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朝的所谓5500万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是完全不合逻辑的数字,因为洪武开国都有6000多万,而且明朝是维持汉地基本盘和平时间最长的朝代,和平发展的时间比汉唐都要长。

另一方面明朝的农民起义比宋朝少很多,说明明朝百姓比宋朝吃上饭的比例更大。

百度一说是近2亿,我觉得也是过分低估的,6000万经过200多年只增长到2亿,那也太低能了。

清朝基本盘的和平时间比明朝短很多,首先清初一直战乱动荡40余年,中后期又太平天国捻军起义,后面又什么丁戌奇荒,即使这样也从1亿增长到近5亿。

所以就算按清朝的增长率来算明朝人口,怎么也得3亿往上走才符合逻辑,要不然人口凭空蒸发了?


唐朝安史之乱前130年,人口增长率约8-12‰,

北宋150年,人口平均增长率为9‰,

清朝1680年~1775年,人口增长率12‰,1775~1820年8‰,1820~1850年3.75‰.

可见,承平年代,人口增长率基本上在10‰以上,然后人口压力增加,慢慢降低到4‰

按这个模式估算,明朝人口极有可能超过3亿。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马丁?黑德拉认为,明朝实际人口可能超过了3亿。

一,明初真实人口不少于8500万,而非《明实录》中的5900余万,因为古代统计的人口,肯定有大量人口统计不到,实际数量必然偏低。

二,针对明朝历史,划分出三个时间段,即1380~1500年、1500~1600年、1600~1650年,人口增长率分别为6‰-5‰-4‰、5‰-4‰-3‰、4‰-3‰-2‰(最高值、中间值、最低值)。

最高值计算,明朝1644年人口应该有3.42亿;中间值计算,明朝1644年人口应该是2.62亿;最低值计算,1644年应该是2.02亿。当然,由于1644年之前五次清军入关劫掠,和李自成等农民起义,明朝灭亡之前10多年北方人口应该是负增长,但南方依然是正增长,因此全国人口基本不变。但即便如此,按照黑德拉的综合计算(高中低增长率搭配计算),1644年时期的明朝人口,至少也应该在2亿左右。

明朝官方统计的5000多万既不是口也不是丁,更不是纳税单位,而是一个惯例而已,

举个例子,

上海县洪武二十四年(1391)的人口数为男278874、女253939。永乐十年(1412)的口数为男199781、女178647。正德十五年(1520)的口数为男179524,女81297,隆庆六年(1572)的口数为男158532,女34435。

洪武二十六年,全国人口是6000万,按上海县的比例算,男女比例基本平衡。

隆庆六年,全国人口官方数字是6250万,而上海县的男女比例已经是4.5:1了,且不说人口越来越少,就是男女比例也严重失真。

太祖曾经下诏:在重造黄册时,「务在不亏原额」,所以各代都只是在原额上修修改改,而地方官的任务就是维持既定的赋役。

明初的人口数据在太祖的严刑峻法下,基本上符合实情,空印案就株连数万,洪武二十四年(1391)第二次大造黄册时,朱元璋诏示:所在有司官吏、里甲敢有科敛害民者处斩,官吏、里甲通同人户隐瞒作弊者一体处死。隐瞒人户,家长处死,人口迁发化外。

明朝的人口统计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女性越来越少,因为女性基本上不负担赋役,统计上就可有可无,另一个是北增南减,南方减少一半,北方增加一倍,北方重徭役,所以对人丁抓的比较紧,而南方重田赋,所以对丁口管理很松。至于说逃户隐户,由于分南北榜,南北中进士的比例是差不都的,北方的逃户隐户一样严重。不论是按汉唐宋朝还是清朝的人口增长速度,明朝后期的人口超过2亿是肯定的,超过3亿都有可能,当然这也是估计,而清初的人口实际上比较好算,因为乾隆年间有几次人口普查,算出人口增长率倒推到清初,人口大约1亿,如果算上战后补偿性快速增长,清初人口大约8000万上下。


