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流派的鼻祖认为人的精神问题都是自己做作出来的,而精神分析的鼻祖认为人是家庭的产物。有统计认为认知流派治疗复发率高精神分析流派复发率低,但也有统计认为精神分析的治疗根本没有作用。精神分析的相关科研工作一般在1970年左右就基本结束,1980年以后基本没有有建树的论文出现,理论更新已经放缓。而认知流派作为新兴流派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并发展出越来越多的方法。


先不提知乎上的这个「对立」是否存在,但可以从宏观一点的角度来分析这两者的渊源。精神分析和CBT的「冲突」是有原因的,而这个现象在客观上也是存在的。

(发现有一些答主否认流派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事情。然而我想说的是,有对立有冲突才会有发展和进步,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况且认知和精分的纷争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都掐了几十年架了,还掐出了不少成果呢。也没有什么不好承认的。)

1. 追根溯源:CBT与精神分析分裂的历史

(来源于Milton的Psychoanalysis and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 Rival paradigms or common ground?

CBT创始人,亚伦-T-贝克(Aaron T. Beck),最初是一名精神分析学家,1956年从费城精神分析研究所毕业。在接下来身处其中的几十年里,他对精神分析文化感到失望和不耐--在他看来,精神分析没有重点,建立在可疑的理论基础上,而且没有充分地立足于病人的当前现实。精神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是精神科的主流、权威文化(在当年确实如此,无论欧美)。贝克为了反对这种既定模式,首先创立了抑郁症的 「认知理论」,然后衍生出一种简短的治疗方法。

贝克描述了他在接受医学培训期间,系统地使自己对严重的「血液/伤害恐惧症」脱敏的方式,用类似的行为和认知策略来治疗他对高度、隧道、公众演讲和「被抛弃」的恐惧。他还介绍说,他治愈了自己的『中度抑郁症』。他对自己的训练分析的效果持冷淡态度。贝克的传记作者魏沙尔引用他一位同事露丝-格林伯格的话,提到贝克对精神分析机构的不安反叛。格林伯格认为,做自己的权威和控制自己对贝克来说是最重要的,会让他的分析训练变得非常有问题。

在获得分析师资格后的十年里,魏沙尔讲述了贝克如何对抑郁症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抑郁症患者的梦境,他得出的结论是,假设愿望实现和隐藏的动机是没有必要的。事实上,随著时间的推移,他根本就不考虑弗洛伊德意义上的无意识的概念。在研究中还使用了更多标准的实验心理学程序。其中一个实验涉及到一个卡片排序测试。贝克认为,抑郁的被试者并没有因为任务的成功而产生消极的反应,这说明他们没有受苦的需要,从而走向推翻了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即抑郁是由于「颠倒的敌意(inverted hospitality)」。

贝克开始发展认知理论,并由此发展出抑郁症的认知疗法(Cognitive Therapy, CT)。他受到凯利(Kelly,1955)个人建构理论的影响,也受到病人可以成为自己的心灵 "科学家 "的思想的影响。他还受到阿德勒(Adler)、霍尼(Horney)和斯塔克-沙利文(Stack Sullivan)思想的影响。贝克与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进行了交流,后者正在独立发展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该疗法与认知疗法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但不是全部(Ellis,1980)。贝克、阿尔伯特·艾利斯和唐纳德·梅肯鲍姆(see e.g. Meichenbaum, 1985)一起被认为是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奠基人」之一,这个总称涵盖了这一广泛的治疗方法。

早期支持CBT的理论相对简单,很少强调症状因果关系的精确机制,只是简单地认为事情是通过童年经验 "误学 "的。重点是强调目前症状的维持方式和「消极认知」的支撑,而消极认知又是由适应不良的内部 "图式"—即组织经验和行为的深层认知结构--产生的(近年来,『图式』被看作是越来越复杂的方式)。贝克认为,发现和挑战消极认知是一条比精神分析更简单、更短的改变路径,而且更有理论意义。他认为自己从 "动机 "精神分析模型转向 "信息处理 "模型,他将注意力从 "为什么 "转向 "如何 "痛苦的心理功能运作。

由此可见,贝克的认知治疗模式在很多方面都是强调与精神分析分道扬镳的。CBT和精分的冲突是有「历史渊源」的。

2. 循证实践与利益纷争

循证实践(EBP)是指职业实践应以科学证据为基础。循证实践运动试图鼓励并在某些情况下迫使专业人员和其他决策者更多关注证据,为其决策提供信息。循证实践的目标是通过将决策的基础从传统、直觉和不系统的经验转向有坚实基础的科学研究,消除不健全或过时的做法,而采用更有效的做法。

