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奇葩说(第五季第20期)提到,其中两位辩手黄执中和颜如晶从小练习辩论,这是他们解决情感障碍的一个重要手段。什么情感障碍?第一季有提到是自闭症,但肯定是轻微的或是as。本期还提到了脑神经科学,探究了情感的生理基础,很有意思。

请问各位老师,练习辩论对于治疗轻度自闭症真的有帮助吗?


1、首先搞明白自闭症和抑郁症不是同一个病。

抑郁症一般是成年以后发生,通过各种方式干预治疗有治愈可能。

自闭症是先天的基因问题,3岁以内就会发现且持续终生不可治愈。

2、奇葩说里面没有任何一个人患有自闭症。

马薇薇有抑郁症是很有可能的。这一季明显身体变胖 思维也反应迟钝 这和用药治疗可能有关。

其他人没有明确表示有抑郁症 应该只能算是抑郁心境或者是心理问题 达不到抑郁症那么严重 毕竟越是会辩论的聪明人越容易抑郁 想的太多又想不明白

比如黄执中少年时代被同学伤害过有心理阴影 。颜如晶呢 也只是性格内向的普通人 算不上抑郁症。因为能够正常生活工作也可以和熟悉的人有情感交流比如和黄执中和马薇薇。

3、辩论能够改善他们的抑郁症或者心理问题吗?

也许可以。

因为抑郁症及抑郁心境最大的问题在于感受不到快乐和意义。马薇薇说 如果忘掉你们(辩论中的朋友)我活著还有什么意义?

当他们沉浸于为辩题寻找论据和思路时 可能会暂时忘却抑郁这回事。如果参加辩论可以帮他们获得暂时的快乐和意义 确实可以缓解那种丧的心理感受。

如果没有辩论赛 肖骁还可以当时尚博主 范湉湉还可以去演电影。但是 马薇薇 颜如晶他们还能干嘛呢?

足见辩论对于他们的意义。

这种意义可以帮他们对抗抑郁。


个人觉得并不能。辩论很明显是把对方放在对立面,而谱系儿童最缺乏的是共情能力。也就是说谱系儿童难以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这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本来就同理心差,现在还爱吵架抬杠(前提是语言能力没出现大问题的谱系儿童),会搞的小朋友更不受欢迎吧


没有这种可能的。


我想题主一定是对情感障碍和自闭症有比较深的误会。

情感障碍中文全称应该是双向情感障碍,是一种抑郁状态与躁狂状态交替出现的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而颜如晶对自己的描述更应该是一种性格描述:在情感交流方面感觉自己有障碍,是一种内向人格状态的自我感知。

自闭症就更不是心理问题了,而是脑部发育障碍的一种,在很多方面都会存在比较明显的迟滞发育,而黄执中就更不属于这种,他的这种状态也顶多在语言上的表述为一种自闭,但绝对不是自闭症,其实也是内向人格。

那么在搞清了这两种病症与两个人没有关系了之后,我们就可以看看内向人格在练习辩论的时候是否能够变得更外向,其实可以看到他们的状态,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人格这种根源有可能在基因里的东西(说可能是因为现在没有被证实,只是一种说法),不太可能被所谓的习惯影响,但是他们的内向状态确实也给他们在辩论上带来了外向型人格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他们的逻辑思维更加缜密,尤其在自由辩论的时候,对手很难发现漏洞。

二,那种将自己内在柔软部分封闭起来的样子显得他们更强大,这也是他们想表现出来的样子,黄执中在这一期中付出了很大的气力才讲出了自己小时候受到的创伤,这对于他来说相当不易。

三,内向的人更容易有同理心,因为时时审视自己,所以面对别人的痛苦难过他们虽然觉得无能为力,可是他们能够感同身受,这在辩论上也是优势,我们可以发现一辩与二辩很多都是外向型人格,他们更多的做的是铺垫和博取眼球,但是内向型更多做三辩,因为他们能挖掘观众内心的感受,带动你的情绪。而这才是决定辩论胜负的关键。

当然其实优势还有很多,但是外向型人格其实也有他们在辩论上的优势,这样讨论下去就没有终点,就如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会发现内向与外向的人都做一样工作,但是他们都可以做的很出色,所以,真正的问题不是我的性格适合做什么,而是,我爱什么,就可以让我做的事情都很棒!

以上,希望题主也可以找到可以投入热爱的事情。


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

既然自闭症的病因千差万别,治疗手段也千差万别。


不能吧,治疗自闭症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出去走走结交新朋友


越是辩论咖越是要不断的问自己,越是自闭,越容易抑郁,难道不是吗?


难道你跟人交流也要用辩论形式交流吗?那可能连朋友都会没有,因为都被怕你了。哈哈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