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症状最早是发生在五六年前,从前年起家里一些事情,还有很多因素导致自己非常敏感。之前有过自残倾向,不过除了最近已经很久没有过了。所以想问问,真的像这个心理咨询师说的一样我是躯体化反应吗?


您好,这个确实属于心理原因导致的躯体化反应,也确实属于长期情绪压抑导致的。

这个跟您沟通的应该不是心理咨询师,是帮您预约心理咨询师的预约老师。

躯体化确实是身体的一种情绪的外显表征。从您自己描述的截图第一段,能看到很多委屈,有些话可能憋在了心里,长期的情绪积压得不到释放。甚至对外界还是有愤怒的。

生长环境,成长过程中有一些家庭因素,或者其他因素导致内心敏感脆弱,听上去也很缺乏安全感。这个环境让您无法有安全感。这个肯定是需要通过心理咨询去探索挖掘的。

除了躯体化,我更担心的是您曾经有过的自残行为。这些肯定是环境让您非常的愤怒,无助从而导致通过伤害自己来释放负面压力。

建议要进一步的梳理分析,这个会牵扯到您的个人隐私,如果您愿意可以给我发私信,继续帮您分析梳理。您可以去专科医院的心理科,精神科去确诊一下,但是专科医院也只是帮助我们通过药物治疗,缓解情绪,身体症状,想真正的改变:让自己强大, 树立信心,建立安全感,重塑力量感。认识我们自己,了解我们自己,看见我们自己,保护我们自己。这个需要进一步的心理咨询,才能真正的帮到您。

如果想预约咨询师,还是要选择专业的,大型的心理咨询机构或者中心。不建议找太过低价的老师。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都是要有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长时间的学习过程,有专业的受训背景+受训时,还要有长期个人成长的时长(咨询师曾经去自我成长,去找个人的咨询体验老师,完善自己的人格;去找比自己更高段位的督导老师去提升自己的咨询技术。)这个是之后去找咨询要去看的和核查的。

我们去看心理咨询不是说我们心理有病,不正常。恰恰是要去看心理咨询师,疗愈自己,修复自己的内在伤痕,才能过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这也是我常跟我的来访客户说的话~)

而且我想表达的是,咨询师不是神,咨询师只是一个比我们早修复了伤痕的过来人,就好比我们爬山爬累了, 比咱们体力好的人,更有爬山经验的人拉了我们一把,甚至陪你在原地歇会,聊聊天,放松心情,蓄力再发的旅友一样。因为我们都是在生命历程这座山峰上不断往上攀爬的人。

不要觉得自己不行,你这些最后都会变成你的资源,因为这些都曾帮助过你自己。

我相信你会越来越好的,只是现在有些迷茫。一切都会好的。


躯体化障碍+强迫症or焦虑。

手脚发麻大概率是呼吸性碱中毒,这可能是种强迫行为,或者焦虑下的躯体反应。

不过还必须去查一下电解质。

胸闷可能是躯体化障碍,也可能是器质性问题,也要去查。

其实躯体化障碍和生理疾病,没有很明显的分界线,没有任何一个医生敢忽视生理问题。就是住进心理科,也要检查相关生理疾病。


你好,这个情况从个人能量角度分析的话,是负面能量过剩,没有及时清理,加上自身比较敏感,能量感受躯体化的表现。

同意咨询师的观点,应该找专业人士,或者自己找方法,制定计划调整平衡。

如下建议供参考:

-身体发麻、发冷、发热,这些都是自身能量弱,受到周围能量、其他人能量影响的原因比较多,通过调整意念就可以抵御,「我的情绪和感受由我控制」 「这个感受不属于我,我是被爱的,安全的,这些感受伤害不了我」 可以练习类似这样的正念加强

-建立界限感,别人给你负面反馈的时候,实际上也包含了别人的情绪垃圾,一方面是你不要接受,另外一方面也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去清理自己内心的情绪垃圾,这样也会减少吸引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吸引力法则)

-躯体化严重时可以尝试专注呼吸,四秒吸气,四秒呼气,想像爱和治愈、关怀的能量围绕你,平时没事的时候也可以练习这样去保护自己的能量场。另外热水浴、盐浴,可以缓解情绪紧张。多喝水,保证身体水分充足,水也可以帮助带走过剩的负能量。

-找到适合自己的排解方式,通过运动、书写,录音,甚至哭泣,大声唱歌或喊叫(不打扰别人的情况下),把积攒在心中的负面情绪排解掉。释放之后,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再去回顾「这件事为我带来什么」「我从中学习(收益)到什么」

-正念加强。准备一个小盒子,写上「幸福、开心」 每天想到让自己心情好,有收获的事情,写下来放进盒子,定期拿出来复习。


躯体化反应指情绪通过身体的症状进行外化的过程。引起崩溃的是情绪,如果你感知到的不是「我的情绪很……」,而是」我头痛,我总是失眠,我胃痛」,那么就是躯体化的反应了。


您的情况属于躯体化。


你好,通过你的叙述,看到你对自己的内在有了一份探索,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关于「躯体化」,它不是说一种生理疾病,而是由于长期的情绪没有得到合理表达而通过身体来释放,比如有些同学一到考前就容易失眠,拉肚子,这就是由于太过紧张引起的躯体化反应,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些同学在考前他会很淡定自若,那是什么原因呢?老师家长们经常会强调「面对考试心理素质要强」,这个所谓的心理素质或者是心态,根本上来说是当事情发生时我们面对和承担的力量,在成长过程中,这份力量的获得和原生家庭有密切的关系,能了解下你和父亲平时沟通的多吗?比如说会和父亲一起探讨一些话题和自己的想法,会和父亲一起完成一些事物,遇到问题会向父亲请教解决方法等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