更多关于循证实践、循证治疗和循证等级可以看看 @Dr.M 为什么我反对国内精神分析、心理动力治疗为主流的现状 - Dr.M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69369723

这里就不多赘述。

需要强调的是,循证疗法这一提议一直存在争议。但是我认为,从为来访者/患者谋求福祉的角度来看,循证等级高的治疗理应被首先纳入考量。毕竟,虽然不能说未经证实的就一定是有害无效的,但是经过证实的很有可能是现阶段最安全有效的。CBT以其在治疗各种心理障碍方面的显著疗效,获得了极高的循证等级,所以在治疗好些障碍时都被视为黄金标准(Gold Standard)。

而精神分析因为其疗法原因,很难用实验来证明其有效性,所以也很难拔高其循证等级。当社会和行业开始推动循证实践运动的时候,也就是当CBT治疗师开始获益的时候,毫无疑问,精神分析师的利益将受到挤压。在这个层面上,流派之争就成了一个谁动了谁「蛋糕」的问题。

正如Milton所说的「遗憾的是,目前这两个群体的临床专家往往被外在的经济压力推挤著在公共部门相互竞争,这就加剧了两种如此截然不同的治疗方式的从业者之间必然存在的先天竞争。」

最后,我个人想用这段话来作为结束:

「由于心理分析师和认知行为治疗师有著相同的研究领域,他们会越来越多地发现相同的临床现象。事实上,他们现在也在这样做,尽管他们可能会以根本不同的方式来处理这些现象。我想,重要的是,既要认识到两者共同的努力以致力于减轻患者精神上的痛苦,也要认识到差异。而这将对哪些病人得到治疗、用什么方式、以什么为目产生重要影响。」

归根结底,我相信无论是精神分析师还是CBT治疗师,他们的出发点都应当是来访者/患者的福祉和利益。


结尾有几点想要说明:

1. 该提问在对比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和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此处的精神分析默认为长程高频的古典/经典精神分析,而不是现代同样短程且相对循证等级较高的某些(但不是所有)精神/心理动力学(Psychodynamic)疗法(如短程动力学疗法,Brief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2. 关于题主所说的「精神分析的相关科研工作一般在1970年左右就基本结束,1980年以后基本没有有建树的论文出现,理论更新已经放缓」,我个人并不赞同。精神分析的学术界应该还不至于衰败至此。此外,不提古典/经典精神分析,精神/心理动力学一直在稳步发展,兴起的短程动力学疗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 这个问题下大家都贡献出了有价值的答案,但在这里想略微纠正一下 @Jet先生 朋友所说的两个点

A. 「认知流派」实际上是行为主义学派(Behaviorism)」。

首先,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在理论上并不趋同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 "注意、语言使用、记忆、知觉、解决问题、创造力和思维 "等心理过程的科学研究。认知心理学的起源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并与行为主义决裂—因为行为主义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一直认为,不可观察的心理过程不属于经验科学的范畴。这种突破是随著语言学和控制论以及应用心理学的研究者们使用心理加工的模型来解释人类行为而出现的。这种研究之所以成为可能,是由于技术的进步,使得对大脑活动的测量成为可能。从认知心理学衍生出来的许多工作已经被整合到心理学的其他分支和其他各种现代学科中,如认知科学、语言学和经济学。

其次,这个说法相当于把「认知治疗」等同于「行为治疗」。将「认知流派」等同于「行为主义」,就相当于将「认知流派的认知疗法」等同于「行为主义流派的行为治疗」,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概括。

B.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心理干预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CBT)还有精神病学(Psychiatry)。」

首先,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心理干预方式不可能只包含CBT。接上,姑且算CBT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唯一主要心理干预方式(不可能),但精神病学肯定不是。精神医学跟临床心理学的干预手段有显著的差异。精神病学运用的是生物医药模型(Biomedical Model),精神医学的治疗也以药物治疗为主。临床心理学无论如何都是以心理治疗为主。故行为主义心理学,如果运用于临床心理干预,其主要干预方法不包含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病学。

4. 再质疑一下 @新理人 朋友所说的

「从客观实际情况来说,CBT目前也在走下坡路。」

关于CBT在走下坡路的论点,我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为此,我来放几张图论证一下:

(注1: 我之前因为偷懒没有查流派数据的变化图,所以论证不严谨。我对此感到抱歉,故现在补全。

注2: 为了严谨,此处仅讨论临床心理学领域的情况。

这是1960-2003年美国的临床心理学家理论取向的流行情况变化图:

(Norcross, J. C., Karpiak, C. P., Santoro, S. O. (2005). Clinical psychologists across the years: The division of clinical psychology from 1960 to 2003.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1(12), 1467-1483. doi:10.1002/jclp.20135)

