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之前说的不清楚,就修改了一下下。

我今年十四岁,性别女,是家长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但我还是很自卑,有很严重的公众演讲恐惧症。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很自卑,可能是因为长得不太好看,其实我小时候也没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就有点像迪士尼动画里的花木兰。但上学之后同学们就天天说:「啊,你脸好大啊」「你眼睛好小啊」后来就觉得自己不好看了

我的母亲在我上小学三年级之前一直外派北京,所以我幼儿园,小学家长会经常是爷爷奶奶陪我或者我一个人去,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也是老师带我做。后来她回来了,天天跟我爸爸奶奶吵架,看到我生活自理能力很差,跟小朋友处理不好关系之后,就经常骂我,但从来不告诉我怎么做。我也很委屈,因为从来没人教过我。

我的母亲回来之后就经常给我说她坐月子的时候我奶奶因为我是女孩,如何如何糟践她,我每回听她讲时就觉得我是不是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上,不然我母亲也不会遭罪,她和婆婆的关系也不会这么恶劣。

我觉得在家里生活很压抑,我母亲在我的书房,卧室都装了摄像头。还找人实时监控我的QQ,微信的使用记录和账号登陆情况。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我几乎没有自己的社交圈。

我觉得可能比起父母,我更依赖老师。我更爱跟老师在一起谈心,老师对于我的关心比父母还多,很多生活技能,甚至如何使用卫生巾都是老师教我的,我母亲从来没跟我说过。

我性格比较孤僻,在同学眼里很奇怪。非常的敏感,有的时候可能因为别人的重音停顿,就会想东想西。就经常自己躲在自己的小窝里,会控制不住脾气,每回都气的不停的发抖。发完脾气之后又很后悔,自己躲在被子里哭。不知道该怎么办,小学的时候就想著没事,到初中去了谁也不认识我,我可以努力让自己合群,但到初中去了,又发现自己其实还是不合群。我觉得我应该属于逃避型人格。

经常会有一些很极端的想法,有时候会自残,但不严重,具体行为在这里也不方便说,免得影响别人。

后来我偷偷去学校心理辅导室做心理疏导,老师跟我讲了很多,但是就是无法自我改善,被我爸妈知道了就说我小题大做。

就很爱看郭敬明的小说,也很爱看《悲伤逆流成河》一类的电影,就越看越丧。还经常看《我是猫》,就看著看著就觉得很悲凉,觉得活著没意思。

其实有的时候会突然想要照镜子,一照照一个小时的那种,把所有衣服都拿出来试,然后想到同学说的那些话,自己也觉得自己不好看,照著照著自己就哭了。就经常泪点很奇怪,路边看见一只很丑很丑的被扔掉的小猫崽自己可以蹲在那里哭很久。

就其实我知道自己学习成绩全市前十,挺好的了,也会很多特长,但就是无法自信地站在大众面前,就很羡慕那些即使各方面都很差但人缘很好,可以侃侃而谈的同学。

我后来看来一些知乎上关于人格障碍的帖子,我觉得我占了好几条。

我之前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强迫症非常严重,典型的完美主义者,笔记本上写错了个字就全部撕掉重写。

我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可怜又可悲

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办了

(另外,以上的部分写的比较杂乱,不好意思。)


我也一样,不,我肯定比你严重,我肯定比你大很多,因为我已经蹉跎了半生了,所以每看到一个和我一样的人,我真的很想对他说,趁著时间还早,真的,别害怕,别逃避,那样只会越来越痛苦,多读书,提升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心灵,多看看时间美好的事情,运动起来,运动也可以让人快乐,去做你想做的事,加油,你要相信,你很棒


题主做的很棒啊,成绩也优秀,我身为男生各方面都不如题主。

其实你从另一个角度来想,有没有可能正是因为自卑,所以希望自己更加优秀,不断地补偿自己的自卑。


我也在初中的时候看了《悲伤逆流成河》。是我看的第二篇长篇小说。

当时看完真的很悲伤。觉得很压抑,难受了好几天。现在回过头觉得真的很矫情。我都不要意思承认自己看过这本书。但每个人的青春期都是矫情的。

我觉得你的行为一点都不奇怪,这些行为都是我们初中时做过的。会很在意别人的评价,一句话能开心上天,一句话能泪流满面。想像力还丰富,要么被害妄想,要么想著害自己,还有些想著伤害别人。

你在羡慕他们,他们更羡慕你。一个人很难各个方面都做得很好的。你做不到,你可以和她做朋友啊。

那个时候,在我们看来很大很大的事情,在大人看来,不值一提,真是气坏我了!一点都不知道照顾我的感情。

但这些都没有关系,当时事情很大,以后回过头都是小事。你只要把心思转移到课本上,别太在意这些。如果太在意,你就写在日记里。或者写在小说中,把对方写死。

我当时就是这么度过的了。把多出来的时间全都用来看书。课外书,课内书。

照一个小时镜子,成绩会下降的。所以下次考试成绩差,别太难过。


谢邀。改变你可以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再者,不要老盯著自己的长相看,人不是因为好看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接纳自己,多看自己的优点。一定会有自己的优点,多去探索发现并发扬。适当在有些方面提高自己。但也要接纳自己,包括你认为还不足的地方。另外不需要用别人的眼光来评定自己的长相或者其它方面,人和人没有太多可比性。加油……


确实,你现在只能说是有人格障碍的特质,典型的症状就是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与家庭教育、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也不能怪父母,他们需要工作、为家里提供生活的必须,也是没办法的。好的一面是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主动想改变,只是自己觉得效果不佳,认知疗法和支持疗法是比较适合矫正你的思想和行为的,但切记不能急躁,这样的人格形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积累下来的,治疗也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如果拖到18到21岁时,成为真正的障碍就会影响你的一生。


蓬蒿人,我辈岂是蓬蒿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