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會,但是會有一定的流程:

第一步,和來訪者確定諮詢不再繼續,而是需要交接,並且得到來訪者的允許

第二步,和來訪者確認交接材料,一般有四部分:

  • 心理諮詢預約表,必交接,其中包含來訪者的年齡、性別、婚姻、宗教等基本信息
  • 概念化報告:一般是1000字不到的文檔或圖表。如果諮詢開展了超過5次,一定會有這樣一份報告,它主要由前諮詢師評估而成。這部分是否交接,需要來訪者確認
  • 諮詢詳細記錄,就是每一次諮詢的記錄,比概念化更詳細,但並不具備總結的功能,是一份「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材料。這部分是否交接,需要來訪者確認
  • 心理測量結果、藝術表達作品(繪畫、沙盤照片等)。這部分是否交接,需要來訪者確認,但我們會建議來訪者,允許我們交接這部分

接下來,前諮詢師會根據來訪者的情況推薦新諮詢師,明確諮詢方式、諮詢師介紹、價格和設置,然後二選一:

  • 來訪者直接去和新諮詢師工作
  • 來訪者與新老諮詢師開展一次三方會談(會談費用以前諮詢師費用為準),完成轉介

其實在轉介過程中,最麻煩的地方就是諮詢師的理論取向不同。好的地方在於,不同理論取向的確可能帶來新希望;但問題在於,前諮詢師評估的很多信息——尤其是概念化報告——可能完全幫不到新諮詢師,因為大家的側重點不同。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心理小廚plus


一般不會。而且我認為這種交接通常弊大於利

所謂交接,大概指的是:前任諮詢師將來訪者的信息轉交給現任諮詢師。

但是,即使擁有來訪者的授權,前任諮詢師其實也很難評估,哪些內容是來訪者願意交接給新的諮詢師的。

即使不是諮詢師,只是一個做過一段時間心理諮詢的來訪者,一般也會理解心理諮詢到底是怎樣一回事:心理諮詢其實是一種關係的工作

即:心理諮詢中最重要的內容,其實並不是什麼來訪者的成長史、現病史、求助經驗……等等,而是諮詢師和來訪者的關係,是諮詢師和來訪者之間、在諮詢室里發生的那些故事。

這些故事,往往非常的個人化、也非常主觀,交接起來沒有什麼意義,可能也會誤導新的諮詢師的工作。

這就好比:一個人和前女友分手了,交了一個新女朋友,前女友和你的新女朋友需要進行「交接」嗎?

我相信,哪怕有人告訴你說,「讓你前女友和新女友談談,這樣能幫你的新女朋友更快了解你,讓你新的感情生活變得更有效率,節約談戀愛的時間、少走彎路」,估計你也很難接受這種建議。因為她倆交流的很可能不是有關於你的客觀信息,而更多是主觀信息;這種「效率」背後,可能帶來誤導,讓你失去建立一段新的關係時,由你自己來表達和呈現自己的機會。

換心理諮詢師,也同樣意味著一段舊的關係結束、新的關係開始。而新的關係是需要來訪者與新的諮詢師重新建立的。這個步驟無法被省略。

我知道在一些特別的工作單位,比方說醫院、學校等等,因為行政管理等各方面的原因,也因為前任諮詢師和繼任諮詢師之間可能是同事關係,確實存在「交接」的可能,甚至上級管理人員會要求諮詢師之間進行「交接」,但我不認為這對來訪者來說真的會是一個很好的事情,這可能更多的是為了管理機構的方便。

我始終支持,每一對來訪者和諮詢師之間的關係都應該是完整的、純粹的、獨立的。這意味著,理想情況下,你的諮詢師在你的生活圈子裡,應該只認識你、不再認識你的其他什麼熟人(也包括你的前任諮詢師)。TA掌握的一切與你有關的信息,都應該全部來自於你個人的表達,而不是其他什麼人越過了你直接交給TA的。

如果你想提高諮詢師了解你的效率的話,可以去填一下諮詢中心的「信息登記表」,把你人生幾十年的經歷、既往就診或者求助經驗、諮詢目標等等,自己做一個整理,發給諮詢師看就好。相信我,哪怕你之前做了幾百次諮詢,其實能夠被交接的、信息類的工作,真的很有限,不會比你填的這張表作用更大;如果你的前任諮詢師能和現任諮詢師交流比這張表更多的信息,那麼一般只能帶來反作用,不會有什麼更好的效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