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把自證分當作了知。阿賴耶有自證分。有的話是怎麼回事


八個識都有了別的能力。只是前六識偏重了別所以才說了別為(六)識。

自證分是識體。不是識的認知功能,認知功能是能量的見分。

第八識相應心所和第八識是否具備了別能力沒有任何關係。


這要看你怎麼定義知了,如果知是指識別,那麼五個遍行心所全部都是一種識別能力,包括阿賴耶識本身也一種識別能力,也就是說第八識極其心所就是知本身,因此阿賴耶識當然有知了。

自證分是指心或者心所能自知的功能,它也代表心和心所自身,因此所有的心心所都有自己的自證分,見分和相分,並不是說自證分和心心所是分開的


五遍行,就是對知,這個過程的描述呀。如果是南傳,那麼知的過程還要複雜些。有分斷,升起意門轉向心,接著升起七個速行心。南傳是七遍行,多了名命根,與心一境性,兩個心所。


不存在阿賴耶識。


萬法匯歸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是萬法之根本,若無阿賴耶識,即無識蘊,更無一切世間與出世間法,由此當知阿賴耶識絕非生滅法。分述如下:

一丶色蘊五根及意根皆依阿賴耶識而有:云何色蘊五根依阿賴耶識而有?謂色蘊眼耳鼻舌身等五色根,都是往世阿賴耶識與意根末那識,因於業種丶無明丶悲願故,而入母胎中,所以藉由阿賴耶識所有之大種性自性,方能執取受精卵,方能執取四大微細物質而造色身,方有此世之五根也;由是緣故, 佛於四阿含中說:「識緣名色。」又說:「識入母胎而住的緣故,使得受精卵或漸漸形成的色身不爛不壞。(語譯)」因有阿賴耶識故,方得有色身五根,故說五根從阿賴耶識出生,由阿賴耶識有大種性自性故,能執持受精卵及攝取母血中之四大種而製造吾人身根,然後才有五根丶才有六識及萬法。又,一切證悟者在理證上,都可以從阿賴耶識心體對三界法之被動性丶不貪取性,而知阿賴耶識在三界中運轉者,必須有意根為其主導,方能運轉;若非意根為主導,則不運轉,則入涅盤,故二乘菩提解脫道之修證,在於修除意根之我執。故《成唯識論》中亦說:【阿賴耶識俱有所依,亦但一種,謂第七識,彼(第七末那)識若無,定不轉故。】意謂:此阿賴耶識在三界萬法中運作時,必定有一俱有依,即是末那識;若無此意根為助伴,若無此意根作為導引之動力,則阿賴耶識必定不會自行運作故,則萬法即不可能現行。由此緣故,而說意根是現識──意根正是一切法現行的動力故。

《成唯識論》又言:【此第八識自性微細……頌中初半,顯第八識為因緣用,後半顯與流轉還滅作依持用。界是因義,即種子識無始時來展轉相續親生諸法,故名為因;依是緣義,即執持識無始時來與一切法等為依止,故名為緣。謂能執持諸種子故,與現行法為所依故,即變為彼及為彼依。變為彼者謂變為器及有根身,為彼依者謂與轉識作所依止,以能執受五色根故,眼等五識依之而轉。又與末那為依止故,第六意識依之而轉。末那意識轉識攝故,如眼等識依俱有根。】

