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婴儿三四岁就掌握一门语言了,而这个时期他们没有通过其它的语言来辅助学习,而我们学习英文完全是靠中文辅助来完成的,也就是说我们对英语的理解是把英文脑海里自动翻译成中文的,然后再理解中文,这样的话,我们学习一门外语是不是永远理解不了母语使用者的精髓,只是粗浅的理解大致的意思,也就是我们脑海中对照的中文意思。


婴儿习得母语(L1)的机制与后天学习二语(L2)的机制差别有点大,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至于学习英语能达到的水平高度也不完全与你用母语(中文)相关,

首先,婴儿掌握母语的过程,属于母语习得的过程(L1),至于婴儿究竟怎么掌握母语的,其实没有谁能明确地给出一个定论,主要有两种假说:

20世纪初,行为主义认为,婴儿学会语言是基于「刺激-反应-习惯」模式学会语言的,婴儿在母语习得中,儿童通过模仿成年人的话语,并在使用语言时得到奖励或纠正,从而掌握了自己的母语。

比如,baby在无数次灌输中学会了「爸爸」「妈妈」两个词,TA就学会了区分不同特征的事物(男女),妈妈推著TA在外面散步,TA看到一个男人跟爸爸穿一样的衣服、高矮胖瘦也差不多,于是喊「爸爸」,妈妈赶紧纠正TA,「宝贝,那不是爸爸,那是叔叔」TA就开始进一步注意区分同一事物的不同属性(亲属),并可能进一步抽象出不同特征的事物共同属性(高矮、胖瘦、颜色等),TA就慢慢学会了一套辞汇系统,并逐步进入双词句阶段,直至抛开形象化的事物,完全透过抽象化的语言去认识世界、认识语言本身。

但是乔姆斯基(Chomsky)为首的形式语言学派认为,语言系统那么复杂,人类不可能仅凭一般的认知规律、有限的互动而习得语言。

所以,乔姆斯基20世纪60年代提出过一个「天赋性假说」来解释为何婴儿能习得复杂的语言。这个假说认为:儿童先天内置有先天语言知识(所谓的普遍语法UG),这些先天语言知识,是一些语音普遍的、内在的原则,而这些原则又是参数化的,参数有一些参考值(主要是二元对立的+-,类似于计算机的01开关),这些参数化的原则限定了一种语言可能的语法结构。婴儿先天具备从语言输入中感知并提取足够的信息来设置参数,并构建习得模型的能力,因而逐渐习得了母语。

比如,动词短语在补足语前还是后的原则(V-结构内部词序问题),参数是位置(POSITION),值是[±前]。英语和汉语就是首前语,而日语则是首后语(展示他自己的照片 | Be showing picture of himself | 自分の写真を见せます )。参数是后天习得的,但原则框架是天生的,造物主已经给你准备好了,这就是为何大猩猩怎么也学不会说话,但是再笨的儿童也会比大猩猩聪明,至少能学会简单的话语,哪怕聋哑人也能学会手语,盲人也能学会盲文。

乔姆斯基的这套假说,虽然这些年前赴后继,无数多理论语言学家不断迭代修改,但搞构式语法、认知语法的人经常跳出来怼他们。比如构式语法认为,语言中不规则现象(边缘现象)与规则的(核心语法)同等重要;比如,儿童对构式表达掌握跟句法没多大关系,主要还是通过概括反复出现的模式而获得填槽位的能力。

所以以托马塞罗(Tomasello)为代表的构式语法学家,认为语言习得是基于构式的,他们认为很多语言运用现象,可以借助短语构式的概率以及词语的配价属性来解释,甚至还运用概率上下文无关文法来为baby(2-3岁)的语法知识进行建模。其实他们这一套模型,涉及到复杂的特征与语法的纠缠,道理倒是简单了,但是不可避免地将语言问题与工程问题混在了一起,进行验证所需的语料资源和数学建模的复杂性,绝对是个头疼的问题(在NLP任务中的应用价值是另一回事)。


