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像是疾病,可以不表现在外,可很难从根源上自我控制。


有的高人,只要写个「止怒」的牌子,并放在自个儿想看的地方,即刻OK。但绝大部分人,都是事后,才找寻下次不再愤怒的办法,而结果都不会太理想……所以,这事需要琢磨,琢磨人家高人为何被称为高人呢?!


知己知彼可以抑制愤怒,愤怒不应该用抑制对待,愤怒本就不应该出现。

佛说:「明了即是慈悲」,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你彻底明白了这个世界,看清了自己,看清了别人,看清了众生,看清了人类本身,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就不会在有愤怒了。因为理解,因为明白。

要做到「明了」需要不断的学习多方面的知识,不断的思考,还有修行自己性格。

我本是那种酸急的脾气,生气都是在瞬间发生的,一句话,一个表情。就生气了。

相反的是,但凡经过思考的事,没有任何事让自己愤怒的。

想偶尔一年会算急一两次,但也马上会调整过来,我清楚的知道,这样的状态好比身体中了慢性的毒,需要慢慢的解毒才能痊愈。也就是修行的意思。

而除去瞬间愤怒这一部分,有思考时间的前提下,对事和人的愤怒,就需要知识来化解了。因为不够了解事情的真相,没有全面的思考和观察事情的能力。

全面包括几个关键点

一个是宏观的,整个人类历史,人类是动物演化,人是社会的产物,我思故我在。了解这些背景知识能促进自己的思考格局。

第二是微观的,从小事上了解自己,了解对方,利用换位思考方式,幻想自己就是对方的角色,在对方的生长环境中长大,同样身份地位,同样教育背景,同样的父母影响,同样的成长经历,再去想,对方所做之事是否合理,把自己的利益排除在外,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客观的分析。如果得出的结论是合理,既然合理,何来愤怒。

彻底的能让自己不再愤怒有几个关键词

知识量 换位思考 修行 去自己利益思考

佛陀:所发生的事和人都是必然

王阳明:存在即合理

说的都是这个意思,既然必然又合理,还愤怒什么,无非就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和观点被侵犯因起的,「我」的执著而已!因为「我执」整个世界,整个历史就是在不断的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侵犯别人。


七情六欲,无比正常。

只要你的愤怒不会耽误你的计划和目标,为什么要抑制?就像长时间不发烧可能会有所不对一样,愤怒是情感的必要组成部分,不必抑制,要学会与它相处。


首先得知道愤怒过后会带来什么后果 忍无可忍的时候 后果可以自负 那就发泄吧


睡觉 吃东西 听歌


为什么要抑制

生气就找各种途径发泄出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