語譯如下:《《這個第八識的覺了的自性極為微細……頌中的初半頌,是顯示第八識即是諸識的因緣,能有出生諸識的因緣的作用;後半頌是顯示第八識能作為眾生流轉的依持作用,亦能作為眾生修證解脫境界的依持作用。頌中的界字,即是因緣的意思,也就是說阿賴耶種子識自無始時以來,展轉相續而不間斷的親生色身……等諸法,所以稱之為諸法的因緣;依字的意思就是緣的意思,就是說阿賴耶識又名執持識,無始時以來一直都是給一切法平等的作為依止,所以說是諸法的緣。也就是說阿賴耶(異熟丶無垢)識能執持一切種子的緣故,所以祂能給諸法作為現行時的依止,所以祂變現七識心王等諸法以後又作為七識心王等諸法的所依。變現的意思是說,阿賴耶(異熟丶無垢)識心體能變生器世間及有根身,「為彼依」的意思是說祂能作為七轉識所依止的處所,因為祂能執受五色根的緣故,所以眼等五識也就依止於阿賴耶識而運轉。又阿賴耶識也能給末那識作為依止的緣故,所以才能有意識依止於阿賴耶識而運轉。因為末那識與意識都是會轉變丶生滅的識,就如眼等五識要依俱有依的五色根而運轉,所以末那與意識也須依阿賴耶識這個俱有依而運轉。》》這也就是說:第一丶第七識意根與意識等六識,都是從第八阿賴耶識中出生者;並且出生而現行時,也必須有阿賴耶識作為依止及配合,才能繼續出生丶現行丶運轉;由此可知阿賴耶識是六根之根源。而六根是萬法生起之俱有依緣,若無六根,則一切都不能從阿賴耶識中生起現行,所以說阿賴耶識出生了六根,即是萬法之根源,所以萬法都要匯歸阿賴耶識心體。

二丶色蘊五塵及法處所攝之一分色塵,亦依阿賴耶識而有:色蘊含攝色身五根及五塵,五塵為何是吾人之色蘊所攝?謂吾人之七識覺知心,既是心體,然心體無色,焉能觸五塵色法?故由阿賴耶識變生五色根以後,阿賴耶識即能藉祂自己所生之五色根來接觸外五塵,隨即如鏡現像而變現內相分五塵,七識心才能觸到內相分的五塵;由此內五塵而與外五塵相連結,才能在世間生活及與彼彼有情互動。故說吾人見聞覺知心所觸五塵皆是內相分五塵,從來不曾接觸過外五塵,故吾人覺知心所觸五塵亦是五蘊中之色蘊所攝,攝歸吾人五蘊中。非謂外五塵是吾人五蘊中之色蘊也。吾人所觸五塵既是阿賴耶識所變生而攝歸吾人之色蘊中,外五塵又是共業有情的如來藏種子所共同變生者,當知阿賴耶識是萬法之根源也,當然萬法都要匯歸阿賴耶識心體──如來藏。

三丶識蘊依阿賴耶識而有。由有六根及五塵故,吾人見聞覺知心方能覺察五塵上所顯之法塵:由有五根故,阿賴耶識心體就在勝義根中變現出內相分的五塵,由內相分五塵上的法塵故,意根可以觸此法塵,可以根據法塵而生起作意等心行,眼識乃至意識因此可得出生,則有識蘊六識出現。若無阿賴耶識心體藉五色根而變現出來的六塵,則識蘊六識即不可能出生丶現行丶運作。識蘊六識由阿賴耶識變生的五根與六塵而出現了以後,配合意根末那識,則能了知六塵等法,故說識蘊依阿賴耶識而有,故說識蘊以阿賴耶識為所依丶為根本,故說阿賴耶識是常住法,故說萬法都應該匯歸阿賴耶識心體──如來藏。

四丶受想行蘊依阿賴耶識而有:以人間法界而言,由於阿賴耶識出生了意根及五色根,所以出生了七轉識;八識心王具足時,則有八識心王之心所法各各運行不斷,則色蘊丶識蘊自性具足現行,方有五受丶三受等受蘊現行;受蘊現行後,則有了知六塵諸法之想蘊現行(想陰即是了知性丶知覺性);由有行蘊現行故,則有種種的觀察丶思惟丶分別丶取捨…等,則根本煩惱與種種隨煩惱…等法隨之而起。乃至出世間法之二乘菩提,以及世丶出世間上上法之大乘菩提,亦由五蘊之故而輾轉生起,由覺者轉為大眾漸漸宣說。如是追根究柢,其根源仍是阿賴耶(異熟丶無垢)識心體,外於阿賴耶識心體,尚無一法可得,何況萬法?由是故說,阿賴耶識是常住法。

