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为了让孩子和他妈都搞清楚「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都要快爆发家庭战争了。各位家长和老师们都是怎么讲的?


告诉孩子,无论是鸡还是兔,都让它举起两只腿,那么地上还有几只腿?鸡两条腿都已经举起来了,都坐在那里了,站在地上的那些腿是谁的?(是兔子的)每只兔子都有几条腿站在地上?


关键不是问题的解法,而是孩子思维上对「对应关系」的认识,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经常考到的工作时长、年龄、价格计算等本质上和鸡兔同笼是一个问题

每个鸡头和兔头对应一只鸡和兔,而每只鸡和兔分别对应两条和四条腿。

单独的鸡头对应鸡脚、兔头对应兔脚虽然只是简单的二倍、四倍关系,但这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首要条件,首先要让孩子明确这种对应关系。试著简化题意将鸡兔化为纯鸡、纯兔来算下结果

第二步让孩子试著找出上步结果与原题中足数不同的原因,将孩子的思路引导向问题的具体演算法:

助产术:

为什么鸡兔同笼下的足数比纯鸡的多?

或者为什么纯兔的足数比鸡兔同笼下的足数多?

多多少?

每只多多少?

翻过来多出的这么多足对应多少只?

等等等,根据孩子的回答提出不同的疑问,最终将题解出。

其他的解法如假设等都是在对解题思路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优化

–––––––––––

上面说到,小学数学应用题本质上都是和鸡兔同笼一样的。抽象化后就变成了甲、乙、丙分别与某一属性的对应关系,可以是足数,也可以是工作时长、年龄、价格等,讲解这类问题家长可以先自身抽象化掌握题目的含义,在具体化通过假设比喻等让孩子理解。例如可将兔子的两个前足拟人化为手,原题中多出的足数就是兔子手,根据兔子手可反推兔子数,这样孩子会更容易理解


要点:1 鸡和兔子的区别,一个两只脚,一个四只脚。

2 所有兔子举起两只脚,那么一个头就应该对两只脚。

3 多出来的脚除以2就是兔子的数量。

4 有了兔子的数量就知道鸡的数量


儿子一年级,按照我教他的办法已经能够熟练地计算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了。

方法是以前在某本书上看到的,做了稍许改进。下面是我教儿子的过程:

爸爸:儿子,在一个乌黑的夜晚,发现一个养鸡的笼子里有10个头,但是却又 有28只脚,是怎么回事呢?

儿子:有怪物吗?

爸爸:家里啊,还有几只兔子,可能钻进了鸡笼子,我们现在要把它们分出来 。

儿子:兔子和鸡会打架的啊!

爸爸:乌黑乌黑的,它们都看不见啊。爸爸问你,如果都是鸡,现在有10个头 ,那应该有多少只脚?

儿子:一只鸡两只脚,应该是20只脚。

爸爸:那为什么是28只脚呢?肯定有几只兔子钻进了鸡笼子,那么是几只呢?

儿子:陷入迷茫的思索……

爸爸:我们想一个办法,把它们区分出来好不好!它们呀,都非常听爸爸的话,经过长期的训练,爸爸只要一吹哨子,小动物们就会抬起一只脚!

儿子:睁大了眼睛,哇塞!

爸爸:现在爸爸吹哨子了!嘟!!!鸡笼子里的小动物们都抬起了一只脚!公鸡们都金鸡独立啦!小兔子们也抬起了一只前腿!现在它们一共抬起了几只脚?

儿子:哈哈大笑,抬起了10只脚!

爸爸:现在爸爸吹响第二声哨子了!嘟!!!鸡笼子里的小动物们抬起了第二只脚!结果会怎么样?

儿子:还没反应过来……

爸爸:兔子们是不是还用两条后腿站在笼子里?而大公鸡全部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儿子:笑得不能自已,是的是的!

爸爸:那现在还站在笼子里的有几条腿?

儿子:28-10-10=8条腿。

爸爸:这8条腿都是谁的?

儿子:兔子的!

爸爸:对!都是用两条后腿站著的兔子,那么有几只呢?

儿子:8的一半是4!4只!(他还不会除法)

爸爸:那么鸡有几只?

儿子:10-4=6只!


其实关于鸡兔同笼的几十种不同的解法,网上都能搜到,这里我不再赘述具体解法。

很多家长或者老师之所以苦恼,是因为知道解法,但是你给孩子讲了,孩子就是听不懂,就是不理解。

所以其实是「教」的方法出现了问题。

那我今天就来谈谈为什么很多小学生会学不好「鸡兔同笼」问题?

