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我少年时期困惑过的问题。

直到随著成长,随著衰老,随著历人经事,我发现,这世上正与邪;善与恶;光与暗,完完全全都是成对出现,对立且客观存在的……

至此,我才稍微释然了一点点。

或者说,到那时我才强制自己接受这个亘古不变的,被丛林法则永恒支配的世界。

于是我开始探究,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在少年时期萌生的,关于人间恶意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教育,我觉得根源之一,是保护式的教育模式。

在我那一代人的成长过程里,童年价值观的建立,有一些是背离客观规律的。

比如善良的小白兔,永远是被动的遭受邪恶的大灰狼欺负,而故事的最终,小白兔永远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击败大灰狼。

小时候对这种价值观,深信不疑。

长大了,被社会毒打了,再回头看这种故事,我就会有很多小问号。

小白兔一定是善良的吗?它饿急了也照样会偷吃老乡地里的菜吧?

大灰狼吃小白兔一定是邪恶的吗?它先天族类基因导致它只能吃肉吧?连偷菜都没资格。

小伙伴们,那些鼹鼠青蛙小绵羊,真实状态下会帮助弱者小白兔吗?或者是会加入强者大灰狼的概率才更大?

是的,童年彩虹色世界观被质疑,被推翻,被现实经验碾为齑粉的时候,你才能知道,丑恶,是世界上客观存在的,合理的拼图中的一块。

我们在幼时建立的价值观体现,充斥著草食类击败肉食类的传奇史诗;满溢著智慧击败力量,且兵不血刃的光芒闪耀;陈列著邪不压正弱必胜强的童子军团……

这,有些真实,剩下皆为虚构。

一旦全盘接受,则发觉真实世界强者恒强,恒强之术非全善之时……价值观崩塌,憎恨力量,质疑自我,等等等等千般愁绪,纷至沓来。

这扇门,走的出去,你就成人了。

闯不过这道关隘,也许,就抑郁了。

千万千万,别走后边这条路。因为世界根本不会因为你的情绪变化,改变哪怕半点他的运行规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句话,就是世界的运行规律。

那些充满叛逆恨意的少年人啊,多把这句话解读为「天地不仁不义,竟以轻蔑草狗之姿睥睨苍生!」

错了。

这句话真正的释义是:

世界运行的轨迹,不被情感因素左右,他客观存在,他万古不停。万物再他规律的支配下,如同纸犬木人般,无足轻重,逆天不能。

这是告诉你,要遵从规则,要顺势,方能有所为。

承认那些丑恶,甚至利用他们,带著更多的生灵希冀,哪怕向光明多迈出一寸,就是有所为。

做不到?

没关系,我也做不到,红尘滚滚千年,江水东逝万万载,又曾有几人能做到啊……

你只要理解到,善恶本一体,世间至理便是正邪纠缠,螺旋前行的混沌态,就足够。

这个认知不足以改变世界,但足以让你和世界和解。

与世界和解,很重要。

因为世界看著你的愤怒,他委屈了太久,他说自从混沌初开到工业革命,自己一直就是这个屌样子,从没变过。是你从小信了大灰狼小白兔的口胡故事,才认定世间只有真善美的……

「我一直这样啊!我踏马做错什么了?」世界如是问。

与世界和解后,才能真正宽恕自己。

放过自己,是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太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和自己较劲,至死不休,来生继续。

堪破这一层,你未必能大贤,但筑基小道,算是稳了。

见过了自己的真魂,互相作个揖,泯了恩仇,忘了正邪妍媸,你俩携著手,推开灵台天窗,只见明晃晃一道光,唰的一声泼进来……

窗外天地辽阔,众生温柔。

完。


其实这个世界,既不是白色的,也不是黑色的,而是灰色的。

只是二元对立的思维和叙事立场的缘故,使得我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非黑即白的世界观。

你越是纯粹,认为自己是光明之子,到社会上越是被黑暗笼罩得透不过气来。

就像习惯了青山绿水的人被抛到雾霾笼罩的世界里。

就像习惯了公平正义的人被抛到了潜规则横行的世界里。

就像习惯了光明正大的人被抛到了尔虞我诈的世界里。

越是理想主义的人,越是有著纯洁信念的人,越会被现实世界毒死。

反而那些内心龌龊阴暗的人在这个世界里活得比你还自在些,因为这样的黑暗恰恰是他们生存的机会。

所以,最后能活下来的,要么是接受了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要么是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

题主的疑惑,很多人有过,怎么解决呢?

