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的基因真的会遗传吗?


观点:基因给犯罪上膛,环境扣下扳机。

先来看一个例子吧。

吉姆·法伦是加州大学精神病学的教授,他对这一课题尤其感兴趣。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他在自己的家谱中发现祖辈中有大量的谋杀犯,于是他去测了基因,结果显示他也具有能够导致暴力变态行为的「战士基因」。

法伦写道:「我拥有的『危险』基因要比那些杀手和精神病患者多得多。」

但他却并不是一个谋杀犯,而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教授。

法伦教授认为他潜在的暴力倾向被自己快乐的童年所保护了。

「如果你既有这类高危的基因,又在幼小时受到暴力或性侵,那么你成为罪犯的风险就高很多。

如果你有这类基因,但是童年安稳光明,那么成为罪犯的几率就降低很多。

所以单凭一个基因并不能绝对影响行为,但是一旦有一个『催化的』环境,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后果。」


如果杀人犯的孩子一定还是杀人犯,那么社会都不会让孩子活下去的。

但是,有句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不只是基因,可能有些技能也会遗传。

行为心理学派认为给一个合适的环境或者刺激,就可以培养出来你想要的职业的孩子。环境固然重要,但是忽略了个人成长中心理、人格的作用也不是一个完美的答案。

杀人犯的孩子最怕你把杀人犯父母的标签贴到她身上,于是没人跟他玩,慢慢被孤立,痛苦,抑郁,焦虑等等心理问题产生的时候,真的可能他也会走他老子的那条路,但是,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也有责任呢?是不是我们或者这个社会把他逼成这样的?

所以,不要轻易给一个人贴标签,特别是不好的标签,反过来说,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有缺点或者有不足的地方,那如果给我们身上贴上这些标签,你会开心吗?

喜欢跟他玩就跟他玩去吧,说不定你还会收获一份真诚的友谊!

以上!


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师刘丽宇:

最近的热播剧《穿越火线》中楚歌因为父亲是杀人犯的往事被翻出来,很多人对楚歌的境遇充满了关心,在剧中,很多人会说冷血的基因会遗传,因为她是杀人犯的孩子,对她增添一层特殊的看法。

当一个孩子背负著杀人犯的孩子这样的标签后,内心会有很沉重的包袱,会变得在意敏感他人的看法,也会选择将自己包裹的很紧,不希望别被别人识破自己的秘密,就如果电视剧中楚歌的角色,与大家拉开距离,没有朋友,有著很多的防御,但其实她的内心依然是渴望真诚的友情,只是与她建立关系会有些不容易,既要肯定接纳她遮掩的脆弱内心,也需要不被她带刺的外壳所伤到。

现实中,真正做到去标签化是不容易的,需要我们有更平等的视角,有足够的耐心去尊重理解另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生活经验的人。我愿意去和杀人犯的孩子做朋友,但同时也会理性面对其中的差别,接受其中的不容易,允许彼此是不同的存在。

发布于 2020-08-08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今天好困困今天好困困影视后期制作

那无所谓,杀人犯的孩子又不是杀人犯本人。遗传不遗传不说,反正很少有杀人犯的爸爸是杀人犯的。


那无所谓,杀人犯的孩子又不是杀人犯本人。遗传不遗传不说,反正很少有杀人犯的爸爸是杀人犯的。


我交朋友之前并不会进行背景审查。我也并不会因为朋友的父母是杀人犯而跟朋友断交。

假如在交友前了解某人父母是杀人犯,也并不会影响我和此人的正常互动。该当同学当同学,该当同事当同事,人家自己又没杀人,做什么故意不理人家?能不能成为朋友,看缘分咯。

最后,一看这提问就是法律外行人的问题。杀人的原因十分复杂。有人是天生坏,有人是被逼急了,有人是不小心。在实际案件中,天生坏的谋杀是比较少的,大部分实际上是逼急了和不小心。不是杀人犯都冷血的,这个结论十分幼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