为什么很多家长一做就会,一教就废?


前几天,闺蜜萍向我诉苦,她家小朋友数学一直不太好,今年开始接触鸡兔同笼的题目之后,情况变得更加糟心!

「笼中共有30个头,88只脚,求笼中鸡兔各有多少只? 」

看到这个题目,孩子直接懵了,无论萍怎么和孩子解释,他就是算不出来,气得萍把书本甩在地上,孩子也吓哭了。

萍失望地说:

「想当年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怎么会生出这么笨的孩子呢?我已经尽力去教他了,他的榆木脑袋怎么就是不开窍!我给他讲了一遍,他说明白了,可是重新出一道题目给他,他又错了!像他这样的孩子以后怎么办?

相信每个陪娃做功课的妈妈都曾像萍这样分分钟暴怒,我自己也曾对女儿大吼大叫,但每次骂完,我就特别厌恶自己骂孩子时的丑态。

后来我反思了一下,其实,关于鸡兔同笼的问题,并没有大家想像中那么难,无非就是兔子有四条腿,鸡有两条腿,只不过小学的孩子没有学过方程式,只好用假设法,先把所有的脚全假设成一种动物的脚。

而之所以很多小学生都学不好这个问题,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教的方式就非常关键了!

可问题又来了!

大多数家长都习惯用大人的思维来解题,根本不顾孩子是否能听懂!再加上「鸡兔同笼」本身就牵扯到很多知识点,而家长们不知道孩子是因为哪个知识点没学好才出问题, 这就导致很多时候都是「自己一做就会,一教孩子就废!」

那么怎么教孩子,才能让他们彻底掌握「鸡兔同笼」问题呢?

我们的内容研发团队集结了浙江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专家教授, 耗时3个月,在多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数学名师指导下,针对小学生「鸡兔同笼」问题专门设计了一个辅导专题!

第一步、2个测试题,揪出孩子的「病因」

在这个专题中,我们首先根据「鸡兔同笼」涉及到的多个知识点,设计了2个特殊的测试题,通过让孩子完成这2个测试题,我们可以精准找出孩子学不好「鸡兔同笼」的本质原因。

第二步、对症下药,推荐针对性辅导视频

找到原因之后,就需要对症下药!

根据孩子出问题的点,推荐对应的辅导教学视频。注意!这个视频和市面上其他辅导视频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由于它是根据不同孩子的问题设计的,因此它具备其他辅导视频没有的超强针对性!

第三步、提升巩固,验证是否有效

测、学、练三步走,学而不练也没用!

看完辅导教学视频之后,孩子需要完成几个练习题来对这次的学习成果进行巩固, 而根据巩固训练的结果我们可以对孩子的学习效果进行最终检验。

截止到2019年8月13日,已经有超过200名小学生通过这个专题掌握了「鸡兔同笼」问题的相关解法!

该辅导专题一经推出就在家长圈内广受好评!

还在为孩子学不会「鸡兔同笼」问题

感到苦恼么?

还在为教不会孩子数学功课

火冒三丈么?

① 关注「一步数学」公众号

② 找到公众号底部菜单【测评】

③ 点开【测评】菜单,选择【专题测评】

立即体验「鸡兔同笼」专题。


可以参照《演算法综述》中的解法,倍头法。书中对该演算法的叙述为:「倍头减足折半是兔」,「四头减足折半是鸡」。

假设总头数35,总足数94。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把求兔的只数的过程分为了倍头、减足和折半三个步骤,「倍头」就是把总头数35加倍变成70;「减足」是用总头数94减去70得到24;「减半」就是取24的一半得到兔子的只数为12。这个过程写成如今的算式就是:

(94-35×2)÷2=12(只)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把求鸡只数的过程分为了四头、减足和折半三个步骤,「四头」就是用4乘总头数35得到140;「减足」是用140减去总足数94得到46;与求兔只数的过程类似,「折半」就是取46的一半得到鸡的只数23。写成算式就是:

(35×4-94)÷2=23(只)

孩子实在不懂这什么意思,就按照这个方法来算,等学了二元一次方程后就很好理解了。


The best education is to guide them find the theory, not to teach the theory.


用道具模型更直观。


对于孩子建立思维模型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在生活中有对应的例子可供观察。所以如果你家只有这几个人,不妨养只四条腿的猫狗,孩子会很快理解的。


几年级啊?二元一次方程他会不会?不会的话建议还是用模型来讲比较适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