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孔子、苏格拉底、孟子、庄子,他们的困惑是什么?

老子、孔子、苏格拉底、孟子、庄子,他们的烦恼是什么?

老子、孔子、苏格拉底、孟子、庄子,他们都很快乐吗?

老子、孔子、苏格拉底、孟子、庄子,他们的理想是什么?

老子、释迦牟尼、孔子、苏格拉底认为人一生什么最重要?


你这个问题太繁复了最好是单独问以便更多人深入去解读,所以我现在只能做笼统的假说。

  我们无法完全还原每个先哲当时的状态,只能由其言行去感知。老子作为一个世袭的古代史官更多的是对社会的看透,如果说有困惑或许是对历史往复的纷争不断疑惑吧。而孔子的困惑是由礼官对复礼的执念,恢复周室的正统还天下太平。苏格拉底的困惑应是对智慧的追问所产生的诘问伴生的,自知无知而向整个雅典寻求智慧的说法。孟子是天下无仁君而怀抱璞玉。庄子是生于乱世的无力。以上几个问题大都由此而展开。老子看破世道一切愿景多是纷争何时休,孔子责任在身出于王权何时复,苏格拉底一生都在追问智慧究竟是什么,孟子在言仁爱何时大行天下,庄子所思世人何时看破而放下。最后补个释迦牟尼一生都在舍弃与去身,作为觉者而逝去,不受思念所累。


首先,先把苏格拉底、释迦摩尼,扔在一边。

因为他俩和老子、孔子、孟子、庄子,不是一个类型。

那么,我们先谈谈老子、孔子、孟子、庄子

在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以前,还没有文字的时候,

中国就有了文明,

不管是有巢氏、隧人氏、神农氏、伏羲、女蜗这些,都是文明的代表,

当然了,之后他们被神话了不少……

那时候,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存的,

就像《黄帝内经》中: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简单点说,现代人的毛病,他们都没有。

后来,这样的生活没了……

为啥?

不知道……

后人把这种现象叫做「失道」。

老子,是周朝的图书管理员,

读过几乎所有三皇时期的著作,

比如河图、洛书、连山、归葬,当然也包括周公的易经,

但是,天下失道,周王室式微,

老子就出走了,

留下了5000言《道德经》……

老子的困惑是,为什么先圣的法子不管用了。

老子的烦恼是,道统坏了,看上去没救了。

老子的谈不上快乐与否,因为他清静无为。

老子没理想,如果非说有,就是希望后人能回归大道。

孔子一生都在为救济天下而奔走。

他知道,天下失道,礼乐崩坏,

他呼吁,君王们,没了「道」,至少要做到「仁」,

仁,就是对天下人要好,

孟子也跟上呼吁。

没人理他们,春秋争霸,大家都不管周王室了……

孔子、孟子,降低了标准,说,至少要做到「义」,

义,就是要对自己人好,

没人理他们,各诸侯已经失去了理智……

孔子、孟子,再次降低标准,说,至少要做到「礼」,

礼,就是大家表面上要和和气气,

随曰:「我无罪!」

楚曰庄王:「我蛮夷也!」

就不讲理咋地?

好吧,没人理他们……

这就是儒家最初的折腾……

孔子、孟子的困惑是,为什么人们不愿意回归大道。

孔子、孟子的烦恼是,大道失,有仁义,但为什么还是越变越坏。

孔子、孟子不快乐,除非「有朋自远方来」。

孔子、孟子的理想,是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官方学说,让天下重新变得美好。

庄子,和老子非常像,是道家清静无为的代表。

圣人无为,而无所不为。

圣人不争,天下莫与之能争。

庄子所处的时代,春秋争霸已经过去了,

迎来的是,战国!

战国并不是打架过家家,而是实打实的灭国战!

道家圣人在这个时代,「仅免刑焉」。

这个时代,需要的是商鞅,统治者喜欢的是法家,

道家、儒家的时代,被天下人膨胀的欲望所淹没,

无数三皇时期的经典,被付之一炬,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纯粹人类,灭绝了。

庄子没有困惑,他知道这些人迟早要玩儿完。

庄子的烦恼,是无法用道术来服务天下。

庄子不快乐,但他不在乎。

庄子的理想,在《知北游》里。

老子,孔子,孟子,庄子,他们都认为,人的一生啊……

人的一生,应该符合天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才是最重要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下失道,就应该追寻大道,找回我们的根与魂。

3000年了,我们都在迷途之中。

…………………………华夷之防分割线…………………………

苏格拉底,是个二逼。

他的理论蠢到不能自拔,幼稚无边界。

同级别的还有亚里士多德、柏拉图。

并没有出土文物,出土史料来佐证这三位的存在,

西方人满嘴跑火车的功夫很强,

也就是说,

这三人,很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杜撰出来的。

别的不说,中国的先圣们,抬手就是天经地纬,至少也是治国理政,

不然都不好意思出来见人。

来一段课文感受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叛,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再来一段苏格拉底的:

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场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饰。

许多赛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的几步。

你须贡献你挚情的爱,学习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一下子就没逼格了。

而且很可能是杜撰出来的……

……………………正常智商分割线……………………

以下内容是释迦摩尼的,

很可能会遭受降智打击……

提问:佛法如果真这么好,为啥在印度消亡了……

一般和尚这么回答:学习佛法就不应该问不利于佛教发展的问题!更加不应该怀疑佛祖的伟大!

但至少,按照中国人喜欢记历史的习惯,

释迦摩尼是存在的,

只是……

我们还是看看历史原文吧……

佛在西域,言妖路远,汉译胡书,恣其假托。

故使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

演其妖书,述其邪法,伪启三途,谬张六道,恐吓愚夫,诈欺庸品。、

——唐初·傅奕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

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

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唯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

其后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

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信,亦可知矣。

——唐朝·韩愈《谏迎佛骨表》

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万世常行,不可易之道也。

佛、老以妖妄怪诞之教坏乱之,杨亿以淫巧浮伪之言破碎之。

——北宋.石介《怪说》

好了……不多贴了……

历史上那么多次灭佛运动,都是统治者及时醒悟,

而释迦摩尼,一次次被神话,一次次被打倒……

但其本质,按今天的话来说,

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话术要饭诈骗集团!

真实要饭:可怜可怜吧,给点吃的吧。

佛教要饭:施主,您有佛缘,贫僧来化缘。

真实要饭:给点钱吧,一毛两毛不嫌少。

佛教要饭:施主,一炷香九百九十九,可以扫微信。

……

智商税,就是这种。


你觉得唯一没有困惑的那个,恰恰是神棍


你的问题,如果回答清楚,大概至少是一篇硕论。


真想好好回答一番,又觉得没什么意义。

问题过于宽泛,言不及义是可预见的。题主如果真的想交流,大可以把自己思考的结果附上。如果只是想看看别人怎么回答,那还不如自己去研究他们的生平,自然能更清晰地了解。

孔子说过「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其他的,你有兴趣可以自行了解。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