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有一位非常负责的咨询师曾经跟我说过,如果确实需要咨询,但只咨询一次,可能对自己伤害更大。

现在我开始做咨询了,深以为然。

探索自己,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如果好奇心盛浅尝辄止,无伤大雅。

如果袒露伤口,却不继续治疗,会增加更多感染的机会。

另外,咨询确实是主观意愿很强的一件事。即便是出于对好朋友的关心,你也不能替她做决定。

请尊重每个人选择或不选择的权利~


相比题主你的朋友,我可能更关心题主:

为什么你的朋友不愿意继续做心理咨询会让你如此困扰,以至于需要来知乎提问呢?

祝好!


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工作室 刘丽宇

你的朋友经历了令自己心理崩溃的事情,你做为她的朋友,一定很希望她不要那么痛苦,希望她尽快获得帮助,希望她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获得帮助,而她本人似乎没有这样的意愿,这里面可能有著多种原因,可能她不愿意进入一场咨访关系中获得帮助,或者她更期待只是从身边朋友那里获得帮助。你可以具体与她沟通,清楚她需要怎样的帮助方式。

如果她对朋友的需求超出了你们作为朋友所能够给予的,可以坦诚告诉她,当下你无法帮到她,去寻找外面的资源比如心理咨询的方式或许对她会更好,也可以因此了解她之前心理咨询中的体验。

心理咨询做为一种帮助人们处理心理问题的方式,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普世的。你朋友曾经做过一次心理咨询,她当时的体验是怎样的?是否感觉到这样的方式能为自己所接受,或者自己是否感受到有帮助呢?有的人更容易与朋友谈心事,而不一定容易与第三方不认识的人比如心理咨询师去谈及自己的心事,很多人建立一场稳定的咨访关系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因此你还需要耐心与你的朋友交流,去探知她真实的需求,同时你也需要清晰自己的承受程度,在超出自己范围的时候可以坦诚表达出来


看你问题的表述呢,我觉得有点太简单了,因为这样的话很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你说你的朋友已经去做过一次心理咨询,后来发生的那件令她心里崩溃的事情,和她去做心理咨询之间是否有一定联系?

心理咨询并不是一次就能起效的。一般而言,我的来访我都会告知他们做好一周一次、一年以上的心理准备。第一次的心理咨询基本只能了解一下来访的大致情况,介绍一些心理咨询的基本设置以及来访对设置的理解,差不多一次就已经结束了,并不能够产生任何的实际效果。希望你能够把这些关于心理咨询的基本常识告诉你的朋友,如果可以的话希望她能够坚持咨询下去。

但如果所发生的、让她崩溃的事情是和这次咨询有关、甚至和咨询师有关,比如咨询师违反伦理道德等等情况的话,那么还是建议你朋友更换咨询师。

————————————————————————————————————————

公众号:影心理

预约心理咨询,请联系助理,微信号:xinliwanka

加入影心理读者群也请联系助理,,微信号:xinliwanka(备注:我是读者)


心理咨询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她不愿意做心理咨询,相信她还是有其他的办法来帮助自己的。

听上去你为她非常的担心。你希望可以为她做些什么来帮助她。

她有你这样的朋友,非常的幸运。


不愿意去做心理咨询的人通常有这么几种可能性:

第一,他觉得他的问题不是心理问题,当然他很有可能判断失误了,在别人看起来他就是心理问题。

第二,他觉得心理咨询师也帮助不了他,他对心理咨询并不相信,对心理咨询师并不信任。

第三,他觉得所有人都帮不了他,其中也包括心理咨询师。这是来自于这个人内心的悲观态度,其实心理咨询是有用的。

你需要判断他是哪种情况或者是几种情况的结合,然后再开始有针对性的劝导他来心理咨询。


不愿意就不做。

当然,也可以更换心理咨询师。


这件心理崩溃的事,与咨询师有关吗?

如果她不愿意,那你也无法勉强。

只能等她的情绪稳定一些后,再考虑继续咨询。

心理咨询,一般不会1次就解决问题,是需要多次甚至几十次咨询,持续帮助到来访者的。


具体发生了什么令人奔溃的事情,需要具体到事件本身,才能给出你更客观的意见和建议。

心理咨询有一个过程,仅仅一次咨询,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最起码需要坚持一个阶段的咨询,才能知道效果如何。当然,做咨询的前提是对方要有主动意愿,不可以勉强,强迫的咨询,没有意义。


需要了解你你朋友不愿意做心理咨询的原因是什么,知道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否则就可能是猜测。