上为今天官编历史教科书上仍采用的人口数据图。只看西元1400-1600显示,明朝人口停滞在6千万。

这图的数据来源于各代官方记载,因为改朝换代的时候没谁搞统计,所以采取直接忽略的方式,变成了连续上涨的曲线。

按道理明朝的人口峰值应在万历末年的1615年左右,满清完全征服汉地十八省花了三十七年,相当于打了四五个八年全面抗战,既然抗日战争伤亡三千万,那么比普通改朝换代多死上一两亿也并不奇怪。

但编者为了和清朝的几亿人口完成对接,图里的1600年开始人口暴涨。

考古人口数据的方式很多,最简单的是直接看古代政府的文件,科学一点的话,人口增长率,必须品供销。个人认为由粮食产量估计应该是最靠谱的,有多少口粮就养多少人,而口粮可不是能胡编乱造的。

粮食总产量=粮食亩产×种植面积,这是小学知识

单位面积产量主要由气候条件,土地肥沃程度,肥料技术和粮食品种决定。

同一片区域,气候条件和土地肥沃程度不用说。1600-1950年中国的肥料技术应该是没有任何进步的,氮肥是二十世纪初发明的(曾记否:高中化学题说氮肥使世界粮食产量整体翻倍),但1950年的中国才结束战乱,肯定没推广。

提升亩产基本只能以品种而论,这个非常明确:红薯土豆>玉米>水稻>小麦。有得有失,营养价值相反:小麦>水稻>玉米红薯土豆。

肥料只决定产量能不能提升,决定有无收成的种植面积由灌溉决定,对水的需求量: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土豆,所以玉米红薯土豆的种植确实不太影响小麦水稻产量。

从1600年到1950年,这几百年的水利建设成果乏善可陈,历史书提到大工程的也就是两个朝代都修理黄河。

综上我认为影响人口承载上限的变数只有蛮荒地区的开发和耐旱新作物的推广。

(下为我所知的中国农业演变与土地开发史:

先秦时代,中国的主要作物北方粟,南方稻,人口耕地集中在北方,据此专家们估算战国七雄合计约有2000万人。

秦修郑国渠,推广了中亚传来的小麦(大概种小麦用水量比粟要高),关中人口翻倍,秦的国力有了本质提高。

在秦灭魏战争中,中原最后的原始森林被砍。汉武帝时期就估算人口有六千万,而此时的福建还是无人区,之后几百年北方开发潜力越来越小,被战乱影响出现大规模南迁,南方加速开发,大致唐朝是个转折点,北方生态环境开始了明显的恶化,土壤肥力大幅下降。

(另类东汉地图,深色区为朝廷有行政规划的实际控制区,变相说明了土地开发情况)

宋朝开始引进了高产的占城稻,北方人口经济被南方全面超越,整个华夏文明的重心从黄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这个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明代基本完成了广东福建云南这些原本瘴疠之地的开发,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明末玉米在西北和东南都已推广,但到清朝才培育出高产品种。)

明末清初,孙可望李定国能以云南贵州养十几万大军让满清焦头烂额,足以说明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整个南方的土地开垦到了收尾阶段。

图里的近期数据相对靠谱,民国政府在稳定时期根据食盐的全国产销估计出4.5亿的结果,才结束抗日和内战的1950年大陆统计人口5.5亿。教科书的逻辑是:人口「爆炸」与大清盛世互相印证,双标得很啊,日统区人口从统计来看也没减少,为何不认定为皇军大慈大悲?

事实上对于有几亿基础人口的大国,千万级别死亡的灾难根本没法影响中国的人口大势,比如「太平天国」「丁戊奇荒」都在晚清短时间内造成几千万的人口损失。

对比1950年和1600年,假设红薯土豆玉米的出现让中国多养活1亿,再考虑东北等地开荒(抗战前数据东北有三千万人),明朝人口在万历末年达到4亿完全不成问题。

考证耕地面积并非难事,根据人口遗迹,水利工程,完全能够做到,考证单产更容易,农用机械,品种,灌溉技术就是依据。比起战国,明朝的全国耕地总面积应该能更准确的考证,粮食产量也能更准确估计,历史专家们却依然以官方不靠谱的记载为依据来估算。

也是6000万太离谱,我国专家们目前主流的拍脑门说法是2.5亿,当然,教科书也不著急修正。

有很多人会无脑引用一个红薯使中国人口翻几倍的结论,我寻思红薯土豆玉米用那点种植面积要是能使人口×5以上(6000万的五倍才3亿,我没算错吧?),弱爆了的小麦水稻怎么还不从中国人的主粮序列里滚蛋?

