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是想到了一个不可能的办法,如果李自成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还是能做到的。

李自成攻下北京是三月十九日,四月十三日出兵讨伐吴三桂,四月二十日,大顺军抵达山海关以西,用了七天时间,这还是因为李自成中了吴三桂的诈降计,耽误了时间,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从山海关撤回北京只用了四天,也就是说,大顺军全速前进的时候一天能跑一百五十里。

清军是四月九日从沈阳出兵的,四月二十一日赶到山海关以东,用了十二天时间。当然清军如果全速前进,是不会比大顺军慢的,但是毕竟在这个剧本里多尔衮没有未卜先知。

于是,办法就出来了。刘芳亮三月二十四日打下保定之后,第二天就前来北京和李自成会合,三百里路程,抓紧赶路的话大约三月二十七日就能到。吴三桂在三月二十六日就已经叛变了,三月二十八日,李自成从北京出兵,不管吴三桂说啥都往前猛冲,四月三日,大顺军抵达山海关和唐通会合,第二天开始进攻。

如果两军的表现和历史上的山海关大战一致,到了四月五日的上午,吴三桂就要坚持不住了,一部分兵马向李自成投降,而这个时候,多尔衮还在沈阳做出征准备呢。因此,吴三桂无论如何也坚持不到清军来援了。这时他有两个选择,要么像保宁之战时一样狗急跳墙殊死一搏 ,要么跪地求饶,告诉李自成之前的事都是误会。以吴三桂的节操,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投降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虽然说这么连续快速行军,迅速投入决战的做法很冒险,但是以当时的局面来说,我也想不出别的办法了。李自成要吴三桂投降,唯一办法就是展示出自己有在多尔衮的援军到来之前要吴三桂命的能力。


先说点题外话,宁武之战及其后续的情况与通说的情形可谓大相径庭,当然这不妨碍直到今天还有些忠臣义士拿此说事儿,表达自己对农民军的不屑。

首先是时间,崇祯十七年二月十五日,顺军主力从太原出发,二十日过雁门关,二十一日攻宁武。

「甲申二月十五日闯发太原数日抵宁武」——《山西通志》

「二十日过雁门关二十一日攻宁武」——《兵部为贼势已压云境等事》

其次是过程,二月二十二日宁武城破,周遇吉死。

再次是后续,当日顺军主力北上大同,前明降军尤世禄部留守。三月初一日,李自成亲率的顺军主力进入大同(王继谟题本)。二月二十三日,尤世禄纵兵寻仇,杀数千人。(尤世禄在山西总兵任上解职后,未返乡而是留在宁武,后与当地士绅结仇,被当地士绅上书撵走。)

「贼既陷宁武,恨其久不下,屠杀一尽,血流成波有声。」之类的生花妙笔,当地士绅就不同意。

至于什么相持半月、出奇设伏、杀敌众多之类的,抱歉没时间。

另外,顺军和胡虏、鞑靼的区别,倒是可以举一个例子。

《汾州府志-李节妇传》:节妇居郡城之南郭,奇妒,夫畏之过于严父。甲申,贼自成陷郡城。李舍舍贼可五六十辈,纷纷托索器物肆媟嫚。李察其为首领者招之曰:「我夫远出,谅不肯相免,幸禁士卒,夜静暗中来,勿使张扬,去与我留少颜面。」首领亦幸其秘密,喜甚。迨夜,李与妾及一女奴升屋脊,去梯,俟首领入,遽乱声锣。巡捕者逮诣自成,斩以殉。李不肯退,曰:「为一妇人,诛一将,部曲谁肯甘心?虽畏法,临启行时,何难戕害?」自成发令箭,驱众贼出,封其门。己丑,城屠,被虏,至濠次,扑马下,击石碎首死。

回到正题,避免吴三桂叛变的办法——脑控吴三桂!舍此无他法。

这当然是开玩笑,当时因为大顺政权尚未变质,拷掠等一系列打击地主阶级的政策仍然在实行,这就很难避免不利于自己的流言与消息四处流传,并被进京途中的吴三桂听闻。同时永昌天子在调动关宁主力入京的同时没有派农民军嫡系大将率领有力部队进驻山海关和挟制吴三桂亲率的关宁主力,导致吴三桂叛变的后顾之忧大大降低。又因为吴三桂这人历来有关键时刻摇摆不定、突然变卦的性格特点,所以不大容易避免吴三桂在听闻老爹已死的荒信儿(当时身在永平的李伟然与身在吴三桂军中的金大印听闻的都是吴襄已经被杀)也不核实就中途变卦,一番骚操作把自己和永昌天子都逼到孤注一掷的地步。

这个时候,如果未卜先知,立刻发兵追赶,还有救儿。

这个时候,李自成中了吴三桂的缓兵之计,吴三桂勾结了多尔衮,李自成基本输定了。


拿出比吴三桂和满清加起来还要强大得多的实力。大体上就是在京畿集中30万正规野战军,步兵,骑兵和炮兵全面发展,全面过硬。

另外在陕西河南西北和湖北有数十万驻守部队和经营三年以上的政权。河南陕西全面军户化和自耕农化,所有野战军家家户户分地50亩以上,官兵们铁了心要给李自成卖命,要保大顺王朝万万年。

面对这样一个怪物,你就是当吴三桂和多尔衮的面杀了吴三桂亲爹,抢了多尔衮嫂子,吴三桂和多尔衮还是会跪下来喊爷爷。

打下西北和中原后,李自成可以开开心心的和吴三桂有一段君臣佳话,只要李自成停下扩张脚步,认真经营三年。奈何李自成自己不珍惜,不冷静,不争气。


从后来吴三桂在清朝那个让人瞠目结舌的表现来看,让吴家做第二个沐家就可以了。


做梦。

这就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根本矛盾。吴三桂不是一个人,他是整个关宁军阀地主集团的政治代言人,所作所为必须符合地主阶级的利益。而李自成则是整个大萌农民阶级的政治代言人,所作所为也同样必须符合农民阶级的利益。

指望不打吴襄、不抢陈圆圆就能招降?做什么美梦呢?历史是由英雄个人创造的么?

李自成集团的政治口号就是均田免粮,关宁军要是投降了李自成就得分田分地,还怎么愉快的当黄世仁老爷?没了大萌,谁帮关宁军刮地皮搜罗每年几百万两银子的辽饷送过来?

李自成要是敢不分关宁军的田,继续帮吴三桂送辽饷,他还能继续做他的大顺皇帝?开什么玩笑?整个闯军立马崩溃政变信不信?

面对「凶残」到极点、从帝都大地主手上抄家抄出7000万两银子、还喊著要均田免粮的闯军,吴三桂别无选择,必须借师助剿,投靠满清并同满清一起将整个地主阶级的生死大敌彻底灭掉。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没有任何骑墙、妥协的可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