五丶真如無為丶虛空無為…等,悉依阿賴耶識而有:清凈法界即是真如故,由七識心王轉依第八識所顯示之真如法性而稱為清凈法界故,真如是阿賴耶(異熟丶無垢)識之所顯性故。此謂:一切佛子次第漸修而至佛地時,其清凈法界即是無垢識連同純凈七識所顯示之究竟清凈境界,非唯第八識心體是真如性故,其所含藏之佛地七識心體種子亦皆究竟清凈而成為純無漏之有為法故;由此內外俱凈故,佛地六丶七識究竟轉依第八無垢識心體之真如性,能令佛地八識心王顯出究竟清凈法界之境界,因此始能出生四智圓明之一切種智;然而如是清凈性之真如性相,絕非修行而得者,而是因地阿賴耶識時即已如是顯示,而且永不改易識體自身之真如性。由是緣故,可證六無為或者細分而說九無為丶十二無為……等者,亦皆是依於阿賴耶識心體所出生之六根丶六塵與六識心王……等一切法,方能有之。推其根源,仍是阿賴耶識心體,故說阿賴耶識心體是萬法之根源;若是萬法之根源者,當知即是實相心體,當知必是常住法,絕非生滅法。

六丶佛地真如無垢識依阿賴耶識而有:佛地真如者,謂諸佛之無垢識藉佛地應化之有根身等法所顯示之真實性與如如性;而佛地真如所依之無垢識,則是由因地阿賴耶識心體,經由修行而凈除七轉識之分段生死種子,改名異熟識;再經由修行而凈除七轉識相應之無始無明等塵沙惑,轉生四智心品等無漏有為性之大功德法,而改名為無垢識,永遠不滅丶不斷,恆示無垢識心體自身之真如法性。佛地具足之四智心品由無垢識為體而生,復由無垢識來生丶顯佛地之一切無漏有為法上無量無數大功德法,廣利眾生永無窮盡。歸根結蒂,仍是阿賴耶識心體,由此而知:阿賴耶識心體永無暫斷之時,永無斷滅之時,故說阿賴耶識是常住法,不是楊丶蔡丶蓮等妄想者所誣謗的生滅法。

七丶二乘涅盤及二乘菩提都依阿賴耶識心體而有:二乘所證之生空真如,即是滅盡我見與我執之後,所顯示出來之阿賴耶識心體,改名為異熟識。然而 佛說不回心之二乘聖者不能親證異熟識,所以不證實相;又從理證上觀之,斷我見丶斷我執者,只須在三界世俗之蘊處界法上現觀其緣起性空即可,只須如是斷除蘊處界我常住不斷之我見,只須斷除對於蘊處界我之自我執著即可,不必親證蘊處界我之根源阿賴耶識,不必親證萬法實相心體阿賴耶識;若已斷我見與我執,不必證得真如法性,即可名為證得生空真如(這是依菩薩所證的真如法性來現觀阿羅漢所證的涅盤而說的,阿羅漢自身則不知生空真如之內涵);要待親證第八識心體,現觀萬法皆從第八識生起之時,才可名為證得法空真如;故說聲聞緣覺不證阿賴耶識──異熟識。若能親證第八識心體,則知法界之真實相即是第八阿賴耶丶異熟丶無垢識也。然而從大乘菩薩所證般若,以觀二乘聖人所證之有餘無餘涅盤,其實二乘菩提仍然是依異熟識(阿賴耶識心體)而有;若非尚有第八識獨存不滅,則二乘聖人滅盡十八界我丶十二處我丶五蘊我之後,舍壽而入無餘涅盤時,即成斷滅境界,無異斷見外道言論。今者 佛說無餘涅盤之中確有本際丶實際不滅,在四阿含中稱之為「我丶如丶本際丶實際丶如來藏丶心……」等,當知即是第八異熟識,即是阿賴耶識心體也。二乘涅盤及二乘菩提既然都依阿賴耶識所改名之異熟識而有,當知阿賴耶識心絕非斷滅法。

