究、有社会学调查、有个案又有群体研究数据的。(可以看他的《依恋三部曲——依恋,分离,丧失》)

绝大多数精神分析家都是走「关系—情境」的理论化路线的:重点放在人和人的互动,而不再追求绝对客观。因为实际上,我们也会看到:荣格的来访者都特别会做梦,也经常会对一些超自然现象有反应;克莱因的来访者都会谈到自己的攻击性;欧文亚隆的来访者都离不开「死亡、自由、孤独、无意义」的问题……每个人的个案都有很强的个人痕迹——这么说不是更不靠谱了吗?

比如:弗洛伊德有位来访者做了一个不是「愿意满足」的梦(和弗洛伊德之前「梦是愿望的满足」矛盾),弗洛伊德说「你的愿望是证明我是错的」——是不是感觉很像一种诡辩术?但是如果结合咨询的情境来看,她梦见自己参加姐姐小儿子的葬礼,背后的愿意是「见到那个在姐姐前一个儿子葬礼上自己暗恋的人」。又因为自己没办法接受自己的自私以及对那个人的感情,所以很想证明咨询师是错的,因为在咨询里他们得了解这部分——这部分在他们之前的互动里经常会被变相提到。

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心理学理论取向只提供结论,那么看书就行了,买书比做咨询便宜多了。

精神分析的创举在于:在这之前,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去了解「病人」的内心世界,更多会把他们当成异类处理。它提供的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态度比结论更重要。移情、阻抗、无意识理论等等也是如此——让人更有兴趣去了解一个人身上发生了什么,而不是用结论来停止人们的探索。如果发现了和理论假设不符合的地方,那说明理论需要被修正(虽然每个错误都有它的意义)。

个案研究也有它的优势:

①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咨询里,在上一个人这里成功的经验往往不太能复制到下一个人这里——所以咨询师的培训里,也是让咨询师找到自己理解别人的方法,而不是模仿别人——也因此,咨询师自身的人格状态比他们的理论取向对咨询影响更大。咨询师的经验更多在于他们开放的态度,懂得理解别人的经验,而不是活在自己原来的世界里

②我们如果想研究一个很大的东西,就必然得放弃很多细节。而让人产生感觉的东西,多会和细节有关——所以我们在做督导的时候,需要更多讨论咨询里两个人互动的细节,这样才能更接近两个人真实的感受和真正在意的问题。(通常,如果咨询师能做到对来访者真实一致,并能用一种比较成熟的模式回应来访者的需求,那么这段咨询关系问题一般不会太大)

③在心理咨询里,那些很具体的知识很多时候作用不大(还是那句话,如果这种知识有必要的话,看书比做咨询划算)。那些人们在咨询里在意的问题(怎么面对自己的人生,怎么处理和别人的关系之类的),往往没办法复制别人的答案,除非找到属于自己的办法。(也因此,咨询师不太容易在咨询里感到枯竭)


「潜意识」「防御机制」「移情」「反移情」「投射性认同」「见诸行动」「自体」「客体」「自体客体」等,精神分析的常用术语,基本都缺乏操作性定义。没有操作性定义,缺乏统一标准,便缺乏研究的客观指标。这是精神分析一直被诟病之处——无法被证伪。

别说操作定义,很多精神分析术语,内部不同流派,不同精神分析家都发展出不同理解,内部都没有统一定义。

精神分析强调的每个心灵个体都不一样,不喜欢研究的统一标准,觉得这样的科学范式不适用研究心理疗效,因为每个个体不一样,每次心理治疗过程不一样,怎么研究?这样的理念也影响精神分析不喜欢研究,偏好个案。

道理没错,但没有研究证明疗效,只凭感觉,而且精神分析通常做几年,有著收费利益关联,容易让人怀疑动机不纯:你说要做几年,到底是出于治疗目的,还是挣钱目的多一些?

更何况,做几年出现改变,是治疗作用?还是生活改变,或者时间的疗愈作用?

