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问题有些不好理解。举个例子:一名网友从来没看过杨绛的作品,但在某一天他从一些途径得知了杨绛过世了,基于某些原因,他也随众发表了一些哀悼杨绛女士的言论。

如何评判这种行为,是类似于闲得没事去逐风雅装清高,显得自己很有文化,还是什么?可能是出于什么心态?是否应该提倡这种行为?

本人学生,几日前老师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并表达了他的看法:网友的行为纯属没事找事,既然不了解,又何必假惺惺去悼念呢?

我个人不清楚如何看待。我想到一些例子:抗疫中牺牲的逆行者,他们与我并不相识,我为他们哀悼,定然不是惺惺作态;林清玄的作品我并未拜读过,我为他哀悼就是虚情假意么?

进一步我想到,我们为什么要为逝者哀悼?哀悼、葬礼是不是只是给活人看的?突然很有些想不明白,希望各位大佬帮我指点迷津。


这件事的本质就是夸耀逝去者的功绩,祭祀先贤鼓励后来者

无论原因是什么,在宣扬逝者之名的这件事上没问题

无论真的了解从心里敬佩也好。还是附庸风雅也好,又或者盲目从众也好。都是好事

那些隐姓埋名一辈子的科学家求的是什么,一方面是那些实实在在的技术,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这身后名

我虽然不知道 爱因斯坦有多伟大,但是不妨碍我为他扬名。我需要知道的就是 很厉害,有贡献,科学家…这九个字就够了


这事就是鼓励人相信人过留名的好处。有的人虽然活著可事实上己经死了,因为碌碌无为无人知晓。有的人虽然死了可他还活在人们心里,因为他有作为有成就名声在外。这事是鼓励活人安慰逝者,对人类的发展有好处。


他们大概是想时髦一把吧。


哀悼祭奠缅怀确实都是给生者看的,毕竟死者已逝,只可追忆。

了解他们功绩,的确哀伤他们离去,痛惜损失伟人的确实更有理由,也更有必要去哀悼逝者。

但本不了解的,或者素不相识的,听闻离去,主动了解下,也感慨一番,甚至说些惋惜的话,也无不可啊。

说到底,人都是会共情的。我虽然无法对你的哀伤真的感同身受,但逝者为大,同样表达点哀思还是可以的。现实葬礼还请一些本没怎么走动也没啥关系的亲朋好友呢。

不过现实和网路的区别在于,现实ky,说错话是真的有可能因为对方翻脸而被打。

令人厌恶的不是「你和他/她没什么关系却敢表达哀悼」,而是不知所谓,跟风赶时髦一样地凑到哀悼者面前,虚伪地装著,拿腔拿调。

这和自己喜欢的歌被抖音大范围传播一样,并不是别人就不能欣赏或者感受,主要是太吵了,也太俗了。


相对于明星,这些人(科学家、作家)对社会的贡献一点也不少,被悼念再正常不过。


我不久前在一本新书上看见几个名人名言,居然有"世界级"某中国大师,还有几位,可是,生为中国人的我,却并没有看见过什么中国的世界级大师!看世界数学史,竟然没有一个中国人!不过,你,我,也不得不服气,去看钱宝踪先生的《中国数学史》,中国数学家的理性思维总是摆脱不了感性的、经验的东西的纠缠,突破不了实用的局限!人的正常的理性创造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一句话:没有一种自由精神,或者说,精神是不完全自由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欠缺!我生为中国人,真的很心疼!


的确很多哀乐不是真心的,但这是个看上去简单,实际复杂的问题,它牵涉到人们的社会认同感和被接受的需要。我们都有一定程度的讨厌虚伪,但实际每个人都会装。为什么古代的反儒人士,喜欢「发儒家之伪药」,因了我们的旧文化基因,一面强调心意的真诚,一面却在鼓励言行的虚伪,这也是现在我们看穿了,就会说,纪念死人这事,实际是为了活人被社会认同和接受。

你可以完全的真诚,一点不要虚伪——但真诚是一种人际交往的准则,没有了合意的交往,连准则也就不需要,这样一来,得不到社会接受的一种真诚,有实际意义吗?全社会的价值观没有一个大的改观,就不能强求个人的一些道德表现,当然装的太多也不行,那就不仅出于顺应社会的必要性,而明显表现出个人品行的不真诚了。

那么怎样改变社会呢?说穿了还是靠我们每一个人。看起来这是个悖论,个人既要顺应,还要力求改变。但路径是有的,那就是加大我们自己的宽容态度,说穿了,不管别人做的是不是给你瞧不上,不要轻易指责人家,才能换来更大的真诚,否则你越反感人家的虚伪,反而越得不到人们的诚心,就是这样——尊重他人的人格和自由,不要多管闲事!原是最好的法子。

这是说,个人有了更大的自由,社会才会有更大的真诚。拚命的规范每个人的行为,只会制造更多的装样子,同时也制造人们对装样子的反感。儒家理论出于管控社会的需要,把私德公德联系的过于紧密,钳制人们的思想言行愈于常度,才使得整个社会虚伪成风,反而和他们著意宣传的诚心正意,来的相反。


16年的时候诺贝尔文学奖给了鲍勃迪伦。但是同一天的时候,9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达里奥·福去世了。那时候觉得挺感慨的,尽管我没看过达里奥·福的作品,至今我也没看过,只是知道他。但是那种并不忧伤的感触是真实的,就好像有个人死的的时候,正好有个人出生了。也有一种「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感概。

杨绛先生去世的时候我也发过类似悼文的东西。我引用了杨绛的一段话「 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愈怕从此不见。」朋友都纷纷给我评论「杨先生走好。」

杨绛我读的也不多,只粗略的翻过《我们仨》。杨绛译的《唐吉诃德》应该不算吧。钱锺书我只看过《围城》,其实并不喜欢。但是杨绛的去世还是挺愁的。因为她们的时代远去了,一个闪耀著的时代远去了,季羡林,汪曾祺甚至是鲁迅。。。的时代远去了。尽管已经远去很多年了。

人类的情感远远比自己想像的丰富的多。也更具有跳跃性。对死亡,对逝去之物以及伟大的事物之间的感触是与生俱来的。有的朋友在路上遇到一直被撞死的猫都唏嘘不已,更别说是和自己一样的生命了(而其实并不了解那只猫)。关于死亡的尊重在人类社会一直都是极度优先的,因为我们知道每个人都会死,虽然并不知道「死」意味什么,然而我们如此热爱生命。也如此敬畏死亡。(死亡不仅仅是这件事本身而已)关于能使更多人免去死亡的不幸的壮举,则只剩下仰叹了。

如果故去的人还代表著其他的意义。。。尽管不相识,甚至也不感到忧伤。但是他没有罪过,就算是跟风哀悼也无妨。。

小时候第一次在故去的亲人的墓前磕头。并不熟识,并不难过,其实什么都没有意识到,但是在如此庄重的环境下已经在上「认识死亡」的第一课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