八丶大乘菩薩之本來自性清凈涅盤依阿賴耶識而有:大乘菩薩所證之本來自性清凈涅盤,即是證得阿賴耶識之後,現觀第八識心體之本來性丶自性性丶清凈性丶涅盤性;涅盤性者即是不生不滅性也。是故大乘菩薩所證得之本來自性清凈涅盤,仍是第八識性,乃是識性所顯。由是緣故,說第八阿賴耶識是大乘本來自性清凈涅盤之所依理體;若離阿賴耶識心體,即無大乘法中本來自性清凈涅盤可知丶可證。由因本來自性清凈涅盤是常住法,是不生滅法,故說所依之阿賴耶識是常住法。而二乘聖人所證得二種涅盤之本質,既然仍是大乘法中所證之本來自性清凈涅盤,仍以本來性凈涅盤為體,而此涅盤復是阿賴耶丶異熟識性所顯,當知二乘聖人所入無餘涅盤境界,其實仍然是本來自性清凈涅盤;只是二乘聖人不能證得第八識,是故不能了知何為本來自性清凈涅盤,是故不能了知無餘涅盤中之實際境界,是故不知法界之實相,不能通達般若智慧,不知菩薩智慧。由是緣故,說阿賴耶識是常住法。

九丶佛地之無住處涅盤依阿賴耶識心體而有:佛地之無住處涅盤,乃是依不住無餘涅盤境界,而又已經斷盡分段生死現行,又再進斷二乘聖人所不能斷之變易生死種子,是故成佛之後雖然仍在三界廣利眾生而不斷受生於人間天上,然而卻已不住於分段生死及變易生死之中,故名不住生丶死;如是不住於生丶死之中,又不住於無餘涅盤之中,故名無住處涅盤。而如是不住涅盤亦不住生死之境界相,其實仍是因地阿賴耶識心體所顯示之本來自性清凈涅盤;只是經由悟後之不斷進修,漸斷思惑及塵沙惑,究竟圓明一切種智,成就四智心品……等無漏有為法,故有佛地之無住處涅盤證得。而此無住處涅盤,其實是依果地無垢識心體而有;果地無垢識心體則是由因地阿賴耶識心體凈除二障而來,追根究柢,仍然是阿賴耶識心體,是故阿賴耶識心體是常住法,非是生滅法。

十丶佛地四智依見道智慧而有,修道智慧則依見道智慧而有,然而不是因此初始見道就具足佛地四智圓明,要由因地的見道智慧漸次進修而有,因地見道智慧則依親證阿賴耶識心體而有,因此見道智慧即是修道成佛之基本故。由是緣故,說證得第八識者,由有根本無分別智故,即能發起下品妙觀察智與平等性智之初分,即能漸次提升下品妙觀察智與平等性智,經由修諸勝行而漸次引發後得無分別智,若至初地之入地心時,則能具足下品二智;既然下品妙觀察智及平等性智等根本無分別智,以及部分後得無分別智,都是由親證阿賴耶識心體所在,於現觀心體的真如法性時所生起,當知初明心之時即是大乘真見道位之菩薩。有論為證,《攝大乘論釋》(二智差別章第十)云:【〔攝大乘〕論曰:「若菩薩如此入初地已,得見道,得通達,入唯識。」釋曰:此下顯見道為修道依止。由先成立見道故,修道得成。若菩薩於願樂地中,具修諸方便,得入初地。所以得入初地,由得見道故,見道即無分別智。所以得無分別智,由通達真如及俗諦,故知「塵無所有」,是通達真如;「唯有識」,是通達俗。復知「此識無有生性」,是通達真如;「此識是假有」,為通達俗。若不通達俗,無以能得見真,以離俗無真故;若不通達真,無以遣俗,以俗無別體故。所以能通達真俗,由能解唯識理故。此文即顯四義:一丶出世果,二丶出世行,三丶出世境,四丶出世方便;初地是果,總「有為無為法」為體,福德智慧行是有為,真如及煩惱不生是無為。初地是假名,由是總故,見道是行,所通達真俗是境,入唯識是方便。由入唯識為方便故,能通達真俗境;由通達真俗境故,得無分別智行;由得勝行故,得初地果。】

十一丶法身即是阿賴耶識心體:佛地無垢識以五法為性故名法身,無垢識即是阿賴耶識心體所改名者,非別有一心可名無垢識故,亦非別有一法可名清凈法界。此謂法身者,如經所說:【「舍利弗!甚深義者即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佛說不增不減經》)】亦如經說:【「此如來藏者名阿賴耶識,而與七識共俱。」(《入楞伽經》)】亦如 金剛藏菩薩所示:【賴耶體常住,眾識與之俱。】亦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所說:【鈍根小乘聞一乘,怖畏發心經多劫;不知身有如來藏,唯欣寂滅厭塵勞。眾生本有菩提種,悉在賴耶藏識中。】