至于二语学习,又分两种,一种是置于二语学习环境的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一种是教师教导为主的学习(Second language learning)。至于用母语学英语,涉及到两个问题,要么就是翻译法学外语,要么是母语迁移对二语学习的影响。前者,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可能还有市场,当代早就被摒弃掉了;母语迁移倒一直是二语习得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下面会介绍到。

首先说,习得,就是环境下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没有刻意地系统去学习;学习,就是你刻意地在别人教导下把语言当知识来学习、训练、掌握。

在二语习得/学习中,也存在一个共同的假说,即,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从婴儿到11、12岁的少年时期,是学习一种语言的关键期,在这之前,无论是母语,还是二语学习,完全可能达到高水平,因意外事故失去语言能力,也能完全恢复;但过了这个时期,如果一个人没有掌握母语(狼孩),那么也就基本不可能完全掌握母语了,二语习得/学习者,在在语法或发音方面也无法达到以母语者的水平。所以,学习一种语言要蹭早,年龄大了,则要对自己二语学习成绩有正确的期望值。

至于二语习得/学习的方法,也大致有几种理论:

一是,行为主义的方法。这种方法是早期二语教学没有与母语学习进行区分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L1固有的特点和习惯对L2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如果第二语言的结构与第一语言的结构相似,学习就会很容易,反之则难,因此二语学习/习得,就是不断地模仿、重复形成习惯、条件反射(可以考古了解一下李阳英语),同时学习者和教师要注意L1和L2的差异,在对比中学习,也差不多有点题主说的将英文翻译成中文再理解,但重点是在比较母语和学习语言的异同,方便掌握目标语。

二是,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Krashens Theory),他这套理论包括5个假说:输入假说、习得-学习假说、监控假说、自然顺序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这个有点多,感兴趣的自己去看吧。【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 】他这套理论在20世纪后三十年比较火,有可借鉴之处,但也一直伴随著大量批评,比如克拉申的「输入假说」认为外语学习的成功只能归功于输入,学习者和他们自己在追求语言能力的过程中所做的积极努力是不值得称赞的。

三是,理性主义受乔姆斯基天赋性假说启发,认为语言学习不仅仅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还要掌握一套系统的原则,并在不断测试中迭代,并吸收认知科学与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认为个人意识、模块化处理、多种感知,对二语学习/习得也有重要作用。

四是,语言的可加工性理论(Processability Theory)。这套理论其实也是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说的,主要关注母语迁移对二语学习的阶段性影响,总结为一句话,就是二语学习都有相同的顺序性的阶段性特征(词条-范畴-片语-句子-从属),即二语学习阶段性是可预测的,各个阶段掌握什么、母语有什么影响,是有规律、可预测的,学习者和教师都不要瞎乱搞,要依据阶段性及特定语言的特点,讲究习得顺序,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二语。

五是,苏曼的文化适应模式假设(Acculturation Model),这个主要受萨丕尔-沃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影响,文化适应模式的理论假设第二语言学习者目的语水平取决于他对目的语社团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总结一句话,就是你对所学语言的态度,影响你所学语言的输入,你的输入影响你的学习水平,这个也自己去看吧,不赘述【文化适应】 。需要指出的是,也有批评者认为,这个跟文化适应没啥关系,主要是因为学习者本身的智力、社交技能和语言学习能力的作用,但不管怎样,至少说明,二语学习,要积极主动融入所学语言的文化群体,关起门来学课本,很难学好,更别说达到母语水平了。


谢邀。

这个问题暂时给不出一个特别准确的答案,但是可以参考一下老乔学派的看法,姑且当做抛砖引玉。


哲学界里头有两派人马,一派叫做经验主义,一派叫做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认为知识的唯一源泉只能是感觉的经验,代表人物洛克,「白纸论」应该都很熟悉了。理性主义认为真知并不是感觉经验的产物,而是理性思辨的过程。

后来这帮搞哲学的搞了搞语言学的。

20世纪,经验主义与唯理主义两个流派的论证让语言学的发展出现了两种分歧:一个是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另一个是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

