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资本却非要当赌徒,明明是声势很大却没有稳固的基本盘。为名声所塑,也为名声所累,一生家里争正统,外面争皇帝,可惜能力不足,生性傲慢,最后没人认账,沦为小丑。

没有清晰的战略(不会像袁绍学刘秀稳吃河北从而平定天下,只会蜗居淮南欺软怕硬,手下人才也极为松散,委任各处太守,却没有核心人才)也看不清楚形势(看不出汉室气数虽尽,却还未完全到头,诸侯兴起,就敢自立为帝),又碰到厉害的对手(曹操、刘备、刘表、吕布等)。

归根到底,所谓无知与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占了南阳就想打兖州,结果荆州给了刘表,得了淮南就想吃徐州,江东又便宜了孙策。没有战略,不会抓主要矛盾,老家汝南也丢了,四周全是敌人。集结两三个人,就想打团一波带走别人,但他自己又没装备,死的最快,最后就是队友都看不下去,不跟著送,让你自己崩盘。就是又浪又菜。

袁术一生的悲剧主要在于其眼高手低,急于求成,但可能真的就是嫉妒他那个优秀得多的哥哥,作为嫡出,怎么也不能屈于奴婢之子,既然主要就靠四世三公的家底,那正统的就一定要赢!何况董卓已经把袁氏都杀光了,有出息的只剩袁绍袁术了。在袁术眼里,那就是袁家自己内部争天下。所以他和袁绍互相安排,联合势力,拉拢马仔对打。只不过袁绍的马仔(曹操)厉害太多了,袁术亲自下场也打不过袁绍的马仔(曹操、刘表),所以孔融说他冢中枯骨,徐州也不给他了。但徐州毕竟属于同盟陶谦公孙瓒势力范围,不给他他居然就要去打,活该最后便宜曹操统一中原。所以是袁家两代兄弟相争,成就了曹魏基业,没有袁术与袁绍对立的话,曹操可能一辈子就是袁绍马仔,当个征西将军。

曹操能从四战之地的中原统一北方,很大程度是袁家玩到一半玩脱才造成的,故而花费了大量时间征伐,又得花大量时间消化,以致终曹操一世不能统一天下,因为本来按正常情况不该是曹操来的。

但是这才是现实,现实就是有大量的偶然性。你袁术就是要考虑问题的复杂性,不能觉得短时间就能平定天下。如果以袁绍袁术一生的时间段来看,在这个时间段里确实基本就是他俩在争天下,但是哪有那么简单呢

私以为袁术他骨子里就认为袁家起点很高,董卓已死,平定天下如果他这一代就会完成的话,只能是袁家人来(事实就是如此),既然只剩他们哥俩,还是他看不上不承认的哥,怎么也要博一博。确实当然大家也基本认为天下以后大概率姓袁,不然吕布也不至于想著嫁女。

所以私以为袁术认为他的目标就是打败袁绍,但性格又急于求成,所以袁术选择的方法就是靠起势而不是靠搞一大块地盘作基本盘,他的基本盘极小,也没啥成本,靠名声玩庞氏骗局,多诈唬少真打,看上去架势很大。只要一起声势,大了就好上去打,别人一怂大概率就赢了,问题别人也不是吃素的真的就打了,这就露馅了。一直打不过最终明白自己是乌合之众,但又要稳定人心,只能封官许愿,关门起来当土皇帝疯狂内卷,最后变成必死之局。这个和公孙瓒特别像,公孙瓒败黄巾,私属四州刺史,被袁绍打败,人心绷不住,又去干掉自己的长官刘虞,想稳坐幽州结果反弹,最后幽州一州都控制不了,只能窝家里等死。

袁术只有贵族的命,却有赌徒的心理(能力不够却唯我独尊,格局不大却总想一波搞定),一不小心正好碰到乱世,起了皇帝的心,又一定要打败他哥。死之前终于想明白自己送得曹操都超神了,甚至可以代替他跟他哥打了,这才知道自己一辈子白干了,不得不认账输给了哥哥,北上认亲了,最后被刘备干掉,极尽讽刺(私以为袁术败亡的起点就是和刘备开打的时候,一个假天子同时打两个真天子(曹刘),也就袁术干得出来了吧)

不过在我看来,袁术最后大部分家当全当嫁妆(孙权后来娶了袁术女儿)给了曾经的小弟孙氏,成就了孙吴霸业,也算是变相地一种存续,不算完全灭亡(比他哥后代下场好),孙吴的兴起多多少少宣示著袁术系曾经的辉煌吧。


年少时期好游侠,重义气,也算是个热血青年。

和袁绍一起策划铲除宦官,也算有勇有谋。

提拔孙策,算是能识千里马。

雄距南阳,曾经的头号军阀,领导能力不容小觑。

不过中后期愈发好大喜功,能识人而不能驭人,能拓地而不能安民。

作为袁家的嫡子,疑似有不知民间疾苦的倾向,也太重名利,抱著玉玺就不放

作为割据一方的势力,所作所为可谓目光短浅,遇事不决,驭才无方,盲目高估自己的实力

虽非庸人,但也够不上枭雄的境界。


他应该是将才,而不是帅才,当将军不错主公就不行。

他们兄弟挺像的,袁绍被文若看不上选了曹操,袁术被周瑜看不上选了孙策,他俩眼光真毒知道兄弟俩不是干大事的料。

后来孙坚进攻董卓尚未返回豫州,袁绍以会稽周昕为豫州刺史,想夺取孙坚的地盘,袁术引兵击退周昕。正好袁绍想立刘虞为帝,但是袁术行事放纵,不愿意见到成年的汉朝皇帝,于是托辞公义不赞同袁绍的提议。