十二丶證得阿賴耶識已,得通禪宗諸祖之見道功德,能通禪宗諸祖開悟公案,唯除較深之重關與牢關公案:證得阿賴耶識已,若不退轉者,亦得二乘見道所能獲得之功德,謂斷三縛結;亦通般若系經典所說密意,亦通唯識系經典所說內涵而可以懂得唯識系經典之局部,因此而可漸漸進修唯識系經典所說一切種智增上慧學之全部。由是諸理,故說證得阿賴耶識者,即是真見道者;既然從理證上及教證上,都已證明真見道之內容是以親證阿賴耶識為標的,當知阿賴耶識絕不是可壞滅之生滅法。是故阿賴耶識不可歸類於識蘊中,阿賴耶識是世丶出世間萬法之本源故,亦是清凈法界真如之理體故,若離阿賴耶識心體即無所顯示之真如清凈法界故;識蘊亦是阿賴耶識所生之法故,所生法不應含攝能生之法故,所生之法含攝在能生之法中故。由是故說,安慧與其徒弟般若趜多,將阿賴耶識攝在阿賴耶識所生之識蘊中,真是荒唐無稽之說法;唯有無智之人方會信受其理,有智之人悉皆不受。

十三丶如《成唯識論》所云:【前真見道,證唯識性;後相見道,證唯識相。前真見道,根本智攝;後相見道,後得智攝。】亦可證知真見道必是證得阿賴耶識而現觀真如所依之實際即是阿賴耶識也,名為親證唯識性:真如唯識所顯。是故真見道即是初證阿賴耶識而現觀其真如法性之時,因為是初見道故智慧粗狹;相見道則是真見道後之悟後再作更深細之觀行,了知阿賴耶識能生諸法,以及現觀阿賴耶識在諸法上所顯示之更深細之真如法性,故其智慧深廣,故說相見道智慧深廣於真見道位,名為後得無分別智,不是真見道時較為原始而粗略的根本無分別智。由此亦可了知,真見道在前,相見道在後;真見道之智慧較粗淺,相見道之智慧較深廣;由是可知,初證阿賴耶識而現觀識體所顯之真如性者,必是真見道位;然而真見道之智慧較淺,相見道之智慧較深。而且證真如者,唯有親證阿賴耶丶異熟丶無垢識者,方能證之,除此無別真如法性可以現觀丶可以親證故,真如法性只是第八識心體在三界萬法中運作時,所顯示出來之第八識真實性丶如如性丶清凈性之行相故,真如攝屬第八阿賴耶丶異熟丶無垢識之相分故。

有人在讀了《宗門密意》之後,見到台灣南部某大法師的邪說被平實所評論,只因為崇拜名師的緣故,情執深重丶心生不滿;請託楊先生要求平實不再出版《佛教之危機丶學佛之心態》二書,而不能成功,心生極度不滿之憤恨心,故作種種事相上之無根誹謗。亦有名師座下之出家法師,因為其師被評而不能答覆一語,彼法師因此而心生唇亡齒寒之想,欲制止平實對彼名師之評論,是故請託彼人威脅平實,希望以後不再評論彼名聞中外之大法師;便因受託之故,在網站上,故意以其先前在平實幫助下所證得之阿賴耶識心體所在密意,倡言欲加以公布,以如是作法,欲使大乘佛法密意廣被外道及盜法者所知,以如是破壞正法丶虧損法事丶虧損如來之手段,要脅正覺同修會,不再出書評論「暗中破壞正覺同修會的某大法師」。但是正覺同修會寧可玉碎,不求瓦全,絕不可能接受此種威脅,其原因有六:

一丶不論是直接或者間接隨從平實修學而得到般若密意,卻因某種原因而將平實遵循 佛語所不斷交待的不可明說的密意,意欲加以公布丶明言廣說,用來威脅平實,那正是世間法上所說的忘恩負義丶欺師滅祖,正是世間法中一切人天所不能容忍的;這樣作的人,只會招致世人的不齒,正是毀壞自己弘法前程的愚人。