我有位师兄这么说:「我恰恰相反,我把所有人都看成是恶人,直到某些人证明自己不是恶人,我就珍惜他们。」

这个方法蛮极端的,但是也比傻白的理想主义者更能好好地活下去。

我的办法是,学会理性地去看这个世界。

从人性、基因、文化、生物社会学、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人性从没有改变。

能改变的只有文化和习惯。

再加点后现代的意识,学会容忍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你就理解并接受了世界的复杂性及其客观存因。

你就不会那么愤懑,那么失望了。

……

但是理解和接受世界的复杂性,并不意味著认同世界里黑色的部分。

你依然可以选择远离黑暗的人和事乃至社会,去选择稍好一点的微白的世界。

你依然可以选择在黑暗的世界里守护住身边一圈微白的领域。

有能力甚至要去把这微弱的光圈扩大……

我们普通人只能顺势而为,但是不要同流合污。

努力团结和珍惜身边的光明的力量,即便不能照亮别人,至少也照亮自己的人生路。

与君共勉!

简在我心2020.7.22


这个世界既不黑,也不白,而是一道精致的灰。

本来是没有想法回答这个问题的,但看了简老师 @简在我心 的回答之后,想起曾经自己的回答。

唔,那就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世界本来就不是非黑即白,充满著阴影,充满著不公。

小时候的我们沐浴在童话的善良与美好中成长,相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小时候的我们浸润在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中成长,相信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小时候很快乐,也很单纯

长大后发现不是这样的,有许多的不公的地方,有饱受争议的规则,有只能暗自愤懑的现状。

我们接触到了曾经很少接触过的黑,也忽视了曾经的白。

这个世界就如同半杯水一样,你看著有水的那边,就觉得充满希望,你看著没有水的那边,就觉得人生无望。

人,总是要学会妥协,学会成熟。

看到太多的恶而对世界失望,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大家的错。

你要做的,是要找寻曾经的善良,曾经美好的品质,然后接受这个灰色的现实,尽量在美好的世界中生活。我们不可能避免所有的恶,但我们可以接触更多的善良。

就拿知乎为例,我遇见许许多多的陌生人,其中一些成为了我的挚友如 @凌晨四点 ,其中一些成为了我的老师如 @简在我心 ,其中一些成为了我的朋友如 @海瑟薇的床边故事 @邵时一 ,其中一些成为了友好的陌生人,他们会喜欢我的回答。这就是那份美好的事情。

但也会存在著黑暗的地方,有人会私信谩骂,有人会在评论区恶意中伤,有人会拉黑反对。这就是对我来说不太好的事情。

但总要学会接受呀,一直看著黑暗的地方,怎么会有积极的心情,学会调节自己,多向著善良的朋友靠近 ,你也会像他们那样美好。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俗,也很真实。

最后再以曾经回答中的祝福作为结尾:望题主也可以遇到善良的人~


李诞在《十三邀》中曾解释了自己「越来越社会」的原因:他去做过媒体,南方报业对自己的道德表率一直很强,那时候他还是个心系天下的热血青年。然后春运回家的时候,他听到旁边两个记者说,「买到票了吗?」另一个回答说,「没事儿,我们跑春运口的有票!」他瞬间就想明白了,没有所谓的「乌托邦」,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运行的,所以他就抓紧跟著大家一起运行起来了。

人性本就是复杂的,人性里就写著「懒惰,贪婪,欲望,善恶共存」。我们受教育也好,向善也好,都是在努力地克制著人性中邪恶的部分,让作为人类的我们能「更像个人」。但你我扪心自问,如果当时我们是那两个记者,会不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搞到票吗?不会的,没有人愿意花那么长时间摩肩接踵的排队买票,有现成的票为什么不要?那这样就错了吗?大家都这样啊!没什么错。

一个人或因贫困而偷窃,但同样这个偷窃的人也会救人。

「人性是流动的,要靠引导(环境)。」——陶勇

我想,生活富足的中二青年们,总是会带著不理解的眼光想「这个人为什么这么混蛋」,大概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沦落到当事人的处境中,不然我们也无法确定我们会不会更加混蛋。

人性本就复杂,善良和邪恶可以共存在一颗心里而不觉得矛盾。

我们努力地向善,做一个善良又温柔的人,不是为了改变世界,因为我们自知不可能改变世界;而是可以不被世界改变,保持著自己那寸干净之地。

我们对世俗投以白眼,但也可以同流合污。但底线是,看到那些坚持不同流合污的人时,是心生敬畏,而非觉得,「那人真是个傻子」,否则到那时,我们就真的成了世俗本身,成了中二时期最讨厌的人。