二袁相争,袁绍先下的手,全责却落到了袁术的。

兄弟两人因此积怨翻脸,袁术转而与幽州公孙瓒以及陶谦结盟,袁术为盟主,与绍相互争霸。术一方曾一度占据上风。但是群雄大多依附袁绍,袁术怒骂他人宁可追随自己「家奴」(指庶出的同父兄长袁绍)也不追随自己,还写信给公孙瓒说袁绍不是袁氏子孙。

这就是袁术智硬,群雄只是在制衡两兄弟,但你也不能如此得罪群雄,袁家势大明显是忌惮和分化却看不出。

后来孙坚征讨刘表战死,术同朝廷任命的正统兖州刺史金尚向兖州,术屯封丘。之后袁术得到黑山贼的余部以及匈奴于扶罗等助战,与曹操战于匡亭,但是大败。袁术退保雍丘,南回寿春,守将陈瑀不让其入城,袁术退守阴陵,集合军队攻击陈瑀,陈瑀逃回下邳。袁术又率领余部前往九江郡,杀死了杨州刺史陈温而自领扬州牧,又兼称徐州伯。李傕入长安后,想交结袁术为援,于是授左将军,假节,进封阳翟侯。

老曹是真的很厉害,袁术打不过他,打打杂鱼没任何问题。

194年攻刘备。《三国志·袁术传》:「袁术来攻先主,先主拒之于盱眙、淮阴。」英雄记:「陶谦故将曹豹在下邳,张飞欲杀之。豹众坚营自守,使人招吕布。布取下邳,张飞败走。备闻之,引兵还,比至下邳,兵溃。收散卒东取广陵,与袁术战,又败。」袁术打败了刘备,占领了徐州广陵等地。以吴景为广陵太守。

《魏略》:「曹真本姓秦,养曹氏。或云其父伯南夙与太祖善。兴平末,袁术部党与太祖攻劫,太祖出,为寇所追,走入秦氏,伯南开门受之。寇问太祖所在,答云:"我是也。"遂害之。」

老曹运气真不是盖的,袁术部下不认识他,让他逃过一劫。

后面就悲剧了,袁术最不好的地方就是让孙氏坐大为孙策自立埋下隐患,他称帝操作跟慈禧向万国宣战差不多,太顺了想挨打。

至于怎么打的,就略掉吧。

这时,袁术在第二次遭到曹操击溃后,于197年冬季碰上大旱灾与大饥荒,实力严重受损,江淮之间处处可见人吃人的惨剧。为了重整士气,术以周瑜为居巢长,以临淮鲁肃为东城长,并且有了沛相舒仲应散粮救饥民的故事,但军队衰败无法逆转,后来仍然发生军乱与部曲雷薄、陈兰等率军自立的事件。吕布派许汜、王楷求救于袁术,术乃严兵为布作声援。后吕布被其部将所擒而投降,被曹操处斩。

可惜两人才都不上袁术,鲁肃后来投奔了孙权,袁术本性倒不坏称帝侮所有,不救吕布想不到吕布会被部下出卖不能未补先知。

术于199年投奔袁绍长子,时任青州刺史的袁谭的路上为刘备军所挡下,术不得过,复走寿春。六月,至江亭,坐箦床而叹曰:「袁术乃至是乎!」

刘备干掉袁术纯属扯蛋,真要那么强就不会被袁术打倒了,至于蜜水那段娱乐一下就算了吧。

袁术能放得下身段向袁绍服软,还是难能可贵的,若真成功到了袁绍那边,至少官渡不会送成那样。

能跟曹操刘备吕布交手的,肯定不是泛泛之辈,能在中原怪物房活这么久,换袁绍一个公孙瓒就够受的还来四个,也不会战败杀田丰。

不是谁都能遇到曹操刘备两条真龙,还放了条真龙到江东,可惜他误认为自己是导致了一生的悲哀。

本来两兄弟就没被作指望,袁家新一代领军人物是袁基,正真受过正统培养的,两人辅佐就好了。

如果生在盛世,一个当混混,一个当花花公子,然后让大哥给兄俩擦屁股扛黑锅。


怪异的富家游侠,居然在山贼里面那么有声望。


刀是什么样的刀?金丝大环刀。

剑是什么样的剑?闭月羞光剑。

招是什么样的招?天地阴阳招。

人是什么样的人?飞檐走壁的人……


好嫉妒,善猜忌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胡亥是什么样的人?

杨广是什么样的人?

李煜是什么样的人?

袁克文是什么样的人?

张伯驹是什么样的人?

张学良是什么样的人?

王思聪是什么样的人?


我就三国演义中袁术形象回答下。乱世干大事业领导所要有的性格与各类能力他一个都没,有的仅仅是袁世家族这张光鲜外衣。所以曹操评价精准到位。关键没这能力还想要坐著这个位子,那不好意思了肯定悲剧了。


野心有余,度量不足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