二丶這也是一切天人丶天神丶鬼神丶護法神所不容的,如果因此而招致護法神的懲罰,只能怪自己造作了欺師滅祖的惡行,只能怪自己故意違背 佛誡而造作了虧損法事丶虧損如來的惡行,不能怨怪護法龍天。而且已經有人因為離開正覺同修會之後,由於公開以言語宣說正法密意丶或者破壞正法的緣故,因此而瞎掉一眼,或者忽然無故耳聾,或者爆炸傷身,或者撞斷雙腿,或者撞斷一腳,或者謗法之後生子嚴重殘障,或者事業忽然一蹶不振;或者欲聞我法而尋過失轉向彼等宣說以破我法,導致當日小車禍而斷二牙;或者無故忽然罹患緊急重病丶救治無效而亡……種種現世苦報現報,不一而足;所以平實特地在這裡再度籲請大眾特別小心,千萬不可人云亦云,皆當明哲丶善保自身,以修正法。這些都是現世報的事實,都是真實確有「人丶事丶時丶地」的事實,願彼等諸人千萬勿再輕忽之。

三丶如果有人得到了 佛所遺傳的般若密意以後,卻故意將 佛所一再咐囑不可泄露的密意,公開宣布,那又會成為虧損法事及虧損如來的重罪。這在經中 佛已經明言開示。虧損法事及虧損如來的人,不論護法神再怎麽慈悲,都不會坐視他們繼續虧損法事丶繼續虧損如來的;所以有智慧的人,絕不會造作這種虧損如來的大罪。

四丶正覺同修會對這種因為誤會或者因為所求不遂,便公布密意而戕害學人智慧發起的事,而為害佛教丶虧損如來的事,雖然並不樂見;但並不是沒有能力處理這種事件,所以正覺同修會永遠不會因為害怕被公布密意而妥協謗法的人。即使他們強行再作虧損法事丶虧損如來的大惡業,寧可謗法丶寧可公布密意來虧損法事丶虧損如來,願墮地獄七十大劫,願在七十大劫後再轉受餓鬼丶畜生數十劫的餘報丶及接受初回人間的五百世諸根不具的下賤人惡報,強欲繼續虧損如來,欲令正法永滅而公布 世尊正法之密意者,正覺同修會還是會繼續破除少數無根誹謗正法的大法師的邪說,寧為玉碎而不求瓦全,絕不會因此而妥協丶而坐令諸大法師繼續破壞佛教的正法。我們的想法很簡單:與其坐視佛教正法被諸大法師轉易為常見丶斷見外道法,導致佛教名存而實亡,終至走上天竺密宗滅亡佛教的舊路;反不如直接破斥諸大法師之邪說,尚能在此世中救得具有慧根丶善根之佛弟子;雖然被公布密意之後佛教不免滅亡,但卻不是滅在吾人手中;這種情況也仍然勝過被全面外道化的佛教。

五丶本會如果接受了此次的夥脅,以後任何退轉的人皆可如法炮製,以同樣手法不斷威脅正覺同修會;則如是威脅之事件,必將層出不窮而難以杜絕。此時接受了威脅之後,雖然暫時相安無事;然而未來,彼諸破法者若因掙扎圖存而不能成功,再度或再三丶再四以此公布密意之手段而相夥脅,要求本會以後永遠不再破邪顯正救護眾生時,仍然不能不面對,仍然逃避不了彼等之威脅。既然如是,不如現在即予嚴拒,不令得逞;彼等若因此而正式公開佛教般若之密意,導致眾生不信佛教正法,則佛教正法從此永滅於人間,吾人仍可轉生其他星球以弘正法;而此界正法滅絕之極重業,由彼諸人自行承擔;佛教從此永絕於此地球人間,亦是無可奈何之事;此界眾生只能怨怪自己福德不足,只能怨怪此界之五濁事實,只能怨怪此界眾生之心性惡劣,不能怨怪於吾人也。