这里讲讲老乔。老乔推崇笛卡尔的唯理论,笛卡尔的唯理主义思想认为「有些思想是与生俱来的,所有清晰而有条理的观念都是人脑的天赋。脱离了这些天赋就无法获得知识。」

下面比较一下这两者:

洛克认为人脑是白纸一张,粗俗点说洛克潜台词认为新生的人类幼崽就是白痴一个。人要通过感觉和思考被动接受一些简单的想法,再由各种思维活动把简单的事物构筑成复杂的观念。

乔姆斯基则认为人脑不是白纸一张,人脑天生有言语习得机制(大白话讲也就是学说话的机制)是人类头脑里头固有的、内在的语法规则。

有人可能不大理解老乔的想法,这边打个简单粗暴又常见的例子:moba游戏。

无论王者/Dota/LOL,选择某个英雄的时候是不是这个英雄就自带了三到四个技能还有被动技能?虽然刚进游戏只有1级,几个技能里头只有1个能用,但这些技能都是「与生俱来」的。

相信没有人玩游戏的时候会觉得「凭啥这个人物一出场就自带技能」吧?

回到乔姆斯基的观点,他认为言语习得机制就是人类的自带技能,并且通过后天学习「激活」语言的功能。

根据乔姆斯基的观点来回答题主的前半个问题:

婴儿生下来是通过人脑天生具有的言语习得机制、人类头脑中固有的、内在的语法规则,来学习语言。

后半个问题,就需要考虑二语习得的规律。例如第一语言对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产生的正迁移/负迁移现象等等。

用费马的话作为结尾:

关于题主的问题我已经有了一个绝妙的解答,但是知乎地方太窄了写不下。


母语学习路径:图码—&>相码—&>名码—&>符码

外语学习路径:符码—&>名码—&>相码—&>图码

所以,只有置身于外语环境直接接受物象和本土文化,学习路径才和母语一样,否则,你永远只是在做符号校对。


推荐阅读一本书《孩子如何学习》,这本书里第四章作者详细地给我们讲解了,婴儿是如何学习语言的。

请看以下目录。

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呢?

他们分别是艾莉森·高普尼克,安德鲁·梅尔佐夫,帕特里夏·库尔。都是国际知名专家,研究领域横跨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用非常严谨而生动的科学实验,证明孩子在探索和学习的方式上和科学家是如出一辙的。

高普尼克,不仅是科学家,是三个孩子的母亲,现在又是孙儿的奶奶。另外两位作者是一对夫妻,也共同养育了孩子。

因此他们是理论和实践具备的科学家。

这本书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孩子,而不是教你怎么改变孩子。虽然每个孩子是不同的,但是孩子都有共性,比如如何学习语言。

我对这个话题也特别感兴趣,因此买了这套书来阅读。以下是我之前看书时做的笔记,关于孩子是怎么学习语言的。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语言学习,孩子其实是自带backup的,婴儿可以学会任何一种语言。但是随著年纪的增长,长期处于一种语言环境中,又让他渐渐地丧失了细微地语言分辨能力。比如日本人发不出英语中的r这个音。

作者关于孩子的研究还有其他的两本书。这套书籍一共三本《孩子如何学习》《孩子如何思考》《园丁与木匠》。

还谈到的问题,比如孩子是如何理解他人的?为什么有可怕的两岁?孩子如何认知事物的?孩子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为什么孩子喜欢假装游戏?孩子是否能够分辨想像与真实的世界?等等。

这套书书籍能够帮助你系统全面地了解孩子。

孩子如何学习 艾莉森·高普尼克 9787213093074 浙江人京东¥ 53.00去购买?

孩子如何思考 育儿/家教 (加) 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京东¥ 44.70去购买?

园丁与木匠(带你走出传统教养误区)京东¥ 69.90去购买?