表1总结了过去44年中临床心理学家理论取向的流行情况。2003年,兼容/整合(占样本的29%)仍然是主导模式取向,认知疗法紧随其后(28%)。其次最受欢迎的取向是心理动力学,占15%,行为学占10%。只有1%的样本认可以人为中心/罗杰斯的观点和人本主义取向。沙利文疗法作为一种独立的取向显然已经消亡(0%),但其信徒可能认可人际或心理动力学取向。另一类中列出了16种理论。其中只有一种理论--发展理论(n 7)--得到了1%的心理学家的认可。

图2绘制了1960-2003年临床心理学家中五大理论取向的起伏情况。自1960年Kelly最初的研究以来,心理动力学取向有所下降,过去占样本的35%,而现在则为15%。人本主义取向在近几年也有所消退。相比之下,认知疗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每年研究的受欢迎程度几乎翻了一番,尽管从1995-2003年,增长速度大大缓和,或许开始趋于平稳。折衷主义/综合疗法一直作为模式取向出现 -- -- 在27%和36%之间 -- -- 1973年出现了一个无法解释的高峰,当时55%的第12分部成员赞同将其作为主要取向。

然后这是到2013年国外(美国)的数据:

(Prochaska, J. O., Norcross, J. C. (2013). Systems of psychotherapy: Transtheoretical analysis (8th ed.). Independence, KY: Cengage Learning.)

存在主义流派只占1%,积极心理学如果归人本的话占2%,归其它的话和别的流派一起占3%。而认知流派占31%,行为流派占15 %。

然后这是2013年国内的数据,不过国内很难查,反映不出最具体真实的情况,但算是有代表性吧:

(Liu, X., Cao, Y., Shi, Q., Jiang, C., Liu, J., Wei, H., . . . Zhang, Y. (2013, April). National survey of therapeutic orientation and associated factors of counselors and psychotherapists in China. Retrieved August 05, 2020,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628713/)

存在主义流派和积极心理学如果归人本的话占4%,如果都归入其它的话和其它25个流派一起共享17.9%。而认知流派占41.9%,认知行为流派占10.3%。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就算CBT没有如日中天,它也是在「走上坡路」的。


Reference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3). Glossary of psychological terms」. Apa.org. Retrieved 2020-08-05.

Evidence-based practice. (2020, July 31). Retrieved August 05, 2020,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vidence-based_practice

Liu, X., Cao, Y., Shi, Q., Jiang, C., Liu, J., Wei, H., . . . Zhang, Y. (2013, April). National survey of therapeutic orientation and associated factors of counselors and psychotherapists in China. Retrieved August 05, 2020,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628713/

Milton, J. (2001). Psychoanalysis and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 Rival paradigms or common ground?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82(3), 431-447. doi:10.1516/dvln-rk5e-c1yv-me4v

Norcross, J. C., Karpiak, C. P., Santoro, S. O. (2005). Clinical psychologists across the years: The division of clinical psychology from 1960 to 2003.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1(12), 1467-1483. doi:10.1002/jclp.20135

Prochaska, J. O., Norcross, J. C. (2013). Systems of psychotherapy: Transtheoretical analysis (8th ed.). Independence, KY: Cengage Learning.


关于Evidence-based Therapy的循证依据和研究结果已经有人写的非常详细了,所以我就不在这方面赘述了。我想换个角度,从公共卫生的角度给给大家抛砖引玉一下。

CBT与其相关流派,与精神分析和精神动力相比,是一门学起来更便宜的,在职业前期投入更小的治疗方法,而这种学习投入的小,相应的反映在患者端,就是费用更低,更利于整体社会公共卫生的提高。

同样的针对失眠的治疗,一个在美国CACREP认证项目毕业的Master Level Therapist只需要一个星期左右的工作坊培训,就可以学习与实践治疗金标准CBT-I;而一个精神分析流派咨询师,哪怕是研究生毕业了,也依然需要冗长的督导,培训与个人体验,才可能提供有质量的治疗。

体现在患者端,前者的收费就会远远低于后者。

刚回国的时候我也很纳闷,为什么国内的收费如此畸形,现在两年过去了,我对国内的行业的理解也更深入了:因为不收这么高,活不下去。

但是这对于一个社会整体的精神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精耕细作的一亩地的蔬菜,也许真的更健康吧,但是它养不活人;人类实现食物的丰饶富足,是通过化肥,良种优选与工业化生产。