六丶住持正法之一切在家及出家菩薩,寧可喪身捨命,亦絕不能受人要脅;若接受要脅者,則有大過。此謂住持正法之人,必須為後世住持正法之出家丶在家菩薩考慮故;若現在接受了威脅,後世亦將有心性惡劣之人,效法如是惡行而再三丶再四威脅之;若現在建立不受威脅之風範與教風,則未來世之住持正法菩薩,即可援引此例而不受威脅也,則反將因此而使正法得以在此人間廣利眾生也。反之,若真有惡人在得到佛法密意後,卻因所知障中見道所斷之異生性尚未斷盡故,由於私心不能得遂,而故意造作虧損法事丶虧損如來之「公布佛法密意」惡事,致令眾生聞之生疑不信,致令此界人間佛法不能繼續弘傳者,亦尚有娑婆世界中之其餘星球可以弘傳正法,何需為此掛礙?由是諸多因緣,不能接受任何在我正覺同修會中得法之人,因私心不遂而以公布密意作為威脅之手段。

-----《識蘊真義》 第十三章 萬法匯歸阿賴耶識


應邀

無知無覺的是土木山石無情之物,阿賴耶識當然有知有覺,就是我們的見聞覺知,阿賴耶識不起妄想執著,就是《楞嚴經》中的「第一見精」,即如來藏,我么凡夫是在見聞覺知的基礎上分別妄想執著,從而六道輪迴。

阿賴耶即如來藏都是假名:

《達摩絕觀論》:

19、又問:「如來藏量說始有,若為?」 答曰:「人見身實者,即說有父母所生;若不自見身,亦不得論父母。佛就眾生見實,即說如來藏。眾生根本,皆如來藏造業,但造業即受報。

說如來藏者,是不了教說。又知如來藏是無我之異名,亦是盡義也。


事實上,所謂識者,只是一種功能。此功能在潛伏狀態時,不稱識而稱種子,當種子發生作用,生起「現行」時,不稱種子而稱識。種子是潛在的功能,識是此潛在功能發生作用的名稱。種子生現行,生出阿賴耶識的識體,這在識變中稱為「因能變」;因能變的同時,阿賴耶識生出前七識,同時各各識體上生起相見二分,這在識變中稱為「果能變」。相分是宇宙萬法的差別相狀,見分是主觀的認識作用。由主觀的認識作用的見分,去認識客觀的萬法相狀的相分,此時始有所謂宇宙人生。這種阿賴耶識中的萬法種子、仗因托緣生起現象世界的作用,就是阿賴耶緣起。


師兄所說的「知」,是我們意識心的見聞覺知,這個「知」人人都可以親自體驗,人人都要靠這個來認知世界、維持生活。意識心的見聞覺知若離開了十八界,離開了色受想行識,則根本無法了知六塵,也根本無法正常生活,所以人人都會有「我」這個認知。

但是第八識的「知」,則不是在三界六道、五陰十八界里的「知」。第八識這個知才是真正支持「我」能夠世世生存的基礎,即是禪宗所說的「日用而不知」,因為眾生的每一個念頭、每一個行動都是第八識里種子的現行。但眾生的業報種子是什麼樣子的?如何生成的?如何被第八識收藏執持的?又如何現行的呢?這就不是「我」的意識心所能「了知」的了,也不是五陰十八界里的「知」,這就是師兄的疑問所在。

因為凡夫有無明遮障,沒有斷我見、斷三縛結的修為,不明白意識「我」的虛妄真相,更沒有真見道、相見道而生的般若智慧,只會緊抓意識心的「知」當成理所應當的「真理」,「我」的意識過於強大,這樣就不會有對第八識這個「知」的親證體驗,所以第八識對未悟的「我」來說是不可思議的。

祝師兄道業精進,早立梵行,早證菩提,便可了知佛法密意!


你提這個問題首先要說明一下你說的知是什麼意思?是指認知嗎?四分學不太清楚你是否真的明白了,所以請明確一下問題。


阿賴耶識沒有知,只有「知識」。世間本沒有受想行識者,阿賴耶識自然也沒有受想行識,故而沒有知。


你說的什麼識我不懂,大概意思就是虛空,人的心只有一個,別想多了。簡單說就是,你問他問題,他想一下就能告訴你,你不問他,他心裡就是一片虛無


哪位知道遷識法,用唯識的理論怎麼解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