使用任何一种语言,只有绝对的熟练程度,没有相对的母语非母语的划分。

你用英语时需要用汉语中转,那只能说明你对英语的掌握远不如对汉语的掌握程度熟练,仅此而已。

语言是意思表示的形式,「理解」这个动作的对象,是意思表示,不是语言形式本身,人是通过接受的语言信息去了解语言者的意图,而不是围绕著脱离语言者本身意图的语言形式的自由心证。

语言的「精髓」,是形式上的「花活」,那是一种自娱自乐,与语言本身需要承载的严肃意涵无关。


有两个流派

1、乔姆斯基认为、人类的大脑里有个言语获得装置。通过这个装置、人类可以较快的短时间内习得语言。装置里有全语言通用的普遍语法、孩子通过这个普遍语法、转变为母语的个别语法。

2、斯金纳则认为、人类的语言学习来自于外界的刺激、孩子收到来自大人的语言音声刺激、开始模仿、并与大人反应交流、多次强化适应后形成的一种习惯。

——————————————————

成人的语言学习

是有个母语到「中间语言」到目标语言的一个过程。

也就是学习第二言语毋庸置疑是受母语影响的。从母语转化成目标语言之间有个过渡语言叫作「中间言语」。中间言语会通过语言学习不断修改错误的语法规则、从而越来越接近目标语言。

至于能不能达到母语水平、不清楚、通过努力、无限接近是可以的。


婴儿是靠知道来掌握语言的 首先那个世界知道然后经历一个语言的形成期比如两到三年然后就会自然的开口了 当初有人会说因此他就会说不会说就是外语不是母语学语法背单词的那种


大了开始学都达不到母语程度


北方人大部分喜欢郭德纲和赵本山,包括我没法理解黄子华黄俊英说的那玩意有什么意思。尽管说的话我大体能听懂,不懂也有字幕。想来广东的观众看老郭老赵也是同感。

我自认英语是接近母语水平的,年轻时在土澳某公司上班,中午喜欢看20分钟的big bang theory 本土金发碧眼的同事会问我这些梗的点在哪?我反而要解释给她听 比如漫威哪些英雄是stan lee亲笔画的 那些是他抄袭Dc的。但碰到一些文化梗 还是要她来给我解释。比如披头士的绯闻之类的。

所以从语言的角度来看 我的北方话最好 英语次之 我粤语最末 但从文化的角度上说 我的北方文化最浓 南方文化次之 毕竟在看秀兰邓波和侠胆雄狮之前 我已经看过上海滩 陈真 射雕英雄传以及很多tvb和一堆功夫片了。粤语到现在也是能听不能讲的阶段。尽管粤语比英语更接近我的母语。

你的问题关于用中文学习英文能否达到母语使用者这个问题更想一个主观判断题。如果你看基辛格老爷子。一辈子英语都带著浓重的欧洲口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超过了10岁再学英文口音很难消除,如果他不出名很多人会以为他是个新移民但人家是国策制定者。生活中讲的笑话也都是经典美式风格。所以是主观判断题。


你的出发点有问题。

语言是思维的表达,并不是思维本身。

读书时写过作文把?

心中雄兵百万,笔下残兵败将。

人的思维是远远大于语言本身的。

你低估了人的智慧。

如何看待公知的没落?是否说明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

www.zhihu.com图标

这说明什么?

说明:

人的思维是基于现实反馈形成的。

语言是思维的表达,它同样是基于现实反馈形成的。

也就是说语言的表达能力的基础是经验。

都不用谈理解非母语的精髓。

就是同样的一句话,两个人理解都有可能不一样。

在中国这叫代沟。

不信你可以去和你的爷爷或者奶奶说:"我去东北玩泥巴。"

看看他们是什么表现。

在大众传播理论中有一个理论叫"沉默的螺旋理论",这个理论运用到互联网时代造就就是"信息茧房"。

特别是中文,你就不要考虑什么母语的精髓了。

不同圈子的说的话你可能连本意都理解不了。

比如:你凭什么黑我家XX!!!XX有多努力你造吗!!!

你觉得是好话?还是骂人?

我第一次看到时,直观判断是:你们这些骂人不带脏字阴阳人,你这不是明著骂人家是弱智吗?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粉丝真爱啊。

所以语言是思维的表达,思维是现实的映射。

你要理解一种语言的深度完全取决于经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