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太懂提问者的意思,齐国第一个王是赛马的齐威王,而此时秦国是秦孝公,秦国称王的时间晚于齐国。最早僭越称王的是楚国,其次是魏国的魏惠王,前者是由于他们天高皇帝远,再加上和中原王朝有很大文化隔阂(楚国自称「我蛮夷也」),所以才称王,魏惠王时期国家经济实力位居战国前列,所以也敢僭越称王。齐威王在公元前334年称王,在战国历史中属于不早不晚,齐国敢于称王前提也是得到了魏国魏惠王的认可,此时齐国刚刚稳定田氏代齐后的国内局势,经济实力得到较快发展,文有邹忌,武有孙膑,也具备了当大哥的实力了。

首先,首先,谥号里面的「公」,是一种尊称,而非爵位。

诸侯这一级别,谥号基本统一为「公」,士大夫这一级别,谥号基本统一为「子」。然而都不代表爵位,只是一种尊称,你可以理解为「追赠为公爵、子爵」。实力的问题也是原因之一,齐国国君虽然是侯爵,可是几乎没有国家敢把它视为一个侯爵,齐作为一个大国,比当时宋公、虢公、虞公等不知道厉害多少。

而且在正式的史书和文件中往往才会称呼正式的爵位,如齐侯、秦伯、晋侯

(也有比较特殊的诸侯,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被周室正式承认为诸侯,爵位是侯爵,这三家在后来称王以前,到都是自称为「XX候」的)唯一例外的是对本国国君会称「公」以示尊敬,比如《左传》中的「公将鼓之」。齐国崛起

周成王曾在三监之乱后,使召康公命齐太公曰:「东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由此得到征伐之权,成为大国,建都于营丘。」得到征伐之权的齐国,为后期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称霸奠定基础(感觉时间跨度有点大,但我认为这是齐国获得称霸的法理基础)周朝的封地制度「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从封地来说其实周朝是延续夏商的三等爵位,不过将第一级在封给宋国、虢国等时予以了特殊的「宾礼」地位明显优于其它侯国。所以在本质上周朝公爵和侯爵可以视为一级,只不过公爵的地位和待遇优越一些,正如在现代社会中相同等级的官员中有排名前后的划分。(比如卫生部部长和浙江省省长)而秦国就属于比较惨的类型,跟齐国这种天生的贵种不同,秦国的崛起之路,那真是一步一个坎,一步一个坑的走过来

秦国开国国君秦非子(来头到是很大,恶来的五世孙,不排除秦始皇为了美化),就是个养马的秦非子因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封秦地,成为秦国始封君,号称秦嬴。不过非子只是封地不足五十里的「附庸」,既不是诸侯,也算不上卿和大夫。

所以与齐国每一任国君谥号都为公相比,秦国国君的称号就异常的寒酸一直到秦襄公才被封为诸侯,才假模假式给他的父亲谥号称为公而秦国简直是倒霉催的,每逢上升期,便会收到中原各国的迎头痛击,打回原形,受尽欺辱,没办法只能去和犬戎抢地盘,然后迎来了一位大佬——卫鞅

国家直接就开始了飙车模式,也正是他,让秦国拥有了称王的实力

王,不是那么好当的ヽ(??)ノ??

魏国称王,其实称王的时机感觉怪怪的,不停的打败仗,反而称了王。前334年,魏惠王因屡败于齐国和秦国,霸业丧失,为求遏止秦国扩张,在惠施的谋划下,主动率领韩国等国的国君,前往徐拜见齐威王,双方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史称徐州相王。要说其实这一招还是很毒的,随后 引起了楚国和秦国的外交抗议 想让齐国取消王位

可是并没有什么卵用,齐国还是称了王,秦国一边骂著齐国不要脸 ,并表示严正交涉, 强烈反对,觉得这是对周王室尊严和权力的强烈践踏,一边默默地称了王。

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立为王,同年,魏惠王尊韩宣惠王为王。综上所述,齐国不论称王,称侯,均早于秦国,只是秦国后来弯道超车,一统天下,所以后来人往往称秦王自然一些,而且秦国真正崛起和受到诸国的尊重就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才真正登上了战国的舞台,即秦国称王前后。而且我被熟知的齐国历史大多的齐桓公时期 在战国后期齐国国力就逐渐衰落了,所以,不是我们称齐侯或秦王,只是我们更熟悉齐国还是侯的历史,和秦国已经称王后的历史罢了
请题主分清朝代,齐侯是春秋时期,七雄称王是战国时期的事了,秦国爵位是伯,秦伯,在宗周体系了没有齐地位高
齐国春秋时期的套路是尊王攘夷,当时除了楚.吴.越三国蛮夷之国敢称王,其他的中原各国都不敢称王。 战国时期就不同了,七大战国哪个不称王。魏国魏惠王最早称王,后来齐国通过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两次大战打服了魏国。双方在齐国「相王」,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之后各国纷纷称王,连小小的中山国,宋国都敢称王。秦国称王反而在齐国后面。秦昭王时一度和齐闵王共同称帝,秦王是西帝,齐王是东帝,不过很快双方就取消了帝号。因为齐秦联盟的想法很快就被苏秦打断了,取而代之是五国合纵,齐王也很愿意当盟主~—————————————————————————————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观戎阁」

谢谢邀请。

齐国分为姜姓吕氏齐国和田齐两个时代。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封吕尚于齐,由于国君姜姓吕氏,史称吕齐。周武王封齐为侯爵,所以称齐侯。

春秋左传中有「齐侯使连称 、管至父戍葵丘」之类的记载。

公元前391年,田和废齐康公,并在公元前386年自立为国君,同年被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姜姓齐国绝祀。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但齐国是称了王的,还在秦国称王之前。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也承认魏的王号,惠王并改此年为后元年,史称」徐州相王」。

之后,秦、韩、赵、燕等才相继称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授予秦襄公诸侯的正式名分,赐爵为伯。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改「公」称「王」,并更为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

更为有趣的是公元前288年秦国和齐国还曾称帝。

《史记·魏世家》记载:「﹝ 魏昭王 ﹞八年,秦昭王为西帝,齐湣王为东帝,月余,皆复称王归帝。」


没称王怎么叫王?秦在嬴驷称王之前也没有秦王啊

首先,齐国君主是公爵,从没称过齐侯。

齐桓公的儿子继位之后称王,是为「齐威王」。

最开始称王的是「春秋三小霸」之一的楚子熊通,在他治下国力强盛,但祖辈传下来的只有子爵。他就上书周桓王请求加封公侯。

因为楚国对周王室一直没什么贡献,所以拒绝了这个要求。这位胆大的直接就喊出「王不加我,我自尊耳!」的口号,还给自己定了谥号「楚武王」。。。并且效仿周天子举行诸侯会盟,周边的小国悉数参加。

其他国君见周天子只能忍气吞声,也放不出个屁来,于是就纷纷称王了。秦国第一位称王的是秦惠文王,也就是芈月的男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