所谓名医世家的秘方,也许真的更厉害吧,但它们不能提高整体社会的健康水平;人类实现公共卫生的提高,是通过系统的诊断科学与药物的工业化研发生产。

或者这么说吧,如果A收费是B的两倍,那就算A、B间效果没有显著区别,A也明显是一个失败的产品。

能够把同等质量的东西做的更便宜,本身也是一种进步。

是的,针对症状治疗的医疗模型不完美,RCT的实验设计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它已经是所有从业人员为了公共卫生整体的提高而做出的最大限度的努力了。

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有巨大精神心理公共卫生需求的地方,我们需要更多的,能够有标准化操作流程,短程而有效,系统而循证,费用上也更合理的心理健康服务。


我其实不太清楚知乎社区对于精神分析和认知行为流派的看法,但对于两个流派在学术界和临床中的争论和竞争有一点思考。

在此想简单的谈谈之前的很多优秀回答中没有提及的一个角度,即当今被学界和许多治疗师奉为圭臬的循证治疗(Evidence-Based Treatment, EBT)的局限性。在回答的最后我也会简单的分享一下我个人对于手册化治疗(Manualized Treatment),精神动力学和两派对立的看法

文章有点长,在此总结下重点,帮助大家节省时间:

  • 循证治疗的理念是学科的进步,值得推广,但同时在实操中存在许多客观和人为因素导致的局限性。我呼吁大家不要盲目的理想化科研,而是保持独立,辩证,批判性的思考。
  • 手册化治疗是循证治疗浪潮推动下的新趋势,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进步性。动力学治疗不完全认同手册化的理念,但这不代表动力学没有实证支持,不有效,或无法保证治疗的「品控」。
  • 我个人不觉得不同流派和观点间有对立和争论是坏事,而认为这是学科发展中的必然。争论会逐渐促进不同观点的接纳和融合,从而进一步推进学科发展。

循证治疗原则在实操中的局限性

循证治疗原则可以说是压在经典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和现代精神动力学(Psychodynamic Psychology)头上的一座大山,也常常是认知行为流派用来批判和质疑精神分析的「屠龙宝刀」。无论在学界还是一般群众中,有一个常见的看法是,这把「屠龙宝刀」是认知行为流派的专属武器,其使用的「屠龙刀法」正统,严谨,虎虎生风,且不会出现一刀砍在自己身上的情况。但实际是否如此呢?在此,我尝试从哲学理念和实际应用两方面谈一谈循证治疗原则,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加客观独立的思考这个问题。如有说的不对或不当的地方也欢迎指正。

循证治疗的基本理念简单来说是要求用一定量的,客观的,可观测的科研数据来支持某一疗法的有效性。 这一理念是科学进步的产物,它最早出现在医学界,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心理学,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临床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发展。然而,在这一原则被大范围认可和推广的同时,行业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对其滥用和使用不严谨的情况。这些乱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两个流派的对立,也给很多工作者和一般群众造成了很多困惑和误解。

询证治疗的金标准在于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RCT有一套严格的流程,如受试筛选,随机分配,参数测量,统计分析等。这一系列标准保证了RCT有很强的内部效度(Internal Validity),最大程度上控制了变数,和对于受测干预和结果的因果关系有更强的预测。在此过程中,RCT会不可避免的牺牲一些外部效度(External Validity),即试验结果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RCT在实际操作中也会受到伦理,法律,时间,资金等现实因素的限制,不可能达到理论上的完美。此外,传统医学试验和心理治疗试验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心理治疗试验在品控和测量等很多方面远不如医学试验简洁直观。比如抑郁症的改善远不如血压的改变好测,对CBT的品控远比给予某种药物更复杂。

以上提到的局限是现阶段的科研方法不可避免的,无可厚非。而真正造成问题的是一些科研工作者为了让数据和结果好看做的小把戏。Jonathan Shedler, Ph.D. (2018) 在一篇题名Where Is the Evidence for "Evidence Based" Therapy 的文章中犀利雄辩的指出了几项常见的用来掩人耳目的「骚操作」。这通常包括:

  1. 用统计学的「显著性」(significance)来替代「有效性」(effectiveness):一些研究在发现某治疗带来的些微改变有统计显著性却不见得有临床实践价值时,选择强调统计显著性并尽量避免提及实际改变的数值。这导致一些实际无效的治疗被包装成有效的样子。
  2. 强调短程效果,忽略长程结果:一些治疗在短期有效但无持续性,即治疗结束后患者不能持续改善或长程效果有限。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标榜「短程」「高效」的治疗手法上,符合保险公司等资本方的利益却不见得符合患者的利益。
  3. 入选标准导致受试群体缺乏普遍性:前面提过这事RCT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一些研究人员为了追求好看的结果或规避某些风险而设立不合理的入选和排除标准,导致受试群体和现实中的患者群体有极大差距。常见的例子是抑郁症研究中把自杀意念和行为定位排除标准,而实际抑郁症患者中自杀意念非常常见。
  4. 对照组的设置具有欺骗性:在一些意图证明疗法A优于疗法B的试验中,作为对照组的效法B不见得是真正的疗法B。Shedler举的例子是一个对比CBT和动力学治疗对于PTSD的有效性的研究;其对照组的动力学治疗是由接受了2天动力学训练的研究生提供。结果是CBT显著优于动力学,可喜可贺。在另一些对照组是「treatment as usual」的试验中,tau实际指的是「predominantely treatments that did not include any psychotherapy」 (p. 325). 换句话说,这些试验对照了个寂寞,结果证明某治疗和起啥事儿不做比,其成果有显著统计学差异。非常遗憾的是,大部分读者会记住研究结果,而忽略对照组设置这样的细节。
  5. 科研结果的「发表偏差」(Publication Bias):即有正性结果的试验更容易被发表,而结论是没有显著差异的试验不会被人们看到。这可能进一步加剧人们对某一治疗有效性的误解--你可能看到了五篇文章说它有效,殊不知四篇说它无效的没有被发表。

我非常推荐读一读这篇文章的原文。正如任何文章一样,Shedler的一些结论未免有他个人的偏见,但这并不影响他的观点的价值。他在文章的结尾写了这样一段话,在此摘抄来分享给大家: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article may seem at odds with virtually all other respectable scholarly sources. Why should you believe me? You should not believe me. You should not take my word for any of this—or anyone else』s word. I will leave you with 3 simple things to do to help sift truth from hyperbole. When somebody makes a claim for a treatment, any treatment, follow these 3 steps:

  • Step1: Say, 「Show me the study.」 Ask for a reference, a citation, a PDF. Have the study put in your hands. Sometimes it does not exist.
  • Step 2: If the study does exist, read it—especially the fine print.
  • Step 3: Draw your own conclusions. Ask yourself: Do the actual methods and findings of the study justify the claim I heard?

If you make a practice of following these simple steps, you may make some shocking discoveries.」 (p. 328)

人们对科研的尊重和重视推进了学科的发展,但对于科研的盲目崇拜却会让学科误入歧途。科研原则鼓励人们对事物进行独立,辩证的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而这种思考和质疑不应该把科研自身排除在外。如果科学工作者和一般大众都只是草草的看看研究的结论,一些有误导性的试验结果就会在无形间引导我们的观点和认知。此外,社会文化,资本,利益斗争等与学术不直接相关的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某一治疗流派在某一时期的盛行,衰落,和起伏。在此不展开详谈。

不得不承认的是,那把神圣的屠龙宝刀从来都有斑斑锈迹,而自命不凡的使用者也实则伤痕累累。好在因为一些像Shedler的质疑者的出现,近年来学界也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并重新审视一些过去被认为有「强证据支持」的治疗手段。在美国心理协会Division 12 (Society of Clinical Psychology) 可以看到一些相关信息:https://www.div12.org/treatments/

在此,我想重申我非常赞成循证治疗的理念和趋势,同时呼吁大家不要盲目相信和理想化科研成果,而是时刻保持独立,辩证的思考

关于手册化治疗与精神动力学

手册化治疗(Manualized Treatment)的基本理念是为心理治疗制定一套标准化的流程。这一理念基于传统医学模型,假定某一主诉的患者的心理有一定普遍性,某一套治疗流程有一定普适性,以及治疗效果源于某些特定的干预手段。在科研,临床实践和教学培训中,手册化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这一治疗手段的「品控」。整体来看,我相信它是学界的一个进步。如果说心理治疗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手册化治疗和循证治疗强调的是「科学」一侧。然而有些研究者和实践者可能会走向极端,过分强调科学,群体的共通性,治疗的普适性,而忽略个体的主体性,特殊性,和手册中没有提及和科研尚未捕捉的因素。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种观点是辩证的看到其优越性和局限性,而不是讲起理想化或直接否定它。

精神分析和精神动力学是不是就不是手册化治疗,且完全不走这条道路呢?答案是否定的。一些以短程动力学治疗为主(但不全是短程)的基于精神分析理论的治疗也已经手册化了。长程动力学治疗因为对手册化治疗的理念不认同,似乎并没有积极的推进治疗的标准化。尽管这引来了很多质疑,但这并不代表经过严格训练的动力学治疗是无效的或者不循证的。Shedler (2010)用大量的数据支持了长程动力学治疗的有效性和其效果的持续性,并总结了动力学治疗的七项基本元素,从某种角度可以看作是标准化的雏形。这七项元素包括:

  1. 专注于情感和情绪表达
  2. 探索规避某些情绪和思想的倾向,即防御机制
  3. 发觉重复出现的主题和规律
  4. 探讨过去的经历
  5. 专注于人际关系
  6. 专注于治疗关系
  7. 探索「白日梦」(fantasy life) (Shedler, 2010; p. 99)

因为没有专门的「手册」,好的精神动力学训练非常依靠督导。我在北美读博期间集中接受长程动力学训练(不是经典精神分析训练)的两年里,每两到三个病人就分配一个督导。我们通过回看治疗录像扣细节,谈理论,并探讨如何把理论应用在实操中。这段训练对我的帮助很大,也奠定了我个人的治疗风格和思维模式。

此外,一些精神分析学者另辟蹊径,探索精神分析理论的神经心理学基础,一个叫做神经精神分析(Neuropsychoanalysis) 的小分支也应运而生。我也曾看到有学者(Bazan Detandt, 2017)鼓励精神分析界不要顾及学界的主流,坚持自我,并持续的做出基于其理论和实践的贡献:「go for its theory, and to stand by its counterintuitive, unpopular aspects, whatever the newest fashion reigning in the sciences of the mind, as long as these are both logically and clinically sound」 (p. 3)。

关于流派的对立的一点个人想法

我个人不认为两派基于理论和理念的对立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反而认为这是学科发展的必然,是进步的表现。回顾历史不难发现,科学的进展往往是一条折线前行的辩证之路。精神分析的出现开起了一段科学史上前所未有的思辨,而认知行为流派对精神分析的质疑把严谨的现代科学放在了台面上,推进了实证研究的发展,而如今对于认知行为和科研至上的质疑又逐渐促进了两种不同思维的融合和接纳。SEPI (Society for Exploration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 的出现就是一个好的例子。我曾参加过2018年的SEPI年会,非常喜欢参会者互相尊重,包容的氛围。

不知为何,我在谈论心理学流派的时候总会联想到我喜爱的格斗运动。1993年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举办了第一场UFC。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流派的武术家带著对自己师承的尊严在八角笼内搏斗,最终Royce Gracie凭借巴西柔术(当时叫格雷西柔术)击败了一个个体格优于他的对手,拿到了首届的冠军。此后过去默默无闻的巴西柔术有了大批的拥趸,甚至被誉为最强格斗术。在武术家们纷纷学习巴西柔术后,站立系选手和摔跤手在对抗纯柔术手时又找回了优势,而柔术手开始去学习摔跤,拳击,泰拳。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已经很少有人争论什么流派才是最强--每个流派都得到了足够的尊重,而融合了各个流派优点的综合格斗(MMA)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认可。

这条螺旋上升之路,体育运动如是,心理学科如是,人类发展亦如是。

Reference

Bazan, A., Detandt, S. (2017). The grand challenge for psychoanalysis and neuropsychoanalysis: A science of the subject.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 1259.

Shedler, J. (2018). Where is the evidence for 「evidence-based」 therapy?.Psychiatric Clinics,41, 319-329.

Shedler, J. (2010). The efficacy of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American psychologist,65, 98.


没有对立,基于循证心理治疗理念的看不上不能证伪或已经证伪的精神分析

关于循证心理治疗的理念参考下文

https://zhuanlan.zhihu.com/p/56583645?

zhuanlan.zhihu.com图标王翼:心理学学科内部怎么评价弗洛伊德的理论??

www.zhihu.com图标

关于为什么目前认知流派的心理治疗(以CBT为例)是心理治疗的黄金标准,参考下文

基于大量的出版物、研究报告、科研项目以及心理专业工作者的描述,认知行为治疗(CBT)可以说是心理治疗领域的黄金标准。然而,最近有一些学者质疑CBT作为心理治疗的黄金标准的地位[1],理由是关于支持CBT疗效的研究论文,研究质量不高或者随机试验多选取等待组而非药物或病人组,因此CBT的重要地位在科研项目以及专业从业者中受到了挑战。

CBT黄金标准受质疑的原因

我们认为在定义心理治疗「黄金标准」时有许多因素需要考虑。如果「黄金标准」指的是心理治疗领域最优的标准治疗手段,确实CBT不能被称之为黄金标准,因为CBT仍处于渐进性的研究中,在当下还没有能力赢得此荣誉;但如果「黄金标准」指的是目前在心理治疗领域最优的标准治疗手段则CBT被认为是「黄金标准」是当之无愧的。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认为CBT是目前心理治疗领域中黄金标准心理疗法--基于以下原因[2]:(1)CBT是经过大量实证研究的心理疗法;(2)其他任何形式的心理疗法并未显示出显著优于CBT的治疗效果,CBT的治疗效果仍优于其他流派的心理治疗方式;(3)此外,CBT理论模型/机制的改变经过大量实证研究,与目前主流的人类心理和行为研究范式(如信息加工)一致。但同时CBT的有效性和功效性以及实质的改变机制/理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更进一步地主张综合的科学心理疗法,而CBT就是综合心理疗法的基础。