很长一段时间,精神分析的历史不喜欢研究。但是,澄清下,这是过去,当代精神分析还是注重研究的。

精神分析发展的心理动力学疗法,疗效因子有5.5,CBT是7,这是我参加DBT创伤治疗培训,国际DBT协会主席马丁老师说的。马丁老师是海德堡大学教授,非常注重实证研究,挺不喜欢精神分析的。他提到的这个疗效因子,是国际刊物对研究有效性的权威指标。抱歉,我研究比较弱,不记得具体是什么因子。

当代精神分析,非常注重与发展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结合做研究。包括最近出版的下面这本书,便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一本循证研究专著。

还有波士顿变化过程研究小组,精神分析取向,对心理治疗做了细致研究,提取出影响治疗的关键因素。见下书。

还有现在精神分析对婴儿观察的重视,验证、提出理论。

与认知神经科学的结合

当代精神分析还是注重研究的。


哈哈,有意思的问题。看了题目和内容怎么感觉题主已经自问自答了呐。我谈谈个人观点,非研究者不具权威性。首先只要是临床应用的咨询方法都是强调个案的,这方面不能欺负精分取向。其次我在过往课程中看到过一项关于咨询次数和效果之间的研究,在二十至三十次次数内效果有显著性,超过四十五至五十次显著性不明显。然后就是设计精分实验的约束性条件太多,高频多次,一周几次?一年两年,还是十年八年?是否有足够的样本,一人?十人?还是一百人?如何验证信效度?对照组怎么选都是困难的。所以比起认知行为取向可以有操作手册且能量化的特点,精分只能谈谈孤案。接著在中短程中短程动力取向也并不比其它取向有明显优势。排不进前三可以进前十。更多的证据支持共同因数咨访关系,咨师人格,来访动机。最后想说说作为理论的应用者,一面是问题和背景多样化的来访者群体,一面是可供选择的各种理论,是选择没有循证依据的还是选择有循证依据的?至少我的理解是选择前者是两不靠,神仙打架随缘,后者至少有一半是可依靠的。还有就是用精分理论在文学艺术领域还是大有作为的,我也很享受阅读这类作品,就像市面上很多用精分解读影视剧一样,很精彩,也不用去验证不用考虑后果,但是现实生活的人却远比剧本复杂。心理咨询是科学加艺术,科学是指采用有循证依据的理论,艺术是指能够针对不同背景的来访者制定出个性化的咨询方案。


我冒著被骂的可能来试著从我的角度回答一下。

第一,精神分析/动力学的其实是最讲个体化的,它的理论一直在进化,从最初弗洛伊德到客体关系,再到自体和主体间,都是在不断理解遇到的以前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时出现的,这也是精神分析最有科学性的地方(我个人认为),因为它一直在批判自己。我记得昨天上课,我们老师刚好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学理论不是为了拿理论去套,而是给一个思维框架,但是在临床的时候,要把这些理论都忘了,要准备好为你的来访发现一个对TA适用的新的理论去理解TA,要有理论被推翻的准备。

第二,精神分析的论文并不是少,而是太多,只是它们不是按传统或者理科那样的标准论文,有实验,有数据,有数据分析,看它有多少的效用,标准差是多少。因为精神分析更看重的是内在的变化,而我们的精神世界一是既无法直接看到,二是也没办法用一个标准去测量。CBT更多的是看行为,这种外显的当然好测。但是要知道,人是非常复杂的,同一个行为背后可能有著非常不同的动机,所以不能说一类行为在所有人身上都是一样的动机和过程。

理论的学习在精神分析的学习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因为虽然人有这么多的不同点,但是同时,从比较宏观的层面来讲,我们又是相同的,有著相同的生物基础和基因,因此很多底层的过程又是一样的。学习理论是为了在临床当中,咨询师有可使用的工具帮助TA来理清思路,但同时重要的是,又要在每个session当中忘了理论,充分地和来访在一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