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过的益生菌包括日本的纳豆菌、美国的康萃乐,甚至有传统的红茶菌。

不管哪一个都需要长期服用,效果确实很好,但是如果能在肠道内繁殖,改善肠道功能,不是更好吗?为什么留不住呢?


第一,任何菌类都不会与人类结盟,「益生」二字不过是人类利用了它们。

第二,并不是所有的菌类都喜欢肠道。它们在坛子里发酵的时候,那过的可是神仙日子,好吃的遍地都是,而且根本没人和它们抢资源。肠道是个什么鬼地方?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也就忍了,居然还有SHIT!是可忍孰不可忍?


首先呢,微生物是一批非常脆弱的生命体。从食物上,经过你的口腔、食道到达胃部,被胃酸一折腾,被胆汁一调戏,九九八十一难下来,到达肠道存活的只有极少数。

然后,咱们养宠物都要悉心照顾,喂好养好。微生物咋个养法?你根本不会养。所以,有很多微生物还是会死于非命。能活下去的,都不是普通人!啊不是…都不是普通菌!

再者,食物进来,便便出去,肠道每天也是忙不停,微生物没手没腿,被挪个地可能一辈子都回不去了…留住它们并不容易。如果菌类都能留住,那便便可以说是一种和尿尿一样,非常干净的代谢物了。所以,「益生菌」可以在肠道繁殖,但,它们可能刚定居就跟著便便走了。

另外,菌类并不是同一战线的!它们之间的生存竞争也颇为残酷。歼灭对方或许不太可能,但是占地盘这就很容易实现了。这场目标点攻防战,胜利者往往是有能力长期苟活在肠道内的菌种获胜,毕竟人家是吃SHI的,跟你们那些吃酸奶吃纳豆的怎么一样?

「益生菌」并不是说这些菌类有益人体健康,而是它们不会损害人体。通俗点说,它们不吃肠道,也不分泌毒素。我们请它们进来,主要是压制一下当地的地头蛇。打架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来抢地盘,挤兑掉一些地头蛇。不健康的饮食会促进地头蛇细菌的增殖,人体固然有一套防御系统压制,但这一系统功效毕竟有限,超额运作是会加快磨损的!所以,调一批无害菌进来,和地头蛇火并,减轻人体代谢压力…古时候说是「围魏救赵」、「调虎离山」、「声东击西」…总之就那个意思。

「益生菌」吃多了,也未必就是好事。正所谓前门驱虎,这后门进了狼!益生菌是不干啥坏事,但你肠道并不是这么想的!肠道不认识它们啊!比方说,昨天,每个单位体积中,每种菌的数量都在100个单位以内,不够成威胁,肠道妥妥的。今天,哎哟我去,酸奶喝多了,单位体积乳酸菌含量超标,达到了150个,肠道一惊,认为事情并不简单!为了避免乳酸菌起义,它决定向腹腔索水,用于冲走数量过多的乳酸菌,于是你就…「咕噜咕噜咕噜咕噜」…进厕所了。

同理,如果你肠道发现大肠杆菌或者某某菌的数量异常增加,那它也会抽水冲刷…这就是日常的「细菌性腹泻」。不过呢,真正的情况比这个更加复杂,肠道识别的并不是细菌数量,而是细菌团体的行为。准确地说,细菌多了才会触发某种现象,这种现象才是肠道的识别目标,有可能是毒素、有可能是其他刺激性物质…所以,某些情况下,即使细菌数量没达到危险系数,也会拉肚子…比如突然吃了特别辣的食物,辣椒素不会被消化分解,它们会刺激肠道,肠道感觉不舒服,就会抽水冲刷…

总之,肠道不是什么智能的器官,它们都是按既定的规矩来办事的。几千万年来的进化习惯,制衡著肠道菌平衡。正是因为肠道不智能,所以我们要发展医学,用智慧去帮助制衡;用智慧去减轻肠道的压力…这句话啥意思呢?