个人认为弱智谣言的编造和推广是弃车保帅,大清民生被嘲成番薯盛世不打紧,把明末清初人祸(汉人内战,种族屠杀,以及原有天灾下衍生出的瘟疫和饥荒)的死亡数据从几亿降到四五千万,保证民族团结才是正事。

…………………………

和巨婴们是无法交流的。


根据《明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人口总数是5987万,成化十五年(1479年)为7185万,弘治十七年(1504年)是6015万,正德元年(1506年)为4680万,万历六年(1578年)是6069万,万历三十年(1602年)是5635万,天启六年(1626年)人口总数是5165万。

按常理来讲,社会安定时期的人口基本会缓慢增长,至少也会持平,不太可能大幅度减少,这不符合逻辑。而且《明清社会史论》作者:史学家何炳棣的认为:明初时期的人口是全国总数,此后变成特定的纳税人口(包括家人),最后又演变为一种赋税份额。也就是说,这既不是纳税人口(包括家人在内),更不是全国总人口,而是朝廷认为的人口,然后以此为依据收税,计量朝廷岁入。总之明朝人口极为复杂,至今都还没有彻底厘清。

《明实录》中的人口为何像坐过山车一样,时高时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明朝存在大量「隐户」,逃掉了交税责任。明朝士绅拥有特权,所以不少人就将田地「诡寄」在士绅名下,由此逃避纳税。因此表现在纳税人口报表上,就出现时高时低,朝廷抓一阵子,人口就会高起来,一旦松懈下来,人口就突然变少。

问题在于:明朝到底有多少没有计算的「隐户」?

大才子徐渭(1521—1593年)写过一篇文章,叫《会稽县志诸论户口论》,其中提到「今按于籍口六万二千有奇, 不入丁籍者奚啻三倍之」,认为会稽县75%的人口没有记录在案,真实人口应该是24.8万。以会稽县真实人口来计算,史书记载6000万,那么实际人口应该在2.4亿左右。

当然,实际不可能这么算,因为会稽县地处江南,徐渭时期江南纺织业发达,所以弃农种桑种棉的情况很普遍,而改种桑树棉花等之后,往往又不再被征税。但中西部不具备这一条件,所以不能简单的以会稽县人口推算全国。

近代以来,对于明朝的这种「隐户」,很多学者都有所研究:有根据人口增长率计算,有根据史书记载的情况推算(比如上述徐渭记载),多数结论得出明朝真实人口在2亿左右。

《剑桥中国明代史》中指出,明朝人口最迟在1600年就可能「已经达到 1.5 亿至 1.75 亿」。而葛剑雄、曹树基的《对明代人口总数的新估计》中指出,1600年完全达到2.05亿的规模。葛剑雄推测1655年明清之际人口谷底约为1.2亿人。

明朝在人口2.05亿之时应该是巅峰时期啦。


《度支奏议》里面有一篇奏疏,介绍了瞒户的情况,如果有功夫我会贴上来。大概是每十户才有一个户籍,所有的税大家共同承担。所以不论是五千万还是六千万,乘以十,基本就是明朝的真正人口数字。

《中国札记》里也记载了一位船夫,向利玛窦介绍自己家的情况,按他的说法,他家的户籍下有十几户人家,也能从侧面映证上面的情况及数字。


200年的和平时间使人口增长到3倍其实是很合理的。因为古代普通民众的卫生条件、营养水平相当差,婴儿死亡率相当高、孕妇死亡率高、民众平均寿命短,因此早夭、10个子女存活2/3个都是常态(和建国后完全不是一回事)。人口增长模式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人口增长率一般不会超过千分之10。人口增长靠的就是长期和平带来的人口累计。

如果你认为明朝末年的人口超过2亿。估计明清更替时期,人口损失在1/4,就是5000万,那么清朝初期人口就是1.5亿,进过近200年的和平,到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时的4.3,人口也只是增长了3倍,和明朝一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