现在的日本社会越来越暧昧,好恶难辨,用动画世界里的人物来讲述生活的理由和力量,这就是我制作电影时所考虑的。

宫崎骏爷爷真的创造出来了太多的经典,每一部动漫电影都是许多影迷心目中,不可超越的好看的动漫电影。我真的很喜欢宫崎骏爷爷,喜欢他是因为他创造出来的每一个人物,因为他们都是有灵魂的人物,而不仅仅是存在于动漫里,他们切实的。 自我的故事,以及要保持纯良的心性的故事。

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也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获得了许多的奖项,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告诉我们的主旨就是要保持纯善,而且不要忘记了自己和本心。

这部电影的故事背景发生在泡沫经济时的日本,宫崎骏爷爷也是想通过这部电影来警醒当时的人们,不要迷失自己,不要让日本在迷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影片刚开始千寻家的车子驶入分叉口,意味著日本的经济也开始变道而行。千寻的父母也是那一时期日本泡沫经济下成年人的代表,在未被开辟的道路上飞速行驶,一味的探寻,贪婪的开拓,吃了自己不该吃的「食物」,最后被汤婆婆变成了猪。

千寻的经历则代表了这部电影的主旨——自我迷失、自我寻找、自我成长。影片刚开始的千寻是一个胆小爱哭不懂礼貌的小姑娘,不知道对帮助她的锅炉爷爷说谢谢,不懂得对汤婆婆讲礼仪。但是随著在汤屋的慢慢经历,她变得勇敢坚强懂礼貌,懂得为朋友踏上不会往返的水上列车,是什么改变了她。或许是白龙对她不求回报的帮助,或许是锅炉爷爷的善良,或许是小玲对她的照顾。总的来说,是那个虚幻世界里的爱……

也许童年的我们都需要白龙这样的一个朋友,陪我们疯,陪我们闹,在我们面临危险时挺身而出,站在我们的面前保护我们。可我们往往没有千寻那么好运气,大多都是一个人在稻田边流著泪水吃下那顿午餐。与其说白龙是那个世界里千寻的保护者,不如说是千寻的出现让白龙找回了自己。她为了学习魔法,被汤婆婆利用,替她做尽坏事。她失去了自己的名字,失去了自己的记忆。刚开始觉得白龙是个干练可爱的小姑娘,可仔细想想,她又何尝不是我们迷失时的自己。在空中的那段和千寻的对话,让他褪去了羽翼,逃离了汤婆婆的禁锢,找回了那个曾经的自己。最后和千寻的那句再见,让我明白了,有的再见可能是再也不见。

影片中还有一个角色让人印象深刻,也备受大家的喜爱——无脸男。可你看穿他那副面具下的孤独了吗?千寻第一次遇见无脸男是在汤屋的桥上,那个时候没有一个人理睬无脸男,只有千寻看了他一眼。第二次遇见无脸男的时候,千寻向他点头致意,可能就是这简简单单的一个点头,温暖了无脸男的心吧。千寻在给河神洗澡的时候需要药浴的牌子,无脸男就变出了一堆给她,可是被千寻拒绝了,那是无脸男第一次露出失望的神情。无脸男看汤屋的人抖喜欢金子,于是他就变出了一堆金子给千寻,可是他又被拒绝了。千寻的拒绝加大了无脸男的欲望,于是他就不停的吃,不停的吃。他吃下去的越多,就代表他从前的孤单寂寞越多,同时也代表他的欲望越多。钱买得来朋友,可是却带不走内心的孤单。无脸男就像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不受他人的关注和理睬,所以他的心中藏了很多孤独。只要遇见一个人对他好,他就拚命输出自己无处释放的爱,可遭到拒绝后,这种爱就变成了贪婪的欲望。最后千寻把河神给她的药丸喂给了无脸男,这个药丸是千寻用她的善良和童真换来的,我们可以把它看做善良的结晶。无脸男吃过这个药丸后将肚子里的食物(欲望)全都吐了出来,土味一点的说便是,贪婪的欲望在纯真的善良面前一文不值。

影片中还有很多充满教育意义的角色,比如汤婆婆是贪财的压迫劳工的官僚阶级,而她的双胞胎姐姐钱婆婆却跟她截然不同。巨婴是那个时代里被父母宠坏了的温室里的孩子,父母给了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却忘了他们最需要的是自己闯荡江湖。锅炉爷爷则是被压迫的劳动人民,一把年纪却还要有著三头六臂,每天奔波在工作的岗位上。小玲是那个时代里勤勤恳恳工作的年轻人,却心系著外面的世界,对未知充满无限憧憬。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