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做评价了,那说明什么?以及评价是否是真心的呢?

相关问题:来访要求心理咨询师评价相貌应该怎样回答?


谢谢邀请,这个情况我还真的遇到过。不知道应不应该,但我只能分享一下我被评价的感受和情景是怎样的。

我这个人有个习惯,我见咨询师不喜欢打扮和化妆,好像是一种执念一样,就是一定要以自己最素、最松弛的样子去见咨询师(因为其他大部分时候我做不到,在咨询中才想试试)。

之前有个咨询师,我第一次见她,没化妆没洗头,随便穿了个卫衣仔裤。我坐下来开始倾诉自己的困境,当我说道:「虽然我今天这个样子……但我平时不是的,而且从前我其实是个比较好看的人……」(我觉得自己生病以来真的变丑许多)

当时她以一种非常明显的,惊讶地表情看著我:「你现在也是个很好看的人呀?」

我当时本能觉得她可能出于礼貌或者是要安慰我才说出这么一句话,来让我感到没那么挫败和自卑。但是她的表情有一种还蛮惊讶的感觉,是真的让我怀疑她不理解我因为「不如以前好看」的挫败感,不知道为啥我觉得自己现在不好看。

就是该咨询师,在前三次咨询,也反复说过「你很聪明」(但实际上我觉得我很笨)

我觉得她可能想给我信心,但给我的感觉是,她没有理解我的感受。(我说那句话,并不是为了让她来肯定我的外貌)

我现在在进行的稳定咨询,其实让我感到舒适的一点是:我在表达我感到的思维迟滞、还是整体颜值水平的衰退时(不止一次),对方并不会马上来否认我这种感受,而是在试著理解我这种挫败感,和相对过去的我自己比较产生的「退行」。

我觉得如果咨询师要给来访一个评价,哪怕是积极的、正面的,也还是要建立在「认真理解来访是否需要这个评价」的基础上吧。至于如果是对外貌这种东西做出负面的评价,我认为是:绝对不可以哟!


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师,袁寒柏:

心理咨询师一般不会主动评价来访者的外貌。如果来访者主动请求咨询师评价相貌,咨询师通常采取「探索+回答」的模式,咨询师更关注来访者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以探索来访者对自我形象的评价,以评估来访者的自尊,进一步探索来访者自我形象评价的来源和相对应的行为模式。

在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师真诚的态度是维持咨询关系的根本要素。咨询师探索后会简单地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来访者相貌好,通常直接给予肯定,即使这和来访者自我认知不同,然后会看看两者的认识为什么有那么大区别。如果来访者的相貌在咨询师看来一般,咨询师也不会为了讨好来访者而夸大其词,而是更谨慎、委婉地陈述自己的感觉,而后探索相貌一般给来访者带来怎样的苦恼。

总之,如果咨询师评价了来访者的外貌,多半是为了真诚地对待来访者。我感觉评价是真心的:既不讨好,也不贬低。


这里面有流派设置的问题,也有咨询师伦理范围内个人风格的问题。人本就鼓励咨询师的适度自我暴露,以便建立真实诚挚的关系。精分大部分会不回答来访者对咨询师的提问。包括对来访者和事件的看法,包括对咨询师个人情况的问询。流派不同真的不同。

我个人吧,在咨询工作过程不必要的时候不会做任何形象或者其他「评价」。我工作主要领域是个人成长,青少年,还有情绪类个案。在和青少年交流到这里时,我一定会倾向于阳性强化法,多做积极正向的鼓励和肯定。成年人不一样。曾经一位抑郁型人格来访者总在批判自己,我会问你看自己有优点吗?你认为你我的身材相比如何?专业技术叫「面质」,而且,一定是服务于咨询目标加来访者当前诉求。(因为她比我瘦比我美,她自己看不见啊啊啊啊啊啊啊!!!)


取决于一个角度,和评价目的。

如果是针对咨询有用的话,可以去评价,或者说并非评价,而是客观指导。


如果是真诚的,需要的,有利于关系建立的,不伤害咨访关系的,可以。其实,咨询师不说废话,40多分钟太宝贵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