不愿意做心理咨询,可能有几个方面,一个是因为费用问题,第二觉得不想和别人谈论自己的内心世界,第三,觉得咨询没有效果等。第四,不好的咨询体验感。

如果是因为费用的问题,这个也就牵扯一个价值的问题了。来访者是否愿意为咨询付出这个价格觉得值得。这个要根据个人的消费能力。

第二个是我们每个人总有一些不想为人所道的事情和内心的秘密,要去面对一个陌生人,倾诉自己的内心世界,需要有安全感,但是有的来访者本来就不太容易信任并和他人建立关系就比较难。

第三,来访者会把咨询当成救命稻草,总想咨询师告诉他怎么做。但是咨询不是直接告诉你怎么做,而是促使你自己做出决定,并且为自己的决定负责的过程,所以这是对咨询有一些误解。

第四,关于这个体验感的问题,我认为不是每个咨询师都适合所有来访者,总有不匹配的时候,然后换一个咨询师,也许你的感觉又对了呢。要不断尝试。勇于尝试。

加油!


你很难说服她来做咨询,即使你说服了她,不是她自己自愿的也效果很差。

我拒绝过很多要来咨询的人,因为Ta们都不是自己要来做咨询,而是想要让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人来。

最近一位女士找到我说自己初三的侄女厌学了,问我心理咨询怎么收费。

我当即看出来她可能是想要达成【侄女不厌学】的目标

送侄女来我这里咨询

我和她了解了具体的情况

在引导后她终于说出了这些事件对于她自己的影响

她说

她心疼每天为了女儿操心哭泣的妹妹

担心妹妹要死要活的状态。

所以我接著问她

「所以你觉得只要侄女不厌学了,这一切都好了是吗?」

她说是的。

那么看到这里,不知道你能否照见自己的内心呢?

看到你在这里提问,你一定很关心你的朋友

但重要的不是她去不去做咨询

心理咨询的效果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来访者自己

而对你来说

你的提问看起来是很想要知道怎么做可以让她继续去做

而这背后影藏的有你的一份焦虑:「如果我不能帮她,那我真的是很无力/很没有用,不是个好的朋友」

而你想要帮她的内在焦虑会让她有更大的压力。

假设她的确是不想去,而你又想尽办法要让她去

那么,你们双方是对立的还是心在一起的?

当然是会让她觉得你不够理解她/懂她对吗?

所以你要做的首先是面对自己内在可能的焦虑

以及如果她就是不去的话

你可能担心的事情

然后你和她的心才能是在一起的

你就能更多的从以心换心

更好的陪伴朋友

听到她的内心

而这样的状态会让她更放松一些

一个内心紧张的人,是不会容易敞开心的。

而这个过程对你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机会可以细聊。


很多时候心理咨询是跟心灵的一次对话,是一场直面自我的对话。

大部分在沟通的时候,有一些咨询者会隐藏自己真实的经历和想法,也有一部分遇到自己真正在意的问题上无法准确回答。

我接待来访者时就会遇到一些无法准确回答问题的,有一部分的咨询者暂时无法正面面对自己的内心。

当心理咨询师问的一些问题让他无法接受,或者说表达的观点和提供的治疗方法与他现阶段的认知发生偏差,他心理就会有很大的冲突。

她不愿意做心理咨询,你可以问她为什么?如果不愿意说就建议换个咨询师,毕竟咨询是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

穿上勇气的外衣,你将会无所畏惧


不做了,又不是非得心理咨询才能解决问题。


发生心理崩溃,和做心理咨询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我猜测,可能的情况是:题主可能更希望朋友做咨询,认为朋友需要,而朋友对心理咨询也许并不认同,甚至是排斥的,才会有了这个提问。

首先,说下朋友不愿做咨询这件事,有心理困扰就去做心理咨询,对于大众来说,目前并没有太多的人有这种意识,这个点我深有感触。

很多人会认为只有那种所谓的神经病才会去做心理咨询的,我的来访者中有很大比例是这样的情况,他们已经发展到抑郁,甚至精神分裂的边缘,出现了幻听,自杀倾向等等,自己已经无法控制,无法回避自己出问题了,这个时候才来求助于心理咨询。但是非常可惜,这种情况下,治疗难度已经非常大了,而且首先需要的是药物治疗。

我不知道你的朋友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也许是处于我上面所说的那类情况,这样会让你感到非常的著急。

当然,也许是并不非常严重,正常情况下,我们都会有情绪,无论是我们认为好的情绪,就是我们所说的积极的情绪;还是我们认为不好的情绪,就是我们认为消极的情绪,这些情绪通常情况下都会来了又走,走了又来,这是情绪流动正常的状态,不需要过度担心,我们自身有消化处理这些情绪的能力。

