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相比虐蚊、虐蚁的行为,虐哺乳动物、虐鸟行为更会受到社会大众的谴责

想听听大家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同理心和看得到听得到,你虐蚂蚁,蚂蚁别说声音了,血都不会出多少,大家毕竟都不是唐僧。

假如你虐猫虐狗,那个惨叫那个血腥的画面,会给大多数人带来不适,假如猫狗没有反抗,只是闭著眼睛生无可恋的让你虐,也不出血,并且长的奇丑无比,保证没多少人说啥


问题不在于「等级」。

而在于人类共识下该动物是「有利」还是「有害」。

鸟,吃害虫,对于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鸟被虐待时会有些许不忍。

而同等体型的家鼠被虐待时,我们的那种同情心会锐减很多,也行还会有些快感。。。 因为家属主动争夺人类的生产资料/传播疾病等。。我们判断它是有害的。

而同样是啮齿家族的仓鼠/白鼠被虐时,我们那种不忍心的感觉又回来了。 因为仓鼠是我们主动饲养的,我们主管的认为它们是无害的。

人与之间也是这样的,恶霸被揍,你会觉得爽,因为你主观上认为他是有害的。而自己的兄弟被揍,你却想帮助他(这个兄弟可能也是恶霸),因为我们主观判断他对自己上有益的。


高等动物在心智和情感方面得到发育,拥有了与人类相近的情感和知觉相近的行为模式,这就导致同情心理形成。当一条狗流泪讨饶时形同小孩,你怎么忍心再去虐待它呢?


有一个原因是都是哺乳动物,因为人也是哺乳动物,所以容易引起同理心。但是话说回来,我个人来说反对虐待任何动物,比如不管是蛇,是鱼,是牛,是狼还是老虎还是熊猫还是鸡,是老鼠还是麻雀还是蝴蝶所有的动物如果威胁人类生存需要捕杀的时候支持一刀毙命,但是反感虐待。


聚聚列子 听听


简单说是兔死狐悲心理障碍。因为越接近高等动物与人类越接近。所以人类会下意识「物伤其类」。比如佛教早期不认为与是荤腥。就是说忌肉时是不包括鱼的。不能吃肉,但不包括鱼。这看起来很荒谬。但是历史局限就是这样的。

人类的慈悲本质是避免对自身的伤害。比如所谓的因果报应不过是说大家都别伤害别人。这样本质上我也不会受伤害。类似于现在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如果纯粹不杀生,应该包括植物甚至微生物。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仅局限动物的话,草履虫也是动物。

所以本质上是狐死兔悲心理影响。相对级别越高的动物认同感越强。反之越弱。


当你在虐待那些动物时,那些动物也在折磨著你。


共情感。

因为所谓「高级」「低级」的标准是我们人类,自然越高级,也就越像我们人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