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提出一个问题:大量统计数据表明,冰激凌的销量增多时,溺水的人数也迅速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这本书的定位是一本普识书,即它是写给并未入门心理学的读者,让他们了解心理学思维的书。但我以为,与其说它是心理学普识书,倒不如说它是科学思维普识。

尽管书中有些部分专业辞汇较多,没有市面上的其他书那样生动有趣,但是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我们每天都会接收到无数的观点、信息、方法、价值判断。如何判别这些信息的真伪与可靠性?本书提出了几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极为详细的论证与阐述。

1.心理学的的进步是通过研究可解的实证问题而取得的。这种进步是不均衡的,因为心理学是由不同的子领域构成的,某些领域的问题要比其他领域具有更高的难度。

2.心理学家提出可证伪的理论来解释他们的研究发展。3.理论中的概念都具有操作性定义,这些定义将随著证据的积累逐渐演变

4.这些理论是通过系统实证的方式来检验的,用这种方法收集的数据是公开的,也就是说,它允许其他学科重复这些实验并提出批评。

5.心理学家的数据和理论,只有在那些经过同行评议程序的科学刊物上发表之后,才算是进入了科学领域。6.实证主义之所以有系统性,是因为它遵循控制和操纵的逻辑。这二者也是真实验的特性。7.心理学家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获得结论,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各有不同。8.最终被揭示的的行为规律,通常情况下只是一种概率关系

9.大多数时候,知识只能通过对众多实验的慢慢积累得到。虽然这些实验都有各自的缺陷,但是他们总能聚合成为一个共识性的结论。

这些原则可以应用于批驳各种伪科学。

比如,许多人如今相信星座。「我是天蝎座,所以我多愁善感;我是巨蟹座,所以我顾家;天蝎座的人与巨蟹座或双鱼座十分契合,因为他们都是水象星座。」这是我初中时看到的许多概念。然而运用这些规则后可以发现,这些推断实则只是巴纳姆效应的一种应用。这些论断把人们带入一个不可证伪的境地:你是巨蟹座但你不顾家?那一定是因为你不相信星座;一旦不信,这些东西就不灵了。

相关性与因果性的区别则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章。采取避孕措施与买烤箱呈现正相关关系?那就能说明只要政府督促各个买了烤箱,堕胎的各种社会危害就不复存在了!这个例子如此荒谬,使人一眼便能看出破绽——存在第三因素即社会经济地位导致了这两者所呈现的「假相关」。但放到一些隐秘的事件中是否还能看出其中的不科学呢?这就需要对这些规则更加熟练的掌握了。比如知乎上有人曾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从16岁便开始用贵妇护肤品,以至于如今30岁了,很多人还以为自己20出头。以此来证明尽早用贵妇护肤品对皮肤是一件好事。然而,有财力16岁就用护肤品的人,其家庭经济条件一定不会差吧?那么此人也不会经受风吹日晒、辛苦操劳了,皮肤条件自然比寻常人好了。如此看来,是否是使用贵妇护肤品导致了皮肤状态好?这点是需要打上一个问号的。

文章的开头提出的问题也是第三因素造成的。冰激凌销量增多是因为天热了,而天热了正好导致游泳的人数变多,因此溺水的人数才会随之变多。若是直接呈因果关系,不如直接让政府指定一个政策便能使溺水人数减少:大家都不许吃冰激凌了!

偶然性与概率性在科学中的地位、见证与个案研究证据、联合性证据、多重因素的忽视、安慰剂效应,这些都在批判性思维中扮演著极其重要的的作用。希望能将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所运用,科学评判一件事情的价值。


首先,看完这本书,我暗自惊叹,此书所批判的「人们」不就是我吗

认为感冒这类的人体自愈性疾病,是因为药物的强大作用的帮助才好转起来的,却忽视了人体自身机能的免疫修复能力的主力作用;总是对天气预报的模糊性描述感到失望透顶,却不明白科学本身就是一个概率推论;面对随机事件的发生,我总是将其归结于偶然性的「神奇」与「不可思议」,却不明白这是因为人们倾向于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事件的错觉相关。

越读到后面,越觉得此书的作者一定是在监视我的生活——因为它与我长期以来看待生活的思维方式都太相像了——缺乏对事件可证伪性的分析、对实证主义的忽视、对见证案例与个案研究的过度信任、对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的混淆、对后果单一原因的片面看法以及对认知事件的概率推论的无知

其次,我想撷取书中的一个小点谈谈我的理解。因为此书对我的确太受用了,精彩的论点不胜枚举,我暂只列出其中一个。即第四章的「见证和个案研究证据」。我们总是在这样的事件中彷徨犹豫,即便人们知道A事件成功的概率超过80%,但只要有一件或者两件与A事件相违背的真实案例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便会对A事件的真实效力表示质疑甚至否定。

比如,很经典的一个观点: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会比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更容易被社会接纳,也就是,更容易找到一份相对较好的工作。人们会普遍认可这一观点。但如果你的亲戚告诉你跟你一起读大学的小王毕业了怎么都找不到,而高中就辍学的小李回家乡当起了镇上的老板,生活过得很滋润。那么,这个时候你是不是会怀疑「高等教育是否是真的有价值」?虽然,现今社会,接受高等教育并不是走向社会的唯一道路,但是不经过高等教育的培养的人一定不会比那些相似条件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更具有学习、创新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才是你立于社会的炼金石

2016年《国际金融报》调查显示:中国500名上市公司的高管,84%拥有高学历,48%毕业于958学校。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与终身教育将是未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大趋势。从1977年的570万人到2019年的1031万人,中国高考报考人数连年攀升,今年更是突破了1071万人。这说明了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它对于一个人的发展的重要意义不是个别小王或小李的鲜活的「个案见证」就能磨灭掉的。对于此类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记忆当中的「个案见证」因其生动的描述或者真实感的接触,极易让人们赋予其过高的权重,但且却缺乏真实可比较的信息,其实是不具有任何判断价值和意义的。

最后,的确,作为一门诞生不足百年的「幼儿」科学,心理学受到来自大众的多方面的误解。比如心理学不是一门真正的科学,人人都是心理学家,心理学就是用来治疗心理疾病的,心理学必须解释「超自然能力」的魔术,以及心理学家一定能看透别人在想什么等等。这些种钟大众普遍印象都把心理学本来科学的面目蹂躏成「玄学、伪科学」的妖魔鬼怪的样子,严重阻碍了正直的心理学家推广传播科学的心理学知识,甚至助长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伪科学来夺权牟利的正当性。

「美国国会下设的一个委员会曾评估过,人们每年大约花100亿美金在这些医疗骗术上,这让花在正规的医疗研究上的经费相形见绌。」看到这样令人气愤而又痛恨的事实,我们不得不做点什么来阻止这样公然愚弄民众谋取黑钱的诈骗行为。

关于为什么心理学会成为「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局面,不管是不是由于民众长期以来对心理学的偏见还是不负责任的媒体的非真实的肆意宣传报道,抑或是由于某些见利忘义的心理学家敛财的非道德行为造成的社会影响,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我们都希望,心理学这门涵盖了大量的概率统计学与生理学、社会生物学、认知心理学等众多知识的新兴科学能够更快、平稳地走上它本来就该被世俗理解的道路上,同时,也希望更多心理学家能向公众普及科学的、真理的、不易被察觉的心理学技巧。只有人人都意识到心理学是一门值得被高度关注的科学时,我们才能不被那些「伪科学」耍的团团转。

第一次写读后感嘿嘿(o﹃o )赞同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