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外显的意识和内隐的潜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大部分时间无法意识到的潜意识是掌控大权的「垂帘听政」者。你所说的习惯,就属于这种潜意识,它可以在你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左右你的选择,当然潜意识还有很多,最重要的大概就是思维定势这个长期形成的思维习惯了,它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耳熟能详的思维偏见和谬误,比如幸存者偏差,锚定效应,乐观偏见,光环效应,失败者循环(习惯性自我否定),启发效应等等……虽然表现和特征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潜意识快思考的产物,与之相对的是慢思考的理性思维,从古希腊的先贤们提出理性思维和第一性原理问题以来,意识中的理性思维就一直在与人类适应了二十万年的快思考习惯作斗争,但其实不用太过纠结,简单且需要快速决策的问题,交给大脑的自动驾驶模式,它常常是对的,关键时刻还能救命,比如一辆高速行驶的卡车从500米外驶来,你的大脑从加速度到空气动力学严谨的分析一遍,做出卡车司机能否在撞到自己之前成功制动,那可就麻烦大了,啥也别想,拔腿就躲才是王道。而重要的的复杂问题,那就忍受一下烧脑的痛苦吧,坚决的质疑快思考的答案,严谨的启动理性思维。


泻药

如果"自己"是大脑表现出的功能,那么为什么要和大脑本身的能力分开看待?

如果不是,这个"自己"又存在于何处?

意识就是大脑表现出的一种行为,是一些组织结构通力合作的产物。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习惯/过去的经验在做选择。

根本不是什么智力,严格来说也不存在什么「自己」在做选择。

举个例子,我最近在买房子,是什么让我决定了要买房子?以下的观点全是个人的经验,这是我做选择的前提/假设/经验。

1、过去十年,中国的房价一直在涨,给了我们房价还会持续涨的感觉。

2、我们确确实实感受到房价在涨。

3、我们认为zf有能力控制房价不跌,zf或者有房者不希望房价跌。

4、zf依赖土地使用权,除非fc税平稳落地。

也许你觉得以上说法没什么新奇的。

假设在这个时候,有人告诉我,日本在30年前,房价一直上升,所有人都以为房价会一直涨,最后房价崩了。

假设在这个时候,有人告诉我,美国在08年的时候,房价一直上升,所有人都以为房价会一直涨,最后房价崩了。

于是,有了这两个例子的前提下,我变得犹豫了。

如果我分析了中国和日本的调控能力,我觉得中国更强大,不用担心,那么我还是会买。

聪明的你会发现,我的决定取决于我接触到的信息是否真实,是否有逻辑。

所以,做决定很大程度依赖于真实的信息来源,基本的逻辑思维。


更多是经验积累的非条件反射。


自己是这些因素的总和,所以依然归到自己选择。智力选择则是偏理性,会考虑很多东西;习惯选择则是以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这里说的「自己」则是一种近似直觉的东西。


是我们「自己」的思维、行为、生理习性(记忆性的条件反射)在选择。


看认知水平了。

认知水平低的感性选择多,情绪也容易受环境影响从而易发生冲动选择。

认知水平高的理性选择多,情绪比较稳定,冲动选择较少。

影响认知水平的因素非常多,主要分为遗传的智力、后天的实践所得的经验。


鄙人似乎觉得:何者势力强,何者取得指挥权。


「自己」就是自主意识,而智力和习惯都是它长期工作积攒下来的工具箱。任何智力活动,都是以意识警觉开始,并以意识评判结束。


个人认为,选择本身就是经过了智力,认知和习惯等很多因素的综合结果。而这些认知和习惯(对于习惯而言,个人倾向于把它归为潜意识部分)就是我们「自己」本身


如果只有所谓「自己」,那么其实并不存在选择这个概念,因为你的判断没有条件,存在的只是客观事实。

而智力、习惯这些客观条件建立起了所谓的选择逻辑。你开始根据他们来作出选择,一切开始变的有迹可循。

那么还需要「自己」吗?答案是需要。

再简单的条件,再一目了然的题目也需要一个执行者去完成。「自己」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如果你认为有些选择存在不确定性,那只是因为你得到的信息量还不够,或者说存在著人无法观测到的信息。

但也正是因为信息的缺失导致的不确定性,这个世界变得有趣了起来,让所谓的偶然得以出现,让我们能感受到随机所带来的浪漫。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