CBT作为黄金标准的证据

现代的CBT是一种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治疗手段,明确的精神病理学病因和清晰的诊断、制定特定治疗策略[3]。近期,CBT发展成为一种跨诊断/流程和个性化的心理治疗方法,终极目标是将治疗技术与治疗过程和个体来访者联系起来[4]。从传统上来说,检验CBT有效性的临床试验通常包括等待控制组、安慰剂组、常规治疗组和其他流派治疗方法(包括心理动力学疗法和药物治疗)。

虽然许多CBT实验设置的比较组较差(如等待控制组),但仍有大量研究将CBT与其他优异的控制组(如药物或心理安慰剂组、常规治疗组、其他心理疗法、药物治疗)进行比较,满足实证研究支持治疗手段的严格标准[5]。确实,Cuijpers等人[6]发现大约54%针对抑郁症的实验(数量约为34)和约20%针对焦虑的实验(数量约为25)满足优异对比组的条件(即药物安慰剂或常规治疗组为控制组)。Cuijpers等人[6]进一步报告,17%的针对抑郁症和焦虑的实验属于高质量研究。大多数的心理疗法[如除了针对抑郁症的人际关系疗法[7]]甚至在对比组的设置和研究质量[针对抑郁症[8]和焦虑[9]的心理动力学疗法]上都不如CBT的治疗效果。当与常规治疗组或其他积极控制组进行比较时,CBT通常显示出小/中等程度(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或小/无效果(与积极控制组进行比较)的效应值。然而,在这些条件下,即使是很小的效应值都有可能呈现出显著的临床意义[10],在成本效益上CBT仍显著优于其他治疗方式(柳叶刀杂志 ▎认知行为疗法对难治性抑郁长期有效且低成本高效益)。

认知行为疗法是在健康领域(与使用药物治疗相似)首个使用最严格标准(如随机试验和设置积极对照组active comparator)以及基于科学循证框架的心理疗法。因此,CBT是首个被大多数临床治疗指南(针对抑郁的人际关系疗法也是公认良好的治疗手段)所公认的基于科学循证的治疗方法。因此,许多新兴、未经全面研究或未经检测的心理疗法开始将CBT作为参照治疗手段,若其有效性和功效性与CBT相似,则说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得到了支持。然而,如果B与A等效、C与B 等效;并不一定保证C与A等效。因此,如果疗法A是参照治疗手段,研究证明心理疗法B与A效果相同,那么B可以作为新兴心理疗法C的参照治疗手段。例如,Steinert 等人[11]针对心理动力学疗法(PP)和现今黄金标准治疗(几乎全部使用CBT)主持进行了一项等效荟萃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心理动力治疗并不能像CBT通过大部分随机临床双盲实验支持其疗效。

就CBT理论/机制的改变来说: (1)CBT已结合了更大范围内的主流信息加工范式(确立了外显或内隐认知在产生情绪和行为上的因果作用[3]);(2)CBT在累积和严格的研究基础[12]上不断改进;(3)被纳入到更广泛的科学领域(如认知神经遗传学)。目前,除了CBT以外,没有任何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进行如此多的实验研究来确定其自身的基本理论结构相反,某些心理疗法--特别是那些源于传统精神分析的--根本无实证研究支持甚至研究结果与自身理论相矛盾[1];另外,其他的心理疗法(如人际关系疗法)仍处于初期阶段[13]。

总结

总之,如美国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s guidelines[2]和美国心理协会[3]所说,由于CBT充分的研究基础,其在国际心理社会治疗指南中占据领导地位,是许多心理障碍的一线治疗方法。因此,CBT确实是心理治疗领域的黄金标准,基于其严格的实证基础--而不是像某些专业人士[1]说的那样,由于政治原因--被纳入到正式的临床治疗指南中。话虽如此,我们必须补充说,即使CBT有效,但仍有改进的余地;因为在许多情况下,有些患者对CBT无反应以及复发率高。许多非CBT心理疗法自创建以来,在实践中并未出现些许改变;但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基于研究、不断在改进的心理疗法(即渐进的研究项目)。因此,我们预测心理疗法的持续进步都将源于CBT,逐渐将心理治疗领域转变为一种综合性的科学心理治疗。

