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青少年的孩童的记忆都是模糊完全不知道的,那在这个青少年身上会有孩童时期经历塑造的人格吗?孩童时期的经历对人的成长重要吗?


当然会啊。

不然你觉得为什么我会这么执著地求抱抱。

当然是因为我妈从来不主动亲近我,毫无肢体接触,所以我完全没有养成一个孩子应该有的、正常的和别人肢体接触的能力。

要么就是一个劲儿地像考拉一样疯狂抱人,简直雪宝转世,要么就别人靠近我一米以内我可能会条件反射地打人,要么就心跳加速肾上腺素上升。

谁让我妈从来不主动接近我,在我小时候哭得惨兮兮的时候直接把我往地上一摔了事呢?

当然这都是后来听他们说的了,我早就没什么早期记忆了。

再说说交朋友这件事。

虽然我非常努力地调整自己的认知,告诉自己人性并不全是恶的,但没办法,你能指望一个小学就被骗过N次钱、被骗去偷东西、被朋友出卖的人感受到「人性本善」?

更别说我被校园暴力的事数不胜数了,差点被打到脑出血。

然后家里人也不管,现在他们还不相信我被性侵呢,一直觉得我是在撒谎。

反正和Si相处的经历告诉我:凡事只要是他们没见过的,觉得不可能会发生的,就一定不会发生。

我目前能一直「报之以歌」的原因完全是收敛了我自己爆棚的Fe,发展了Fi。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但这里不需要讲。

没有这个原因我可能早就死了,自杀多轻松,只是我一直没找到哪个超过10层的楼天台不上锁的。

不过必须公平地讲,童年时期对人的影响虽然很大,不过12岁后如果境遇变好,比如遇到好的老师同学,家里环境稍稍改变一点点,这些完全可以逆转童年的影响,即便有一点点不适应也决不会影响后续的生活。

我的惨是从来没交什么好运,日子还不断恶化的结果,不适用于95%的人。

常人在没集齐世间悲惨召唤恶龙之前,都是有机会改变和重新塑造自己的,这一点我从未怀疑过。

千万别觉得童年决定一切,它只占据你生命很小的一部分,如果我只是童年悲惨,中学后好转的话,也绝不是现在的状态。

我最多就会变成一个缠著同桌、舍友求抱抱的hug怪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突然觉得很萌是怎么回事

总之,童年会塑造一部分人格,但绝对、绝对不是全部,只要后期哪怕有一点点的光亮,持续性地改善环境的话,一定会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不要放弃发光和改变的机会。


0-16岁非常重要,特别是0-6岁。我真觉得父母在为人父母前应该去考个证。如果你这段时间没养好的话,需要你成年后有意识去调理自己,可以多看点心理学、人际关系的书。总之社会没你想的那么美好也没那么糟,别人善待你或苛待你,都有他们的原因,不会无缘无故对你好或坏的(不一定是你的原因,可能是他们童年经历或他们工作生活环境引起的)。

注意要去看正经科学家写的,有长年实验数据支持的著作。不过也只作参考,不要盲从,科学总是在一场又一场葬礼中进步的。还有,不要去看啥心灵鸡汤、情感公众号,这些大部分是毒鸡汤、伪科学,或者仅从个人经验得出,有局限性。

另外,有一些人格特质也会遗传,比如高神经质、易冲动,可能会遗传给子女。


会呀,给你看一个我自己的总结,其中fi是荣格八维里的内倾情感,fe是外倾情感,fi是真我,fe是对外部情感环境的判断。

1.割离完整的自我,意味著分清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界限(产生自我意识)

2.环境因素和不可抗力因素造成「情结」—个人无意识(与1.共同构成fi)

3.fi里的自我意识接受客体形塑(被客体同化,导致越来越庞大)

4.fi里的情结投其所好,作用于客体,表现一定的主体性。

5.最庞大的fe因时而变,接受客体的同化,达成共识。

以上,是为社会意义上的完整的人。


补充回答,没看到是人格。

在我看来一切即注定,你出生的家庭,你的基因,你成长的环境。

一切都是出生之前就固定的。

如果你有选择的能力,我相信原本的你(未出生的你)也就是现在的你。

他细心挑选了和他最匹配的成长环境以及基因因素。

所以你说影响不影响,百分百影响。

了不起的盖茨比也逃脱不了。

但是影响会出现两种情况。

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

A,我认同,所以我效仿。

B,我不认同,所以我反对。

如果是小时的你没有正确认识的能力。

那么作为成人的你还没有正确认识的能力。

我也失望,只能对你说,那你喝一半吧。

——

哈哈哈,最近和朋友聊起知乎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梗。

泻药,我刚从西伯利亚大草原上一亿五千万坪的别墅撤硕中出来。

哈哈哈。

然后,以下仅代表个人意见,如有不同意者,憋著。

在我看来人的性格是由先天因素注定的。

也就是基因因素,这影响了你的脑发育以及激素水平。

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你是一个内向还是外向获取,情感还是理性倾向的人。

那么很多人会说,后天因素。

这里我要说一下我的观点。

人的性格是没办法改变的,除非你换个身体。

能改变的是你的心理。

简单点说,你小时候被火烧了,你自然知道火的可怕。

但是,我怕火,我怕虫子,能成为我性格的一部分。

我认为不能。

所以我的答案是,父母影响你性格的因素只在你的基因里。

那么,再补充回答一下,我认为父母给孩子带来的心理负面影响有哪些。

一般就是爱缺失导致的回避型成人依恋。

以及爱过剩导致的痴迷型成人依恋。

还有不被重视导致的抑郁症,或者躁郁症。

前者大多出现在内倾情感者。

后者大多出现在外倾理性者。

我想想还有啥,像人格分裂啥的极端特殊案例就不举例了,一般不是父母,别人也能造成。

仔细想想也没啥,无非就是不懂得如何爱人,被人爱的时候又不舒服,或者又过分痴迷别人的爱恋。

极端点,冷血点,独立点,等等。

但是注意!这些!都不影响你的性格。

你是个外倾型的人依旧是,你是个理性的人依旧是,等等。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狼在笼子里多久他也不会变成狗的尸体。

有时我们把性格看的过于重要,甚至把很多事情都推脱在性格上。

by汉堡奸诈师傅捷克


我觉得会,但不是绝对。

一个人的人格不是固定的,会随著他的经历能发生改变,周遭对他的影响绝非只有小时候才有。

小时候的影响可能是一块土,会长出什么样的果子绝非只有土的影响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