健康饮食,从我做起。


除非你碰巧在吃抗生素把细菌杀掉来腾出空间,否则肠胃早已被各种各样的细菌占领,作为外来者的益生菌得先攻占领地才能落地生根,这是第一个难题。

市面上的益生菌产品种类虽然繁多,但它们多是从商业角度出发,被选中来生产的菌种多是因为容易量产,不一定能顺利适应人体肠胃,这是第二个问题。

益生菌也是需要食物的,但它们绝对比我们挑食,很多益菌需要依靠发酵纤维素来提供能源。若你的饮食多肉少菜,益生菌们都会饿死,自然无法在肠胃落地生根。

成功的例子不是没有,例如这个印度乡郊顺利推行的研究是尝试了好几个菌种才找到能较好地依附在肠胃壁的乳酸杆菌,再在饮食中加入一种糖分作为细菌饲料,这才顺利令菌种在婴儿的肠胃生长并维持四个月之久。


有些菌株是不能在肠道内定植的,但某些特定的益生菌是可以的!

只不过益生菌也会更新换代,如果你在停用益生菌后胡吃海喝不注意,体内有害菌又会大量繁殖,这时候才会建议你长期补充益生菌。

如果你本身饮食健康规律,在服用坚持益生菌6个月以上后,肠道的改善会很出色,后续偶尔补充一点点就OK了。

还需要注意的是益生菌是食品,不是药物,不要认为我们只在生病的时候才需要它!

发布于 2019-08-21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不知道耶不知道耶?

浙江大学 内科学硕士

这个问题问的真得很好!肠道菌群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认识到!而且研究也很火热,之前看到过一篇文章讲粪菌移植后其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明显增加和供者表现类似,但会随著时间的延长菌群的多样性逐渐减少,最后衰减成和原来(粪菌移植前)一样,这提示著我们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其本身的肠道环境有关系。还有一篇重磅文章记不太清了意思也是有些人的肠道环境适合益生菌以及丰富多样的菌群生长,而有些人的肠道环境就不适合这些益生菌,就是长不起来,其中肠道内环境具体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的挖掘和认识。


这个问题问的真得很好!肠道菌群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认识到!而且研究也很火热,之前看到过一篇文章讲粪菌移植后其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明显增加和供者表现类似,但会随著时间的延长菌群的多样性逐渐减少,最后衰减成和原来(粪菌移植前)一样,这提示著我们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其本身的肠道环境有关系。还有一篇重磅文章记不太清了意思也是有些人的肠道环境适合益生菌以及丰富多样的菌群生长,而有些人的肠道环境就不适合这些益生菌,就是长不起来,其中肠道内环境具体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的挖掘和认识。


1 益生菌的正确服用方式是,饭后,一日一次,坚持服用,最好不要断断续续的。

2 没事别吃抗生素,抗生素杀益生菌的。

3 均衡饮食,给益生菌养料。

这样基本上按疗程,一到两个月,是可以实现益生菌定植的。

停服以后马上失效的那是泻药


益生菌虽然重要,但是没必要刻意补充,经常吃点Kefir克菲尔酸奶或者益生菌酸奶就行了。

编辑于 2019-09-20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拜芮尔益生菌拜芮尔益生菌13046005132

简单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如果你体内服用了抗生素,那么抗生素的话,可能会把体内所有的有益菌和有害菌全都杀灭。

第二个就是你体内的益生菌补充的数量太少。

第三个就是益生菌它需要靠益生元来维持他的一个活性,益生元相当于益生菌的食物,如果没有益生元或者益生元数量太少的话,体内的益生菌的数量也不会很多。


简单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如果你体内服用了抗生素,那么抗生素的话,可能会把体内所有的有益菌和有害菌全都杀灭。

第二个就是你体内的益生菌补充的数量太少。

第三个就是益生菌它需要靠益生元来维持他的一个活性,益生元相当于益生菌的食物,如果没有益生元或者益生元数量太少的话,体内的益生菌的数量也不会很多。


那也得敌得过胃液的ph2.0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