参考文献:

1. Leichsenring F, Steinert C. Is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the gold standard for psychotherapy? The need for plurality in treatment and research. JAMA (2017) 318(14):1323–4.10.1001/jama.2017.13737

2. Hofmann SG, Asnaani A, Vonk IJJ, Sawyer AT, Fang A. The efficacy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a review of meta-analyses. Cognit Ther Res (2012) 36(5):427–40.10.1007/s10608-012-9476-1

3. Hofmann SG, Asmundson GJ, Beck AT. The science of cognitive therapy. Behav Ther (2013) 44:199–212.10.1016/j.beth.2009.01.007

4. Hayes SC, Hofmann SG. The third wave of CBT and the rise of process-based care. World Psychiatry (2017) 16:245–6.10.102/wps.20442

5. Chambless DL, Hollon SD. Defining empirically supported therapies. J Consult Clin Psychol (1998) 66(1):7–18.10.1037/0022-006X.66.1.7

6. Cuijpers P, Cristea IA, Karyotaki E, Reijnders M, Huibers MJ. How effective are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ies for major depression and anxiety disorders? A meta-analytic update of the evidence. World Psychiatry (2016) 15(3):245–58.10.1002/wps.20346

7. Cuijpers P, Donker T, Weissman MM, Ravitz P, Cristea IA. 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 for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 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Am J Psychiatry (2016) 173:680–7.10.1176/appi.ajp.2015.15091141

8. Driessen E, Hegelmaier LM, Abbass AA. The efficacy of short term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for depression: a meta-analysis update. Clin Psychol Rev (2015) 42:1–15.10.1016/j.cpr.2015.07.004

9. Keefe JR, McCarthy KS, Dinger U, Zilcha-Mano S, Barber JP.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psychodynamic therapies for anxiety disorders. Clin Psychol Rev (2014) 34:309–23.10.1016/j.cpr.2014.03.004

10. Cuijpers P, Turner EH, Koole SL, van Dijke A, Smit F. What is the threshold for a clinically relevant effect? The case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s. Depress Anxiety (2014) 31:374–8.10.1002/da.22249

11. Steinert C, Munder T, Rabung S, Hoyer J, Leichsenring F. Psychodynamic therapy: as efficacious as other empirically supported treatments? A meta-analysis testing equivalence of outcomes. Am J Psychiatry (2017) 174:943–53.10.1176/appi.ajp.2017.17010057

12. Lorenzo-Luaces L, German RE, DeRubeis RJ. It』s complicated: the relation between cognitive change procedures, cognitive change, and symptom change in cognitive therapy for depression. Clin Psychol Rev (2015) 41:3–15.10.1016/j.cpr.2014.12.003

13. Lipsitz JD, Markowitz JC. Mechanisms of change in interpersonal therapy (IPT). Clin Psychol Rev (2013) 33(8):1134–47.10.1016/j.cpr.2013.09.002


如果我们这里说的是「针对精神疾病的心理治疗」,那么作为一位临床工作人员我的看法是这样的(临床心理学家的普遍态度也是这样的):

我们相信的是循证治疗(evidence-based treatment),我们相信的是临床数据,我们相信的是关于心理治疗的随机参照试验(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我们不对某一个疗法/流派有「偏好」,我们不对某一个疗法/流派有」忠诚感「。

哪一个疗法/流派有更多更强的研究实证,我们就更倾向于哪一个。

不敢说其他精神疾病,我个人专门做饮食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如果你告诉我针对这几种疾病,精神分析比广义上的CBT更有实证、效果更好、效率更高,我立刻放弃CBT、转投精神分析的怀抱。退一步说,CBT也没有那么好那么特别。

但现实不是这样的,研究数据不以我们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


当然肯定会有人说:精神分析不容易标准化/手册化、不方便做随机参照试验(RCT),所以这样比较不公平。

如果精神分析不容易标准化/手册化,那我们怎么确保某人提供的精神分析是「精神分析」,不是其他的东西?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其他疗法和流派,不是针对精神分析一家。

现有的研究方法就这么多,你说是治疗方案去适应研究方法,还是说没有办法研究、但是我依然坚信它就是有效。

在心理治疗方面,一方面是治疗本身的效果,另一方面是治疗的推广和运用,这两者精神分析都不讨巧。

精神分析给不出足够的研究实证,广义的CBT却有一大堆强有力的临床数据,如果你是病人、是保险公司、是政府卫生部门、是国家研究基金、是学校博士项目,你会选择哪一个?


如果我们说的是」针对非临床人群的心理咨询「,那就随便了,只求不骗财骗色、不给消费者「造成」精神疾病就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