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讀佛教,想請教一下這個問題。具體來說,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里沒有第七和第八識,但已經開始出現極細心等概念,而在唯識學早期經典《解深密經》的一切心意識品中也只出現了阿陀那識,《瑜伽師地論》的本地分里好像也沒有提末那識。說明在唯識學的開端,末那識可能並沒有被引入。那麼為何不能只設立六識?阿陀那識(or阿賴耶識),讓第六識或者阿陀那識來承擔恆審思量的功能,而一定要增加一個和第六識同名的末那識呢?

再者前六識在十八界中都屬於「識」,而末那識卻屬於「根」,這在邏輯上也不夠連貫。前五識都需要緣境和根而起,但也沒見把它們的根放進識里來。卻單獨要把第六識的根設定成第七識,這不是很奇特嗎?

鑒於末那識是在阿陀那識(or阿賴耶識)之後才出現的概念,會不會末那識的出現和阿賴耶識在理論上的某些困難有關呢?


謝邀

心意識,在佛教中,心意識,是三者相互並提的。

心意識,有通義和別義。

通義指,三者其體為一。

別義是,心名集起。意名思量(末那識)。識名了別。

《解深密經》的,心意識品,是論,心意識的通義。

《瑜伽師地論》則,通義,別義,都有論說。

第六意識,不但是未那識輾轉而起,前五識同樣是未那識輾轉而起。


簡單說末那識就是我執。如果沒有末那識,那斷煩惱就沒有意義和必要了。修行主要是斷第六識的非理作意和末那識的執取,轉依前五識和八識(轉前五識即是用根,轉八識即是轉煩惱成菩提,成佛的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辯,大慈大悲,十八不共法等福慧智德)。

末那識是根攝意思是六識(煩惱現行)總是恆審思量執著五蘊為我我所,能能所,是識的依止。 佛在經里內沒提末那識,那是用執,取,著,有,我染,見,無明惑等詞顯說了,其實是一個意思。

唯實學既然是唯實,就把所有的心法活動用八識來概括,專業細分,審別名相。就好像生物科學上,科普節目里,老虎不叫老虎了,叫大型貓科動物,簡稱大貓。其實指代都是同一個。換個名詞就看你認不認得了。

如果沒有末那識那我當下就

佛了。

南無阿彌陀佛!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末那識即自我意識中心,非因設定而生,而是本然存在。

識就是了別。

了別當然就有觀察者。

有觀察者自然就有立場。

觀察者以自身為尺度去了別萬物,世界浮現。

這就是末那識,也就是「我」。

然而緣起觀之:畢竟無我。

所以世尊說凡夫都是顛倒妄想。


因為末那和賴耶互為俱有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非汝有者。當棄捨。舍彼法已。長夜安樂。

諸比丘。於意云何。於此祇桓中。諸草木枝葉。有人持去。汝等頗有念言。此諸物是我所。彼人何故輒持去。

答言。

不也 世尊。所以者何。彼亦非我非我所故。

汝諸比丘 亦復如是。於非所有物。當盡棄捨。棄捨彼法已。長夜安樂

何等為非汝所有。謂眼 眼非汝所有。彼應棄捨。舍彼法已。長夜安樂

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云何比丘。眼是常耶 為非常耶。

答言

無常。

世尊復問。

若無常者 是苦耶。

答言。

是苦 世尊。

復問。

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 見我 異我 相在不。

答言。

不也 世尊。

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多聞聖弟子。於此六入處。觀察非我 非我所。觀察已 於諸世間 都無所取

無所取故。無所著

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彼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 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