只有当我们长时间的处在某种情绪下,如悲伤、抑郁,无法自拔,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关注,并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可以用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可能会更容易理解。比如我们,我们得了一个小感冒,最初的时候我们可能通过多喝点热水,借助自身免疫调节能力,这个感冒就会痊愈。但是当我们通过自身的调节,这个感冒仍没有得到缓解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是去看医生或者自己找一些感冒药来吃,以缓解我们的症状。这个时候的感冒治疗,可能需要很小的成本,我们就可以治好我们的病。但是如果我们在这个阶段仍不采取措施的话,那这个时候感冒也许就会加重,也许会产生一些并发症,比如说肺炎,脑炎等等,还有可能对肺部、脑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我周围就有,因为得了脑炎,然后因为脑炎没有及时得到治疗,导致双目失明的情况。

我不知道您的朋友现在处在哪一个阶段,如果他处在第一个阶段,也许通过自身的调节能力,是可以一点点走出来的。但是如果他已经处在第二个阶段,甚至是第三个阶段,那的确是需要引起重视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也很能理解你,为什么如此著急了。

如果通过你的判断,你认为他也许处在第二或第三阶段,那我觉得是可以想一下他为什么不想通过心理咨询来寻求帮助。是因为病耻感?是因为第一次心理咨询给她留下了什么阴影?然后可以根据他为什么不想做咨询的原因,去找到证据来说服他。比如说你可以跟他摆明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帮助,它发展下去,可能的情况是什么?也可以跟他讲,像他这种情况,很多人都遇到过,就是把他现在的情况,做一个常态化处理,这样可以消除他内心的紧张和焦虑,也更容易回到理性层面去解决他目前的问题。

最后特别想提醒的是,人的一生不可能是永远一帆风顺的,难免会有一些挫折,一些小磕小碰,在这些挫折和小小磕小碰中,有些时候我们是可以走出来的,但有些时候我们却会觉得很无力,无法让自己从这样的状态里走出来,我觉得这都是非常正常的,因为我们是人,而不是神。

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真的强烈的建议我们可以寻求专业的帮助,而不是等待情况继续恶化,以至于到难以治疗的地步,每当我看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真的会感到非常心疼和痛心。

另外,提醒题主一下,如果你的朋友,它只是一个正常的情绪问题,而你却过分的去关注,或者说过分的在意和关注他人的情绪,是你生活中的常态,我觉得你也可以自我觉察一下,是什么让你这么在意,或者说如此不耐受他人的这样一种情绪状态。


我不知道那次咨询是不是让她失望的体验,其实作为咨询师,有时候的确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局限,我的确有来访者在首次咨询里表达了对我的不满意,也有来访明确告诉我自己再也不会来了。

有时候我挺想告诉那些,在和我的初次工作中感受到失望或是体验极差的来访,我的确有我自己的局限,我也可能的确没有让你满意,这是我想说抱歉的地方。然后我还想说,让你感到失望和愤怒的是我,而我一人无法代表咨询这个行业,还有许多比我优秀或者比我更加适合你的咨询师。我只是希望,你可以愤怒和不满都发泄在我身上,但是当你陷入痛苦与绝望的时候,可以不放弃寻求帮助的尝试。也许是我自己做的不够好,但是在这个行业里,或许还是有一些可以帮助到你的人。


一般情况下,这不是她的问题,而是咨询师的问题。

国内咨询师鱼目混珠,而且对于一个没有相应鉴别能力的普通人来说,找到正经咨询师的难度,可比找一个差咨询师难多了。

而一个不合格的咨询师,十分容易对来访本身进行二次伤害。对于来访而言只是花钱买罪受,所以这种情况,不愿意咨询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是觉得依靠咨询解决问题会显得很没有面子,这其实是对咨询的一种误解。咨询本身不会提供问题的答案,咨询只是帮你看到问题的症结,去帮助你自己找到答案而已。


了解一下什么是心理咨询。也许会找到答案


现在心理咨询界的整体专业水平偏低,遇到不合格的咨询师的概率比较高,很容易产生对心理咨询的不信任。建议还是要找比较靠谱的咨询师


属于典型的逃避。应该是心理咨询过程中,触及到什么敏感或者他不想提及的话题了吧。

反而这样的时候,越需要坚持下去,直面自己的内心世界,才可以破茧成蝶。


第一,心里咨询只是事物的一面,作用只体现在事实一面,而不是你希望的那一面。第二,发生的事情确实副作用极大,以至于断了治疗的念头,但是可以先平静一段时间,人的想法有时是会变的。第三,心理疾病说实话都是主观的,但是得客观的看待,这就是病人和医生的区别,需要时间,需要毅力,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