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我直接好家伙,错一两条就算了,一整个下来几乎全错真是好家伙


这太多了,类似于「有哪些著名的历史谣言」。

宋朝对外战胜率高达百分之□□,假的,吹牛而已,且不说没这记载,即便是去统计一下,也是负多胜少。再说了,我抄你家去,从院门口一路打砸抢烧,砸到屋门口,看你情急之下把刀抄起来了,于是我扭头回家了,这也算你「战胜」了我,毕竟击退了我的进攻嘛,可这到底算谁胜谁输,怕是只有吃亏了的心里才知道吧。

元朝四等人制和十户汉人一把刀这俩事,其实书上并没有,前者是总结性说明,后者是杜撰。

吓到帖木儿的使者下跪的永乐大阅兵,假的,那是网友杜撰的。

魏公公在江南轻轻松松收了二十万两茶税,崇祯年间茶税每年只有十二两白银——没错,你没看错,不是十二万两,而是十二两,假的,前者没这事,后者出处是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税收》,但不知是黄上尉怎么折算出来的。(此处感谢 @徐有贞 提供线索)

袁崇焕卖国的种种资料,并没有,如果有证据的话也不可能争争吵吵几百年了,现在网上的那些资料,是灰熊猫在穿越小说里写的,是的,用穿越小说来解释历史,灰公也算开了历史先河了。

安西王阿难答是穆斯林,元武宗兄弟避免了中国全面清真化的危机,解除了中国历史上最危险的时刻。没石锤,阿难答是穆斯林这事仅见于伊利汗国编纂的《史集》,没有任何汉文及其他资料佐证。(此处感 @友善用户川丹丹 提供线索)

海瑞不是一个合格官员,海瑞不会当官,海瑞不适合当官。假的,这事是石处长在《明朝那些事儿》里写的,实际上人海瑞在江南干的风生水起颇有成效而且受到军民拥护,「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

中条山八百陕西冷娃,假的,小说剧情,结果现在似乎给包装成真的了。哦对了,八女投江是真的,狼牙山五壮士也是真的,只不过好些人不信,现在已经被人说成是假的了。

太多了这种


@俾斯麦

不仅菜,人品也不行。我就按照我的记忆来反驳你吧。我反正三国志都没看完,你有一些我知道你瞎编的的确找不出证据,但是我找出证据的你一点都别想跑。

针对第一点,那你为啥不提文聘的军队只提虎豹骑?或者不笼统提一句曹操的骑兵?是不是跟营销号一样只知道虎豹骑?

第九点,隆中对是一个完整的战略布局,不能因为其他人有了类似的看法和意见就觉得不是首创。你这属于逻辑不通。

第十二点,那个女儿是否是夏侯氏存疑。而且大概率不是。

第十三点,吕布被董卓收编之后仍然升官,做到了中郎将,封都亭侯,不存在你所谓的没有升官。

然后三国志里也提到他对董卓不爽是因为董卓经常发神经。

此外此时张辽的军队也是直属董卓,虽然没有将军的职位(应该还是从事,或者更高一点,别部司马之流),但绝对不是吕布的下属。

第十四点,按照刘备、黄忠、夏侯渊、张合四个人的传记一起来看,当时是刘备屯军定军山,然后分出一万精兵集中打张合,夏侯渊分一半军队给张合,然后黄忠带兵攻打另一处军事重地,夏侯渊是去支援军事重地的,结果路上遭遇了黄忠的主力部队,被打死了。事后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张合后悔了一辈子。

第十六点,马超是被曹操的军队逼反的。谁知道曹操出兵西凉打的是谁?假道伐虢不会不知道吧?

第十七点孔明和汉献帝同年,也就意味著曹操屠徐州的时候他已经有记忆了,孔明会去响应一个屠了自己老家地区的人??然后孔明本身就是荆州士族一次的人,你曹操用什么来收买挖脚?刘备多次去见孔明,孔明故意不见是有可能的,避免瓜田李下刘表起疑心。

第十八点同样的,孔明本身就是荆州士族一系的人,平时了解的也就是这些人和自己的同学,总不能不认识不了解就推荐吧?那才叫不负责任。

第十九点,颜良当时是执行围城任务的,不存在什么孤军深入。

第二十点,按照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当时百姓循河而西,曹操的军队驻扎在延津南侧,不存在交战军队和百姓在一起。而且当时文丑军队正在抢东西,没有「不敢杀」这种情况。

第二十一点,三国志武帝纪说的很清楚,刘备当时准备和董承谋反。先主传也说青梅煮酒之后刘备察觉到曹操的杀意所以和人准备谋反。

第二十二点曹操迎奉天子在建安元年,袁绍和公孙瓒撕破脸皮打仗在建安三年和建安四年,没什么大军对峙的,当时公孙瓒也因为刘虞之死焦头烂额。

第二十三点毛阶、荀彧、杨修觉得很赞。


毫无疑问就是夏王朝,从大禹治水到夏启杀伯益,太康失国少康复国。后羿等等讲的十分详细,可就是没有文字出土,哪怕是印章也好。


某唐关于大食的记载,条条都可以传谣,众人热爱的」怛罗斯之战」完全成了各方往三聚氰胺里加奶粉的典型。甚至杜环被俘虏一事都仅仅只是依赖于那一句「族子环随镇西节度使高仙芝西征,天宝十载至西海,宝应初,因贾商船舶自广州而回,著《经行记》。」的推测,但是从经行记残文和杜佑的记录来看,完全没提俘虏的事件,高仙芝西征也不是只有一次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